如何在闹钟响起时马上起床

当闹钟在清晨响起,你是否很难马上起床?你是否会按下闹钟,立刻回归睡眠?

这也曾是我每天起床的常规表现。当闹钟响起刺耳的可恶噪音,我便立马把它关掉。然后在清晨大脑迷雾的笼罩下,自己慢慢琢磨着是否真该马上起床:

被窝又暖又舒服,如果现在起床,外面太冷了。那种感觉可不爽。

哦,我真该现在起床了。动动吧,我的腿。快下床,两条懒腿。咦… 我的腿怎么没啥动静,它们似乎都不听我使唤哪。

我应该去健身房。没错… 不过我现在真的不想锻炼。我甚至都没吃早餐。也许我该先吃个麦芬。加点香蕉、坚果。那才算是好麦芬。

也许我让自己起得太早了。我仍然挺困的,不是吗?可能用闹钟起床属于非自然的方式。我要是多睡会儿是不是能运转得更好?

我不必一分钟内就起床,对不?我当然能再睡个五分钟左右。就算我现在不起床,这个世界也不会完蛋啊。

我打赌现在抱着妻子会暖和舒服极了。她说过讨厌我在早晨6点紧靠着她睡觉,但那又怎样… 她足够爱我,会原谅我的,对不?我知道该怎么做… 先从按摩她的后背和肩膀开始。她可没法抵抗舒服按摩,即便是在这么早的清晨。接着我会按摩她的头部。没错,就这么干。最后侧卧拥抱她睡觉。这难道不是开启一天生活的愉悦方式吗?

[靠近点… 再靠近点…. 好舒服啊]

两小时过后

我:什么时间了?我甚至记不起闹钟响过。但紧抱老婆睡觉还是很美妙的。哦对了,恐怕今天必须省掉锻炼了。

妻子:如果你不打算在闹铃响时起床,干嘛还要不断设置闹钟?

我:哦,你以为闹钟是用来叫我起床的?它其实是用来让我依偎紧抱你哒。

玩笑归玩笑,我并非真的是为依偎紧抱妻子才设定闹钟。我本意是在闹铃响时就起床,但朦朦胧胧的大脑总是和我讨价还价,让我回去睡觉。

然而时间快进到今天

我的闹钟在清晨4点到5点间响起… 即使在周末和假日,也从来不会晚过5点。我几秒内便关闭闹钟。深呼吸一口气,然后伸展四肢两秒钟。很快我就双脚落地,当妻子仍在熟睡时穿好衣服。接着我下楼拿些水果,前往家中办公室查看电子邮件,随后在515分前往健身房。

但此时我脑中已没有声音争论自己该做什么。甚至没有正面积极的声音 — 它根本就不存在。整个起床过程全是自动发生,甚至在个人思维完全清醒前,此事已经发生完毕。我不认为每天清晨这样起床需要任何自律能力,因为它完全是种训化养成的反应习惯。那种感觉就像当潜意识操控着整个身体时,我的清醒意识只是顺其自然。当闹铃在每天清晨响起,我的反应就像巴浦洛夫条件反射实验里的狗那样。其实自己在闹钟响起时不起床,反而显得更困难。

那么你该如何从第一种场景转变到第二种场景?

首先,让我们考虑大多数人应对这个问题的方法 — 被我视为错误的方法。

这个错误方法,就是试图利用清醒意识的意志力,强迫自己每天早上起床。这种方法也许偶尔管用,但让我们面对现实 — 你并非总能在闹钟响起时思维清晰。你应该有过那种朦胧大脑的体验。你在那种状态下做出的决定,不会像在完全清醒和警觉状态下所做的决定。你此时不能真正信任自己… 也不该信任自己。

若你采取这种做法,很可能会落入一个陷阱。你提前决定在特定时间起床,但闹钟响起后却取消了这个决定。晚上10点时你决定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是个好主意。然而到了早上5点,你又认为在8点起床是更好主意。但让我们面对现实 — 你知道晚上10点的决定才是自己真正想落实的决定… 只要你能在第二天早上5点按照意志行动的话。

有些遭遇这种难题的人士,会推断他们只是需要更多自律。在某种程度上这样想其实也对,但并非他们以为的那样。若你想清晨5点起床,并不需要在清晨5点有更多自律,不需要更好的自我交流技巧,不需要在屋里放上两三个闹钟,更不需要含有宇航科技的高级闹钟。

你其实需要在完全清醒和自知的时候,去付诸更多自律:知道你没法在刚醒来时,就能信任自己做出明智清醒的决定。你需要接受自己没法在清晨5点做出正确决定的现实。你在清晨5点的清醒意识教练并不管用,所以你需要将他开除。

那么真正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解决方案就是为这个问题找到合适的委派对象。把整件事情交给潜意识处理。切断自身清醒意识在其中原地打转的作用影响。

你该如何做到此事?和你学习其他任何可重复技能的方法一样。将它练习到成为机械习惯的地步。最终你的潜意识将接管此事,自动运行听到闹铃就起床的脚本程序。

这种做法听起来确实挺笨,但它很管用。请练习在闹钟一响后马上起床。没错 — 去练习。但不要在早晨做此事。请在自己完全清醒的白天去练习。

前往你的卧室,把屋里环境尽可能设置成与你渴望醒来的时间环境相匹配。将房间光线调暗,或在晚上刚日落后练习,此时天色已经变暗。若你睡觉时要穿睡衣,那就穿上睡衣。若你在上床前会刷牙,那就去刷牙。若你在入睡时会摘下眼镜或隐性眼镜,那就摘下它们。

将闹钟设置成在几分钟后响起。就像自己睡着了那样躺在床上,闭上双眼。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睡眠姿势。再想象到了一大早… 时间来到你渴望醒来的几分钟之前。假装你已经睡着。视觉化想象一个梦境,或直接尽自己所能神游四海。

当闹钟响起,迅速把它关掉。然后深呼吸一口气,全力伸展四肢两秒钟… 就像你打哈欠时伸展四肢那样。然后坐起身子,双脚落地,站起身来。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接着继续做你在醒来后会做的下一个行动。对我而言就是穿好衣服。

现在从头再来,恢复你醒来前的环境场景,躺回床上,重新设定闹钟,重复练习。一遍又一遍练习听到闹铃就起床,直到此事变得完全自动,你能不假思索地完成整个习惯动作。若你不得不在心里默念任何步骤(即:听到脑中有声音在指导你该做什么),就还没达到完全自动的程度。

请自由自在地用几天时间多做几组这种练习。把它想成在健身房里完成多组和多次练习。每天在不同时间去做一两组练习… 每组可能包含3-10次。

没错,做这种练习要花些时间,但和长远来看你能节省的时间相比,这些练习时间不值一提。今天所做的几小时练习,每年将能为你省下数百小时。

有了足够多的练习 — 我无法准确估算你要练习多长时间,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 你会对闹钟铃声训化形成一种全新的生理反应机制。当闹钟响起,你甚至连想都不用想,便会自动起床。你运行这种行为模式越多,它就会变得越强大。最终当闹钟响起,不起床还会让你感到很不舒服。那种感觉就像把裤子前后穿反了一样。

若你擅长视觉化想象技巧,还可以从思维层面完成练习。思维练习的效果更快,但我认为最佳做法还是从身体层面完成整个练习。若你只是在脑中反复练习,也许会漏掉非常微妙的体验细节,而你想让自身潜意识捕捉整个体验的真正滋味。所以若你确实要用思维练习,请至少在头几次采用身体练习方式。

你越多练习这种起床习惯,它就会越深融入你的潜意识。闹钟响起—>马上起床。闹钟响起—>马上起床。闹钟响起—>马上起床。 

一旦这种做法成为日常习惯,你就不必在白天再做任何练习。此类习惯有着自我强化的效应。你只用经历训化过程一次,之后基本上一生都将如此,直到自己决定改变这个习惯。即使你出于某种原因脱离了这个习惯(比如在不同的时区环境度着长假),自己也能更轻松容易地回归其中。请将这个习惯想成肌肉记忆。一旦你在地面刻划出凹槽,即使长出野草将其覆盖,凹槽仍会留在原地。

只要你重复足够多的次数,自己在闹钟响起后形成的行为模式,都会自我强化。很可能你已经有了醒来后固定的行为习惯,但那也许并非你想要的习惯。你越多重复现有行为模式,就越会把它训化融入你的潜意识。每次你没能在闹钟响起后起床,那种行为就越会成为你身体层面的默认反应。若你想改变那种行为,就需要经历我上面描述的清醒式再训化练习。

对你糟糕的起床习惯自责内疚毫无用处 — 事实上,你只会把那些自责思维,训化成自己试图改变的日常行为的一部分。你不仅没法在闹钟响起时起床,还会自动为此自责内疚。这种结果多么可悲?你真想余生都一直运行这种愚蠢的行为模式吗?若你不主动训化形成更富力量的行为模式,那便是将要发生的结果。不管习惯是好是坏,它们自会成就或打败你。

