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明天

我对明天,比对昨天感到更加后悔” — ATB乐队的“Long Way Home”(《归家长路》)歌词

上面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歌词之一。你是否在未来某种结果甚至还没发生前,就对它感到后悔不已?

当你对未来感到后悔、恐惧或忧虑时,会将个人清醒意识投射到超出当下时刻的远方。从本质上讲,你会变得缺乏清醒意识,因为你已失去对当下时刻的感知。而真实自我只存在于当下时刻,所以你也失去了对真实自我的感知。未来是某种幻想事物,因为你从未真正存在于未来之中。过去和未来仅仅是各种回忆和投射想法。你真实的生活体验只发生在当下时刻。

当你活在未来时,便会体验到受苦感受,因为受苦状态就是缺乏清醒意识的状态。当你能全然感知当下时刻,无论环境条件如何,都不会有受苦感受。你感觉每个时刻都完美无缺,因为自己会直接接纳它的存在。当你迫使个人清醒意识进入未来时,便在抵制当下时刻,抗争眼前生活的本来样子,希望它能成为其他某种样子。最终结果自然是情感上的痛苦。

那么视觉化想象或制定计划的做法又怎样?我们是否可以想象自己想在未来发生的事情?视觉化想象并无问题,但我们有办法在视觉化想象某种生活结果的同时,不脱离当下时刻。不同于视觉化想象未来状态,请视觉化想象一个崭新的当下时刻。就在此时此地,感受你所渴望结果的现实状态。感受那种结果在你眼前现实生活里的能量状态,而非将它投射到超出当下的未来时刻。

例如,若你渴望创造更多财富,请想象你此刻便享受着更多财富和富有的状态。不要把那种享受感觉投射到某个遥远的未来;否则你视觉化想象的财富和富有状态将永远无法到来。这是人们在进行视觉化想象时常犯的错误他们无意中把自己想要实现的结果投射到了未来时刻,传递出的信息就是这份渴望将永远无法在当下实现。

制定计划也同样如此。当你制定计划时,请意识到计划的目的,在于让自己专注于当下时刻的各种决定。计划并非为了创造出一份未来地图,使其无论怎样都位于你的掌控(以及个人清醒意识)之外。你只需让制定的计划,足以让自己在当下时刻获得清晰感。当你有了清晰感,更深远的计划便毫无必要。所以制定计划时,请始终怀着能让自己在此时此地获得清晰感的意愿。

若想清醒自主地活着,我们需要始终专注于当下时刻,这其实也是我们最安全、可靠和稳固的存在状态,它摆脱了对过去或未来的任何后悔感受。

查看原文:

Regretting Tomorrow

默许

假设你的孩子在自己面前做出不当行为,你却什么也没说。或者你在工作中是管理者,注意到一位下属犯了严重错误,却不想麻烦自己,让对方清醒意识到此事。这种做法就是默许。

当我们用默许方式强化他人的负面行为时,造成的问题显而易见。但当你把默许方式用在自己身上,带来的结果甚至更糟。

有什么问题是你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但与清醒主动地应对处理不同,你总是有意回避?可能由于一直缺乏锻炼和良好饮食,你的能量表现十分低下。也许你的感情关系状况并非自己想要的样子。可能你的职业已完全无药可救。当你对自己采用默许方式时,便在告诉个人潜意识,可以接受自己当前的表现标准。那么当你年复一年地困于相同的生活结果,请别对此感到惊讶。

若你想改变生活结果,就不能再使用默许方式。你必须开始为自己指定一个新标准。无论何时注意到自身行为违反了新标准,你都必须清醒意识到此事,用鲜明的反对态度,打断自己旧的默许行为模式。若你发现自己过度饮食,请大声说出:你这头猪!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如果这种做法并非你的风格,那么请尝试一种更为温和的表达:这不是我的真实状态。我能比这做得更好。我现在应该出去散个步。与保持沉默相反,请大声发言。让你的反对意见能被清晰响亮地听到。让你的潜意识知道,它需要帮你找到替代做法来满足自身需求,因为你当前的做法已彻底失败。

默许是恐惧最好的朋友之一。默许就是懦夫们躲避真相的行为方式。面对真相有时非常痛苦。这没什么。你完全能不时承受点痛苦。只是别让自己陷入黑暗境地。

默许让你的各种问题变得难以解决。你无法解决那些自己拒绝承认的问题,不管这些问题属于个人、家庭、团队、公司,还是全球层面。若你想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先把它们拽入清醒意识的光照之下(若有必要,拳打脚踢,尖叫怒吼也没问题)。之后你才终于能有解决它们的机会。即便这些问题无法被解决,你至少可以坦然接纳它们。清醒自主的接纳永远都比默许行为更好。

查看原文

变换个人锻炼常规方式

为让个人锻炼保持好玩有趣,经常变换锻炼的常规方式会是极佳做法。若你固守相同的锻炼方式太长时间,很容易感到枯燥厌烦。无论你何时发现自己处于这种状态,就是时候转移到某种新的锻炼方式上。

我过去几年的主要锻炼方式一直是跑步。这种锻炼很棒,因为它既简单又方便,但即使在跑步时听音乐,听有声书,换跑不同路线,采用不同距离,尝试丘陵训练,或寻找锻炼伙伴,所有跑步方式最终都会变得陈旧乏味。大概两周前,我决定跑步锻炼对自己来说已经足够,于是选择加入一家健身房, 给锻炼增添些趣味。

参观完几家本地健身房后(而且忍受着他们愚蠢的高压劝说式推销技巧),我终于找到一家符合自己要求的健身房。事实上,它是我目前为止见过的最棒健身房。这家健身房拥有一座全新的两层楼建筑,而且几个月前刚刚开业,所有装备都是最新产品。它拥有丰富多样的有氧和力量训练器械,能遥控播放众多频道的独立有线电视,两个游泳池,一个水疗spa,一个桑拿室,一个壁球室,果汁/三明治吧台,不计其数的课程(瑜伽、普拉提、舞蹈、动感单车、有氧搏击操、水中健身舞、塑身训练、气功,等等更多选择),儿童日托中心,还有个室内跑道。与其他健身房相比,这家的价格也相当公道(我选择的健身套餐每月不到15美元)。带领我完成这趟美妙参观之旅的工作人员无需使用任何高压式销售技巧,他也根本不用尝试那样去做。这家健身房让我一见钟情。🙂

我注意到,由于健身环境如此美妙,我的锻炼时间也长了许多。我曾经的跑步时长一般是25-45分钟,偶尔会在周末跑上60-90分钟。现在我每天的锻炼时间则有60-90分钟,并已留意到个人能量水平上的显著提升。我会混合完成有氧和力量训练,但健身房提供了如此丰富多样的锻炼形式,我简直无法想象自己会感到无聊厌烦。我尤其喜欢内置心率监视器的有氧健身器械。这种器械的锻炼难度可以实时调整,从而让我的心率保持在有氧健身范围内,大概是每分钟150次心跳。这比我在室外跑步时获得的锻炼效果精准得多。我不知道这项功能面世已有多久,但我的确是第一次见到。

这并非我第一次成为健身房会员,但我从未加入过锻炼方式如此丰富多样的健身房。以前我也做过骑车、瑜伽、力量训练、徒步、有氧器械(跑步机、固定单车、爬楼机等)、跆拳道、健美操、有氧运动等。有一年我还请了位私人教练。我注意到无论个人锻炼体验何时变得重复无趣,转换到新的锻炼方式都是让此事变得更有生气的美妙做法。新方式能让锻炼再次变得富有挑战,而挑战会让锻炼过程好玩有趣。我发现自己在学习跆拳道时尤其如此,跆拳道本身就有很好的丰富多样性(包括踢腿、品势、破板、灵活性训练等)。

若你连续做同一类型的锻炼已经有段时间,请尝试变换些锻炼方式,看这种做法对你的动力水平有何影响。如果你是独自一人锻炼,可以试着加入像武术或瑜伽之类的集体课程。尝试下游泳来改变锻炼节奏。从室内锻炼变换成室外锻炼,或者相反。用你以前从未做过的方式活动身体。

请别担心那些酸痛感觉终会消失。🙂

当然,若你根本就不锻炼,请意识到不锻炼是比吸烟更大的健康风险。忽视锻炼是你能对自己身体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请利用30天尝试的做法,开启一个新的锻炼计划,然后用渐进式训练方式,逐渐达到适宜的健身水平。

