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正确问题

托尼·罗宾斯说,思考就是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过程。他强调提出正确问题的重要性,认为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答案,从而获得正确结果。我同意他的说法。大多数人提出的问题都很蹩脚,并会削弱自己获得的生活结果。蹩脚问题会让个人专注力偏离你想要的结果,更多转向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脑中提出和回答问题,所以那些问题对自己生活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量。

这里就有一些虚弱问题和强大问题的例子:

在早起后

虚弱问题:我能再回去睡觉吗?我该回到床上吗?

强大问题:开启自己当天生活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我如何能让自己精力充沛?我此刻能在哪里找些激励人心或充满动力的阅读内容?

当考虑锻炼(并感到缺乏动力)时

虚弱问题:现在锻炼会不会太热/太冷?我能跳过今天的锻炼吗?假如只跳过今天的锻炼,会有什么差别?我难道不该休息一天吗?

强大问题:锻炼后冲个澡的感觉不是更棒吗?我在锻炼时该听些什么?实现自己的健身目标不是更美妙吗?我如何能让这次锻炼更加有趣?

考虑改进饮食时

虚弱问题:我必须放弃什么食物?我该如何应对限食问题?我必须永远像这样吃东西吗?

强大问题:我需要更多去吃的食物里哪些是自己喜欢的?我可以尝试哪些新食物?实现自己的体重目标难道不好吗?一劳永逸地最终掌控这个生活领域,难道不美妙吗?一旦我在此领域取得成功,还可以去帮助什么人?

接近当天工作结束时

虚弱问题:我是否做得足够好,能让自己安心结束当天工作?这是停止工作的好时间吗?我可以明天再完成这个工作吗?

强大问题:下个工作任务是什么?我如何能再多完成一个任务?我今天还能额外完成多少工作?

花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时

虚弱问题:我为何必须做这么多照看孩子的事情?我今晚如何能不让孩子们耗尽我的能量?我最少能做些什么,就可以让孩子们不来烦我?我能让他们多早上床睡觉?

强大问题:我能和孩子们做些什么事情,会使自己感到精力充沛?我最欣赏感激自己孩子们哪些地方?我今晚能和他们一起做些什么令自己感到享受的事情?若让孩子来决定大家如何度过在一起的时间,将会发生什么?

面对不熟悉的社交情形时

虚弱问题:我如何能避免自己看起来像个傻瓜?我该聊些什么?我如何能表现得不太紧张或害羞?我怎么让自己落入这种情形的?我如何能避免参加这个活动?

强大问题:结识一些有意思的新人群不是很有趣吗?假如我看到某人有点害羞,自己能做些什么让对方感到更舒服一点?我能预想参加这个活动的其他人与和自己有什么共同点?

当感到沮丧、焦虑,或有其他负面情绪时

虚弱问题:我为何感觉如此消沉?我为何不能感到快乐?我怎么永远都没法好好享受自己的时间?

强大问题:我能做些什么让自己感到精力充沛?我能和谁交谈,去帮助自己振作起来?我能阅读或收听什么可以激励自己的内容?这些心情感受是在试图告诉我某些事情吗我该针对它们写些日记吗?我能坚持假装微笑多长时间,直到它强迫自己重新开始拥有美好感受?

这两种问题之间有什么差别?

虚弱问题会剥夺我们的力量。它们使你一直专注于狭隘自我、问题障碍和个人缺点。虚弱问题让你不断专注于错误的事情专注于并不管用的方法。那种提问看起来可能像个好主意,但其全部作用就是进一步强化你想要改变的处境。虚弱问题会引导你的大脑想出毫无用处、原地打转,甚至有自毁作用的回答。

但虚弱问题令人上瘾。它们最初看起来甚至挺有帮助,那也是它们充满隐患的原因。你可能认为若自己感到沮丧,能做的最好事情就是提出这个问题:我为何如此沮丧?或许自己能对问题进行诊断,可以治愈它。但这并非问题的解决之道。当你处于消极负面的状态或情形时,自身思维并不清晰。你的状态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诊断。你实际上处于盲目状态。所以得到的回答将毫无价值。最好情况也只是想出临时解决方案,但潜在的病症仍会留存,实际问题只是被暂时掩盖,以后还将显现,有时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询问自己为何感到沮丧,只会喂养你的沮丧状态。通过回答那个问题,你反而在自己的沮丧问题上添加了一个臆想出来的故事。这种做法远不如承认自身沮丧状态,并尝试对它做点什么。

强大问题则会赋予人力量。它们不断让你专注于解决方案,专注于你能控制的事情。当专注于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时,你便可避免落入分析瘫痪的境地。归根结底,摆脱消极负面情形的途径就是正确思考。错误思考会引导你原地打转。正确思考则能导向行动。

回到我们所举的沮丧例子上,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处于更积极正面的情绪状态。通过练习,你能在几分钟内做到此事若你研究过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甚至能在几秒内做到。强大问题会帮你把个人专注力从沮丧状态和强化它的各种想法上转移开,导向付诸行动。当你过度专注于自己无法控制和不喜欢的事情,沮丧状态便是自然结果。当你提出完全不同的问题,专注于自己能够控制和喜欢的事情,沮丧状态就会消除。

平庸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提出了平庸问题。美妙结果来自提出美妙问题。若你不喜欢自己将要得到的结果,请尝试提出和你习惯提出的完全不同的问题。提出那些能把专注力转向个人目标,而非偏离个人目标的问题。提出那些能强化你生活里的愉悦感受,而非制造更大痛苦的问题。

查看原文: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清除物品

我和妻子把过去三天的周末时间,都花在打扫车库,清除许多不想要的物品上。这是个拖了很久的清扫项目,我俩终于腾出做完它的时间。这件事起初看起来令人怯步,但归类整理和清除那些旧物品的过程让人感觉非常舒畅。我们还将几车旧物品都捐给了慈善机构。

随着主动整理和清除自己不需要的各种物品,我注意到在决定某件物品是否值得保留上,时间扮演了重要角色。有些物品在我们当初存储/归档的时候,看起来还值得保留。也许那时的确如此,但几年过后,这些物品看起来可能就像毫无价值的垃圾。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实际需求都发生了变化,自己以为对满足那些需求可能有用的物品也随之改变。

无论自己何时清除物品,下面是一些对我很管用的处理规则:

1. 当会怀疑物品是否值得保留时,就把它扔掉。

2. 自问:如果我错误地扔掉这件物品,最糟的情形会怎样?假如答案是影响很小或毫无影响,那就把它扔掉。

3. 如果他人拥有这件物品,能得到比我更多的好处吗?

这和其他很多人在决定是否保留一件物品时,所采用的规则大相径庭。我认为大多数人遵循的规则会像下面这样:

1. 假如怀疑物品是否值得保留,就保留下来。我以后某天可能需要这件物品。

2. 自问:如果留下这件物品,最好的结果会是什么?假如答案看起来还不错,那就保留它。

3. 我能从留下这件物品上获得什么好处吗?

我认为采用第二套规则,就是某些人有着严重杂物问题的一个原因。通过默认把选择设定为保留,而非清除,你显然会留下更多物品。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于保留的所有物品,其数量将很容易超出你高效使用和享受它们的能力。你家里最终会堆满自己很少理睬的物品,你还必须投入更多存储空间,以及更多管理时间。

我并非建议你需要做得非常严苛,把自己可能想保留的所有东西都当成垃圾处理。但若你没碰某样东西超过一两年时间,或许没它你也可以生活得挺好。

多年前在物质财富方面,我学到极有价值的一课:拥有太多没有价值的旧财物,会阻碍富有价值的新财物的流入。杂物会变成堵塞物。

不管自己何时清理无用物品,都能创造出更多空白空间,那些空间终将被我真正珍视的新物品填满。例如,若我的书架堆满书籍,自己稍微清空一些,那些空白区域很快就会被我喜欢的新书填满。衣物同样如此。当需要新衣服时,我也发现清除旧衣服,会是比外出购物更好的第一步做法。

当考虑是否要清除某件物品时,我常会自问:我和这件物品仍有能量联系吗?尽管这种说法在某些人听来有点新潮,我只是把它想成咨询个人直觉的便捷方法。假如感觉不到自身还有某部分对保留这件物品投入着能量,我便自信清除它是正确选择。

我还认为,若某件物品总是闲置不用,或许其他人拥有它后可以从中获得好处。闲置在车库里的旧书、旧衣服、旧玩具和旧家具对你没什么价值,但对其他人可以很有用处。请想象人们堆在家里的所有垃圾物品,它们仍有多少未能开发的价值。拍卖网站的迅速崛起,已经证明我们衣柜、地下室和车库里的闲置物品能有变现价值。但撇开金钱因素不谈,除非那些物品被人使用和欣赏,否则它们本身对人没有任何好处。

回收无用物品能使它们得到循环利用,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做法还能帮助增加新的财富与财物之流,让其进入我们的生活。最起码,清空大量垃圾物品能显著提振我们的情绪状态。只是完成这个清除过程,就让我感到更加轻盈,少了很多无用东西造成的负担。

若你有大量要清除的东西,阅读《变得井井有条》也许会很有帮助。对于清理干净任何杂物空间,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逐步实施的具体方法。

查看原文:

Purging

你为何选择化身为一个人?

我和妻子常会询问彼此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为何选择化身成一个人类?

我们想象自己出生前都是还未变成人类的灵魂存在,争论着要不要涉足地球,在人间度过一两世的生命。假设我们最终选择化身为人,并在转变成婴儿的过程中忘了前世的一切。我们想要出生在何处?我们希望拥有什么人生体验?自己又愿意承担何种挑战?

当然,无论怎样我都不会真正知道,自己出生前是否有着任何选择,但只是考虑存在此事的可能性,就能帮我理清自己每天面对的各种现实选择。我此刻该选择如何去活?仅仅想象也许是我主动选择了自己在人世间的整个存在,就为我每天面对的各种选择增添了神秘和兴奋感。这种想象也让我从每个生活体验里寻找到意义,无论那些体验有多痛苦或不悦。我选择去体验痛苦是否存在某个理由?也许是要学习某种富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去学习对其他必须忍受同样痛苦的人们满怀同情?让以后的愉悦体验显得更加甜蜜?倘若你确实选择了在一世生命中化身为一个人,将会怎样?你觉得自己为何要这样做?是为了学习某种事情吗?以某种方式改变这个世界?为了享受乐趣?为了惩罚自己?为了赚到很多钱?