一旦你形成自己渴望的起床习惯,我推荐你每天坚持落实 — 每周七天,每年365天,都要如此。在头30天里,请把闹钟设定在每天相同时间响起。一旦习惯形成,你可以变换起床时间,或者若想睡个懒觉,你偶尔也可以不用闹钟。但直到习惯形成前,你最好能非常紧密地保持那种行为模式。这样它才会变成默认行为,此时偶尔偏离日常做法,你也不会有习惯消失的严重风险。

一旦你养成这种习惯,绝对会爱上它,对此我很有信心。我把它看作自己最高效多产的习惯之一。自己因此每年节省出数百小时,而且它还日复一日地给我付着时间红利。我还发现在自己进行多相睡眠试验期间,这个习惯极有价值。

不妨想想 — 若你每天只多睡30分钟,每年就是180多个小时。若你每天多睡60分钟,每年就是365个小时,相当于九个40小时的工作周啊。那可是好多时间!我不了解你的情况,但与超出个人实际需要,更长时间地躺在床上相比,我能想到用这段时间去做更多富有创意的事情。

我鼓励你也尝试一下这种方法。我知道练习起床看起来挺傻,但各位,要是它真的管用呢?假如你确定知道,若设置闹钟在特定时间响起,自己无论怎样绝对会起床,将有什么结果?你在未来几天就能养成这种习惯,没有任何理由能说你做不成此事。通过练习,你便可永久保持。

若你还想知道些养成早起习惯的技巧窍门,我鼓励你阅读以下两篇文章:

如何成为早起者

如何成为早起者 — 第二部分

让这种习惯变成现实吧。你不会后悔的!

查看原文:

How to Get Up Right Away When Your Alarm Goes Off

真实对待你的自我

对于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余生,你如何能做出明智决定?你能找到以后不会一时兴起就做出改变的答案吗?

我们很多人是在十几岁后期和20多岁早期第一次面对这种决定。有些人从不直面它,因为这种决定的重大程度而畏惧退缩,允许生活际遇自行决定。但这是我们可以清醒自主做出的一个决定 — 你只是必须知道该如何着手处理它。

若你是这个网站的典型读者,在长期性的职业选择上便有许多可能性。只要你专心投入,就有可能在很多不同的事情上获得成功。你面对的问题并非自己没有选择 — 而是选择太多。而且由于选择过多,你还很难对其中任何一个下定决心。也许你以前做过某些承诺,然而不久后便改变了主意。

由外向内处理方式的问题

很可能自身成长环境会导致你用由外向内的方式,做出个人职业选择。你是更愿做个医生、律师,还是工程师?你想找份雇佣工作,接手家族生意,还是成为自由职业者?你扫描了所有可能选项 — 尽管这些选择看起来可能无穷无尽 — 并尽个人最大努力做出合理选择。许多人也都认为这是种明智处理方式。

但由外向内处理方式的问题是,它终将回到原点。

假设对于怎样度过人生,你想做出个人能做出的最好选择。若你从自身以外寻求答案,便会看到过多选项 — 多到你无法对它们进行任何有深度的思考。你没法通过扫描所有可能的选项,来做出最佳选择。在接近扫描完那些选项前,你便已死去,并且这个世界还会一直产生各种新的职业。

所以和追求最好选择不同,也许你愿意勉强接受一个良好选择。但为了知道什么是良好选择,你需要某种评价标准。当你自问“我应该去做什么?”时,又如何定义“应该”的含义?你还需要相应的背景环境。例如,若你正玩着一盘棋类游戏,想知道下步应该走出什么招数,自己便需要知道游戏规则,当前的棋局形势,以及理想情况下,知道些关于对手的信息。倘若甚至不知道玩的是什么游戏,你也就没法明智回答这个问题:“我应该去做什么?”

而它是个基础性问题 — 你并不真的知道自己在地球上玩的是什么人生游戏。你不知道这个人生游戏的完整规则。地球上也没人知道。科学与宗教试图给予我们答案,但两个领域里最聪明和最受尊重的人们常常意见不一,而且各自领域仍有许多无法解答的问题。你可以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匆匆下出某些结论,但最智慧的做法也许是直接承认:“我对某些事情确实一无所知。”

你可以采取更进一步的做法,认为若自己不知道人生游戏的规则,那么生活目的就应当是学习了解那些规则。弄清这个世界如何运转,那样你的人生角色也许将变得更加清晰。对人生的这些追问引导许多人进入科学和宗教研究领域。此种选择毫无问题。人类正向着这些领域慢慢推进,但作为个体,你仍需要决定在整个人生里,自己该致力于生活拼图的哪块领域,而且仍要独自漂游在一片选择的海洋里。但至少,这种思考模式给了你一个目标 — 去学习了解你为何存在于世,以及你应当对自我的存在做些什么。

但此时你也回到了原点。在追问应该对人生做些什么时,你得出的结论就是要弄清自己应该对人生做些什么。这种做法是个死胡同。

你并不知道自己所玩游戏的全部规则,而且这个游戏的确切目的也不清晰。但是,你仍然必须走出下一步。在这件事上你没有选择。甚至原地不动在人生游戏里也算是有效一步。若你指望从游戏中得到答案,最终的答案就是你应当走出会帮你搞懂人生游戏的招数。但由于自己对整个游戏的了解还不够透彻,你依然不知道此刻该走出什么招数。这种做法对你毫无帮助。它无法创造出清晰感。它只会让你感到更加困惑。

当然,你可以开始随机走出各种招数,通过尝试和犯错来学习了解生活。那是种有效的短期做法,但我们可以做得比这更好…

由内向外的处理方式

由内向外的处理方式,指的是与在人生游戏中寻求指导不同,请向内审视自己。与其询问:“我应该去做什么?”,或“我应该走出什么招数?”,或“我应该选择什么职业?”,请直接自问:“我是什么样的玩家?”

无论你玩的是什么游戏,都要在游戏中带入独特的个人风格。你会如何描述那种风格?在玩人生这场游戏时,你最想玩出的是哪种风格?

你会是进取、谋略、随性、慷慨、慈悲、勇敢、谨慎、探索,等特定风格吗?

我们在此谈论的并非个人价值观。价值观会随着生活发生许多变化。有时你的职业可能比社交生活更加重要,另一些时候社交生活则可能成为首要考虑。我们在此谈论的是你深入骨髓的性格特质。在自我存在的核心位置,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你会如何描述真正的“自我”?你最热爱的是什么?

我热爱成长。这种热爱已深深嵌入我的灵魂,自己没法不追求成长。核心自我的另一个特质,就是勇气。我有着一种几乎天生的渴望,想要奔向恐惧,而非逃离它。第三个特质便是自由。我热爱拥有巨大的个人自由,尤其当涉及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

我极为厌恶这些特质的反面。成长的反面是停滞或自满(而非衰退,因为即使在衰退状态,我们仍能从中学到某些东西)。勇气的反面是怯懦。自由的反面是限制。拥有这些反面特质的人,会处于一种停滞、怯懦和受限的存在状态。

一旦你对自己是何种玩家拓展出个人感受,便可在玩着人生游戏时,将自己的性格特质注入其中。无论你何时不理解人生游戏的规则,都能用展现一部分自我特质来进行补充。所以若自己应该追求什么职业不够明显,请通过向内审视,而非向外审视,来寻找答案。这种做法将大大缩小可能性范围,让你做出相当明智的选择。你对自我的了解越透彻,就能越明智地缩小选择范围。随着个人内部专注度的提升,你对外部世界也会变得更加专注。

存在状态 vs. 所做所为

假设你列出了自己的核心性格特质。自己又该如何利用它们,做出长期性的职业选择?