查看原文

渐进式训练

我从力量训练中学到的一个绝妙点子,就是渐进式训练的概念。渐进训练意味着你逐渐增加自己提举的重量(经过几周、几月和几年的时间),这样你在训练过程中会一直有高水平的挑战负荷。在更宽广的意义上,渐进式训练意味着改变你所受训练的不同方面,来增加挑战水平,包括训练距离、速度、持续时长等。若你一周又一周地举起相同重量,便不会变得太过强壮。渐进式训练能确保你接受的挑战停留在适宜地带,这样你能用比其他方式更少的时间,成长得更加强壮。

当然,渐进式训练也能应用在身体之外的其他领域。我发现在作为打造技能的工具方面,渐进式训练尤其富有价值。

下面这个例子,就是我从2004年夏天开始,打造自己演讲和沟通技能的过程中,采用渐进式训练的具体做法。

决定开始训练

首先,我清醒主动地做出决定,要在演讲领域开始训练自己。我知道自己最终想要完成专业演讲,也不难看出那时缺少成功演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我在公开演讲上的经验也少得可怜。我猜至少要用几年时间,以及成百上千小时,才能达到自己渴望的技能水平。但我没有被未来要做的所有工作吓倒,而是直接接受了这个现实。那些年月反正都将逝去,所以我不妨通过努力变成一名更好的演讲者。

基础训练

在2004年5月,我决定加入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演讲俱乐部,来开始自己的演讲训练。为找到自己喜欢的俱乐部组织,我常以访客身份参加本地的俱乐部聚会,不久便加入了其中一个俱乐部。几周后,我做出个人第一场7分钟“破冰”演讲。在随后几个月中,我又做了更多的7分钟演讲。我尝试过幽默演讲、讲述故事,以及各种各样的演讲风格。这段时间里我并不在意做出精彩演讲,只是想要积累个人经验。

2004年秋天,我参加了Toastmasters组织的本地幽默演讲比赛,作为首次参加者便获得极佳成绩(赛区级别的第二名)。不久后我被邀请加入几个高级Toastmasters俱乐部,于是在参加自己常规俱乐部的活动之外,我也开始作为访客参与那些俱乐部的见面活动。六个月后,我参加了2005年春季的国际演讲比赛,在当时的经验水平下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大赛区级别的第三名)。

高级训练

加入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10个月后,我赢取了自己的CTM奖项(“优胜演讲者”)。这让我有资格加入拉斯维加斯最高级的演讲俱乐部,自己也随即加入其中。在那个俱乐部里,我要面对的挑战大了许多。许多俱乐部成员都是专业演讲家,某些人还拥有几十年的演讲经验。我开始做出更长时间的演讲,渐渐达到20-40分钟。自己还收到许多出色的反馈和培训帮助。在加入高级俱乐部六个月后,我退出了原来的演讲俱乐部,因为它没法再为我提供足够的挑战水平。又过了几个月,我在大概60人面前做完了一场90分钟的工作坊,接着进行了90分钟的问答交流。我当时做了充分准备,也收获了非常积极正面的听众反馈。

拓展边界

为让自己更进一步,我开始参加每周举办的即兴喜剧工作坊,来拓展个人即兴演讲技能。本月早些时候,我还在一个现场演出里做了表演。我发现即兴喜剧挑战不小,但它可以帮我在现场做出快速思考。此外它还能以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永远没法做到的方式,让我得到拓展。我能体验不同寻常的人物角色,尝试身体喜剧,和其他演员一起演出场景,基本上让自己在一群观众面前完全变成傻瓜。但好处在于,这样做过一段时间后,相比之下其他所有事情看起来都轻松容易了许多。

在此阶段,我训练了自己的内容创作、讲稿写作、组织管理、表达技能、手势动作、抑扬顿挫、面部表达、目光接触、走位(即在舞台上的走动方式)、幽默、讲故事、仪态举止、演讲价值等方面。我还参加了众多工作坊和研讨班,读过关于演讲技巧和专业演讲的各种书籍。

在接近两年的训练期内,我付出了许多努力,总共几乎有1000小时的个人时间。那大概相当于6个月的全职工作(每周工作40小时)。我并未因此获得任何报酬。事实上,我还必须为这些事情支付费用,虽然开销不算太大。

训练仍将继续…

那么我算完成训练了吗?远非如此。我的下一步行动是加入“全国演讲家协会”(简称NSA)。目前我还没有资格加入这个全国组织,但我可以加入去年刚成立的拉斯维加斯分部。我计划在大概三周后参加自己的第一个本地NSA聚会活动。这将再次提升挑战水平,让我得以遇见更好的教练,迫使自己成长得更加强大和更有竞争力。

事实上,我的训练永远不会真正结束。即便我开始去做专业演讲,自己仍会继续进行私下训练,以实现不断进步。

为何采用渐进式训练?

渐进式训练的主要好处在于,随着不断提升挑战水平,曾经在你看来好像挺沉重的事物,会开始让人感觉轻松许多。也许那个20磅的哑铃现在感觉很重,不过一旦你渐进训练到40磅的哑铃,20磅的重量就会感觉十分轻松。东西的重量依然没变,但你举起它们的能力已经成长,所以相比之下显得轻了许多。你永远无法改变自己面对的任务重量,但你可以提升自身应对能力,使之达到让同样的任务感觉更加轻松的程度。

当我在2004年6月做出自己首场7分钟演讲时,它对我来说是个合理挑战。但我所做的演讲非常枯燥,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恰当的幽默内容。我的演讲方式(使用提醒字条,站在讲台后方,语调单一,姿势逊色)毫无激动人心之处。但这种演讲就是我当时能做到的最好结果。我那时还处于无意识的逊色状态 —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

快进几乎两年后,如今我再完成自己第一次做完的那个7分钟演讲,看起来简直轻松得难以置信。今天我可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成一场更棒的即兴演讲,而且比我那时做过大量准备和笔记的演讲状态感到更加自信。我在今天接受的训练负荷要重上许多,相比之下,一场7分钟的演讲轻如羽毛。但当我最开始尝试演讲时,自己的感受肯定不是这样。

渐进式训练是成长得更加强大的关键做法。若我一直停留在基础性的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反复去做那些平常普通的7分钟演讲,自己仍会随着时间取得进步。但我通过完成更长时间的演讲,举办工作坊,练习幽默技巧,讲述故事,面对更多听众,参加演讲比赛,学习即兴喜剧等渐进训练方式,显著加快了自身成长。

尽管即兴演讲对我来说曾是巨大挑战,在举办过即兴工作坊之后,当自己回到Toastmasters俱乐部再做即兴演讲时,那种演讲看起来容易得几乎微不足道。我不禁在脑中想着:“我只用不假思索地即兴讲上一分钟吗?自己难道不用唱上一段… 加点外国口音… 同时要让歌词押韵… 并且假扮成一个好玩角色… 而且试图让听众们觉得搞笑有趣吗?喔,这种一分钟演讲太轻松容易啦!”

私下训练能提升公开表现

无论你在真实世界里的表现涉及公开演讲、销售,还是编程,都可以用渐进训练的方式加快自身成长。请不断提高自己的标准门槛,让接受的挑战刚好超出个人舒适区。你应当仍能举起这些重量,但完成挑战需要付出接近100%的努力。那种只付出一半努力的懒惰表现不会管用。只付出一半的努力无法帮你成长。100%的努力才可以。

训练中流汗越多,战争中流血越少。 — 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

这句话概括得挺全面,不是吗?