你认为自己存在于此有着某种理由,还是认为自己的整个生命只是一次意外带来的结果?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6/02/why-did-you-choose-to-incarnate-as-a-human/

人际沟通和意识差距

你是否注意到,当自己和另一人进行沟通,有时你们能精彩高效地交换信息,沟通后双方都变得更好,其他时候却很容易发生冲突,沟通过程只会让两人变得更固执己见?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

产生差别的原因在于,当你和对方的意识层级兼容合拍,沟通交流就会平顺畅通,毫不费力。但当双方的意识层级不兼容合拍,那种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便毫无效果。你们说的任何话都会被当做耳旁风。

意识差距

意识层级的不兼容问题,更多是程度上的差别,而非本质差别。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看成按比例增减的问题。你和沟通对象之间的意识差距越大,双方的沟通成效就越低。你们的意识差距越小,双方的沟通成效就越高。因此最终的沟通摩擦阻力,就是你和对方意识差距大小的函数结果。

你该如何衡量这种意识差距的大小,又如何知道沟通的哪一方处于更高的意识层级上?

总体而言,意识层级更高的一方,就是对自己感到更平和的那一方。经过一点练习,我们通常很容易看出哪一方在任何情形下都能身处更高的意识层级。对于意识层级从最低到最高的完整列表,请参阅《意识层级》一文。以那份列表为指导,你便能计算出自己和沟通对象之间隔了多少意识层级。

你在沟通时得到的具体回应,极大取决于你和沟通对象之间的意识差距。假如双方差距很小,你获得的回应,可以预想将主要基于沟通内容和你的沟通意愿。意识层级相似的两个人,倾向于非常高效地沟通交流。但若差距太大,那么和基于沟通内容做出回应不同,对方会更多出于意识差距本身做出回应。

看出差距

存在意识差距并非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一种需要接受的现实情形。当你看出意识差距在沟通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就能更有效地倾听对方。你将能识别出对方的回复是在对你的话语提供有效反馈,还是反映出对方和你在意识层级上的差距。

鉴于StevePavlina.com网站的高流量,你也许想象我会收到许多读者反馈。你想得没错。但一般来说,那些反馈里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对我的行动产生实际影响,即使在读者提供了详细建议时也是这样。为何会如此?因为我收到的大多数反馈,主要和对方的个人反应有关,而非和我的实际作品内容相关。我仍觉得这些反馈很有价值,因为它们能帮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读者,理解对方面对的各种问题。但这些反馈通常没有可实施性。那些看起来能付诸实践的反馈建议,通常会自相矛盾。我所写的一篇文章可能同时收到赞扬和批评,而且那些赞扬和批评与文章本身关系不大,更多反映了阅读者的意识层级。另一方面,有时我也会收到几乎能让自己马上实施的反馈建议,因为我看得出那种反馈确实与自己工作相关,而非仅仅是某位阅读者的独特个人反应。

例如,假设我写了一篇针对亡后生活个人看法的文章,比如《亡后生活》这篇文章。发布此文后,我也许会收到某位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发来的2000字苛责邮件(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邮件里会列出反驳文章内容的大量教条理由。不过,这种反馈邮件用在我身上完全是浪费。一旦看出信件内容的走向,我甚至不会再看整封邮件,通常也不会麻烦自己去回复,除了可能说些像你逗乐我了这样的话(说的也是事实)。我为何不把这种邮件看作自己文章的真诚有用反馈?因为原教旨主义者处在相当低的意识层级上,低到不会对我有任何帮助。在意识层级的阶梯范围内,原教旨主义者的哲学理念一般落在欲望骄傲之间,低于清醒自主的人类所拥有的平均意识层级(勇气)。它也低于我平常写作时的意识层级(自发和以上层级)。因此双方的意识差距过大,导致这种反馈邮件讨论的更多是意识差距本身,而非关于我文章的实际内容。除非是在非常宽泛的意义上,否则这种反馈建议并无可实施性。

你现在阅读的这篇文章很可能位于理智层级。若你处在这个意识层级,或比它低一级的意识层级(接纳),也许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有用,有趣,富于洞见,甚至有可实施性。若你的意识水平低于接纳层级,很可能早已停止阅读,觉得我的写作内容令你感到头痛。而在高于理智层级时,你可能只会平淡地点头认可;也许认为我的表述内容对你已不再适用,因为你早已超越这个意识层级。

弥补差距

即使双方意识差距很大,只要渴望实现有意义的沟通交流,我们仍能弥补这种差距。为让此事发生,双方必须先处于相似的意识层级。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让意识层级较高的一方,暂时把个人能量降低到另一方的层级上,然后逐渐引领对方回到中间地带。

例如,假设你感到非常平和快乐(高意识层级),而伴侣生气地出现在你面前,开始愤怒地朝你大喊大叫(低意识层级)。由于双方的意识层级差距过大,这种情形下很少会发生沟通交流。你可以选择保持平和状态,忽视伴侣的脾气爆发,但另一个选择就是先把自身能量降低到对方的意识层级上,直接吼回去,即便自己最初不得不假装感到愤怒。然后随着双方一起经历这种愤怒状态,你可以逐渐提升能量,让伴侣跟随你回归平和状态。一旦你们抵达接纳意识层级,双方都能舒服相处,真正的沟通交流便会发生 — 此时的沟通才是富有意义的信息交换,而非只是关于意识差距本身。

这种做法确实管用,但它非常耗时,而且难以预测结果。若你是意识层级较高的一方,不仅需要对意识层级较低的一方有足够影响力(这样对方才不会直接放弃沟通,离开房间),还得有处理对方最初阶段防卫心理的大量耐心。双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几乎非常必要。这种做法通过电话沟通也可能有效,但通过邮件沟通将很难发挥作用。

我把此方法过程想成共振。假如我想帮助某人提升他们的意识层级,自己首先必须和对方产生共振,这样双方才能在相同频率上振动交流。之后若我能足够渐进地改变自身振动频率,对方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虽然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它也是有效人际沟通的作用方式。若你看过优秀激励演讲家的现场演讲,也许会注意到他们通常是从听众的意识层级开场 — 常见的柔和开场白会像这样:很高兴今早能和大家一起来到拉斯维加斯。不过一旦和你建立起亲切感(即:意识层级上的兼容合拍状态),他们便会引领你经历意识层级上的跌宕起伏,只要其转变过程会足够渐进地发生。一种常见情形是,演讲者将一位处于中性意识层级的听众,向上引领一级,进入自发意识层级。这便是出色的销售培训师们常做的事情。新的意识层级能否持续下去完全是另一个问题;那种提升表现通常只是暂时状态。

对意识状态的清醒觉知

你可以拓展的最佳技能之一,就是对自己的意识层级变得清醒觉知。请查看意识层级的阶梯范围,看你能否识别出自己现在的意识层级。然后在当天生活中遇见其他人时,看你能否也识别出他们的意识层级。当你与人互动时,请注意对方和你在意识层级上的差距大小,再把这种差距与双方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做比较。你们的沟通是深入富有意义,或者只是很快被忘掉的浅薄交流,还是极易发生冲突?

随着自己获得识别意识层级的能力,你和他人之间的沟通有效性也将显著提升,至少在一对一沟通的基础上会是如此。面对一群人时,实现有效沟通一直都是个更大的挑战,因为你必须先以整个群体的平均意识层级为沟通目标,然后希望能逐步提升其他人的意识层级。

一旦你明白意识层级上的差距是沟通问题的罪魁祸首,就别再浪费时间去发生冲突。若你属于意识层级高的那一方,请先把个人意识层级降低到沟通对象的层级上,然后慢慢将对方提升到更高的意识层级。若你属于意识层级低的那一方,请告知沟通对象,你的意识层级目前太低,无法实现有意义的信息交换,并请求获得对方帮助,或直接把沟通交流推迟到其他时间。例如,若我感到精疲力尽,妻子却想和我讨论她的当天生活,我便会告诉妻子,自己的意识层级现在太低,无法有效倾听她的话语。在那种情况下,妻子便知道若想和我交谈,就需要停下来,先帮我提升能量水平。她也许会给我一些休息空间,或者可能给我做做按摩,从而帮我尽快摆脱紧张状态。一旦我的意识层级得到恢复提升,自己通常就能专心倾听她的话语。

查看原文: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Awareness Gap

傲慢,胆怯,与诚实

傲慢(太热)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旧·箴》16:18 

傲慢是种专横的骄傲表现,它企图将他人视为低于自己。虽然这种品质被克林贡人(《星际旅行》里的外星族人,自傲,好战。译者注)看作光荣可敬,它却很容易烦扰人类。

傲慢让真诚的社交活动变得困难,因为这种表现把他人放在竞争位置。通过把对方看得低你一等,你促使他人对你的开场举动做出报复回应。很有可能的是,对方要么会顺从回应,要么会用自己的侵略性姿态挑战你的权威。傲慢把社交当成竞争活动,而非合作行为。它使我们降低到劣等的动物行为层面,而非更清醒自主的人类行为层面。

胆怯(太冷)

在讲真话上显得谦虚,就是虚伪。 — 纪伯伦

我在此使用的胆怯含义,是指自我否定到虚伪的程度。我对胆怯定义做了点延伸,大家可以把胆怯理解为过度的自我抹杀或过分顺从的谦虚表现。

与傲慢会创造出过度膨胀的自我形象相反,胆怯产生的则是缺乏底气的自我形象。尽管态度真诚的谦虚与谦逊一般被视为可敬品质,但在表现极端时,它们也和傲慢一样,有抑制明智社交活动的潜在可能。通过把他人看得高于自己,你也在促使对方对你的开场行为做出反向回应,从而让他人可能利用你的顺从表现,企图身处主宰你的位置。或者,对方甚至可能变得更加顺从,以便支撑你那显而易见的虚弱自尊。另一方面,过度胆怯甚至可能被视为傲慢的一种形式,比如让达芬奇这样描述他的名作《蒙娜丽莎》:“那只是我在周末挺快画完的业余作品。”

