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和意识差距

你是否注意到,当自己和另一人进行沟通,有时你们能精彩高效地交换信息,沟通后双方都变得更好,其他时候却很容易发生冲突,沟通过程只会让两人变得更固执己见?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

产生差别的原因在于,当你和对方的意识层级兼容合拍,沟通交流就会平顺畅通,毫不费力。但当双方的意识层级不兼容合拍,那种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便毫无效果。你们说的任何话都会被当做耳旁风。

意识差距

意识层级的不兼容问题,更多是程度上的差别,而非本质差别。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看成按比例增减的问题。你和沟通对象之间的意识差距越大,双方的沟通成效就越低。你们的意识差距越小,双方的沟通成效就越高。因此最终的沟通摩擦阻力,就是你和对方意识差距大小的函数结果。

你该如何衡量这种意识差距的大小,又如何知道沟通的哪一方处于更高的意识层级上?

总体而言,意识层级更高的一方,就是对自己感到更平和的那一方。经过一点练习,我们通常很容易看出哪一方在任何情形下都能身处更高的意识层级。对于意识层级从最低到最高的完整列表,请参阅《意识层级》一文。以那份列表为指导,你便能计算出自己和沟通对象之间隔了多少意识层级。

你在沟通时得到的具体回应,极大取决于你和沟通对象之间的意识差距。假如双方差距很小,你获得的回应,可以预想将主要基于沟通内容和你的沟通意愿。意识层级相似的两个人,倾向于非常高效地沟通交流。但若差距太大,那么和基于沟通内容做出回应不同,对方会更多出于意识差距本身做出回应。

看出差距

存在意识差距并非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一种需要接受的现实情形。当你看出意识差距在沟通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就能更有效地倾听对方。你将能识别出对方的回复是在对你的话语提供有效反馈,还是反映出对方和你在意识层级上的差距。

鉴于StevePavlina.com网站的高流量,你也许想象我会收到许多读者反馈。你想得没错。但一般来说,那些反馈里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对我的行动产生实际影响,即使在读者提供了详细建议时也是这样。为何会如此?因为我收到的大多数反馈,主要和对方的个人反应有关,而非和我的实际作品内容相关。我仍觉得这些反馈很有价值,因为它们能帮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读者,理解对方面对的各种问题。但这些反馈通常没有可实施性。那些看起来能付诸实践的反馈建议,通常会自相矛盾。我所写的一篇文章可能同时收到赞扬和批评,而且那些赞扬和批评与文章本身关系不大,更多反映了阅读者的意识层级。另一方面,有时我也会收到几乎能让自己马上实施的反馈建议,因为我看得出那种反馈确实与自己工作相关,而非仅仅是某位阅读者的独特个人反应。

例如,假设我写了一篇针对亡后生活个人看法的文章,比如《亡后生活》这篇文章。发布此文后,我也许会收到某位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发来的2000字苛责邮件(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邮件里会列出反驳文章内容的大量教条理由。不过,这种反馈邮件用在我身上完全是浪费。一旦看出信件内容的走向,我甚至不会再看整封邮件,通常也不会麻烦自己去回复,除了可能说些像你逗乐我了这样的话(说的也是事实)。我为何不把这种邮件看作自己文章的真诚有用反馈?因为原教旨主义者处在相当低的意识层级上,低到不会对我有任何帮助。在意识层级的阶梯范围内,原教旨主义者的哲学理念一般落在欲望骄傲之间,低于清醒自主的人类所拥有的平均意识层级(勇气)。它也低于我平常写作时的意识层级(自发和以上层级)。因此双方的意识差距过大,导致这种反馈邮件讨论的更多是意识差距本身,而非关于我文章的实际内容。除非是在非常宽泛的意义上,否则这种反馈建议并无可实施性。