现场表现并非训练

当你训练时,感到困难是好事。当你现场表现时,感到轻松是好事。现场演出并非课堂表演。打出销售电话并非销售培训。在比赛中竞争并非平时练习。

现场表现和实际训练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场景覆盖范围。在真实世界的表现情形中,对于那些并不频繁发生,但对你的长期成功仍至关重要的因素,你会缺少足够的覆盖场景。在真实世界里,将出现各种毫无准备的情形,而私下训练能帮你对它们做好准备,无论它们在训练场景之外的发生频率有多大。通常就是这些不频繁出现的情形场景,会让新手们惊慌失措,但专家老手们可以从容应对。

例如,假设你想精通“21点”扑克游戏。拿起一副牌按照常规去打是很糟糕的学习方式。有些出牌情形十分少见,但若你大意失手,仍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巨大差异。这种情形之一就是知道何时该分牌,何时又该在分牌后双倍下注。你最开始可以下出100美元的赌注,但反复分牌和双倍下注后,你也许突然在同一手牌上有了500美元,或者更大数额的赌注。(例如:发牌人的明牌是5。你在得到一对7后分牌,接着又得到一张7,因此你再次分牌。在第一个7上,你随后得到一张3,并对10点下了双倍赌注。在第二个7上,你随后得到一张4,并对11点下了双倍赌注。在第三个7上,你接着得到一张10,于是停牌在17点。现在你的原始100美元赌注变成了500美元。这种玩法就是正确策略。)尽管出现这种情形的可能性很小,若你没有采取正确玩法,这手牌便有可能让你整盘赌局大获全胜或大败而归。大多数初玩者都会打得太过保守,永远不会在拿到一对7时分牌,只是用14点对赌发牌人的5点。由于没能提前为这种情形做好准备,当胜率站在自己一侧时,他们却错过大好机会。出现这种情形确实不太可能,但若你玩牌足够久,发生这种事情只是时间问题。

在现场表现时,还会有些你最不需要实践的过度训练场景。即使毫无经验的21点玩家,都知道当手中点数是20时就该停牌(最常见的出手方式),这种牌面继续练习下去将毫无意义。私下训练应该用于强化你的弱势领域,尤其是在现场表现无法为你提供足够的覆盖场景时。

训练自有回报!

顶尖专业演讲家的一小时报酬能有成千上万美元,就是源于他们为实现这种收入承受过的所有训练和体验。一名伟大演讲家能用那一个小时永久改变听众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而这种技能永远都有极高的市场需求。

你可以在生活的任何领域应用渐进式训练:包括身体、思维、社交、精神等领域。我发现在打造现代生存技能上,这种方法特别有用。通过大量阅读和试验,我学会了如何建立能为自己创收的商业系统(就像这个网站)。没人给我支付时薪,因为我不用自己的时间来交换金钱。因此,我也享受着几乎难以置信的自由水平。在这个周六早上,我选择了写作这篇文章,但我也可以直接轻松选择放手,未来几个月什么都不做。自己多年的私下训练,主要包括训化养成正确的思维心态,这使我有可能在无需一份常规工作的情况下赚取大笔金钱。传统的雇佣工作不会传授这些技能。它是那种必须通过私下练习实践才能学会的事情。

做你自己的教练

你既是教练,也是学员。你要决定想去训练自己的哪些生活领域。

请不要重新发明轮子。你不必从头开发自己的训练计划。在许多情况下,你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到预先做好的训练计划。例如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就有一本基础培训手册,以及十几本高级培训手册,每本只用花上几美元。请充分利用各种书籍、音频、网站、课程等资源。从其他已付出过辛苦努力,为你创作出这些资源的人们那里学习。

不找借口

不要麻烦自己编造各种虚假借口,为自己没时间训练而辩护。若你有时间看电视,就有时间去训练。若你有时间外出吃午餐,就有时间去训练。若你车里有音频播放器,就有时间去训练。

利用30天尝试开始训练

我推荐用《通向成功的30天》方式,来开始一个新的训练项目。请在30天里做出强劲的清醒努力,然后让那股势头推动你前进。例如,我费了些功夫才鼓起勇气参加第一次Toastmasters俱乐部见面会。但在参加完头四次见面会后,参加第五次见面会便无需再费脑考虑。第一次现身前往是最难的一步。第五次现身已变得轻松容易。参加过100次后,不去参加反而变得更难。

让我们开始训练!

现在你的家庭作业便是… 挑选一个想看到会变得更轻松容易的生活领域。请记住渐进式训练的全部目的,就是让你变得更加强大,这样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负重会变得越来越轻。这种训练所实现的效果,就是你将开始感到生活更加容易。

你想更轻松容易地应对工作吗?你想让身体变得更强壮有力吗?你想更轻松容易地赚钱吗?你想更轻松容易地和他人沟通交流,包括和异性交流吗?你想更轻松容易地让个人行为正派有德吗?你想让自己能更轻松容易地写作吗?

一旦你选定了想要成长的生活领域,就请做出清醒主动的决定,在未来几周、几月,或几年内训练这个领域。别忘了时间反正都会流逝。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想些你能开始训练自己的点子,然后立即挑出一个开始行动。找到像Toastmasters这样的本地俱乐部组织,在日历上添加前往下次见面会的日期。买本新书或有声书。注册一门课程。拿起电话或发封邮件,向在此领域已领先于你的人寻求建议。采取一切能让事情运转起来的实际行动。一旦行动起来,请保持不断前进。

一旦你的行动有了些前进势头,请只在此时思考你想让这股势头导向何方。走错了方向也没问题,只要你仍在行动。你能做的最糟事情就是困于分析瘫痪的境地,一直思考和计划,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明智雕琢个人训练计划的时机应当是在自己行动之后,而非之前 — 比如看过一两本书,从别人那里得到些建议,参加过一些课程或见面会等。这样做的原因是,在最初阶段你仍处于无意识的不胜任状态。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你首先必须达到清醒自知的不胜任状态,这样你至少知道自己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然后你可以开始让自己的技能打造计划正式化和结构化。一旦脑中的迷雾散去一点,你便可利用渐进式训练,逐渐向着清醒自知的胜任状态去努力,最终抵达无意识的胜任状态,这时你的才能便真正成了一种潜意识里的习惯行为。

好啦,现在开始行动吧!

查看原文

社会训化思想的迷雾之上是什么?

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到像患病、离婚和失去至亲之类看起来挺严重的人生问题,当你从时间和空间视角拓宽自己的眼界看法后,都会变得琐碎和平常。但如果在茫茫宇宙的背景视野下,这些人生问题确实显得无关紧要,那么人类存在本身是不是也琐碎渺小?是否存在一种风险,即拓宽个人眼界看法,会导致你感觉整个人生都毫无意义和根本就不重要?

有意拓宽个人眼界看法,是种提升意识觉悟的生活体验。不过这种视角转变给人带来的恐惧之一,就是它会让你感到与时间和空间的宏大辽阔相比,自己的人生显得毫无意义。你猜怎么着?在提升意识觉悟的最初阶段… 这种事情确实就该发生。

当从足够宽阔的眼界视角去审视时,人生里的一点哭泣抱怨确实没什么大不了。你认为重要的所有事情 — 工作、居所、家庭、健康 — 从宇宙视角来看确实没那么重要。只有从狭隘的自我意识视角出发,它们看起来才真正重要。但是除了你自己,也许再加上其他几个人之外,那些事情实际上没人在乎。

当你让个人生活围绕在从狭隘自我视角来看非常重要,但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相对无足轻重的事情上,那么你的人生便有点问题。狭隘自我意识会极力让你的眼界看法保持渺小和紧闭,因为狭小眼界就是它获得身份认可的源头。你的工作、感情关系和个人怪癖将成为你的身份认知。这便是你将自己定义为单独个体的方式。你非常投入在意自己的各种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能帮你的狭隘自我意识定义它本身。狭隘自我意识需要各种边界才能幸存于世,拓展自我意识的做法会威胁到自我意识本身和它的自我感知。若你把眼界视角拓展得太远,便会开始感觉自己正失去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你也许觉得与人隔绝,抑郁沮丧,或与剩余世界有着不适的分离感受。你开始自问:“人生就这点意义吗?”曾经让你觉得心满意足的事情,现在却令人感到内心空虚。

社会训化思想还会教导我们让自身眼界视角保持在狭小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那些电视里的人物角色何时有过宇宙视角?大部分角色都不会把自身眼界视角,拓宽到超出自己和家人的范围。最好情况下,他们的眼界视角也仅限于自己的社区、宗教,或是国家。这些人物角色会训化你去做同样的事情,你很可能甚至意识不到存在其他选择。假如媒体能控制你的眼界视角,让它保持狭小和紧闭状态,那么这些媒体也能更容易地影响你去做它们想要你做的事情,比如“一直看电视”和“购买物品”。一个眼界视角受限之人,会更容易变成媒体内容的上瘾者,通过买各种东西才能感到安全。物质主义会帮助维持那种受限眼界视角所形成的生活幻象。有着宇宙意识视角之人无需拥有太多东西,因为这类人把物质财产看作琐碎或无关紧要的事物,那些物质财产里的大部分也确实如此。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媒体不会鼓励我们拓宽自身眼界视角,导致它超过特定程度(通常不会超出一个人的国家或宗教范围)。