诚实(刚刚好)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 西塞罗

在傲慢与胆怯之间,诚实占据着一根细线般的位置。根据我的经验,诚实的确是最好策略。我在此所指的诚实表现,是有真正意义的那种诚实。请别把追求这样的诚实,和为了回绝一份无关紧要的邀请,而寻找借口那样的社交礼貌习俗混淆在一起。

无论你如何小心地选择自身用语,几乎保证难以实现完美的诚实。但请无论如何尽自己最大努力。人们不会总用你喜欢的方式做出回应,那种事情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你的掌控。请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尽最大努力讲出真相。既不要过于傲慢,以为自己能完全控制他人的反应,也不要过于胆怯,以为自己毫无控制力。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偏见做出回应,因此可能无法和你的想法保持一致。那并非你沟通交流上的失败;它只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人类存在本身的一部分事实。

我在社交成长上取得的突破,发生在自己明白了平衡处理人际沟通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时。我学会了对自己所说的话100%负责,同时允许他人对其做出的回应保留100%的责任。负责意味着无论自己说话的对象是谁,都要保持真实。我发现这样做不仅对我很有益,也符合与我沟通交流的那些人的最大利益。

诚实对于你自己很有好处,因为它能让你对现实的理解免受不准确性的破坏。傲慢和胆怯都属于谎言,它们会让你对自我形象有错误认识。那种情形就像给电脑输入不准确的数据。电脑软件也许仍会运转,但将产生错误输出。所以有这种说法:“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傲慢和胆怯都会制造垃圾输入,让你无法产生明智输出。实际结果就是你变得受困不前,个人成长速度慢如爬行。不准确的反馈信息能带来极端负面的个人和职业后果。它会使能干之人变成自杀之徒,或让一个犯罪分子掌控财富500强公司。

若你想提高自己的成长速度,就请致力于变得尽可能诚实,不仅对自己诚实,也请对他人诚实。你变得越诚实,自己的现实世界模型就会越准确。这将显著提升你决策和行动的成功率。过度自信和缺乏自信同样有问题,所以请努力追求准确性。

诚实对于他人也很有好处,因为诚实能反映出他人自身的本质。一个诚实的人如同一面好镜子。请想象你在洗手间里可能看到的一面真实镜子。若你的头发无比凌乱,那面镜子就会反映出这个问题。当你梳头时,镜子也会对你梳头的进程给出即时准确的反馈,使你能对梳头方式做出细微调整,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发型结果。但若你的镜子反映出的结果不准确又将怎样?这时你梳头的时间会变得更长,你也许根本无法得到自己渴望的结果。所以你也将频繁遭遇发型难看的日子。你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和梳头情形并无不同。假如得到的不准确反馈太多(包括源于自己和源于他人的反馈信息),你便会遭受等同于发型难看的日子。它意味着即使你梳了许多次头,自己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却被浪费了。

我妻子可能是我遇见的最诚实的人。她向我提供真实反馈信息的能力,对我的个人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假如我没有发挥潜力去生活,她会对我的自满状态温和地踢上一脚(我将那种行为叫做发牢骚)。如果我变得过度自信,她则会把我向下拉低一级。若她错误地助长了我的傲慢或胆怯,那只会恶化我的错误,而非改正它们。

直接保持诚实,让他人做出自己想要的反应

请考虑一下这句话:“我有资格加入门萨俱乐部。”一些人在回应它时会表现得中性(“好吧”),或是积极(“祝贺你”),但还有其他人会做出消极回应(“哦,你觉得你比我更聪明,是不?”),他们认为你这样说属于傲慢或自负。然而现实是,这句话就是一个事实陈述。门萨俱乐部对任何人都开放,只要你能完成一份合格的智力测试,得分位于顶端的2%人群便可。我完成过多份合格的智力测试,每次得分都在顶端的1%人群范围内,所以根据门萨俱乐部的标准,我完全有资格加入其中。因此即便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人们也会基于自己预先存在的偏见,做出不同回应。

现在请考虑另一句话:“我有永久性的视力缺陷。”如果人们相信它,这句话也可能激起中性回应(“好吧”),或是同情或可怜的回应(“我很抱歉听说此事。”)。其他人还可能取笑这句话(“那倒解释了你为何这么笨手笨脚。”)但再次说明,这只是一个事实陈述。我天生色盲,目前也不知道有任何真正的治愈方案(虽然市面上有彩色隐形眼镜,能对色盲稍有帮助,但它们无法纠正眼睛本身的问题)。我的视觉世界里能看到的色彩,只有被视觉正常人士看作理所当然的色彩范围的一小部分。在电脑显示器上,纯绿(RGB 0, 255, 0)和纯黄(RGB 255, 255, 0)对我来说完全一样。即使并列在一起显示,我也看不出两种色彩之间的界线。不过我两岁大的儿子,可以轻松说出那两种颜色的名字。

像上面这些简单的事实陈述,经常会从不同人那里收到不同的回应。你也许说的是某件自认为完全中性的事情,但他人做出的回应,则可能把你的陈述内容钉在“傲慢-诚实-胆怯”范围内的随机任意位置上。

即使你想努力做到诚实,而且所抱的交流意愿高贵可敬,你也没法总能获得看起来恰当的回应。其他人常会认为你要么傲慢,要么胆怯。但在那些情形下,对方的反应通常更多源于他们自己,而非源于你。请保持中间方向,专注于尽可能表现诚实,同时允许别人做出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反应。让自己从恐惧他人做出你不想要的回应中解放出来,直接接受你得到的任何回应。不仅对自己,也对他人保持真实,这就是我们荣耀人际交往高贵精神的最佳方式。

查看原文:

The Three Bears: Arrogance, Timidity, and Honesty

 

软弱借口

借口就是我们为应对令人讨厌的事实真相,对自己说的各种谎言。但只要我们听信了那些借口,便永远无法再越过它们前进。与着手解决潜藏的问题不同,我们只是用借口掩盖了问题的症状。实现个人成长的最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根除制造借口的行为,利用自身清醒意识和勇气,直面借口背后的真实问题。

下面是些最常见的借口,以及它们背后的真相:

我没有足够时间。

无论何时听到自己说出这种话,你在内心深处都知道它并非真相。真相是你还未让缺少时间去做的那件事足够重要。你实际在说:“那件事对我而言只是还不够重要。”我没时间去锻炼。我没时间经营一份感情关系。我没时间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意事业。你当然有时间。你和其他人有的时间一样多,而其他人已经做着同样的事情。差别在于,那些人让这些事情在其生活中的优先级比你的更高。你绝非自己环境条件的受害者。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生活环境,那就改变它。

令人惊叹的是,那些说自己没时间的人们,不知怎地却能为看电视之类无足轻重的活动,找到大量时间。若你没时间去锻炼,肯定也没时间去看任何电视节目。这些人实际想说的是,锻炼对他们而言只是还不够重要。我们更容易把问题归咎于缺乏时间,但真正的问题在于缺乏意志力。

我不知道怎么办。

这是最软弱的借口之一。我不知道怎么创建一个网站。我不知道怎么把文章写好。我不知道怎么找到更好工作。你有能力去学习吗?你小时候在学习爬行后停止努力,并对自己抱怨说:“我不知道怎么走路。”了吗?“我不知道怎么办”背后的真相,就是“我不愿意去学习。”换句话说,你必须承认自己在犯懒。

我没有钱。

如果你想要某样东西,“我没有钱”就绝非得不到它的借口。你永远都能去赚钱,或找到以更低成本得到那件东西的途径。“我没有钱”背后的真相,只是“我还不是非常想要它。”赚到你需要的金钱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时间不够绝非放弃行动的有效理由,不知如何赚钱也非有效理由。若你想买东西的价格超出个人承受范围,自己仍完全有能力将它作为你的最高优先考虑,去花时间学习如何赚到足够多的钱,以便得到那件东西。

别让借口主宰你的生活。若你发现自己在使用上面说到的借口之一,请立即用说出真相的方式替换那个借口。真相最初可能令人感到不适。说出“我不知道怎么办”,会比说出“我不愿意去学习”更容易。但当你承认自己缺乏意愿、动力,或自己犯懒的事实,便终于能够直面真相。而且从那个位置开始,你也有了实现成长的机会。例如,若能直面自己不愿意学习的事实,你也许就会在心里做出决定,虽然学习一项新技能要付出很多努力,但只要足够想要拥有那项技能并付诸行动,你仍可做到此事。

去责备缺少时间、信息或资源等个人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对我们来说确实更轻松容易。但只要用了这些借口,我们就永远没法解决潜在的那些问题,因为那些外部因素不在我们的直接掌控之下。我们需要反思那些借口,看到它们背后的真相,寻找自己能够控制的内部原因。对于自己能掌控的因素,我们就能做出提升改进。

我们没法控制时间长短,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优化个人行动的方式,填充利用好有限时间。我们没法控制信息数量,但我们可以控制选择学习什么,以及自己要在学习上投入多大努力。我们没法控制金钱多少,但我们可以选择掌握更多有效的创收方式。因此通过控制自己掌控范围内的各种因素,我们就能创造出自己渴望拥有的时间、信息和资源。

别让你的软弱自我阻挡自己的成长道路。请鼓起直面真相所需的勇气,而非制造各种借口。只有当你承认真相时,才会获得解决问题的力量。若你承认自己犯懒,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想办法。若你承认自己缺乏动力或技能,也可以致力于解决那些问题。但对于时间,信息,或金钱,你并无直接控制它们的力量。请不要放弃你能主动掌控的力量,令自己陷入永久性的平庸状态。驳倒你的各种借口,直面苦涩真相,开始采取必要步骤,把生活改变到你想要前往的方向。

查看原文:

Feeble Excuses

如何拥有更加专注的一天

据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未来。虽然面对还未发生的事情,存在大量脱离你掌控的因素,但你至少应该对花费今明两天时间的方式有些掌控。而确保你明智使用那些时间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提前想象你第二天生活的具体样子。

这种做法绝非只是写下一份待做事项列表。它属于思维编程的一种形式。下面有种你可以使用的具体技巧(当然并非唯一技巧)。你可以选择晚上睡觉前,或在每天早上醒来后(我推荐前者),花上5-10分钟,视觉化想象即将到来的第二天生活。就像有部电影在你眼前展开那样去构想它,允许全天生活以快进方式播放,以便你能把当天16小时左右的清醒时间(若你是名多相睡眠者,也许会有22小时),压缩到几分钟内播放完。

这个建议并非全是我的原创想法,所以自己打算让它更进一步。当你提前在想象中播放第二天的生活场景时,请同时注意你的直觉感受对每部分场景的反应。做到此事需要一些练习,在我身上管用的做法是,我会想象坐在一家电影院里,从大屏幕上观看自己当日生活的影片。影片会自动播放(由我的潜意识控制),我则利用个人清醒意识进行观察,做出反应,并留意自己对屏幕上显示场景的具体反应。那种想象方式很像身处真实的电影院,你可能会被某个情绪化场景触发情感反应,接着你便拥有这种元观察体验,留意到自己在看电影时出现情绪反应。倘若马上做到这一切听起来太过复杂(再次强调,做到此事需要些练习),就请直接像平常那样播放电影,等电影结束时,再试着回想某些场景部分让你产生了何种感受。

现在你对第二天生活做了视觉化想象,还知道了自己对不同场景部分的相应感受。那些感受就是你的反馈信息,请利用这种反馈改进电影。你是否会不时感到充满压力、担心或焦虑?倘若如此,请返回修改你的生活剧本。从思维层面修改电影的不良部分,移除会触发负面情感的因素。增加些轻柔音乐来减少压力。去吃更健康的食物。挤进一段舒服的长时间散步。如果必要就重写整天生活 — 请记住,第二天的生活甚至还未开始,所以请在电影正式制作前,现在便修补漏洞。

其次,请注意这个电影的哪些部分让你产生了积极情感反应,看你能否让那些部分变得更好。请利用你从观察自身积极情感反应所了解的经验知识,改进提升影片的较弱部分。不断完善你原创的小电影,直到手上拥有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

最后,请确保影片结尾也有“走入落日余晖中”那样的温暖版本画面。确保你的一天有美好结局,想象自己对它感到很满意。辨清你在当天结束时想要的感受 — 比如成就感、平和感、胜利感等,然后创作出能捕捉这种感受的最终画面。它可以简单到想象自己面带微笑进入梦乡。

当你得到一部非常喜爱的电影后,请对自己说:“保存影片。”此时大功告成。

请注意第二天生活的实际进展。若你像我一样,事情永远不会像电影里展现的那么完美。但与不做这种视觉化想象时的典型体验相比,你的实际生活结果将好上许多。

今早我便做了这个练习,视觉化想象当天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在脑中构想了一大堆活动,想迫使自己完成许多重要任务。但自己的第一项任务表明当天生活会挺无聊乏味。昨天我提交了创建一个新有限责任公司的文件(LLC),所以今天的工作计划就是完成公司章程,还有和创办一个新公司相关的其他几份正式文档。基本上我是在将这份独资生意(即这个网站)升级成一个更结构化的法人实体。但文书工作并不怎么让人兴奋。所以我修正了想象中的电影,把文书工作拼接在更多有趣任务之间,比如与写作这篇博客相结合。今晚我要参加两小时的即兴喜剧工作坊,那会是结束当天生活的极佳方式。最终我感觉自己想象的电影足够美妙,于是在思维中将它保存下来,从吃早餐开启了当天生活。即使工作内容在预想中没那么令人兴奋,当坐到办公桌前,我仍感到充满动力和热情。

不过,今天的实际生活(到此刻已经过了有一半多)和我电影中构想的结果不太相同。我发现文书工作没有预想的那么枯燥乏味,于是选择坚持完成它,而非不断切换任务,自己其实在中午前就完成了所有文书工作。现在我正花着剩下的半天时间,做着各种有趣事情。

对于这种视觉化想象技巧“创造出的未来”,我无法说它有任何富于意义的准确度。在准确度方面,它很可能和写出一份待做事项列表没什么差别。但此方法确实显著提升了我的内在动力和专注度。我发现自己不再那么易受分心事物的影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当天生活的结果从未像我视觉化想象的那样发展,但它确实比我采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好。那种感觉就像拍出的画面没能在剪辑过程中幸存下来,但由它生发的原始情感和能量成就了最终的影片。有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把能量发送到了未来,如同传出一个跨越时间的橄榄球,让未来的自己接住后一路抱着它触地得分。

请尝试一下这种积极形式的视觉化想象做法,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去做此事的极佳时间,就是你躺到床上之后,但在自己入睡之前。

另一方面,很可能你早在使用这个技巧,只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若你担忧即将到来的一天(或只是预想自己第二天会无聊乏味或缺少热情),你便在使用负面的视觉化想象。在那种情况下,你通常会预想得到消极负面的结果。你当天的生活很可能不会像预想的那么糟糕(实际结果甚至可能给你带来暂时的解脱感),但和你用积极视觉化想象所得到的结果相比,它很可能会显得逊色。

当进行视觉化想象时,不存在中性状态。你体现的能量要么为正要么为负。所以请确保自身能量为正。

你如何知道自己此刻的能量是正还是负?假如答案对你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正值,你的能量就是负值。如果能量为正,你无论如何都不会对此有疑虑。那种情形就像自问:“这是一场梦吗?”若你必须严肃考虑这个问题,你肯定已经睡着并在做梦。实际上,那种提问还是进入清醒梦的一个美妙方式。:-)

查看原文:

How to Have a More Focused Day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系统近些年变得极其流行而且有充足理由。这类系统的终极潜在好处,就是能优化你花费时间的方式,从而让你在最短时间内收获有可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但使用这类系统确实有其代价,那就是你在学习和维持这类系统上必须花费的时间。总体而言,这种管理系统越复杂,使用起来的成本就越高。你在管理整个系统上花的时间越多,用于收割效率提升所产生成果的时间便越少。

1990年代早期开始,我已广泛研究过时间管理,自己不仅大量阅读关于这个主题的现存知识,还有第一手的尝试和犯错经验。我读过一书架的时间管理书籍,听过数百小时的时间管理学习音频,还看过几十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我也使用过丰富多样的时间管理系统。自己不仅用过软件规划工具,还用过基于纸笔的规划工具。假如世上有时间管理博士这样的学位,我早已修完很多次全部课程。

研究时间管理是种非常值得的努力付出。尽管那些销售相关产品的人们宣称的作用效果经常太过夸张,但从应用最好的时间管理点子上,我确实得到一些真正的高效好处。正如自己《现在就干》那篇文章里所写的,我能只用三个学期获得两个本科学位,很大程度上就是应用了丰富多样的时间管理技巧,有些还用到极致。对于其他学生要花4年上完的相同课程,我用一年半便全部学完。但自己是通过在相同时间学完三倍的课程量,得以将所有课程压缩到更短的时间完成。不过,我并未将这件事看成非凡成就。我认为其他像我那样研究过时间管理的人士,也能取得相似结果。悲哀的真相是,大多数人在管理时间方面无比糟糕,以至于最低限度的效率表现却被大众视为正常状态。因此相比之下,任何能将自己每天80%的时间,持续投入到明智高效活动上的人士,看起来就像超级成就者。尤其是普通的大学生们,很可能只发挥了自身能力的20-30%,我所指的是他们学业和社交上的总体表现。大多数人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管理时间上的表现有多可怜,直到某个超级成就者闯进他们的生活,使其相比之下看起来无比糟糕。

时间管理系统

人们很容易认为优秀的时间管理,是拥有出色时间管理系统的结果。但我发现这并非事实真相。我认为面对时间管理的总体思维心态,远比使用任何系统更加重要。而面对时间管理的思维心态,就是你珍视自己的时间。它真的属于自尊问题。若你将自己的生命看作充满价值和意义,就会珍视个人时间。若你发现自己在浪费大量时间,很可能便没有管理好个人时间足够强劲的理由。除非解决了潜在的自我尊重问题,没有什么系统能给你带来太多不同。若你的生命没有充满意义的人生目的,那你就没有足够有力的理由,去提升个人时间管理技能。你也许不时受到激励去行动,但你寻求提升的内在动力不会持久。

各种时间管理系统十分诱人。它们会用更高效率,更多自由时间,更快取得成果,以及更高自尊状态的承诺引诱你。其中某些好处也的确可能实现。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你的管理系统成了分心事物,反而妨碍你取得真实收获。你发现自己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到像组织管理,优化排序,以及学习最新效率软件之类的活动上。本来设计那些系统是为了管理各种任务,结果实际完成那些任务几乎变成事后想法甚至可能成为你讨厌的事情。与帮助提升效率不同,你的管理系统变成了个人低效状态的掩饰手段。对于那些还未识别出自己人生目的的人们而言,这会是个常见问题。时间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效幻觉,但你把它剥掉只剩本质内容时,便会发现里面不过是一堆干草。毫无实质内容。当你去总结做完的所有任务,它们不过是一些忙碌琐事。在整个人生的宏大背景下,是否完成那些任务其实无关紧要。长远来看,反正没人会在乎它们。若你发现自己处于这种情形,便已丢失了时间管理的真正目的。

什么是时间管理?

让我们剥除所有复杂事物,暂时回归事情的基本要素。什么是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以下步骤:

1. 决定去做什么

2. 去做

这些步骤一眼看去非常简单。甚至一个小孩都能做到。不过,当我们通过优化视角看待这些步骤时,它们就变得复杂了很多。为优化这些行动步骤,我们必须识别出完成每步行动的正确最佳方式。大家很容易看出某些决定行动组合能比其他组合产生更佳结果。因此我们的问题会变成:此刻能做的最佳行动是什么,以及完成它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应当是任何时间管理系统背后的主要目的。没错,解答此问题还有些附带好处,比如变得井井有条,头脑清晰,减少压力。但归根结底,这些好处都对决定行动的整个过程有所贡献。你会去做什么,又将如何完成它?