首先,让我们重新定义你思考职业的方式。在一段时间里,请直接忘掉各种工作头衔、责任、目标、项目和任务。只把你的职业看作真实自我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你的存在状态,而非你的所做所为。

若你是个艺术家,你的职业就是创造艺术品。但是什么创造出艺术杰作?是画笔或画布吗?是艺术家接受的教育吗?真正创造出艺术杰作的,是艺术家本人。这位艺术家就是真正的艺术杰作,那份艺术品只是艺术家内在自我的实体显现。《蒙娜·丽莎》就是里昂那多·达·芬奇。

一旦你从审视个人存在状态,而非所做所为的思维角度,着手解决职业选择问题,你对职业的真正理解就变成了:你的职业是通过这个实体世界,来表达内在自我。那就是你的工作描述。

你的真实职业,只是内部自我存在状态的外部动态表达。

与其用工作头衔如此狭隘的术语思考个人职业,请把你的职业想成内部自我的外部表达。

如果我向内凝视,看出自己和成长、勇气与自由等特质深深共鸣,那么我的职业,其实就是把这些内部性格品质,表达到外部世界。我的工作本质上便是去做自己。

尽管此事听起来过于简单化,它其实非常务实可行。你如何能利用这种思维心态,做出实际生活中的职业决定?你可以通过自问:“什么才是表达内在自我的最佳方式?”,来做出你的选择。

例如,当面对与职业相关的选择时,我可以提出像这样的问题:“哪个选择能带来最大成长,需要最大勇气,并能提供最大自由?”内部自我存在状态的这些性格特质,便塑造着我在外部世界的所做所为。我经营着一份个人发展生意(成长)。我辛勤工作以提升网站流量(成长)。我喜欢应对处理争议性话题(勇气)。我爱做公开演讲(勇气)。我在家办公并自行安排个人时间(自由)。我创造了能在很大程度上自动运转的收入流(自由)。

我热爱这种处理方式,因为它能创造清晰感。由外向内的处理方式对我并不管用。我应该成为作家、演讲家,或是互联网创业者吗?我没法决定此事 — 它们看起来都很有趣。但当我转向内部自我,便会看出这些选择都能成为自己职业的一部分,因为它们都与内在自我和谐一致。它们全都合理有效。我无需只狭隘地选择其中一样;事实上,我所属的“玩家”类型,决定了应该把三样选择全部融为一体。

真实对待你的自我

你是否因为不想限制自己,而在做出长期性的职业承诺上犹豫不决?我也不想限制自己。通过对职业选择采用由内向外的处理方式,你将不必限制自己。你可以向这个世界表达完整的自我,而非只是其中一小块。

你发现当前职业过于限制自己了吗?你是否在享受现有工作的同时,也对自己本可去做的其他所有事情充满好奇?你为何不能找到尝试所有这些事情的一种方式?别再用非此即彼的方式思考职业选择,请用两全其美的方式去思考。若你把个人职业重新定义为内部自我的外部表达,将会发生什么?你内部自我的哪些部分,并未在外部表达中获得足够享受?你正委屈个人智商,压缩个人创意,抑制个人幽默感吗?

请别把个人职业变成自身灵魂的监狱。若你的内在自我想要伸张拓展,就让它如此。真实对待你的自我。

查看原文: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SELF杂志性爱文章

SELF(《悦己》,20065月刊)杂志在一篇名为《对性爱说,我要!》的文章里,有段对我所做的小采访。那篇文章的挑逗性导语是:还记得全身迫不及待的感觉吗?即使你刚过完充满压力的一天,这里也有重新捕获那种感觉的方法。

我是在几乎一年前接受了这个采访,当时那篇文章的作者打来电话,问我可否针对女人们如何能将性爱变成更频繁的生活习惯,提供些有用建议。最初我还重新和对方做了确认,想搞清这的确是个严肃认真的问题。不过,作者解释说那篇文章想从不同寻常的来源,搜集关于性爱生活的建议。我从未细想过在性爱方面应用习惯养成技巧,但自己转念一想干嘛不呢?习惯在身体亲密行为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啊。

在那篇文章里,我建议利用30天尝试的做法,将身体亲密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在未来30天,每天投入30-60分钟,和你的伴侣交谈、拥抱、依偎、按摩,当然,还有做爱。文章准确引用了我的原话:那段时间要成为双方毫无干扰的神圣亲密时光。连续30天,每天花时间单独共处的这份承诺,将为你们的性生活创造出美丽绽放的空间。

如果30天尝试并未产生想要的结果,你还可开始某个不同类型的全新30天尝试,或者回归自己的旧习惯。但那时这个新习惯已经养成,若你想要继续下去,也不会感到太困难,因为行动势头将有利于你。

当最初写作关于30天尝试做法的文章时,我还未展望它在此特定领域的应用,但看到个人发展技巧甚至能增强我们的性爱生活,确实令人高兴。

查看原文:

Self Magazine Sex Article

自我接纳 vs. 个人成长

在自我接纳,与追求成长和提升自己的欲望之间,你如何实现平衡?一方面,接纳真实自我包括个人缺点等所有方面是挺好想法,对不?但另一方面,设定目标并追求比当前生活更好的结果,难道不也是挺好想法吗?你该如何解决这种冲突?

妥协真的是最佳解决方案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直接妥协。他们既不能完全接受自己的真实样子,也不能彻底承诺一生追求成长。但我认为这是种蹩脚解决方案。我们为何不能同时拥有两者?你为何不能完全接纳自己,并承诺一生追求成长?你难道不能同时享受两种状态吗?我们有没有绕过这种明显冲突的途径?

我常会公开和私下地收到他人反馈,对方觉得我如此开放地承诺追求个人成长,肯定是不喜欢,也不能接纳当前真实的自我。他们推想由于我不断迫使自己以全新方式成长,肯定牺牲了自我接纳的一面。

线性思维模式

在自我接纳和追求成长之间,看起来到底为何存在冲突?我认为出现冲突其实是特定思维模式的结果。我把它称作线性思维模式。

线性思维模式认为你的生活就像沿着一条线段向前移动的点。人生就是随着时间前进的一趟旅程。出生和死亡代表了线段的两个端点。位于你后方的点组成了过去的生活。位于你前方的点构成了未来的生活。当下时刻的生活就是那个时间线上的一个小点,慢慢朝着你的死亡挪动它的位置。

你人生时间线上的每个点也可以说具有特定品质。你可以审视时间线上的任何点,并衡量这个点上的即时状态。在你人生的任何特定一天(过去、现在,或未来),你都可以提出像这样的问题:我住在哪里?我的工作是什么?我的资产净值是多少?谁是我的朋友?我的感情关系状态怎样?我的体重如何?

自我接纳 vs. 个人成长

在这种思维范式下,自我接纳和追求成长间出现冲突,便是自然结果。一旦你开始将自己人生的某些时间点,贴上比其他时间点品质更高更低的标签,就有了比较任意时间点的手段。你今天的生活与五年前的生活相比如何?你是更富有了?更幸福了?还是更健康了?

现在你必须决定自己想在多大程度上提升生活品质。你可以接受自己当前的生活位置,感到已经足够并选择保持这种状态,或者可以奋力实现某种更美好的生活。你还可以抱有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个人掌控的信念,在此种情况下,你能选择的最好做法,就是学会接受经历的一切体验,不管你可能给那些体验做出何种评级。

你越多接纳当前的生活位置,自己想要成长的动力就越少。你越多迫使自己追求成长,源于当前生活位置的满足感也越少。你最终可能会在这个变化范围内来回摆动,有时感到非常满足,其他时候则充满欲望。

线性思维模式的局限

线性思维模式十分常见,尤其是在西方世界。我们很爱衡量各种事情,给他们评出分数和等级。今年最省油的是哪款车型?这家公司比去年更盈利吗?我有多么健康和苗条?

在商业生意上,这种思维模式确实有其价值。我并未暗示它天然是种不受欢迎的思维范式。

不过,这种思维模式有其管用的生活领域,也有其失效的生活领域。而它不太管用的领域之一,就是你的自我形象。

试图将线性思维模式应用在自我形象上,便会在自我接纳和追求成长间制造冲突。与只是衡量自己生活的不同方面,留意它们会随着时间发生何种变化不同,你把自我也识别成了这些变化。我比去年更加富有。我比以前更加沮丧。我从一个电话销售员变成了一个销售经理。

当你用不同生活位置来识别自己时,就把个人自尊也牵扯其中。你的自我感将变得依赖于自己特定的生活位置。

若你主要用达到新高度来看待生活发展,比如更佳健康状态,更大资产净值,或更高工作职位,那么当自己经历生活位置上的挫折,甚至遇到像被起诉重罪这样的重大挫折时,又会发生什么?

我们都会经历挫折。出现这种事情只是时间问题。若你的自尊是基于个人生活位置,那么当位置下降时,你将遭受巨大痛苦。若你失去所有金钱,个人自尊会受到什么影响?若你体重增加50磅,伴侣弃你而去,又会发生什么结果?若你失去当前生活位置,也会失去现在的自我感吗?

比真正经历损失更大的问题,就是预先对可能发生的损失担忧不已。由于害怕自己变得对特定生活位置变得过于依赖,你可能会畏缩不前。如果你保持较低生活位置,当事情变糟时,你就不会从高处跌落。当你已经超重50磅,放假时又多了几磅体重便没那么痛苦。与成为百万富翁相比,当你名下只有1000美元时,变得破产就没那么可怕。如果你的感情关系已经很差(或根本不存在),那么感情状态又能更糟到哪里?

也许通过在平庸之地安营扎寨,保持远离超级成就者的状态,你就能保护个人自尊,免受不可避免的挫败影响。你知道即使世上最成功的人士,也会经历各种挫败,那自己为何还要冒险追求那些戏剧性的高峰低谷体验?潮起必有潮落,对不?