缩小某人眼界视角的最常见做法,就是让他们处于恐惧状态。要使这些人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恐惧会收缩人的眼界视角。无畏状态则能拓宽它。无畏状态的体现形式可以是无条件的爱、服务他人、自我超越,甚至只是好奇心。那些传统媒体通常会让你感到更加恐惧,还是更加无畏?当然是前者,但媒体会像提供一件舒适的旧衬衫那样把恐惧兜售给你。你会变得太习惯于那件衬衫,以至于忘了自己正把它穿在身上。你只是遵从着社会常规,以为那就是最明智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美国,各种媒体会鼓励我们操心买升汽油要花多少钱,以及油价是会上升还是下降(个人主义),或那些被误导的阿拉伯人正对我们的原油供应干着什么(国家主义)。假如我们支持或反对一场国外战争,便是出于它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不论那是个体影响,还是集体影响。我们的士兵正在死去。我们的总统正令我们难堪。我们的公司在操控我们。我们的国家债务超出了掌控。自己的税收可能上升。自己的预算也许会紧张。我的家庭成员有可能被杀害。当被外界鼓励去思考这些情形时,我们并非从整个星球的视角,或自己今天的行动可能对未来世代有何影响去考虑它们。我们将彼此感知为分离和互不相同的个体,而非同属一个躯体的众多细胞。

那些已拓宽自身信念背景,超越了国家主义信念范围的人们,与仍活在社会教化范式里的人们相比,其行为方式将非常不同。他们尤其不容易被别人操控,与责备他人或寻求快速解决方案不同,他们对找到长期性解决方案更有兴趣。

我看到的一个极具前景的发展趋势,就是美国的主流社会生活范式正开始瓦解。大家开始质疑我们粗糙的个人主义理念到底是不是件好事。这种曾对我们很有用处的事物,终于因为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而开始碎裂。这种生活范式终会把我们淹没于自己制造的各种废弃物。从此意义上讲,人类和培养皿里的细菌毫无差别。所有个体只致力于自身利益,最终导致整体的覆灭。

当你最初开始从社会训化思想的迷雾中清醒过来,那种感觉可能非常吓人。你也许感到和这个世界断开了联系,孤独寂寞,与人隔绝。你似乎能注意到周围其他人都注意不到的事情。而且你开始质疑自己的新感知结果是否准确。在清醒过来的最初阶段,你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感受都更加糟糕。你以为自己知道生活是什么样子,但现在… 一切看起来都分崩离析。你也许感受到身上这种无助茫然状态的压倒力量。你察觉出某些事情不太对劲,但又感到无力改变那些事情。

对某些人而言,这种醒悟过程也许是在脑中发生。你开始质疑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那种生活在你看来越来越疯狂愚蠢。对另一些人而言,这种醒悟过程是在心灵世界发生。也许你某天咬下一口火腿三明治时,突然领悟到作为个人饮食选择的结果,有只动物不得不遭受痛苦并因此丧命,可能有那么点同情心潜入了你的清醒意识。还有些人也许是通过冥想的意识拓展过程实现醒悟。另有些人可能发现是通过服务他人,得以拓展了自身眼界视角。这种意识拓展发生的方式过程并没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它确实已经发生。

当你开始醒悟到一个更宽广的眼界视角,那种感受也许极不舒服,导致你迫切想回归旧的眼界视角。但此刻为时已晚。无论你多么努力地尝试,都会发现困在以往的生活中时,毫无喜悦可言。你也许会遭遇雄心壮志的明显衰落,以及不堪重负的拖延耽搁问题。当你环顾四周时,看到的全是毫无深度的空虚表象。你去做任何事情的内在动力消耗殆尽。你甚至可能开始为这种状态感到压力重重和惊慌失措。

若你向其他还未经历过这种意识拓展过程的人们寻求帮助,他们将无法提供有效支持。他们只会让你的处境变得更糟。他们甚至可能想用劝你服药的方式,来帮你试着忘掉这种醒悟状态。

更高的意识觉悟状态就像一团在你体内燃烧的火焰。它将渐渐燃尽那些无法承受其能量的事物。你自身的许多部分都将随之逝去。你会上气不接下气地看着自己以往的职业志向、旧的工作项目、个人感情关系,以及对财物的依附贪求,一个接一个地离你远去。你会为这些损失感到悲痛,也许还开始琢磨自己是否能剩下任何东西。曾经看起来对你十分重要的事物,如今变得只像尘埃一般。

每个人经历此种转变过程的体验都不相同。对某些人而言,它是个精神性的醒悟过程。其他人则觉得它像中年危机。你最初的反应会是想要抗争它,但这种努力将无济于事。你正经历一个进入更高意识觉悟水平的量子飞跃过程,其中没有回头路可走。一旦这个过程开始,它便无法逆转。你越是和它抗争,自己就会体验到更多痛苦。

随着你在这个拓展期内不断前进,那些痛苦和恐惧终将逐渐减弱。你会开始感到更加平和。你以前的生活将变得分崩离析,但崭新生活会开始浮现出来。一旦你承认那些琐碎的事物确实琐碎,便准备好了重新将生活专注于具备真实意义潜力的事物。你将开始找出并拥抱自己活着的真正目的。你的新意识状态也开始让自己感到舒服自在,甚至能让你心生愉悦。探索出什么事情才足够重要,值得你为之投入自己的整个生命存在,这便是个人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本质。

一旦你完成了这种眼界视角上的拓展,终会像自己真正的伟大灵魂那样开始生活,而非像是灵魂居住的那具躯壳。你将永久性地把琐碎事物看作琐碎事物,没有什么社会训化思想能强大到足以再次收缩你的意识觉悟。你仍能在这个世界良好运转,但已活在全新思想层次上。许多人都无比恐惧若是拓展个人意识觉悟,他们将过于脱离现实,以至于让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存都面临风险。但这种转变阶段只是暂时状态。在变化的另一侧,生存会变得轻松容易,事实上容易到几乎无需付出任何关注。从这个全新地带,你能活出自己本该拥有的那种无畏人生。喜悦将成为你的自然状态,你也终于知道什么才真正重要,值得自己为之而活。

若你还未开始体验到这种意识觉悟的拓展,那么以上描述内容对你而言将毫无意义(事实上,我也怀疑你能否读到此处,因为狭隘自我意识可能早已说服你放弃阅读这篇文章)。若你此刻正在生活中经历这种拓展过程,那么请知晓你的“灵魂暗夜”终将结束;若你学会不加抵制地放松融入那个转变过程,就能让自己过得更轻松容易一些。如果你已抵达转变之后的另一侧世界,那么以上内容只是对你过往体验的总结陈述。

查看原文

当你遭遇非常、非常大的问题时,请保持正确眼界看法

当你遭遇某个看起来十分严重(但很常见)的人生问题,会忍不住将其无限放大,把它变成令自己陷入瘫痪境地,难以再继续前进的重大障碍。社会训化会教导我们,失去某位关系亲密之人,被迫离婚,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都是无比巨大,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但那仅仅是狭隘自我意识的眼界看法。从人类存在的宏大背景来看,这些问题大概如同尘埃一般常见。

对于这些像人生醒钟般的问题,当你为之深受折磨,请花上片刻思考更宏大的现实背景,用此作为你重获正确眼界看法的手段。有了正确的眼界看法,任何问题都会变得可以解决或能够接受。下面就是一些例子:

你遭遇的问题:自己最好的朋友在你生日当天自杀(我妻子上大学时,这种事真的发生在她身上,但别误会,自杀的人可不是我妻子)。

更宏大的现实背景:这个星球上每天有超过150000人死去。单是在美国,每天就有大约80人自杀身亡。其中60%的自杀成功者(或失败者,取决于你看待此事的方式),是用枪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保持正确眼界看法:我们在某个时刻都将死去,有些人出于某种原因选择了加快这个进程。请让他人的死亡作为对你的提醒,使自己意识到你的人生也有时限。许多经历过悲痛损失的人们,最终都把那段经历当作给自己敲响的一次醒钟。