当我最初研究时间管理时,发现大多数现存作品都专注于它的第2个步骤。很多作者都大量强调如何完成事情。对于会被分配任务的雇员们而言,这是一种挺好的时间管理模式。但它属于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今天的知识工作者。在选择自己所做任务,甚至是个人职业方面,这些人有着多得多的自由。假如正确完成了时间管理的第1步,你在第2步上做得如何其实无关紧要。若你决定去做的是件错事,自己做得有多好便毫无差别。

决定去做什么

完成第1步要比第2步困难得多,这很可能也是我在关于第1步的资料方面,找到的优秀内容如此少的原因。试图明智解决时间管理第1步的最流行系统之一,是Franklin-Covery管理系统。与较低层级的项目和行动管理相比,这套系统更关注人生使命、角色和目标等高层级主题。然而,我并不认为Franklin-Covey管理系统的关注层级足够高。我看到这套系统产生的许多使命宣言,都是些索然无味的废话,尤其是由众多公司制定的宣言。

在人生角色、目标和使命之上的更高一级,是信念背景层级。请把它想成你当前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认知,以及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若你改变了自己的信念背景,其他所有事情也会随之改变。例如,若你改变了精神信仰,就能同时体验到个人感情关系和职业上的变化。

准确性至高无上

信念背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准确性。你的信念背景要么准确描述了现实模型,要么就没有。这种准确性涉及你最神圣的精神信仰,它也表明你的信念甚至可能改变自己的外部现实世界。若你的行动是由不准确的信念所引导,那这些行动很可能将毫无意义。一个人的高层级信念若不准确,其行为将无法产生任何富于意义的成果。此人还不如去挖个坑,自己再把它填上。

我是从项目和行动层级开始学习时间管理,但一直是以自上而下的视角着手此事。与把事情做对相比,我现在远为关注去做正确的事情。我会花大量时间反省自己的信念,寻找个人信念和现实体验之间的不一致之处,探索其他可能更为准确的潜在信念。致力于项目和行动层级,能使人产生微小的效率提升,而致力于信念背景和人生目的的更高层级,能给人带来重大突破。这个反省过程便引导我离开电脑游戏开发领域,开始致力于个人发展领域。当自己信念背景发生改变时,其他所有事情也发生了改变,包括我的人生使命、目标、工作项目和行动。

我相信自己在管理时间上能做的最重要事情,就是尽可能准确地努力理解现实世界。首先这意味着我不能忽视有用数据。我所体验的一切事物我认为自己知道的一切事情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和我的时间管理做法融为一体。其中不能存在不和谐一致的地方。我的信念、想法和行动,都必须能与现实本身保持和谐一致。

解决不一致状态

人们在时间管理上会犯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允许生活中存在不一致状态,而且从未清醒主动地解决它们。当涉及宗教信念时,这种现象很容易看到。人们宣称将某些信念视为神圣事物,自己在行动上却没能和那些信念保持一致。他们会在坚守信念上犹豫退缩或把自己看成弱者。为何会如此?因为他们的一部分自我感觉这些信念正确,另一部分自我却觉得它们并不正确。但与解决冲突不同,他们试图回避思考此事。解决这种不一致状态,很可能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动荡,而这些人害怕发生这种事情。所以他们会过着并不健康的循环式生活,既对自己隐瞒真相,又为无力达到个人信念要求的标准而感到沮丧。他们并不完全赞同那个信念标准,但又觉得必须继续遵从标准生活。

因解决内部不一致状态而造成生活动荡确实会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恐惧此事。作为追求这条道路所带来的结果,我经历过一些重大的生活变化,而且每次都挺艰难。但我没法去接受的逻辑是,去依附一个自己明知不准确的信念系统。一旦有新的数据信息呈现出来(或有了对旧数据的全新理解),我就必须找到将它融入自己生活的方法。最起码,我必须在搜寻更好信念的同时,舍弃那些不和谐一致的信念。

尽管会有种种挑战,我对这种做法极为满意。一旦我对个人信念进行调整,让它符合我的现实体验,而非盲目接受其他人告诉我的结果,自己挣扎多年的问题便会消散不见。这个世界充满如此多的虚假信念(尤其是来自大众媒体的那些信念),所以当周围所有人都说我们错了时,信任自我和自身思维,就变成了一个严肃重大的挑战。

例如,我首先发现不准确的信念之一,就是我需要一份常规工作。一部分的我感觉自己应该找份常规工作 — 它看起来就像是大学毕业后该做的正确事情 — 但另一部分的我并不喜欢必须每天上班,还有个老板告诉我该干什么的想法点子。我会看着一份职位申请表,空洞茫然地呆望着它。我还无法忍受制作个人简历的想法点子。我从直觉上感到那种想法整体都是错的。有这种感受的人肯定不只我一个,但大多数人会尽力不理睬它。他们每天去上班,却不真正喜欢自己的工作。若能负担得起个人开销,他们更愿不去上班。与像其他所有人那样,无奈接受这种不一致状态不同,我选择彻底解决它。这种选择引导我找出一条道路,使自己无需上班工作也能过上美好生活。短期来看它并非一条轻松容易的道路,但长远而言它要轻松容易得多。尤其当注意到那些接受找份常规工作生活方式的人们,最终实现的人生结果,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那些人里,很少有人看起来幸福快乐,并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充实满足。工作时他们假装一切都没问题,但私下他们感到痛苦和受困。而且这种状态每年都变得更加艰难。从个人角度讲,考虑到大多数常规工作对人类精神状态的影响,我并不认为它们十分健康。我肯定世上有例外情形,但那些情形并非常态。

尽管很多人都告诉过我去“找份常规工作”(这句话后经常还会跟上各种各样的咒骂言词),我却从未在大学毕业后找份常规工作,而且从那以来,自己都对没有常规工作的状态感到幸福快乐。我只是接受了自己不想要雇佣生活的事实,我还注意到那些有着常规工作的人们看起来也不怎么想要自己的工作,所以我直接忽视他们的建议,相反去听从个人直觉。通过揭开自身信念里的这种不一致状态,并着手解决它,我得以实现了更好的人生结果 — 包括丰厚的收入,绝妙的职业机会,毫无雇佣状态限制的有趣社交生活。最棒的是,我对自己的人生感到难以置信地幸福快乐。

若对时间管理进行终极简化,那么时间管理就是追求对现实理解的准确性。为高效利用个人时间,你必须尽自己所能,努力创造出对现实世界的最准确理解。这意味着对展现在你面前的所有数据信息,给出充分恰当的考虑:包括感官体验,事实,逻辑,直觉,情感等。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所有这些因素达成和谐一致。这样你的感知、感受、思想、言语和行动都能保持和谐一致。

清除错误信念

我在这个领域已取得巨大进展,但自己肯定还未抵达和谐一致状态的顶峰。我还有很多没能解决的不一致问题。无论何时在某个领域体验到不确定感,我都会寻找方法进行个人试验。例如,“赚取百万美元试验”就是为了测试意念变现的力量。意念在实现各种生活结果上扮演着什么角色?我并不知道此问题的答案,但自己无法忽视意念变现模式的潜力。因为它可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效果,我也已经看到一些令人信服的变现结果。不过对于意念变现模式的整体作用方式,我还没有足够深入的理解。这些生活试验的真正好处在于,我能利用它们提供的数据信息,升级脑中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模型。更好的理解模型能让我做出更准确的决定,从而使自己在利用时间上也更加高效。

只是写下一个目标并致力于实现它,这样做还不够。甚至创作一个使命宣言并让自己的生活与它保持和谐一致,这样也还不够。你如何知道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在一开始是否明智?你是否设定过某个目标,日后才意识到那个目标非常愚蠢或毫无意义?未来的历史学家们是否会用“被误导”这个标签来总结你的整个人生?你如何知道自己不会在十年后回顾现在设定的目标时,所得结论却是你原来一直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将如此多的努力付出,放在实现最终无关紧要的各种目标上,岂不是浪费你的时间和生命?

准确性就是那个能让你知晓是否选择了合适目标的标准。若你设定的目标是基于自己能获得的最准确现实模型,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你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最大努力,没法再期待会有更好结果。但拥有准确性远非容易。这也是为何我的许多目标,都直接瞄准于提升个人信念的准确性。我认为若不能足够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从而相信自己的目标会富有意义,那么我的首要优先考虑,就应该是提高当前脑中现实世界模型的准确性。我的行动受限于自身现实模型的准确程度,但当自己发现不一致状态时,我便会完善那个模型本身。有时我发现自己的现实模型漏洞百出,以至于必须完全将它舍弃,从头重建一个新的现实模型。对你现实模型的终极检测手段,就是现实世界本身。

虽然你也许不想把整个人生都投入到对准确性的追求上,我认为通过把准确性移到你时间管理哲学的顶部位置,而非总是追求效率、有效性,或其他某个标准,你将在时间管理上收获实质进展。无论你何时必须在使用个人时间的方式上做出艰难决定,都请退后一步,重新审视你当前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你所知道的什么才是真相?那些真相为你指出了正确行动方向吗?一旦你知道了正确行动方向,之后便可高效和有效地完成该做的事情,而那就是现代的时间管理系统能派上用场的地方。

提高准确性,消除不准确信念

尽管我们很难知道你的信念何时是准确的,但发现不准确的信念并不太难,所以请从专注消除不准确的信念开始做起。不准确信念的症状表现包括长期性拖延,复杂情绪,撒谎,自我折磨,设定无用目标,恐惧失败,恐惧被人拒绝,胆怯,抑郁,愤怒,沮丧,怨恨,还有穿着过度宽松,裆部都快掉到膝盖的裤子(那种穿法看起来根本不酷;你看起来只是像个傻瓜)。