将自我感根植于某种会波动摇摆的事物,比如个人生活任何可衡量部分的当前位置,你无论怎样都会遭受痛苦。你要么会迫使自己不断争取更好生活,然后在事情变糟时遭遇情感上的痛苦,要么就会依附某种外在结果到不健康的水平,以至于可能为了保持那种生活位置而牺牲个人道德。或者与你能实现的成就相比,自己安于非常低的生活位置,并且很可能因为过于懒惰和过度拖延而经常自责你将始终由于知道自己本可做得更好而深受困扰。或者最后你可能决定彻底脱离社会,以便逃脱/超越整个惩罚体验;但你所做的人生贡献,依然远低于自己的真实潜能。

超越线性思维模式

线性思维的整个情形就是你赢我输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你不得不在某个地方进行妥协。你无法全力追求与生活位置绑定的个人成长,同时仍能接纳并享受成长途中的每时每刻,对不?

或者你可以做到此事?

请让我给出替代它的一种思维范式。

与把自我感根植于可变化的生活位置不同,若将自我感根植于某种永恒不变的事物,结果将会怎样?请停止将自己识别为任何形式的位置状态,相反请挑选某种坚不可摧的事物比如世上没有东西可以触碰的一种概念。这些例子包括无条件的爱,为整个人类服务的精神,对更高形态力量的信仰,同情心,非暴力主义等。

我肯定不是建议这种做法的第一个人。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便写过此事。他将这种永恒不变的事物称作真北true north)。

当你将自我根植于不可改变的真北原则,也许仍会衡量个人生活的各种指标,注意到它们随着时间发生的变化,但你不会把它们识别为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你将自尊意识和特定生活状况分离了开来。

做到此事并不容易。柯维自己便承认,这件事对他个人来说有多难。但你不必在这种思维范式上追求完美结果。即使在此方向上前进一小步,你也会减少自我接纳和追求成长之间的冲突。从本质上讲,你将从两个世界都收获最佳结果。

将生活位置与身份认知分离开来

通过把自我根植于永恒事物,你的生活位置便与身份认知脱离开来。这种状态让你有可能无条件接纳自己的真实样子,同时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仍能勇敢追求与生活位置绑定的个人成长。自我接纳和实现成长将不再彼此冲突,因为此时它们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你把自我身份认知(自我接纳),与个人生活位置(成长结果)分离了开来。

柯维的真北原则是基于生活效能。我的是基于自我实现和人生满足感,所以两者间稍有些不同,但它们肯定有许多重叠领域。例如,我的生活原则之一就是服务于全人类的最高福祉。不论你是无家可归和被人遗忘,还是富有无比与声明显赫,仍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服务于全人类的最高福祉,并以共赢方式去思考。这些原则并不依赖于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只会影响你实践它们的具体方式。

让自尊意识与生活结果相脱离

若我审视自己此刻的生活状态,从其生活位置方面(即与成长相关)来讲,我会把它评价为十分优秀。上周我的网站有32万访客和664千的页面访问量,个人单日Adsense广告收入也创下新高(在412日赚得330.69美元)。本周四我接受了一个杂志专访,周五则接受了一个全国性的电台专访,周六加入拉斯维加斯全国演讲者协会组织,并参加了第一次聚会。今天晚些时候,我和家人会跟一些朋友在公园举办复活节野餐活动,剩下的时间将用来享受乐趣和彻底放松。从生活位置角度上看,一切都无比精彩。我的生活不断抵达新的高度。

但若让自尊意识与身份认知过度包裹在那些外部结果里,我便是在自找终极失败。当人生的钟摆晃向另一侧,它当然终将如此,我便会对自己不够出色的生活表现感到沮丧失望。从那里开始,我将面对一条湿滑的斜坡,进入由自尊意识驱使,依附外部生活结果的王国领域。当我的网站流量或收入在未来某个时刻急转直下,将会发生什么结果?我要么会抵制接纳当下情形,要么会抽身躲进封闭躯壳,安于平庸一段时间,要么就会戴上虚假面具,像安然公司那样欺诈造假。这些没有一个是正确解决方案。

真正的解决方案是逆流而上尽可能让身份认知与生活位置分离开来。我发现有两种练习方法对此事很有帮助:写日记和冥想。我做这两件事已有很多年,这些练习帮我让内在指针始终与真北原则保持一致,而那些原则在我一生之内都不会发生变化。我始终让自我感根植于像服务、意识与平和之类的永恒性概念。那些概念不会改变,所以个人最深层的自我感也能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这让我在每时每刻都全然接受自己的真实样子变得更轻松容易。但在追求生活位置那一侧,我仍能享受追求更好成长结果的过程,并能全然发挥潜能,不必安于低成就的生活状态。

若我偏离这些练习太长时间(多于几周),自己便会逐渐脱离和真北原则的一致状态。我最终将被吸回喜欢用生活位置识别他人的社会主流氛围。例如,当我进行多相睡眠试验时,有些人便开始把我等同于多相睡眠者。这种做法并无问题,直到他们开始对那种与生活位置绑定的身份认知变得太过依附。生活位置总是暂时现象,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对其过于依附无论这些生活位置对应的是你,还是其他人。若让自我意识变得对身为多相睡眠者的生活位置变得过于依附,我便会面对许多问题。自我意识会抵制被其视为负面的生活位置变化它不喜欢犯错。所以即使多相睡眠不像单相睡眠那样有益于我时,自己仍可能对它紧抓不放。

你是否曾在自己生活中有过任何与生活位置绑定的身份认知问题?你的自我感是否源于会发生变化和脆弱易损的事物,比如你的收入、工作职位、感情关系,或其他任何生活状态形式?你在出于恐惧而守卫那些生活位置上,投入了多少个人能量?

当松开对生活位置的依附时,你便不必再守卫它们。我并不喜欢人们给我贴上像互联网上的多相睡眠之王(这并非我的说法)的标签因为若你成了国王,也就有了一个要守卫的王国。人们喜欢攻击国王,仅仅是因为国王的那个身份位置。我不愿被人看作有任何身份位置的国王,因为自己不想花费个人时间,去守卫那些反正终将崩溃的临时生活位置。试图把你的生活位置当成真实的自己去守卫,是一场必输的战争。人生里的任何生活位置都无法持久存在,所以你最好不要对它们变得过于依附。请当其持续存在时学会享受,但不要在其中寻找真实自我。

当把自我根植于某种永恒事物时,你的自我感便能有效地实现不可撼动。你的生活位置可能受到攻击,若你喜欢仍可以守卫它,但你不会感到是出于恐惧而去守卫它。当生活位置变得脆弱易损时,你也不会感觉受到个人攻击。

享受内在平和

我真正从这种做法得到的收获,便是内在平和。当让自我感远离三维世界的生活位置时,你的生活位置尽可以像过山车般上下翻腾,而且不管发生什么,你都能在内部保持平和。你不必抽身远离社会,变得完全消极被动。你可以享受做名富有野心的超级成就者,像个疯子那样设定并实现目标并在行动过程中痛快玩耍。但与此同时,你不会在那些波动变化的外部结果中寻找真实自我的身份认知。

若你发现自己落入将身份认知与生活位置绑定的人生陷阱,请在生活里添加些像冥想、写日记、与孩子共处、身处自然等实践练习。这些做法会帮你和自己最神圣的部分重新建立联系(你自己版本的真北原则),并让你的身份认知与生活位置分离开来。之后你就能体验到没有依附感的奋斗欲望,没有自负心理的雄心壮志,以及没有消极态度的内在平和。🙂

查看原文:

Self-Acceptance vs. Personal Growth

 

如何碾碎消极思考模式

假设你有在消极想法上思考太多的坏习惯。再假设外部世界没有与这些想法关联的实体显现结果。你只是存在各种消极想法,比如我太沮丧了,或我恨自己的工作,或我没法做到此事,或我恨自己肥胖。当这些消极想法完全占据你的头脑时,我们该如何打破此种坏习惯?