我的妻子Erin上大学时,她最好的朋友,而且是女生联谊会姐妹,就在Erin生日当天自杀。这个事件导致Erin陷进一段社交退缩的时期,但她最终从悲痛里走了出来。事实上,最好朋友的死亡,帮Erin看出自己的各种问题,相比之下是多么琐碎。而且许多显露的迹象都让Erin相信,她最好的朋友依然和自己在一起,正从另一个世界照看着她。

从狭隘自我意识的眼界视角出发,死亡也许的确是个沉重打击,但死亡正如你所看到的一样平常。地球上所有活着的事物终将死去。植物会死。动物会死。人类会死。你现在认识的人们会死。甚至你自己也会死。

你遭遇的问题:你正经历离婚或分手过程,或你预想自己本该承诺一生的感情关系正走向终结。

更宏大的现实背景:大多数婚姻都以离婚告终,28岁到32岁之间的年龄是离婚高峰期。其他感情关系也不比离婚更轻松容易。许多并未以分手或离婚结束的感情关系,肯定也没让关系双方感到幸福快乐和心满意足。他们也许曾经是真诚的灵魂伴侣,但如今大家只是遵从着世俗安排而生活;在这些伴侣心中,离婚这件事早已发生。

保持正确眼界看法:人类的感情关系复杂多变,有时还难以预测。这些关系并非总能以你预想的方式发展。在自己毫无过错的情况下,仍看着个人感情关系走向终结,这种事情完全可能发生。如果这份感情对双方仍有价值,请务必尽一切努力挽救它,但若努力之后仍不管用,就请怀着爱意放手,即便此事会有孩子涉及其中。假如你们已经分手,就别再纠结于责备和怨愤,直接宽恕自己和你的前伴侣。即使伴侣以某种方式背叛了你,请明白我们自己也不完美。你猜怎么着大家都是人类一员,自身感情关系无法永久持续没什么大不了。没有什么东西能永远存在。

社会训化在感情关系,尤其是婚姻上教给我们的,都是些糟糕的错误观念。婚姻被视作感情关系的最终目的地,持续一生的结合关系,可对大多数人而言,事情绝非如此。婚姻只是我们人类感情关系体验的延续形式。它是个中间状态,既非结局,也非开端。请意识到没有人类感情关系可以永远存在。无论是以离婚、分手,还是死亡的方式结束,它终会结束。出现这种结果只是时间问题。每个开始都将流向最终的结束,每个结束又会流向新的开始。与其和这种循环轮回抗争,不如学习享受经历过程,不对往事变得太过依附。即便独自一人,也请直接享受你当下拥有的一切,然后把个人意念专注到自己接下来想要体验的事物上。

329号,我和妻子将庆祝结婚8周年纪念日,我俩现在身处一份承诺关系几乎已有12年时间。每年的感情体验都不相同。双方的感情关系在不断地重新自我塑造。有时两人感情关系的主要成分是彼此间的友谊,其他时候我们则是充满激情的爱人(我的个人最爱形式)。有时我们生活在一起是为了实现像养育孩子这样的共同目标,其他时候我们则允许各自有空间致力于个人追求。有时我们无比融洽和谐,其他时候则对彼此感到沮丧失望。我俩的感情关系会永远持续下去吗?当然不会。像其他任何婚姻一样,我们的感情关系也终将以死亡、离婚,或分手的方式结束。我们可能先后死去,也可能一起死去,我们还可能最终朝着不同方向成长。但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关系只是暂时存在,让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当下时刻显得更为珍贵。没有人类感情关系天生被赋予永久存在的特权。非人身形式的感情关系或许能永远存在但当活在地球上时,你的尘世感情关系,就像它们所栖息的肉体凡身一般,终有一死。

当你陷于狭隘自我意识,很容易失去正确的眼界看法。若你发现自己落入此种境地,请后退一步,看看你遭遇的问题在更宏大的人类存在背景下,最终显得怎样。即使像死亡、离婚,或疾病之类看起来十分严重的问题,在整个宏大世界背景下,也只是小小斑点。什么才是真正严重的问题?直径10英里的小行星要撞上地球很可能算上一个。下次你开始为自己的问题哭鼻子时,不妨想想在面对整个种族和其他物种要从地表上被永久清除的关头,一只恐龙可能会有什么感受?即便是小行星撞击这样的事情,从整个宇宙的视角来看,仍是相当琐碎的问题。

你的个人问题就像冰山一样。也许其中只有5%能被外部世界的人们实际看到。其余95%都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中。但与真实的冰山不同,你的想象部分会受自己清醒意识的控制。你可以用恐惧喂养自己的各种问题,把它们变成庞大威胁,或者可以通过拓宽自身眼界看法,来缩小那些问题。当你人为扩大自身问题时,便降低了自己解决它们的能力。但当你在脑中缩小这些问题,它们将很快变得相对容易地被解决或接受。

有时个人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一点都不困难。你只是在想象中把它变得过于复杂。得到解决方案所需要的一切,就是让一位中立的外部观察者提供一些现实看法。和你关系亲密的某人刚刚过世?请为之哀悼,克服悲伤,继续生活。你和配偶的不合状态已变得无可挽回?请搬出家门,选择离婚。你刚被解雇?找份新工作,或开创你自己的生意事业。你破产了,深陷债务,无法支付账单?请申请破产;也许还要失去你的住所。你被诊断出癌症晚期?请尽最大努力找出好好活着的理由和方法,但若这种做法不管用,那就安排好后事,对众人说:各位拜拜,来世再见。

许多常见人生问题都有十分简单的解决方案,但若你的问题没有可行解决方案,那它就是只能接受的一个事实。你根本无需为它抱怨不停和闷闷不乐。如果觉得有必要,请放声大哭,诅骂这个宇宙的残忍和不公,但在茫茫宇宙的宏大背景下,这些问题确实没什么大不了。你只是亿万人之一,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重要,我们遭遇的问题都没什么特别之处。

查看原文:

Keeping Perspective When You Have a Really, Really Big Problem

社交拖累

当你经历重大的个人转变时,身边的每个人仍用和以前相同的方式对待你,此时便会出现社交拖累的问题。假设你已决定转换职业,即便当前仍在旧行当工作,你从思维上早已跃入新的行当领域。你的外部现实世界反映出这种转变,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但你身边的人们还未内化接受你的转变。你的思维变化对他们来说并不真实,所以他们会像你根本没有做出转变那样,一直和你交往互动。这种事情有没有在你身上发生过?

我经历过的每个重大人生转变,都有相应程度的社交拖累问题。无论一个人何时做出重大的生活变化,其余世界都要花上几年时间才能跟上这种转变。对于你不常见面的家人和朋友,这种问题尤其真实。他们脑中关于你是谁的认知模型,很可能会落后于真实的你。

无论我何时经历重大的个人转变,家人和朋友总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明白过来”。我在大学毕业后开始创办Dexterity Software(敏捷软件公司)时,自己父母的行为表现就像我仍要找份常规工作(如同人们预想许多大学毕业生会做的那样)。他们给我寄来工作申请表和职位线索,但我直接把它们扔进垃圾堆。过了两年时间,他们才内化接受了我要经营自己生意的想法。而我从毕业第一天起已下定这个决心,对给其他人工作毫无兴趣。我认为直到自己从一个出版商那里收到5万美元的支票后,他们才终于明白了我在做的事情。最近当我告诉父母,自己在一场即兴喜剧里表演时,他们的反应还相当惊讶。对于2004年的Steve来说,这种行为有点让人吃惊,但即兴喜剧表演与2006年Steve的行为表现相当和谐一致。我的本地朋友们就不怎么惊讶。因为我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一直在做幽默演讲。

造成社交拖累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曾经的你遗留下一些痕迹,使人们看到你以前的样子,而非今天的样子。例如,我在积极创建Dexterity Software软件公司时,写过许多关于游戏开发和市场营销的文章,其中大部分都是在1999至2002年间创作。那些文章最后变得很受欢迎,我也决定把它们留在网上,希望人们日后仍能从中找到一些价值。每篇文章底部还注明了版权日期。遗憾的是,如今阅读这些旧文章的人们,做出的反应经常就像我昨天刚写完文章一样。而且那些在两年前认识我的人们,还以为我会像几年前一样提供相同的建议。事实远非如此。独立游戏行业从那时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假如我今天还活跃在这个行业,会采取非常不同的经营做法。我的旧文章提供的建议适用于五年前如何经营独立游戏生意,并不适用于如何在今天经营这种生意。其中许多高层级的想法点子仍属于真知灼见,但更为详细具体的细节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过时。从我写作那些文章以来,共享软件的分发模式早已发生巨大变化。如今的独立开发者们应当朝着未来趋势前进,而非去往趋势早已到过的地方。