从自己信念中识别出不一致状态,通常并不太难。你很可能有挺多这种问题,但自己也许被他人教导感觉不一致挺正常。我想说这个问题挺常见,但它绝非正常。我认为感到身心和谐一致要更正常和自然。拥有复杂感受总体而言是种令人不悦的状态。当你体验到这种感受时,请花些时间在日记里私下描述自己不同侧面的感受,尽可能深入地探索它们。大多数人的探索深度几乎都不够。最终你会揭开自己一直以来都不愿面对的新事实真相。例如,就像我以前解释过的,自己必须面对的现实,就是不想花费整个人生为他人工作,但我仍然不得不赚钱满足自己的各种实际需求。我承认这两个方面都很真实(自己的内部感受和外部现实),但它们并未和谐一致。这种领悟使我想出了一个和谐一致的解决方案,从而能同时尊重那两个方面,又不会强迫我回到不和谐一致的状态。我选择找出一条生活道路,使我在无需一份常规工作的情况下过上美好生活。短期而言这样做挺难,但长远来看这种生活要轻松容易得多。不准确的信念对你毫无用处,所以请随时将它们抛弃。

若你搞定了时间管理的最高层级问题(准确性),其他部分便能自行解决。我的人生目的、使命、角色、目标、工作项目和行动,全都源于自己当前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基于我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我的人生目的得以清晰明确。基于我的人生目的,自身使命也变得清晰起来。等等以此类推。顶部的清晰状态能创造出底部的清晰状态。人们在较低层级上要做的选择还有很多,但那些选择就像挑选你想购买哪辆新车。你已做完了重大决定,其余的细节问题便没那么重要。各种细节问题会控制你生活的滋味和质地,但不会改变你的人生本质。

当涉及时间管理时,你关于现实世界的信念的准确性,基本上会决定你的人生结果。你使用什么特定的管理系统,其实无关紧要。当你努力获得更佳的准确性与和谐一致状态时,请对自己保持耐心。这种对更佳准确性的追求将永远持续下去。我不确定人类能否抵达准确性的顶峰 — 那种结果需要我们变成神明。我们始终会有需要消除的不准确信念,需要进行的生活试验,需要融合的更多数据信息。最重要的是别安于现状。不要在你可以实现和谐一致的状态时,安于接受自己生活里的冲突状态。有时我们要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用和谐一致状态替换冲突状态,比如离婚或改换职业的情形,但那些时间反正都将逝去,所以我们不妨好好利用这些时间。

查看原文:

Time Management

洞穴之外的灵性生活

有时愚蠢信念会妨碍人们追求灵性发展和更高的意识觉悟。这类信念之一,便是认为灵性进化的顶峰,是变成一位像隐士那样,生活在洞穴里的圣贤导师。这样的人完全从积极参与世事中抽身而出,基本上除了冥想和断食,其他什么都不做。

尽管有些灵性寻求者会远离现代世界,抽身进入独居生活状态,若你选择追求更高水平的意识觉悟,却没有理由必须要分享这类生活方式。从个人角度讲,我认为从现实世界抽身而出属于逃避行为。若你只在完全与人隔离的状态下,才能获得极乐体验,这种灵性表现又有多么高深?对于某位能在曼哈顿大道的繁华街角,全然感受到万物一体的人士,我倒是更愿相信对方有高得多的灵性水平。

我认为自己就是灵性颇深之人,但我对洞穴生活毫无兴趣。事实上,我完全彻底地热爱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生活。你可能认为这个罪恶之城毫无灵性可言,但我发现事实恰恰相反。大家只用前往某家赌场,看看所有为获得好牌和好点数而祈祷的人们,便能感受到灵性的存在。🙂

其实你也许会感到惊讶,拉斯维加斯人均拥有的教堂数量,要多于美国任何一个城市。或许统计人士把所有婚礼小教堂也计算在内了吧。

在拉斯维加斯追求灵性发展的一个有趣元素是,你能从这一个地方体验人类的几乎所有恶习。即使在烟雾缭绕的赌场之外,赌博行为也无处不见甚至杂货店和餐馆里都有老虎机,它们还遍布拉斯维加斯机场。免费酒水全天24小时四处流淌。当然还有饕餮盛宴般的自助餐,裸胸舞者,脱衣舞俱乐部,应召女郎等。人们也很难忽视赌场的存在,因为赌城大道的建筑从城里大概任何地方都能一眼望到。我从卧室窗户朝外望去,就能看到卢克索大酒店强劲的探照灯射向深空;当人们在夜间开车时,它甚至能起到导航灯塔的作用。尽管存在如此多的过分行为,其中却有一份诚实本质。这座城市里没有坏或错所有行为只是一种选择。若你想要喝酒,赌博,整天去看裸体女人,没人会为此阻止你或评判你。实施那些行为的大门永远敞开。奇怪的是,我发现这种公开式的毫无羞耻状态,反而让拉斯维加斯变成一个能让人非常清醒自主生活的地方。在社会禁忌更少的情况下,恐惧似乎从生活场景里移除了,因此你所剩下的就是形式更为纯粹的自由选择。

我发现在追求灵性发展上,拉斯维加斯真正是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由于能量如此丰沛,它是极具活力的生活之地。我的大多数本地朋友,都是曾在某个时候选择移居此地很少有人实际出生在这里。因为来到此地涉及清醒自主的选择(不仅包括那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包括每年来这里观光的人们),不知怎地我感觉这种事实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清醒意识水平。

几乎就在20041月搬到拉斯维加斯之后,我和妻子便立刻注意到这里人们的行为举止,与他们在洛杉矶的同行非常不同。对于像售货员、服务生和销售员之类的服务领域从业者,这一点尤为真实。我所指的是城中并非游客的居民们,他们生活的地方离赌城大道还有几英里远。起初我以为我和妻子只是出现了某种新居民症状,但有过几次回到洛杉矶的旅行后,我们确认了这种行为差异。我俩遇见的典型拉斯维加斯居民,要比在洛杉矶干着相似工作的人们,看起来幸福快乐得多,甚至有更高的意识觉悟水平。

我其实也感到这个城市的活力能量,已经提升了我的灵性追求。拉斯维加斯如今连续多年成为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有了这些新鲜能量的流入,我认为大家会有更多动力向外拓展,主动建立新的社交联系。我发现这种对社交联系的更大渴望,就是极大提升自己灵性成长的因素。我也觉得在这里结交新朋友极其容易,而这种社交联系也帮助驱动着我的灵性发展。

虽然在与人隔绝的情况下,追求灵性发展也有可能实现,但我认为通过与他人互动来追求灵性发展要更加美好。若我们反正都已在灵性层面彼此相连,那为何不能通过和其他人类同伴的直接互动,来探索这种精神联系?就像我妻子喜欢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持有整张拼图属于自己的那一块。

人际关系可以是灵性成长的巨大源泉。如果我们花太多时间独处生活,便有可能脱离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认知,而在丰富社交互动的情况下,这种事情将更不可能发生。假如我们在自身思维中变得太不实际,周围的人们就会让我们知道,自己已走入极端。

我的观点是,对精神灵性的追求,其实就是对准确性的追求,我们的目标是追求获得最准确的现实世界模型。若我们不能把其他人类同伴也包括进这个现实模型,便舍弃了太多潜在的有效信息,所以得到的现实模型将注定不够准确。灵性能力其实就是理解力。你对现实的理解越准确,我想说你就变得越有灵性。

如果对灵性的追求,导致你失去了在现代世界里正常运转的能力,那么我想说你已转入错误方向。真正的灵性表现应当无比实事求是。若你脑中的现实模型非常准确,自己便无需逃离现实,才能感到完整和圆满。你应该能比普通人运转得甚至更好,尤其是在面对现代世界的挑战时。

我们并无必要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追求灵性发展。没错,不时做些安静反省确实很美妙,冥想行为也是如此。但这种行为应当和丰富的社交互动结合在一起。请允许自己同时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获取灵性提升的经验教训。有时你收获的答案会来自静默;另一些时候它们则来自沟通交流。请对这两条渠道都耐心倾听。

查看原文:

Cave-Free Spirituality

决定该如何对待你的人生

决定该如何对待你的人生远非容易。大多数人从未做过这种决定。但由于我们终归要做点什么,如果不清醒做出决定,自己仍会得到某个决定,但那将是一个无意识的决定。

若你不主动决定该如何生活,那么其他人或其他事情将为你做出这种决定。你的生活很可能会成为各种无意识影响的结合产物,那些影响因素包括你的遗传倾向,养育经历,社会教化,周围环境,生活里的其他人士,或许还有纯粹的巧合因素。

对宠物而言,这也许是种活着的好方式,但对人而言绝非如此。我们人类肯定能做得更好。

从历史角度来讲,与清醒自主地决定你该如何生活以及为何要这样生活相比,允许外部影响去决定个人命运绝对会造成可悲结果。若你任凭命运处理人生细节,也许能有幸运结果,但最终更可能花着自己的宝贵时间,服务于其他人的目的计划。而且你很可能并不赞同那些计划。

随着意识觉悟的成长,以及变得越来越清醒自主,在生命某个时刻,你终将直面这个问题:“我到底要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

你的回答显然意义重大。它不只与你的生活相关,甚至会涉及你在人生中可能影响到的其他所有人。你可以选择去过一种无关紧要的生活,但你也能在这个星球的未来发展方向上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最终结果完全取决于你的清醒选择。把这种选择弃让给他人,无论怎样都不会使你摆脱应有的责任。

一旦你的意识觉悟达到某种水平,自己清醒地回答这个问题,明显要比让他人代你回答更好。

不过,随着你开始处理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发现它是如此令人怯步的一项任务,自己很快便经受不足诱惑,想要回到非清醒自主的生活状态。请别这样做。虽然回答此问题,的确是你作为一个人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但它是你能够解决的问题 — 而且完全值得你付出努力。

对于该如何应对这种问题,以便你能更容易地做出明智回答,请让我来分享些想法点子。

尽可能准确地理解现实世界

决定该如何活着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针对你身处的这个宇宙世界,拓展出对其实际运作方式的真正理解。在自己想出基本策略前,你需要先知道游戏规则。因此对人生目的的搜寻,要从对现实真相的搜寻开始。