摆脱消极思考模式其实有很多方法。基本理念就是用新思维模式替代旧模式。在脑中抵制消极想法常会适得其反你只会强化消极想法并让此事变得更糟。你越是用相同方式刺激那些神经元,消极思考模式就变得越强大。

下面有种我用来打破消极思考模式的小方法。我基本上是把神经语言程式学的闪变模式,与被称为链接的记忆技巧相结合,调制得来这种方法。我常发现单独使用闪变模式挺薄弱和无效,但这个结合方法在我身上很管用。

与试图抵制消极思考模式不同,你要重新引导它的思考方向。请把它想成一种思维功夫。将消极思考的能量重新导向积极思考。通过一点思维训化练习,无论何时出现消极想法,你的思维都将自动流向与之链接的积极想法。它与巴浦洛夫训练狗学习在铃声响起时流口水的做法相似。

下面是具体做法:

让我们推想你的消极想法是种潜意识语言,它就像你在脑中听到有个声音说着自己想要改变的某种事情,比如我是个白痴。假如消极想法以视觉(一幅思维图像)或感觉(一种直觉)的方式出现,你也可采用与此相似的处理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消极想法会以上面三种形式的结合方式显现(视觉、听觉和感觉)。

1步:把消极想法变成一幅思维图像。

请将那个细小的脑中声音,变成对应的思维图像。例如,若你想的是:我是个白痴。就请想象自己戴着个高角帽,穿得非常愚蠢,像个傻子那样四处乱跳。而且周围其他人在你大喊我是个白痴时,都对你指指点点。你把这个场景想象得越夸张,效果越好。请想象各种明亮色彩,活泼画面,快速动作,只要能帮你记住,甚至可以有性场景。请在脑中反复排演这个场景,直到你认为消极想法会自动引出这种古怪想象画面的程度。

若你在视觉想象上有困难,也可用声音方式进行想象。请把这个消极想法翻译成一种声音,比如你能随口唱出的广告语。用声音而非图像的方式完成相同的想象过程。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不过我碰巧更喜欢视觉想象的方法。

2步:选择一个充满力量的替代想法。

现在请决定你想用什么想法来替代消极想法。如果你一直想的是:我是个白痴。也许会想用我很聪明来替代它。请选择一个让你充满力量的想法,使其能中断原先消极想法令人软弱的效果。

3步:把积极想法变成一幅思维图像。

现在请用你在第1步里采用的相同做法,从积极想法中创造出一幅全新的思维场景。以我很聪明为例,你可能会想象自己昂首挺立,像超人那样做出叉腰姿势。再描绘出一个巨大灯泡刚好位于你头顶的画面。那个灯泡简直能亮瞎人眼,你看到自己喊着:我太太太太太太聪明啦!再次说明,请不断排演这个场景,直到这种积极想法能自动引出与之关联的图像画面。

4步:从思维上将两幅图像链接在一起。

现在请把第1步和第3步中想象出的图像,从思维上将它们粘连在一起。这种方法很像记忆技巧里的链接(chaining)或钉挂(pegging)。你想让第一个场景变换为第二个场景。神经语言程式学的闪变模式会让你从一个场景直接切换到下一个场景,但我推荐你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从第一个场景过渡到第二个场景。直接切换的粘接作用很弱,通常难以持久。与之相反,请假装你是这场电影的导演。你只知道开头和结尾场景,自己必须填补中间内容。但剩下的影片只有几秒钟,所以你想找到一种方法,让整个转换过程尽可能快地发生完毕。

例如,第一个场景里的围观者之一,也许朝着白痴版的你扔出一只灯泡。白痴版的你则抓住灯泡,将它旋接在自己头顶,同时痛得龇牙咧嘴。那个灯泡然后变成一个巨大灯泡,亮得让所有围观者睁不开眼。你扯下自己蠢笨的衣着,显露出里面闪亮光芒的白色衣袍。你像超人那样昂首挺立,向着周围自信大喊:我聪了!那些围观者反而跪了下来开始崇拜你。再次说明,你使用的想象场景越夸张,转换效果越好。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善于记忆不同寻常的事情,所以夸张做法会让你更容易记住那些场景。

一旦你构思出整个转换场景,请在脑中不断演练,以提升转换速度。一遍遍重放整个转换场景,直到你能用不到2秒,理想情况下不到一秒的时间,从头到尾想象完毕。这个转换过程应当快如闪电,要比你在真实世界里看到的转换过程快上许多。

5步:测试。

现在你需要测试自己的思维重定向做法,看它是否管用。这个过程很像网页上的HTML重定向当你输入旧的消极网址,个人思维就应该自动重定向到积极网址。仅仅是想到消极想法,就应迅速引出积极想法。若你采用了正确想象方式,便能情不自禁地进行转换。消极想法就是让你的思维自动完成整个转换模式的刺激物。所以无论你何时想到:我是个白痴。即使没有完全意识到此事,你最后也会想着:我很聪明。

若你以前从未做过这种视觉化想象,也许要花上几分钟,或是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整个思维转换过程。但熟能生巧。一旦你习惯这种思维转换,整个过程几秒钟内便可完成。请别因为首次缓慢的思维转换体验而感到气馁。像其他任何技能一样,这个技能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你在首次练习时很可能会感觉有点笨拙。

我建议你用不同类型的想象画面进行试验。你有可能发现某些想象画面要比其他画面效果更好。请特别留意关联与分离视角之间的不同。当与某个场景关联时,你在想象通过自己的双眼看到那个场景(即第一人称视角)。当与某个场景分离时,你在想象观看自己身处场景之中(即第三人称视角)。当在两个场景里都采用分离视角时,我通常能得到最好结果。你的结果也许和我的不同。若你要从分离视角切换到关联视角,或与之相反,可能就得做些思维练习。但通过练习,你能够做到此事。

我在1990年代早期做过很多这类思维训化练习。无论何时出现消极想法,我都会将它一把拽出,让它重新转向。几天之内,我便重新转换了几十个消极想法模式,自身思维很快变得甚至难以产生消极想法或情感。所有事情不断重新定向到积极一侧。我认为这也是刚从大学毕业后,我就对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意事业,感到如此自信的部分原因利用思维训化方法,我将自我怀疑的消极想法,重新转换到一种更加自信的思维心态。上大学时我也用了很多这种做法,并且肯定它对我更快毕业有很大帮助。我仍然必须应对现实世界的许多挑战,但至少我不用同时和自我怀疑作斗争。

这种类型的思维训化练习,让我对内在心态有了多得多的清醒掌控。如今这种做法已变得非常内化,以至于我甚至不用思考,就能自动这样去做。我的潜意识在某个时刻接管了此事,无论自己何时出现我不能这样的想法,它便会自动扭转成我如何能做到?这种事情其实本该发生有了足够的思维训化练习,你的潜意识将自行接管转换过程。记忆专家们也做出过相似报告,通过练习,个人潜意识将接管完成像钉挂(pegging)和链接(chaining)之类的记忆技巧,那种状态就像骑辆单车一样。

下次你注意到自己正沉溺于某个消极想法时,请尝试一下这种转换做法。我认为你会发现它充满力量。也请和其他可以从中获益的人们,自由分享这个方法。

查看原文:

How to Squash Negative Thought Patterns

多相睡眠试验:回归单相睡眠

在进行多相睡眠试验大概5个半月后,我终于决定切换回单相睡眠模式。我大约10天前做出了这个决定,现在已回归睡熊世界(史蒂夫把单相睡眠人群看作喜欢夜间冬眠的睡熊。译者注)。我回到以前早起者的生活模式。自己现在每晚睡大概6个半小时,每天清晨5点会被闹钟叫醒。

为何要回归单相睡眠模式?

首先,这肯定不是一个清晰干脆的决定。我本可轻松维持多相睡眠模式。就像自己以往的博客文章里所提到的,多相睡眠有很多地方都让我非常喜欢。显而易见,能获得额外的清醒时间棒极了。但多相睡眠也有些不利之处,导致我最终决定不再继续这种睡眠模式。即使你没有亲自尝试过多相睡眠,也应该很容易理解那些不利之处,所以我想你不会对它们感到惊讶。

首先,我想说自己并非因为健康原因而停止多相睡眠。就我记忆所及,自己在多相睡眠期间一次都没病过,甚至连感冒也没有。一旦度过适应期后,我的能量和警觉水平始终非常出色。许多人问过我关于力量训练和身体锻炼方面的情况自己在这些事情上没有任何问题。我在锻炼后的恢复表现完全正常。可能锻炼后的小睡还对恢复有积极效果。

我也不是因为它总体上的古怪性而决定停止多相睡眠。我花了很多周时间,才从心理层面适应了多相睡眠模式,但我最终确实适应了它。在对时间流逝的理解上,多相睡眠给了我一种全新视角。我将时间看作持续流逝的状态,而非被分隔成单独的天数。这是种非常有趣的体验。

我决定放弃多相睡眠的第1位原因,就是其余世界都是单相睡眠。如果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选择多相睡眠,我很可能会坚持下去。显而易见,当你进行多相睡眠时,会和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脱离一致。当所有人在夜里大部分时间都睡着时,你却醒着。若你和大多人的睡眠相同,那么从多相睡眠里获得的额外小时,便是来自夜间。而且我逐渐明白,当你生活在单相睡眠的世界中时,夜里的那些小时和白天的小时并不相同。

起初我很喜欢这种全新生活方式的新奇感。我很享受夜里所有那些独处时间。这种状态很适合写作,因为自己从来不会受到打扰。但几个月过后,我开始感到厌倦。虽然自己在夜间额外得到了一些小时,我也会因为需要小睡而在白天失去大概90分钟。这意味着在其他人醒着期间,我和他们互动的时间将更少。有些时候我并不渴望进行这种交换。