正是由于社交拖累的原因,我在退出独立游戏行业之后,仍有个幽灵版本的Steve Pavlina徘徊在这个行业领域。人们会定期性地争论他写过的旧想法点子,如同那些内容是新鲜出炉的一般。人们归因于他的某些事情有点可悲的好笑感。随着时间过去,那个幽灵版本的Steve飘离得越来越远,扮演着社交拖累所指派的任何角色。社交拖累一直让他保持着鲜活。有些人因为得到帮助而称赞他。其他人则因建议效果糟糕而嘲笑他。但是那个Steve只存在于他们脑中。造出这个幽灵的真正Steve早已过上新的生活。

社交拖累大体上是个麻烦事物,但若这种拖累威胁到减缓你的前进步伐,或抹去你的人生进展,它也能变成更加严重的问题。你可以选择接受这个问题,然后忽视它,当你是应对一般关系的熟人,比如反正要离别的同事时,这种做法通常挺管用。但若你是应对要共处一段时间的朋友或家人,我则推荐主动做些事情,来打断他们与你交往互动的旧模式,这样你才能为对方创造出空间,去认识一个崭新的你。

打断某人与你交往互动的过时方法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最显而易见的做法便是从口头上更正对方,提醒此人你已发生转变。这种做法对某些人挺管用,但我常发现效果无法持久 — 它缺少打破人们旧行为模式的充足力量。我发现幽默会更加有效。如果使用得当,给对方一点冲击也挺有帮助。我们并无必要完全销毁自己曾经的样子,但请自由自在地取笑对方与你交往互动的旧方式,直到他们终于“明白过来”。我最喜爱的做法之一是角色互换。你可以用一种幽默的过时方式与对方交往互动,像镜子一样反照出他们的行为模式,并夸张表现出来,从而让对方知道他们和你的交往互动方式也已过时。例如,在对待一位离了婚的朋友时,你也许可以像对方仍是结婚一般。这种做法能获取他人关注,并激励对方更新他们脑中对现在的你的认知模型。对于有着健康幽默感的人士,来点戏弄逗乐也很管用,比如针对那些典型的坏脾气游戏开发者。但若遇到那些对他人情感更为敏感的人士,真心坦诚的解释应当会有更好效果。可是我还真想不起自己遇过像这样的游戏开发者。:-)

查看原文

Social Drag

至关重要,以及无关紧要的个人弱势

昨天关于个人优势和弱势的文章产生了一些挺有趣的追问。其中很多可以总结为下面这个问题,它也确实值得我做出明智答复:

致力于自己并不十分擅长的弱势领域,难道不是个坏点子吗?我们难道不该把更多时间花在个人优势上,直接接受自身弱势吗?

总体而言,这样说没错,只要那个弱势能被隔离开来,不会损害你的优势。与致力于个人弱势相比,你通常会从继续提升优势上获得更多好处。但当我们谈的是会影响到自己所有生活领域的普遍性品质,也就是我昨天所发文章的主题,这种说法便不再适用。

例如,我并不十分擅长音乐。少年时期,弟弟试图教我弹吉他,来交换我教他电脑编程。结果我俩都没学得太久。我们都在坚持提升各自优势上显得更加快乐和成功。因此,他继续发展成为一名音乐家(他如今生活在日本,甚至还在日本从事歌唱事业),我则成了一个程序员。我依然不怎么擅长音乐,他也没有变成程序员。

像音乐、修车,或游泳这样以技能为基础的弱势,可以和你生活的其他领域分隔开来。其存在并不会削弱你充分利用个人主要优势的能力。我在换机油上的无能表现,并不会妨碍自己写作关于哲学的文章,当然除非我想写本像《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那样的书。

但我的原始文章谈论的并非是以技能为基础的弱势。那篇文章说的是与人类存在本身有关的普遍性领域:包括身体、思维、社交和精神。我们都有物质身体,思维想法,和他人的感情关系,以及关于现实世界的信念。其中任何一个领域有弱势,都能影响我们生活的全部领域。它们没法被那么轻松地分隔开来。

假如我的音乐技能发展得不好,它并不会伤害我的写作能力。但若我忽视个人健康,几乎肯定会影响我的写作表现。我可以忽视家里有台钢琴的事实。但我没法忽视自己有具身体的事实。

若我学会熟练弹钢琴,个人写作能力很可能也不会有太大提升。(你可以说音乐是种语言,而学习一种新语言能改善我的平淡文风,但这种说法有点类比过度。)但如果我掌握了良好的健康习惯,那对自己的写作能带来重大好处。我将有更好的集中专注表现,拥有更多写作精力,很可能还会活得更久。

你的身体、思维、感情关系和精神信念,都重要得无法被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领域有弱势,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就像投篮、传球和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础能力一样,这些领域便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你在人生赛场上的总体表现都会遭受影响。

即便你忽视所有花哨事物,只专注于这些基础领域,也能在它们上面花去整个人生。请想象已精通这四个领域的一位人士,此人拥有充满活力的健康状态,高效的智力表现,有爱的感情关系,以及准确和富于力量的精神信念。那大概就是人类所能实现的美好存在状态了吧。

请务必继续致力于你的优势,但也别忽视这些基础领域:身体、思维、社交和精神。你的特定处境也许无法给自己一个公平机会,去全面精通所有生活领域,但请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史蒂芬·霍金可能永远没法成为一名运动员,但他仍能做出健康的饮食选择。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都可以让自己的整个人生,过得比一个愚蠢运动员,一个过胖的极客,或一个遁世的精神导师更好。请提升自己在那些基础领域的表现,你利用个人优势的能力也会获得显著改善。

查看原文

Weaknesses That Matter, Weaknesses That Don’t

发挥个人优势。提升个人弱势。

在个人发展上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你的最弱领域会限制你发挥最强领域的能力。我们生活的不同部分身体、思维、社交和精神都深入地交织在一起,我们无法直接孤立地考虑每一部分。

人们常用自身最强领域来识别自己:我是个运动员(身体)。我是个极客(思维)。我是个派对动物(社交)。我是个基督徒(精神)。但之后他们可能会落入允许自身其他领域滞后的生活陷阱。

虽然充分利用个人优势是个好建议,但在很大程度上,你做到此事的能力将取决于如何应对个人弱势。一位愚蠢不专注的运动员,不太可能取得和一位聪明运动员同样的成绩。一位孤僻的运动员,也将错过成为团队一分子的机会。一位精神信念混乱的运动员,可能沉迷于药品和兴奋剂滥用,或做出最终伤害自己身体的不道德行为。

请考虑身体、思维、社交和精神之间任意两者的可能组合,并注意每种因素如何能帮助或妨碍其他因素的表现。

不断致力于自身优势,同时忽视自身弱势的做法十分诱人。我们最重要的人生成果通常源于自身优势这千真万确。不过,提升那些成果的最佳方式,经常就是致力于我们最弱势的领域。这种做法会在两方面帮到我们:首先,通过提升弱势领域,我们能防止它阻碍个人优势的发挥。其次,如果我们足够努力,还能把那些弱势领域变成次要的个人优势,从而增大自身主要优势。

例如,假设我的主要优势在于思维领域,自己能够通过写作谋生。那是过度简化的表述,但暂时符合我们的举例需要。若我把个人所有精力都专注于写作,并把自己看成是思维占主导地位,也许能够这样生活一段时间。有些好作家就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对待。但是,身体和思维紧密相连,忽视身体会妨碍思维完全发挥潜能。通过更好照料自己的身体,一位好作家有可能变成一位杰出作家。我还记得自己许多年前转换到纯素饮食,并开始定期锻炼后,自己体验到的最显著好处就表现在思维上,而非身体上。我的专注集中能力大大提升,头脑也感到更加清晰,还觉察到自己更深思考复杂主题的能力有了提升。那种状态如同完成了一次思维升级。许多人都说我的写作非常深入,我把这种成果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健康饮食和锻炼。我能一次坐上数小时,完全沉浸于单个话题,不会分心受扰,也不会感到身体上有任何不适。此外,我的身体活动也会为写作提供材料来源,比如武术、跑步、瑜伽、各种饮食方式、负重训练等。与之相似,大部分身体活动也对思维有益,能帮助个人想法变得更加专注,更不混乱。因此在思维和身体之间,有着协同性的相互影响。