理想情况下,一旦你拓展出对这个世界运转方式的真正理解,足以让自己从理智上,情感上和直觉上感到合乎情理,你便能开始弄清自己要在这个世界上扮演什么角色。

若你脑中还没有一个足够准确的现实世界模型,就无法明智地决定该如何活着。你仍能去做这种决定,但它很可能是个糟糕决定。请想象自己在玩着跳棋游戏,并决定了游戏策略,结果却发现自己玩的其实是象棋,那时将会怎样?你原先制定的策略根本不会管用。要决定该如何对待你的生活同样如此。若你脑中的现实世界模型极不准确,那么你的所有决定都将漏洞百出,自己很可能会频繁崩溃。在实际生活中,这意味着你将很难在个人目标上取得进展。软弱无力的生活结果对你来说会变成常态。

我之前写过自己认知现实世界的做法,未来几年肯定还会写作更多这方面的文章。通过在过去15年试验不同的信念系统,我在个人生活结果上已看到彻底变化。去年是我到目前为止收获最佳的一年,我将此结果归功于自己拓展得出的现实世界模型。它看起来和这个现实世界实际运转的方式协调一致。我脑中的现实世界模型肯定不会完美,但它足够准确,已让我开始越来越容易地实现各种目标。我正按照游戏规则行动,而非抗争和抵制它们。

正如先前博客文章里所提到的,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拓展的三个关键品质是自我信任,意识认知和无畏状态。这三个要素合在一起就是我对智性的定义。

虽然理解现实世界有许多方式,我采用的做法基本像是智瑜伽(Jnana Yoga)。这意味着我是通过自身思维努力理解现实世界。我尝试用个人智力想清现实。这种做法最终落实为进行大量个人试验,并留意观察试验结果。但世上还有其他理解现实世界的有效途径。若你是更专注于心灵层面的人士,那么对你来说,直觉可能就是比思维更强大的指引向导。

若你在选择人生目的时遭遇困难,问题根源也许远在上游位置。请更深地潜入你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质问自己的内在信念,尤其是那些你被教导永远不要质疑的信念。假如你的信念错了该怎么办?我当前对现实世界持有的信念,与自己被抚养长大时灌输的信念很少有相似之处。通过和真实世界的互动了解,我发现自己最初获得的信念并不准确。这个发现导致我对事实真相展开了十多年的搜寻,如今这种搜寻仍在继续,但自己感觉已经容易了许多。

当你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足够准确,自己的人生目的几乎会跃然而出。归根结底,当你理解了现实世界,也就理解了自己。你在这个世上的角色之后也会变得更加清晰。

例如,基于我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我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便清晰明了。我生活于此就是为了成长并帮助他人成长。

你的人生目的短期来看合乎情理吗?

此时此刻,你是否幸福快乐?我所指的并非只是自足状态。一个盆栽植物就挺自足。我的意思是… 你对自己的人生是否充满激情?与干着实际工作相比,你是否对外出度假感到更兴奋不已?你热爱自己的存在状态吗?你是否在这个特定时刻,对活在地球上感到十分高兴?

我10天前就在度假,老实说,自己回归工作后,和最开始动身旅行前一样兴奋不已。我的工作令自己感到无比愉悦,以至于我很荣幸此刻能坐在办公桌前,将个人想法变成具体文字,让它们在当日结束前就能被全世界成千上万人看到。这种生活在你听来像是受苦遭罪吗?

若你是那类到处说自己并不看重激情的人士,便已牺牲了太多美妙体验。如果你是活在人生目的之中,强烈的内部兴奋感就将成为你的常态。请别害怕 — 这种激情不会突然把你转变成一个情绪化怪物,让你像个嗑药的小精灵那样到处乱撞。激情是种情感燃料。它将推动你在生活中释放全部能力。倘若没有激情,你将频繁停止努力,因为缺乏意志力而一次又一次让机会擦身而过。单纯依靠智力只能让你前行这么远。在决定实现目标和真正实现它之间,存在实质差别。你的智力可以搞定前者,但在实现后者上表现可悲。真正实现一些目标,而非只是反复设定目标,难道不好吗?纸面上的目标看起来挺好,但你难道不想拥有实际结果吗?激情将帮你抵达终点,有时还会以令人头晕目眩的高速步调实现那些目标。

为实现个人最佳表现,你必须学会驾驭激情燃料。若你是个机器人,便无需激情。请利用自身的强大智力,看出你无论是否想要,都会产生各种情感,并且承认过于理性的生活方式对人类而言并非最优状态。随着你的情商不断拓展,将学会在不冲撞个人智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身激情燃料。你想要变得富于激情和聪明智慧,而非变得充满激情却困惑不已。激情 + 智性会是种强大组合。

若你做出的对待自己生活的决定,并未充分利用每天的激情燃料,那么你做的就是错误决定。请回头再试一次。

当你体验到激情时,它意味着至少在当下时刻,你做出的如何生活的决定合乎情理。它与你的现实生活和谐一致。你的身体将开始燃烧激情燃料,因为它相信你在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在你的身体看来,点燃那份激情并让它持续燃烧,完全值得去做,而非保留能量,让你变成一个躺在沙发上的电视迷。但若你的决定看起来太愚蠢,你的身体也将犹豫退缩。它不会耗尽自身能量 — 反而会说:“没门,这样做并不值得。”

若你发现自己生活的某些部分缺乏激情,请看出这种状态背后传达的信息。倾听自己收到的“没门,这样做并不值得。”的信号。那部分生活也许是一份无望工作,一段无望的感情关系,或一个无望的锻炼项目。不管它是什么,若你的身体并未在激情燃料的助力下进入高昂状态,那就说明你做了错误选择。是时候去做不同决定了。

激情是个力量倍增器。拥有激情会比没有激情的状态强大得多。一个拥有清晰目的感,充满激情的个体所能实现的成就,确实能让人惊叹不已。若你从人类历史中(总共几十亿人口)减去头100位充满激情的人士,我们便很可能依然活在洞穴里。我也许还在用石制工具,凿出一篇探讨如何整理你收集的石块的文章。

你的人生目的长期来看合乎情理吗?

许多决定当下看起来挺明智,但若你想象它们在未来10年,20年,或50年后的发展结果,其中的劣势就变得显而易见。当选择一个人生目的时,它不仅应该为你提供当下时刻的激情燃料 — 还应该在不同时间跨度下,看起来甚至有更好结果。

例如,让我们考虑一下你的工作。长远来看它将把你带向何方?请思考从现在到你的人生终点,这份工作会把你带往哪里。请想象你已到达活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正回首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你将对它有何感受?

若你做出了对待自己人生的正确决定,在没有后见之明的情况下,就应该感觉整体而言,它便是你有可能做出的最佳选择。你将看到自己一路犯下的某些错误,但你也能看出,考虑到自己当时的认知水平,那些错误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当回首人生,你的主导想法会是:“我尽了最大努力,自己也许没有过上完美人生,但做了能做到的最大努力。因为这个原因,我没有重大的后悔遗憾。如果我的生命必须现在终止,那就让它终止吧。”

另一方面,若这种想象场景让你大受惊吓,你就有些工作要做。它意味着你当前的发展方向并不合理。它经受不了时间考验,在未来某个时刻,你不得不面对现实。与等待相比,现在就开始改变是更佳选择,因为你推迟得越久,最终结果将越悲惨。

昨天我看了一部名为《屋内聪明人》(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的纪录片,此片讲述了安然公司的丑闻。安然是美国第7大公司,雇员超过上万。与专注于创造价值不同,公司领导把自己变富作为个人最高目标。安然公司年复一年地亏损,公司财报却一直显示盈利。其股票价格不断上升,但背后毫无支持上升的真实价值。显然这是终将注定坍塌的纸牌屋,结果只在24天内,公司便螺旋形地跌入破产境地。对安然公司首席执行官Ken Lay的审判也刚刚开始。

你的生活也像安然公司那样吗?当你把当前势头向未来投射数年,甚至几十年后,会看到什么结果?你在建造一座终将坍塌的纸牌屋吗?你在躲避真相吗?

当所做决定的后果要数年后才会显现时,我们在今天可能很难主动直面真相。但在未来某个时刻,你最终必须面对那个真相。事实上,真相此刻就和你在一起。当你用谎言阻塞自己的清醒意识时,便在降低个人意识觉悟。通过拒绝面对自认为无法面对的真相,你开始活在谎言之中,如同安然公司一样。之后与诚实坦然地活着相反,你的能量将消耗在延续谎言之上。

也许你的罪恶并没有安然公司的领导们那么大。这无关紧要。若你感觉还无法诚实面对整个世界,请至少从诚实对待自己做起。若你能学会提升个人清醒意识,而非降低它,便无需经历崩塌体验。这就是脱离谎言,走向真相的最温和道路。

若你的感情关系已如死水一般,即使无法向其他人承认此事,你至少能对自己承认这个真相。把它私下写在日记里,去探索你的真实感受。若你的职业毫无满足感,自己工作只是为支付各种账单,也请对自己承认此事,另外请承认你想要某种更好结果。你可以感到虚弱和无助。但不可以对自己撒谎。感到虚弱不会降低你的清醒意识,但虚伪生活会有这种影响。

你关于如何活着的人生决定,需要在所有时间跨度上合乎情理,包括此刻,昨天,今天,明天,明年,10年后,以及去世之时。它也必须在不同的场景视角下合乎情理,包括:你明天死去,你明年死去,你50年后死去,你能永远活着,你变得残疾,你结了婚,你保持单身,你有了孩子,你不要孩子,你所在国家的政府崩溃,你的所有财产在一场大火中被毁,等等。

尽管取决于你的当前处境,实现人生目的会存在具体实施方面的问题,但像如何对待人生这样的高层级决定,不应基于超出自己掌控之外的因素而做出。它应该足够灵活,使你能对它做出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情形,甚至在出现巨大或残酷的变化时,它也能适用。

我做出的成长并帮助他人成长的人生选择,在所有时间视角和生活场景下都有着美妙前景。若想让自己无法继续这种追求,要么所有人都必须实现完美状态,要么我的清醒意识得在某种程度上被冻止或受损,以至于无法再有进一步成长。而在这些情形下,其他所有人生决定也将受到损害。所以我真诚感到这是自己能做的最好决定。

直到2004年,我才真正开始清醒拥抱这个人生目的。当我回首做出这个决定后流逝的人生时光,自己并没有重大的后悔遗憾。我一路犯过许多错误,但自己仍感到尽了最大努力。

这种感受也让我能平静面对自己会在任何时候意外死去的可能性。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地球上活着的时间何时会终止,但我对此并不介意,因为我对如何活着这件事所做的决定不受时间限制。这个决定对我当下时刻的生活适用,也能帮我为以后50年要做的事情想出长期计划,只要自己还能活那么长时间。

我经常会问自己:“假如我的生命此刻便要终结,我对自己的人生将有何感受?”倘若不喜欢自己的回答,我便知道是时候做些改变。但最近我一直对自己的回答感觉非常美好。我只希望若自己生命真的在此刻终结,妻子能为我写完这篇文章,把它发布出去。因为我已在它上面花了很多时间,要是最终荒废,自己将痛心疾首。;-)

你的人生目的在不同意识水平上都合乎情理吗?