起初在夜里做各种事情还挺好玩有趣。拉斯维加斯是进行多相睡眠的好地方。我夜里在赌场玩过几次扑克,这种有趣感受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即使这个城市24小时不眠,许多生意在夜间也会关门,而我对夜里可做的大部分活动并不感兴趣。家人和朋友们都在睡觉,我也不认识任何整夜不睡,也不用工作的本地人士。自己白天在互联网上也已花了足够多的时间。所以最终我在夜里只能面对许多小时的独处时间。在夜里工作没什么问题,但我很喜欢白天和妻子碰撞想法的感觉,这在夜里却没法做到。另外,假如我在夜里工作,便不想在白天继续工作。我试过这种做法,很快就对每天20小时的工作状态感到厌倦。在夜里工作意味着没法和在白天工作的人们保持一致,比如打不了生意电话等。此外,我非常喜欢在日光照进窗户的环境里工作,而非使用人造光源。

另一个挑战是,我必须定期小睡,平均每4小时小睡一次。我可以偶尔延长两次小睡间的间隔时长,但若这样做了,自己晚点就必须用更频繁地小睡来补偿。假定我想开始忙于某个工作项目,但自己要在一小时后进行一次小睡。当开始着手这个项目时,我并不想在下次小睡前只能工作一个小时。于是我会尽力筛选安排工作任务,以便适合自己较短的清醒周期。这种事情会有点让人烦心,因为我以前很喜欢一口气工作5-6个小时。我不喜欢把所有工作内容都切分成3个半小时的时间块,而且我常发现,小睡会妨碍自己工作时的心流状态。这并非富有韧性的生活模式,因为若有意外事情发生,我的睡眠安排就会被打乱。而且当身处某个任务之中,比如写篇文章时,自己却必须去小睡,这将打破我的思维连续性。

无论我何时想做任何社交活动,都必须把那些外出活动安排在两次小睡之间。我对这种做法感觉有点厌倦。自己永远没法直接起身出门。除非只打算外出很短时间,不然的话我总要先小睡一会儿。另外,除非外出时吃了东西,否则我常在回家后又饿又困。我的外出活动一般会是这种形式:小睡—外出—小睡—进食。我喜欢不时表现得自发随性,但在进行多相睡眠时,你不可能在没有负面后果的情况下,表现得太自发随性。这种睡眠模式的确束缚了我的个性风格。

我也错过了和妻子同睡的时间。不过,妻子晚上很喜欢一个人睡满整张床,还说从未比这样睡得更香。她其实并不想让我回到单相睡眠模式。但我真正错过的,是在妻子醒着的时候,自己却有90分钟不能和她在一起。我俩一起相处的时间常被我的小睡打断,尤其是晚上9点的那次小睡。例如,我们没法从晚上8点开始看电影,中间却不被小睡打断。

正是所有这些琐碎因素,导致我决定回归单相睡眠模式。我对多相睡眠有些非常喜欢的地方,也有些感到非常烦扰的地方。尽管现在我已回归单相睡眠,自己不得不说仍不清楚哪种睡眠模式才是赢家。我没法说即使环境条件改变,我也永远不会回归多相睡眠模式。但至少现在,为了我想要的那种生活方式,单相睡眠会显得更好那么一点。所以我又回到睡熊般的冬眠模式啦。:-)

转换回单相睡眠是什么样子?

当自己决定转换回单相睡眠时,我并不确定该期待什么结果。我最后花了几天时间重新适应单相睡眠。自己是从晚上和妻子一起上床休息,并努力一觉睡到第二天早晨,开始了这个转变。结果我第一晚只睡着了几个小时。自己不断醒来,但当没法睡着时,我便选择安静冥想。那一晚过得又长又慢。第二天我试图省略小睡,但不怎么成功。我在平常去小睡的时间仍会感到困倦,而且小睡了三次。第二晚稍微好了一些 — 我能睡得更久一点,可能总共有4-5个小时。每个白天和夜晚我都能看到更多适应变化,几天过后,我把白天的小数次数从3次减少到2次,最后到1次。最终我能全天不再小睡。自己还没有100%地重新适应单相睡眠,因为有时我仍需在白天小睡一次,但已足够接近完全适应的状态。我可能会保留下午较早的那次小睡,因为自己发现这次小睡非常提神。我现在能一晚好好睡上6个半小时,但每晚仍会中间醒来一次。昨晚倒是挺有趣,因为在妻子和我说话期间,自己实际睡着了两次。:-)

我肯定有些人很想看到我继续多相睡眠 — 自己很惊讶多相睡眠变得这么受欢迎,还有那么多人都想尝试一番。虽然我选择在博客上公开写作关于这个睡眠试验的情况,它却是我为了私人原因选择去做的事情。所以对于我不再继续做大家身边多相睡眠试验的小豚鼠,请别为此感到生气。正如我在试验开始时声明的那样,自己尝试此事的主要原因就是个人好奇心。我想知道多相睡眠是什么样子。现在我确实知道了。:-)

希望我在这个试验全程分享了足够多的细节,以便其他想尝试多相睡眠的任何人,会发现这些存档内容十分有用。尽管如此,这依然只是个人试验,它对其他人的适用性可能存在局限。我在许多生活方面都和普通人群相差挺远(自己是纯素主义者、左撇子、色盲、ENTJ型人格、在小布什当选总统前就认为他是白痴,等等)。

多相睡眠是我做过的最古怪的事情之一,也是自己人生中最棒的成长体验之一。我很高兴自己做过此事。我确定还将有更多古怪试验出现在自己生活里… 而且全都是以个人成长的名义。不过要找到和多相睡眠一样令人兴奋的事情会挺难。我对大家的各种建议持开放态度(除非你碰巧对我不再继续多相睡眠感到生气,倘若如此,你应当寻求些心理咨询,或吃些胡萝卜消消气)。

现在是个好时机,告诉大家多相睡眠整件事只是个大玩笑吗?比如它只是愚人节玩笑而已?别忘了,若你坚持多相睡眠,那么今天和愚人节仍属于连续不断的“同一天”,对不?

请别担心 — 我不会这样做。虽然我确实喜欢不时开个好玩笑,而且很多人在我开始试验时好像挺难相信它,多相睡眠试验却并非玩笑。

2006年4月14日更新编辑:为方便大家阅读,下面是按日期排序的所有多相睡眠日志链接。对于有兴趣了解我多相睡眠试验的任何人士,这些免费信息便是无主宝藏。就我所知,这些内容是你在网上能够找到的最详细具体的多相睡眠日志。

多相睡眠日志 — 第1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2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3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4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5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6天

多相睡眠 — 对读者反馈的回复

多相睡眠日志 — 妻子视角

多相睡眠日志 — 第7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8-11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12-18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19-20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21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22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23-24天

多相睡眠日志 — 第25-30天

多相睡眠日志更新 — 第60天

多相睡眠日志更新 — 第90天

多相睡眠试验 — 回归单相睡眠

查看原文:

Polyphasic Sleep: The Return to Monophasic

自我雇佣新手们会犯的10个愚蠢错误

我如今过着非雇员的生活已有大概14年时间,自己在生意事业上肯定也犯过些愚蠢错误。我还指导过不少人开创自己的生意事业,并看到其中很多人会犯相似错误。这篇文章里的建议是为那些小型生意的拥有者准备,尤其是刚刚开始(或正准备开始)创业的人们。

1. 把产品和服务卖给错误对象

虽然销售对生意的成败至关重要,但你无需向遇见的所有人,包括朋友和家人,推销自己的生意。此外,试图将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卖给根本不需要它们的人士,纯粹属于浪费时间。

把产品和服务卖给错误对象,便包括试图卖给所有人。有些顾客要比其他顾客更容易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对网络咨询类生意来说,如果某位潜在顾客已经破产,此人对花出的每一分钱都过于担忧,若对方想要一个网站却不知这样做的目的,或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就是不够透彻,长远而言这类人将不会成为好的客户。面对那些麻烦要多于自身价值的顾客,请自由自在地对其说不。相反,让你的竞争者们去向他们售卖产品和服务。你将因此节省许多头痛问题,也会留出更多时间,专注于服务那些最好的顾客。

只是因为某人有兴趣和你做生意,并不意味着你就应当接受对方邀请。在创业头一年里,面对那些因为潜在生意关系而接近我的人们,我很可能接受了其中50%的见面邀请。自己浪费了许多时间,去追求那些从一开始就挺纠结的生意。我会接受某个偶然出现的生意人的午餐邀请,而对方只是想看看大家是否有可能一起做些事情。这些人几乎从未让我赚到一分钱。若你认为某个会面将毫无意义,它很可能就是如此。不要只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应该去社交,便和随机出现的人们社交。如今我接受这样的社交邀请数量,不到所有社交会面的1/10。如果某个见面提议不能让我立刻感到兴奋,我通常就会谢绝或忽视。大多数交往关系并不值得我们去追求。请学会拒绝各种低价值的生意机会,以便自己能抓住那些黄金机会。