那么社交方面呢?假如我是一位作家,不就意味着社交方面的发展必须滞后吗?事实绝非如此。若我变成一名隐士,便不会有这么多事情可写。我在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里很活跃,自己频繁给出演讲,最近还开始学习即兴喜剧。加上我有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自己在家很少单独一人。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会带来思维上的挑战,防止我变得内心黑暗和郁闷,并能提供丰富的写作点子。而且因为个人写作,我发现很容易与人社交互动,因为大家总有感兴趣谈论的话题。自己生活的思维与社交部分享受着能量和想法的互动交融状态。如果一方滞后,那么另一方也将遭受影响。

最后是精神方面。精神领域对不同人士有着不同意义。我与无神论者、基督徒和佛教徒一样,把这个生活领域看得同等重要。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个宇宙是按什么模式在运行?你的信念准确可靠吗?通过奋力拓展出一个准确有力的信念系统,我产生了大量值得写作的有趣点子。事实上,这个领域就是我许多最受欢迎文章的来源,比如《人生的意义》系列文章。另外,通过公开写作这些话题,我收到许多有用反馈,对自己的精神成长也有极大帮助。我不会假装知道所有人生答案,但自己会尽最大努力不断追问人生问题。

当然,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其他所有配对组合,但我认为你已明白这样做的目的。你生活的每个领域都对其他领域有着强大影响。若你允许任何一个领域过于滞后,那会像给其他所有生活领域绑上了一个铅块。你整体上将受到拖累。不管你如何努力地继续致力于发挥个人优势,都会感到自己的收获好像比投入少了很多。

所有这些领域都能处于完美的平衡状态十分罕见。尽管一直在清醒追求此种平衡,我肯定也没有达到那种完美状态。在人生不同时期,我至少会有一个生活领域处于滞后状态。两年前从洛杉矶搬到拉斯维加斯时,由于自己不认识新城市里的任何人,我的社交生活领域出现倒退。因此在搬完家的头一年,我在创建本地的社交网络上花了许多功夫。现在它是我最强大的生活领域之一。但在大量写作和拓展社交活动的过程中,我并未像以前那样经常锻炼,所以最近我重新承诺锻炼身体,每天早上都去健身房。而在身体领域投入更多精力的同时,我的其他一些生活领域又可能有点下滑。增强自身最弱势的领域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样我才能从自己最强的优势中获取最大价值。

有些生活方面出现下滑并无问题,只要我们是清醒自主地做出那种选择。我就不介意自己在努力提升身体状况的同时,让个人精神领域稍微下滑一点。我很可能不会像以往那样经常冥想,但自己永远都可以晚点再回归先前状态。每当某个弱势领域过于落后,需要数月(或数年)的专注努力才能回归平衡状态之时,你可能就必须从优势领域转移一些资源给弱势领域。但这种转移只是暂时之举。

我会采用的一个简单技巧,就是从110给每个生活领域评分。然后审视自己的最强领域和最弱领域,理解两者间的相互联系。假如你的最弱领域从2分进步到8分,你的最强领域会有何种提升?没错,达到8分状态可能要花些时间,甚至得几年时间,但时间反正都会逝去,所以为何不能追求8分结果,而要忍受2分状态?

若你的身体领域处于落后状态,你可以改善自己的饮食方式和锻炼习惯。若你的思维领域是最糟部分,请从每周阅读一本书开始,并收听能让你思考的音频或博客。若你的社交领域落后,不妨加入一个俱乐部(请不断尝试,直至你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组织)。若你的精神领域一直被忽视,请读些这方面的书籍,开始写日记,并尝试做些冥想。

要是你的所有生活领域都跌入谷底,该怎么办?在那种情况下,我建议你从身体开始着手。修复其他生活领域需要付出大量精力。若你让自己处于良好身体状态,那种状态也会帮你拥有更好的情绪感受。而且身体和情绪上的饱满能量会助你完成全方位的改变。若你过于肥胖,体形走样,这种做法尤其关键。你的身体始终都会跟着你,四处携带太多额外体重会减慢你的行动,让人精疲力尽。此外当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时,你很可能也不会有太好感受。我们无需操心自己变成一个健身模特,但请把基本的身体健康当做个人生活的优先考虑。关掉电视,多去去健身房。

若你想做的更加深入,可以把这个分为4部分的生活模型,拓展成有12部分的模型:

1.工作

2. 财务

3. 感情关系

4. 家庭和亲人

5. 身体健康

6. 思维

7. 社交

8. 情感

9. 精神

10.品格

11.贡献

12.乐趣和冒险

你无法将所有12个生活领域,甚至是4个基本的生活领域,同时作为自己的头等优先考虑。你不得不挑出自己首要的训练领域,并让其他领域稍微下滑一点。但请别忽视锻炼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适当锻炼可以转变一个人的身体状态,但它还能同样有力地为其他生活领域产生收益。

我认为你会像我一样发现,与只是继续专注于自身优势相比,通过将个人最弱领域训练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你甚至能收获更佳生活结果。

请发挥个人优势。提升个人弱势。而且永远别忘了身体锻炼。

查看原文:

Work From Your Strengths. Train Up Your Weaknesses.

 

强力式个人成长:沉浸体验策略

若你想拓展个人视野,尝试生活中的新鲜事情,沉浸体验策略就是做到此事的最佳方式之一。与只是浅尝辄止不同,沉浸体验意味着你从事情最开始便一头扎入其中。它并非能吸引胆小者们的行动策略;但是,若有足够的勇气水平和冒险精神,沉浸体验可以让你在短期之内,实现个人成长上的巨大进步。

假设你对创建自己的博客挺有兴趣。很多人都会抱着这种念想,却连续数月毫无行动。他们也许会阅读其他人的博客,可能还发表些评论来试试水。但那种做法并非博客创作它只是毫无意义的拖延行为。采用沉浸体验策略时,你将直接一头扎入其中,动手搭建自己的博客(比如利用像WordPress.com这样的免费主机服务),然后立刻开始写作个人第一篇文章。你是否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无关紧要。请直接去写。若你严肃认真地想成为一名博客作者,一小时内就能做到。此事并没那么复杂。

假如成为一名博客作者只用花上一小时(我真没觉得自己的说法夸张),那么连续数月抱有这个念想,却毫无行动的做法合乎情理吗?唯一会阻止你行动的,就是关于此事意义的一大堆限制性信念。其中最常见的限制性信念之一,就是很多人觉得如果想做某件新事情,它肯定便是要承诺终生去做的事情。

例如,你可能是因为不想成为一名演员,才不愿参加本地的戏剧表演活动。你也许是因为不想变成一名网络工程师,才回避学习HTML语言。或者你可能是由于不想成为一名佛教徒,才不想学习关于佛教的知识。但这种态度将剥夺你许多精彩美妙的成长机会。

请把沉浸体验策略想成对你感兴趣的特定事物,在一段时期内进行高强度投入,但要放弃自己必须对它做出长期承诺的想法。这种做法如同拥有一系列的单一感情关系。在短期爆发时间之内,时长范围一般是从几周到几月,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去做某件新事情上,你的行为表现会像对它做出了终生承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若你爱上了这个新兴趣,只要自己喜欢,就能一直做下去。不过一旦你决定是时候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放弃这件事也毫无羞愧之处。

我一直想尝试的事情之一,就是即兴喜剧。每当看见喜剧演员们在台上表演,我便觉得那件事好像充满乐趣。但我不想转换职业,余生都成为一名专业戏剧演员。我也不想花上数年,或几十年时间去拓展幽默技能,只是为了有幸在一群观众面前表演。有没有一种替代方案?我难道不能找到某种方式,既可拥有这种体验,又不用对它做出终生承诺?