当我探索不同信念系统时,自己遇到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个人生活无法获得长期的连续一致性。每次改换个人信念时,我的一部分生活便会发生断裂,因为它们是依赖旧的信念系统而存在。那种情形会让我在某种程度上陷入瘫痪状态。我必须要么选择追求自身成长(并经历个人行为和生活结果上的激烈变化),要么为完成某些任务项目而试图让个人信念固定不变(导致延缓个人成长)。最终我选择追求成长,直接应对生活的剧变。我认为自己终将稳定在更高的意识水平,那种做法似乎也获得了美妙效果,不过适应如此多的变化绝非轻松容易。

假设你为一家公司做着软件开发的工作。最初在那里工作时,你可能专注于谋取一份好岗位,完成有趣工作,开始一种有着长期潜力的大好职业。或者你可能只是一个热爱编程的极客。起初你可能感到幸福快乐,甚至在这种情形下深感满足。但随着自己不断成熟,个人价值观发生转变,你可能开始在生活中搜寻更多意义。这将导致你对自己愿意从事的工作类型,提升个人标准。同样的旧项目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有趣,于是你要寻找更富挑战和有趣的工作任务。随着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你开始更加挑剔地看待自己做出的总体贡献,不仅对自己公司,还包括对整个世界。假设你知道自己公司的真实动机就是赚取利润,它开发的软件并非这个世界真正所需。也许它产生的收入,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的低效和买家的无知,而非提供了真诚独特的价值。现在你便有了一个要做的艰难决定。你是要留在这家公司并试图为此决定辩护(从而降低个人意识觉悟),还是直接离职(从而保持高度的意识觉悟水平),或者尝试从内部转变这家公司(从而利用自己的意识觉悟,来提升其他人的意识觉悟)?

这并非一个容易决定,但要想过上一种长期适用的生活方式,关键是你需要让自己避免困于固定的意识水平。若你追求清醒意识的开发与拓展,便会经历一些个人生活上的巨大变化。但那并不意味着你对人生目的选择挺糟糕 — 它只意味着你需要摆脱与自己人生目的不和谐一致的事物。若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就意味着你要摆脱很多不和谐一致的东西。这个过程很可能会持续多年。但在经历它之后,你会变得强大和幸福快乐许多。穿过那条黑暗隧道挺难,但它不会永无尽头。它将导向一个美妙的人生境地,一旦你体验过那种境地,便永远不会再想离开。

事实上,当我们提升个人意识觉悟时,还会经历多条隧道。这些隧道就是人们常说的“灵魂暗夜”。当你的意识觉悟上升到与当前生活情形不同步,但自己又看不到任何可行选择的程度时,就会有这种黑暗体验。若你继续专注于提升个人意识觉悟,允许不一致状态存在一段时间,那些可行选择终将自行显现。

一个架构良好的人生目的,应当能帮你穿越这些意识觉悟的黑暗隧道。每条隧道应该只会帮你辨清并强化自己的人生目的,而非迫使你抛弃它。若你感觉自己的人生目的无法在个人清醒意识的成长过程中幸存下来,你的感觉很可能就是对的。

一种人生目的若维系于特定意识觉悟水平,便等同于没有人生目的。它只会让你一直困于那种意识水平。例如,若你的人生目的只与赚钱相关,如果你的意识达到新的水平,导致金钱对自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那时又会发生什么?也许这个人生目的会变得毫无意义。请努力想象你可能如何继续成长,并选择一种足够灵活的人生目的,让它伴随你一同成长。例如,若你的人生目的是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富有生活,那么与仅仅基于赚钱的人生目的相比,它就更有可能在你的意识成长过程中幸存下来。

我非常喜爱自己的人生目的的地方,就是它能很好适应我核心信念的变化,包括自己精神信仰的改变。我很难想象拥有一种无法让自己成长,或无法让自己帮助他人成长的信念系统。只要我能体验某种事情,自己就能从那种体验里获得成长。只要我能和他人沟通交流,自己就能与对方分享某些成长体验。

你的人生目的在你死后会变得怎样?

理想情况下,你的人生目的应当足够深远,甚至有可能在你死后仍幸存下来。让我们考虑一下你在死后会发生什么,以及这个世界在你离去后又会发生什么。

首先,请考虑你在死后会发生什么。对于你今天做出的各种决定,它们在你死后可能无关紧要,也可能仍有意义。但第一种情形之所以无关紧要,是因为若你在死后变成湮灭状态,或进入独立于尘世生活的固定意识状态,那么你在此时此地做出的任何决定,都不会带来超越自身死亡的不同结果。所以除非能100%确定我们死后会是第一种情形,你就必须在决定该如何活着时,至少考虑第二种情形。当去想象自己身体死亡后,你继续以某种形式而存在的可能样子,你的人生目的那时仍会合乎情理吗?你甚至能在死后继续追求那份人生目的吗?

若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也许会喜欢阅读《亡后生活》这篇文章,文中更细致地探讨了我们死后的不同存在场景。

由于我的人生目的是追求成长并帮助他人成长,那么只要自己仍有某种形式的清醒意识,而且周围存在其他意识生命,我就应该仍能以某种形式继续追求那份人生目的。“聪明人的个人发展”博客到时也将变成“亡者的个人发展”。与把熊类人群转变成鹰类人群不同,我将致力于把魔鬼转变成天使。对我而言,这听起来像是挺有趣的工作。所以若你阅读此文时我已死去,请在到了另一个世界后别忘去找我,我将继续折磨你不断成长,直到永恒。;-)

接下来,你死后的这个世界又会发生什么?那份人生目的在你死后仍能继续发挥作用吗?你能播下足够强大的种子,让它甚至在你离世后,仍能继续生长吗?许多励志演讲家要打造自己公司的部分原因,就在于这样能使个人事业机构化,让那份事业在自己死后仍能幸存下来。这样他们的人生目的将变得几乎不朽。我还记得听Tony Robbins说过,让个人事业机构化对他非常重要 — 我想他是在《个人力量2》(Personal Power Ⅱ)音频课程的附赠CD里说过此话。其总体理念就是要留下一份遗产。

我也想留下足够多的遗产,即使在自己死后,我的事业仍能继续发挥作用。我喜爱个人写作的一个地方,就是文字确实能比我存活得更久。这是种自负想法,但它是挺健康的自负。(没错,这句话来自《星际旅行:下一代》的台词,若有任何人知道它来自哪一集,我愿奖励1000分。)(另外若有任何人知道1000分的引用来历,我愿再奖1000分。)

每当逝去一年,我都想在身后留下一份更强大的遗产。这种追求甚至为我的存活本身赋予了意义。我活得越久,自己能留下的遗产就越丰富。我在这条道路上只前进了16个月,但已喜欢自己看到的成果。我创造出一些小的涟漪影响,而且能见证那些影响会导向何方,让人感觉十分美好。最终我也希望能让自己所做的事业机构化,从而为它赋予更长久的生命。我肯定不是这样做的唯一人士,但从自己能看到的事实而言,我是其中最年轻的人士之一。

你想为这个世界留下何种遗产?若你今天便要逝去,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如何能被人记住?你的贡献是将被铭记,还是像个燃尽的灯泡那样,直接被替换并很快被人忘掉?你在今天创造着什么样的涟漪影响,能有潜力在你离世后继续振荡人间?

自身的死亡也是你关于如何活着的决定需要面对处理的事情。倘若不能决定如何死去,你也无法决定如何活着。我并非想探讨你是会死于癌症,还是被持斧者谋杀。我的意思是,你所需要的活法,能让死亡无法剥夺自己生命的意义。你的人生目的必须非常强大,以至于死亡都无法阻止它的延续。

不要放弃!

我知道找出自己的人生目的并不容易。你可能要花数年才能想清此事。但所有找出过人生目的的人士,都将告诉你它值得付出那些努力。这是条漫长旅程,有时还要翻越艰难地带,但你一路上体验到的奖赏,也会无与伦比。

若你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么,那你此刻的人生目的就是将它想明白。

未来某个时刻,你会撞上那些巨大障碍,让自己想要彻底放弃,逃回低意识觉悟的生活状态。你将发觉自己在想,也许应当直接去仿效电视里虚构角色的生活。或者,你可能只想变得“平常”,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样。但那种生活并不适合你,你也知道这一点。若你看了这么多内容,还没有转身离开,那么你的意识觉悟已经太高,导致自己无法像沉睡的大众那般幸福快乐地活着。现在是时候醒来了。最初明亮的阳光会刺痛双眼,甚至使你落泪,但你终将习惯明媚阳光。之后你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高能意识手电筒。我必须告诉你,在人们最不警惕的时候,把亮光照向对方的睡眼,得到的反应有趣极了… 你懂的,只是为了好玩。 当然,它对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的意识觉悟,也大有用处。;-)

查看原文:

Deciding What to Do With You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