2. 花了太多钱

除非绝对必要,在拥有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前,请不要花费自己宝贵的启动资金。我当年用了大概20000美元(全是自己的钱),开始创建电脑游戏生意,这笔钱很快便被花光;不久后我用借贷的钱资助生意运转。遗憾的是,原来的生意模式并不管用,我用了五年时间,才创造出正向现金流。我很快学到,自己在生意上投资的每一块钱,最终都必须从销售中获得补偿。

2004年,虽然本可花出更多钱,我却只用9美元便开始创建这份个人发展生意事业。我没有漂亮的公司logo,没有时髦的网站设计,没有制作名片或购置办公用品。我付钱注册了这个网站域名,那就是全部开销。在生意开始产生正向现金流之前,那便是我愿意花出的钱数。日后的其他所有生意开支,都源自网站创造出的现金流。

你的生意应该把现金放进你的口袋,所以在往里面投入金钱之前,请弄清楚你将如何重新赚回那笔现金。

显而易见,有些生意需要大量现金才能启动,但在互联网生意时代,你可以很容易启动一份有利可图的生意,并赚到些小钱。

3. 花了太少钱

在现金支出上太吝啬也是一种错误。请别让节俭妨碍了做事效率。充分利用经验丰富的合同工,完成某些与亲自去做相比,将更为高效的工作任务。当精良装备明显值得你所花的钱时,请舍得花钱。你不必在华丽家具上过度开销,但请购买能帮你变得更高效多产的功能性家具。如果你能负担得起更好的装备,就别用一台老旧电脑,上面还装着会拖慢自己工作速度的过时软件。

拓展出知道自己在现金支出上何时太紧,何时又太松的智慧,需要花费时间,所以若你是刚刚起步,请听取不同意见。通常只是听取不同意见的这个想法,就能让正确选择变得更加清晰。若你无法向自己尊敬的某位人士说清支出理由,那笔支出很可能就是个错误。另一方面,有些时候为了不花某笔钱而做出合理辩护也挺难。

4. 虚假示人

许多只是独自做着生意的人士,喜欢用我们指代自己的生意。那是很多创业新手会做的事情,但这样做毫无必要。单独一人做着生意没有任何问题,尤其是在今天。我的游戏生意在数年间几乎都有多人参与,但现在的个人发展生意事业依然只有我一人经营。当你是唯一致力于自己生意的人时,用来指代这份生意完全没问题。当实际只有你一人,却要假装自己生意有多人经营时,那种做法便有点愚蠢。这样做不会为你赢得任何富有意义的尊重。如今以个人身份推销自己甚至可能还有优势,因为人们会知道责任将到你为止。若你做出一项承诺,你就是要履行承诺的那个人。来自多人做出的承诺有时并没有太多价值。

如果你是自我雇佣的新手,请别假装自己经验丰富。根据你的技能水平和才华天赋,来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定价。有些自我雇佣的新手以为自己必须变成演员。他们向世界推销的生意纯粹是种空想。试图用这种方式愚弄你的顾客只会适得其反。若你如此绝望地想要做成生意,以至于需要撒谎,你从一开始就不该创建自己的生意。若你不能在生意中提供真实价值并公道收费,就别玩生意这门游戏。请先多拓展点自己的技能水平。

5. 以为签好的合同会受到尊重

与自己愿意承认的次数相比,我犯这种错误的实际次数要更多。我和不少本该挺有声望的公司签过各种合同,但当公司CEO决定不想遵守合同时,那些合同便不值一文,即使对方是出于毫无荣誉可言的理由。我确实有权讨回公道,但自己想上法庭落实那些公道吗?不想,我更愿继续去做些富有意义的工作。

一份签好的合同只是一张纸而已。在那份签好的合同背后,是一份感情关系,如果这份关系变了味道,那份合同也救不了你。订立合同的目的在于清楚定义每个人的角色和承诺责任。但最终落实那些承诺责任的,是感情关系,而非一张纸。当理解这一点后,我便更多专注于感情关系,更少去担心纸面上的内容,自己的生意也处理得更加顺畅。一旦你开始退落到追究纸面内容,那份生意就已陷入麻烦。富有创意(并且有利可图)的生意总会偏离代表它们的纸面合同。我合作过的一位律师参与过几十个游戏开发交易,他说自己经手的交易从未确切遵守过合同;大多数甚至跟合同相差甚远。而且很多时候这些交易都金额巨大。生意关系和其他个人关系非常相似 — 它们也会发生迂回曲折的变化。

订立书面合同依然很有必要,尤其是和大公司进行交易时,因为大公司的会有人员更替,但书面合同的重要性仍次于感情关系。请不要错误地以为合同就能代表生意本身。合同只是那份生意的影子。真正的生意是交易各方的感情关系。请处理好你的生意关系,自己就不必太担心纸面上的具体内容。

让人感到悲哀但无比真实的事情是,商业世界里有许多无赖。其中很多人还顶着像CEO、总裁和CFO之类的头衔。这个世上确实有人似乎除了金钱,什么都不在乎,他们会为得到金钱而撒谎、欺骗和偷窃。近年来其中较为卑鄙的一些人已被揭发(或者进了监狱)。但还有其他很多人,觉得荣誉这个词毫无意义。例如,在电脑游戏行业里,有种并不少见的情形,就是大发行商们会假装对某些游戏感兴趣,并一路欺骗游戏开发者。他们会给开发者显露出即将达成发行交易的迹象,但开发者们看到的都是拖延耽搁和虚假的口头承诺。事实上发行商只想让那款游戏推迟上市,以避免它和自己公司名下的类似游戏相竞争;他们希望游戏开发者会错过圣诞销售季,或耗尽现金而彻底放弃游戏的开发。这种事情常会发生。商业世界,尤其是娱乐行业,的确不是胆小怯懦者的天地。

6. 违背个人直觉

直觉在商业生意上的重要性,和在其他情形里的重要性完全一样。你也许会惊讶的是,很多大型公司的交易能否达成,就是由某位CEO的直觉感受所决定。尽管你可能认为逻辑是商业世界的通行语言,这种想法却远非现实真相。若你让所有商业交易都基于严密逻辑,并忽视个人直觉,很有可能会饱受伤害。

人类本来就不是很有逻辑性。由于商业交意要依赖人来达成,我们又没有一套逻辑系统,可以准确预测他人行为,所以也没有足够的数据信息,来做出真正富有逻辑的决定。无法预测他人行为是我们逻辑能力中的一个挺大缺口。而直觉不得不补上这个缺口。人们的实际行为表现将决定商业交易的成败。但假定所有人的行为表现会像预想的那样发展,是极度不现实的想法。从来没有交易能像预想的那样完美进行。

当个人直觉说着“你会后悔”之时,面对一份在数字上看起来利润丰厚的交易,我们通常很难拒绝,不过我多半会在以后看到现实证据,表明个人直觉始终都是对的。有时我只是对某人有不好印象,然后过了几年,自己认识的多位人士便抱怨遭遇过此人欺诈。

在商业生意中,直觉是决策过程里至关重要的部分。由于商业交易的成败依赖交易各方的感情关系,你需要对涉及交易的其他各方有直觉印象。如果直觉印象糟糕,请及时走开。如果直觉印象不错,也请以谨慎态度继续合作。

7. 显得太正式

我要再次强调这一点。商业生意建立在感情关系之上。在某些情形里,一定程度的正式表现会挺恰当,但在大多数商业情形里,显得太正式只会妨碍我们。当生意背后有着正派得体的人际交往联系时,各种生意上的感情关系才运转得最好。

即使在寻求建立新的生意关系时,我认为太正式也是个错误。如果有人给我发来的邮件是以“亲爱的帕弗利纳先生”开头,然后啰嗦解释了一份商业计划,我通常会直接把它当成垃圾,尤其当正文里还大量使用“我们”这种词汇。你还不如用“嗨,史蒂夫”开头,直接非正式地问我是否对你寻求的某种生意安排感兴趣。这样做能节省大家不少时间,并为一份真实的人际感情关系敞开大门。人们不想和毫无个性的公司面孔建立感情关系。他们只想和其他人类… 我猜有时还包括动物,建立感情关系。

请把你的生意关系当做友谊(或潜在的友谊)对待。正式感只会竖起隔墙,而隔墙不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意关系。没人会忠于建立一道隔墙… 中国的那道长城除外。

正式感无聊而乏味。人们都想享受自己的工作。如果某人把我称呼得像台电脑,我也会做出同样的回应 — 直接按下删除键。但若某人展现出自己拥有真实个性和良好幽默感,大家便更有可能建立交往联系。

8. 牺牲个性怪癖

在经营自己游戏生意的头几年里,我显得过于严肃,以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必须要有“商业范儿”… 也不管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自我雇佣是重大责任,其他人还要指望我呢。不努力游进,就会沉没,对不?