七周前我参加了拉斯维加斯即兴表演者组织的一场现场演出。这些即兴喜剧表演与你可能在流行电视节目《台词落谁家?》里看到的内容挺相似。演出没有任何剧本。通过玩耍各种游戏,很多还是基于观众参与,表演者必须即兴创作场景,演出幽默小品,凭空编造歌曲歌词。如果表演者多才多艺,这种即兴喜剧通常看起来搞笑极了。

看过那场表演后,我决定是时候亲自尝试,于是报名参加紧随其后的即兴喜剧工作坊,提前付了八周学费。除了在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做过几次幽默演讲外,我还从未做过任何像即兴喜剧这样的事情,而且肯定没在一群观众面前这样做过。但我直接一头扎入其中,先从参加几场两小时的工作坊开始。我花了一段时间才摸到窍门,但还是把自己扔进其中,尽个人最大努力去学习。这种学习全是亲身实践的过程。包括观察和行动。尝试和犯错。

我昨晚在即兴喜剧社做了第一次现场表演,自己玩得非常开心。只用七周时间,我便从坐在台下的观众,变成能在台上完成两小时表演的演员。我妻子就在观众席上,她很喜欢我的表演,而且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尤其喜欢看我表演身体式喜剧,比如当我必须假装是头水牛,或试图用看手势猜字谜的方式演示单词“excruciating”(深受折磨)的意思。虽然我明白自己余生不会做名即兴喜剧演员,但这种沉浸体验策略,已经满足了我的这个梦想。我计划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看此事会导向何方。我发现即兴喜剧很有挑战性,所以对我来说是个无比丰富的成长体验来源。它正帮我学会完全沉浸于当下所做的事情,真正去拓展自我。它和我以前做过的任何事情都不一样。

但此事本来不必按照这种方式发展。我本可只是坐在观众席里,说服自己相信,试图做名喜剧演员并不适合我。我本可让其他演员出色的技能和才华吓倒自己。我本可说服自己相信,当身处舞台灯光下,试图即兴展现有趣一面时,我会像只惊恐的小鹿那样,冻止在台上。我本可说出:我不行。我不行。我不行。

但我选择了抛弃那些负面想法。伍迪·艾伦说过,表演事业中80%的成功,就来自现身而出。因此我采纳了他的建议。我的思维总是处于合作状态吗?当然不是!它试图让我相信自己会彻底失败和遭受公开羞辱的画面。但我拒绝倾听它的话语,因为我知道自己有能力清醒引导个人思维,而非让思维指挥自己行动。无论自身思维何时开始编造我为何做不成此事的借口,我都会清醒关闭那些负面声音,将个人专注力切换到自己想要的事情上。我不会允许自己抱有可能导致我感到紧张、害怕和想要放弃的想法。显而易见,与其他表演过多年的演员相比,我做不到和他们一样好。那些演员的才华令人称叹。我也没法希望只经过12小时的授课和练习后,就能赶上他们的技能水平。但那又怎样?谁会在乎呢?若我登上舞台演得一塌糊涂,也没什大不了。我允许自己去失败。但我不能允许自己不敢尝试。

在表演当天,我注意到自己还稍有点紧张。我发现脑中不仅有表演出色的画面,还有演砸了的画面。假如我到了台上却想不出要说什么,该怎么办?假如我试图讲个笑话,结果台下的反应一片沉默,又该怎么办?不过幸运的是,我知道当出现这样的糟糕情形时,自己该如何应对大脑的反应。我采用了个人总结的建议做法,应用了自己创作的第12个音频《打造自信》里说明的策略。我花了大概10分钟,清醒地视觉化想象自己想要的结果,还结合身体动作和声音,让自己处于完全自信的状态。我想象自己在台上表演得无比欢畅,感觉充满热情和能量,并看到观众们捧腹大笑。我的身体还跟随想象画面假装表演了一两个场景。我并未试图想象自己的表演毫无瑕疵那种事情完全不切实际。与之相反,我选择专注于自身潜意识可以掌控的事情:我将完全彻底地享受整个体验。几分钟内,所有自我怀疑便消散而去,我开始对当晚进行表演感到非常兴奋。结果在表演前的那几个小时,以及整场表演期间,我都毫无紧张体验。我感到无比兴奋和热情,期待享受一段欢乐时光。我的负面想法根本没有机会,去破坏由积极想法创造的正面能量。尽管自己站在台上,我却觉得完全身处当下。可以感受到观众们传递过来的能量,并获得大量欢声笑语,那种体验美妙极了。

此事和沉浸体验策略有什么关系?无论你何时越出个人舒适区,通常都会体验到一种恐惧和自我怀疑的冲动感受。你可以通过系统式的脱敏做法,逐渐克服自身恐惧,但我们为何要让恐惧拖慢自己的前进脚步?若你能摆脱恐惧,便可不受负面想法的影响,直接一头扎入新体验之中,享受快速的个人成长。通过允许自己失败,你甚至能享受那段尴尬的初学者时期。但你真正在做的,其实是重新定义了成功。任何领域的初学者,几乎都无法做到第一次出场就有上佳表现,与要求自己取得这种成功不同,你把成功直接定义为自己会享受整个体验。无论个人技能水平如何,那就是你的潜意识能够掌控的事情。不管从客观视角来看,自己的表演有多糟糕,你仍能从主观体验上获得快乐和享受。

从客观角度看(基于我从其他表演者和一些观众那里收到的反馈),我想说自己昨晚的表演挺不错。肯定说不上杰出,但也绝非糟糕。对一名首次表演者而言,甚至还很好,但我要将这种客观角度上的小成功,归功于自己主观角度上的极大成功。从主观角度看,我享受了无比美妙的时光。自己充满信心,兴奋不已,无比欢乐。我认为这种内部成功,显著提升了自己的外部成功。假如我一直紧张、恐惧,或觉得难为情,就没法做到自己所做到的事情。因此,我感觉自己取得的客观成功,只受到技能和经验缺乏的限制,而没有被恐惧或自我怀疑所限制。我尽了个人最大努力,也没有任何后悔之处,因为自己无法期望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享受过程是实现快速个人成长的关键。那些孤立看过我某些文章,尤其是《现在就干》这篇文章的人士,常会产生我是用自虐方式过度自律的印象。而这远非事实真相。事实是,我已学会把许多人恐惧或抵制的生活体验,转变为好玩愉悦的成长体验。我通过坦然看待失败,并把成功重新定义为自身的主观享受,得以超越了对失败的恐惧。这反过来又让我能毫无畏惧地采取行动,无需拖累自己地享受快速成长。我怀抱的心态是,自己毫不在乎是否有客观角度上的失败,因为我去体验那些事情就是为享受乐趣。假如我在台上演砸,那又怎样?假如我因自己的博客写作而大受指责,那又怎样?假如我吃了些闹肚子的中餐,那又怎样?

挺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旦我从脑中移除了对失败的恐惧,取得客观角度上的成功也更有可能实现。许多人都相信恐惧失败是健康事物,甚至对成功很有必要。若你不害怕失败,那不就意味着你会偷懒懈怠吗?你难道不用担心自己在生意上无法成功吗?事实绝非如此。没了对失败的恐惧,并不意味着会失去对成功的渴望。事实上,当你不再害怕失败,反而更容易避免失败。恐惧会让人陷入行动瘫痪的境地。若你害怕某事,便更有可能,而非更没有可能拖延耽搁。但是,若你对自己在做的事情无比热情,就将付诸一切必要行动,这是因为你想要如此,而非因为自己不得不如此。你难道没注意到,自己会在十分享受,而非感到压力重重和焦虑的事情上,工作得更加卖力和持久吗?

恐惧是种个人选择,而非必须承担的义务。当你学会用主观视角定义成功时,无论外部因素对自己多么不利,你都有了几乎可以保证获得成功的能力。而且当你实现了主观视角上的胜利,实现客观视角上的胜利也变得更有可能。源于内,显于外。请让自己的思维和身体与你想要的结果保持和谐一致,你的外部世界也将很快发生积极变化。通过沉浸体验策略,你可以将恐惧甩到一边,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获得快速进展。此时你只会受到客观现实的限制,而非内心恐惧和自我怀疑的限制。最棒的是,你将一路享受走出的每一步,而非只会期待最终结果。谁想遭受多年痛苦,一路怀抱获取彩虹尽头那罐金子的希望,最后在痛苦地继续追求下个目标前,只能体验到极其短暂的幸福感受?我们为何不能尽情享受整条彩虹的美丽?

查看原文:

Personal Growth on Steroids: The Strategy of Imm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