我是在20多岁早期开始创建自己的电脑游戏事业,而人们在20多岁早期总是显得挺古怪。但我以为作为一个生意人,显得古怪不太合适,或是不太容易被人接受。所以我的大部分商业信函和电邮,看起来就像是由写出微软用户许可协议的同一个人所写。那个“总裁”头衔完全占据了我的头脑。我还学过如何不带个性地经营生意。

虽然花了多年时间,但我终于变得对真正做自己感到舒适自如,尤其是在游戏生意变得盈利之后。现在我成为一名博客作家,自己的个人怪癖和不同寻常的经历体验都成了生意优势。我的古怪之处给了这个博客一种独特品味。假如我让自己过于严肃,用更正式的风格写作,这个博客将无比乏味,很可能失去它的大部分读者。

去做古怪的真实自我,并在个人生意中注入独特的灵魂品性,完全没有问题,尤其当你只有十几岁或20多岁时。不要害怕自己变得更像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 更不像史蒂夫·鲍尔默(微软公司前任CEO)。请别假装你是其他某种样子。归根结底,如果你能吸引来因为自己的真实样子 — 毫无保留的自己,而想与你一同共事的顾客和生意伙伴,你也会喜欢那份工作得多。让只想和机器人共事的人们去你的竞争对手那里吧。他们才配得上彼此。:-)

如果其他人无法应对你的古怪之处,对他们来说太遗憾了。请把你的精力专注在能这样做的人们身上。

9. 未能专注于创造价值

人们很容易落入一种思维陷阱,以为生意的目的在于赚钱。但一份生意的真正目的在于创造价值。虽然在不创造太多价值的情况下,人们也有可能短期内赚到钱,但长远而言这种模式难以持续。就算是犯罪组织,也必须为他人创造价值。当你知道自己的生意只是在从他人那里榨取价值,没有提供任何回报时,这种状态将腐蚀你的自尊,那种生意经营起来也没多大乐趣。

你的生意为何存在?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提供某种价值,不仅为你,也是为了你的顾客。你对自己试图提供的价值理解得越透彻,就能越好地保持专注。游戏生意提供的基本价值是大脑娱乐。StevePavlina.com网站提供的基本价值是个人成长。很多时候,生意拥有者们并不清楚他们试图提供什么价值。他们只是在售卖各种东西,并希望得到最好结果。那属于十分蹩脚的商业模式。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更多销售行为或更多东西。但它始终需要,并且想要真诚的价值创造行动,那也是你应当付诸努力的方向。

目前我的网站包含400多篇免费文章。这便是创造出的许多价值。每天有成千上万人访问这个网站,接收着其中一些价值。帮助人们成长就是这份生意的首要目标。

10. 未能不断优化

虽然创造价值对一份可持续的生意至关重要,但若你以为只用专注于创造价值,生意的其余部分就会自行搞定,同样显得天真。你创建的生意可能提供着很好价值,但仍会赔钱。作为一名生意人,你需要找到用划算方式传递自身价值的做法。大多数时候,你首次尝试的成果将微不足道。你会浪费太多时间、金钱和资源,试图去创造和传递自己生意的价值。不过这并没什么问题。很多生意都是以这种方式开始。只是请别让它一直停留在那种状态。

一旦你的生意有了进展,请不时寻找不足之处,对它进行重新优化。主动寻找能让它变得更加高效的方法。你能用更少时间,更低成本做好这份生意吗?你能更少处理这份生意吗?你能将它外包吗?你能完全省却整个处理过程吗?

我曾会手工处理自己游戏生意的信用卡订单。我是在1994年开始创建那份生意,当自己通过邮件或网站收到订单时,便用某款软件输入订单信息并交付订单。到了每个月末,我还会手工记录销售情况。当销量不大时,这种做法挺管用,但随着自己发布更多产品,总体销量也不断上升,这种工作方式变得越来越麻烦。几年前我升级了订单处理流程,以便网上订单可以全自动处理,包括即时下载订购游戏的功能。所有订单都记录在一个数据库里,我可以查看实时数据报告,清楚知道每个产品的销售状况。设置这套自动处理系统花了我一些功夫,但那些努力完全值得。这一项优化措施便节省了我大量时间和精力,我也不必为使用第三方订单处理服务而支付高昂费用。

面对那些可以自动化处理的常规任务,请不要落入用陈旧方法处理它们的陷阱,这些任务包括库存管理、开账单、会计核算、订单处理、讯息通信,和市场营销。若你发现自己月复一月地干着相同任务,请一定花些功夫优化它们。不做优化就像白白浪费个人时间和金钱。节省时间和金钱,通常要比创造出它们容易得多。

互联网生意有着丰富的优化机会,因为在这种生意上尝试新做法并衡量效果非常容易。在发布这个网站后的头一年里,我便对谷歌广告做了不少试验。许多人不喜欢网站上的广告布局,但到目前为止,它就是我尝试过的最高效的布局方式。我采用这种布局,是因为它确实管用。添加捐款页面是另一项优化措施。有些人会点击广告,另一些人则会捐款,还有些人两种事情都做。尽管这份生意的首要目标是创造价值,我从事的仍是一份营利生意,为了让它持续性发展,我需要创造收入。如果我不进食,就没法写作。更多金钱意味着我将有更多资源去持续创造价值。因此创造价值和不断优化应当并肩而行。

查看原文:

10 Stupid Mistakes Made by the Newly Self-Employed

来次当下式散步

我发现对活在当下很有帮助的一种练习,就是被自己称为当下式散步的锻炼做法。这个名字是我编造的,自己并不确定它是否属于我的原创。以下是具体做法:

1. 请单独去散步只要你想,去自己喜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

2. 在散步时,让你的清醒意识全然彻底地专注于当下时刻。不要允许任何关于过去或未来的想法进入个人思维。不要想象任何事情。不要自言自语任何想法(即不要用言说的方式去思考)。将你的全部注意力,都专注于尽可能全然地感知当下时刻。去看你看到一切。听你听到的一切。闻你闻到的一切。感受你感受到的一切。

就是这样。这种散步听起来简单,但要掌握却非常困难。

我第一次进行当下式散步还是在1997年左右。自己那时住在Marina del Rey(加州玛丽安德尔湾),曾会沿着海滩和码头长时间散步。我注意到自身思维在散步时总是杂音不断,有次我很好奇,假如自己停止思考一段时间,只把全部注意力专注于感官感知,那会是什么状态。

结果那种体验美妙极了。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维度。所有事物都变得更生动鲜活。我以前太习惯于活在未来,整个身心都被未来一天、未来一周,或未来一月的活动所占据。但在散步时,我感受到了踏在地面上的双脚,感觉到了进出肺部的空气,闻到了带着咸味的海风。我还记得自己盯住一棵树,想到我终于第一次以它真实的样子看着它。

那时我的生活里有许多外部压力,但在当下时刻,各种问题全都不复存在。在学习使用个人清醒意识上,这种体验是我学到的重要一课。

随后数月里,我开始更频繁地进行这种当下式散步。从那时以来,我便一直在做此练习。我甚至偶尔会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城大道上做这种散步,尽管那里的能量有时会令人感到难以招架。我猜这种散步可以被当成一种冥想形式,但它与我做过的其他任何冥想都不相同,因为散步过程中的场景(包括风景、声音和味道)会不断变化。

在最初阶段,让个人注意力专注于当下时刻确实很有挑战。我几乎总会发现自己想着过去或未来。于是我开始挑战自己,看我能在当下时刻停留多久。起初我只能坚持一两分钟,但个人专注力逐渐获得提升。这个练习帮我拓展出了一种能力,无论脑中想法何时变得过于混乱,我都可以安静下来,让个人思维重新变得专注。

若你的身心被各种不悦或混乱的想法占据,你完全可以通过专注于其他某件事情,成功关闭这种糟糕状态。在冥想时,你也许通过专注于自身呼吸或禅宗公案(koan),可以做成此事。但我常发现杂乱思维过于强大,那些简单方法难以让它平静下来。当下式散步则能给个人思维大量感官信息去处理,所以我发现在散步时,自己更容易让清醒意识专注于当下时刻,摆脱了思维杂念的侵扰。

请今天就来次当下式散步,看你能让注意力完全专注于当下时刻多久。我认为你会发现,它是种充满启迪和享受的体验。你还可以在坐着、吃饭、开车,以及去做其他日常活动时,练习完全身处当下。长远来看,我相信这种练习能帮人们提升专注力和情绪稳定性,肯定也会促进内心平和与幸福的感受。

查看原文

Go for a Presence W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