你现在阅读的这篇文章很可能位于理智层级。若你处在这个意识层级,或比它低一级的意识层级(接纳),也许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有用,有趣,富于洞见,甚至有可实施性。若你的意识水平低于接纳层级,很可能早已停止阅读,觉得我的写作内容令你感到头痛。而在高于理智层级时,你可能只会平淡地点头认可;也许认为我的表述内容对你已不再适用,因为你早已超越这个意识层级。

弥补差距

即使双方意识差距很大,只要渴望实现有意义的沟通交流,我们仍能弥补这种差距。为让此事发生,双方必须先处于相似的意识层级。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让意识层级较高的一方,暂时把个人能量降低到另一方的层级上,然后逐渐引领对方回到中间地带。

例如,假设你感到非常平和快乐(高意识层级),而伴侣生气地出现在你面前,开始愤怒地朝你大喊大叫(低意识层级)。由于双方的意识层级差距过大,这种情形下很少会发生沟通交流。你可以选择保持平和状态,忽视伴侣的脾气爆发,但另一个选择就是先把自身能量降低到对方的意识层级上,直接吼回去,即便自己最初不得不假装感到愤怒。然后随着双方一起经历这种愤怒状态,你可以逐渐提升能量,让伴侣跟随你回归平和状态。一旦你们抵达接纳意识层级,双方都能舒服相处,真正的沟通交流便会发生 — 此时的沟通才是富有意义的信息交换,而非只是关于意识差距本身。

这种做法确实管用,但它非常耗时,而且难以预测结果。若你是意识层级较高的一方,不仅需要对意识层级较低的一方有足够影响力(这样对方才不会直接放弃沟通,离开房间),还得有处理对方最初阶段防卫心理的大量耐心。双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几乎非常必要。这种做法通过电话沟通也可能有效,但通过邮件沟通将很难发挥作用。

我把此方法过程想成共振。假如我想帮助某人提升他们的意识层级,自己首先必须和对方产生共振,这样双方才能在相同频率上振动交流。之后若我能足够渐进地改变自身振动频率,对方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虽然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它也是有效人际沟通的作用方式。若你看过优秀激励演讲家的现场演讲,也许会注意到他们通常是从听众的意识层级开场 — 常见的柔和开场白会像这样:很高兴今早能和大家一起来到拉斯维加斯。不过一旦和你建立起亲切感(即:意识层级上的兼容合拍状态),他们便会引领你经历意识层级上的跌宕起伏,只要其转变过程会足够渐进地发生。一种常见情形是,演讲者将一位处于中性意识层级的听众,向上引领一级,进入自发意识层级。这便是出色的销售培训师们常做的事情。新的意识层级能否持续下去完全是另一个问题;那种提升表现通常只是暂时状态。

对意识状态的清醒觉知

你可以拓展的最佳技能之一,就是对自己的意识层级变得清醒觉知。请查看意识层级的阶梯范围,看你能否识别出自己现在的意识层级。然后在当天生活中遇见其他人时,看你能否也识别出他们的意识层级。当你与人互动时,请注意对方和你在意识层级上的差距大小,再把这种差距与双方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做比较。你们的沟通是深入富有意义,或者只是很快被忘掉的浅薄交流,还是极易发生冲突?

随着自己获得识别意识层级的能力,你和他人之间的沟通有效性也将显著提升,至少在一对一沟通的基础上会是如此。面对一群人时,实现有效沟通一直都是个更大的挑战,因为你必须先以整个群体的平均意识层级为沟通目标,然后希望能逐步提升其他人的意识层级。

一旦你明白意识层级上的差距是沟通问题的罪魁祸首,就别再浪费时间去发生冲突。若你属于意识层级高的那一方,请先把个人意识层级降低到沟通对象的层级上,然后慢慢将对方提升到更高的意识层级。若你属于意识层级低的那一方,请告知沟通对象,你的意识层级目前太低,无法实现有意义的信息交换,并请求获得对方帮助,或直接把沟通交流推迟到其他时间。例如,若我感到精疲力尽,妻子却想和我讨论她的当天生活,我便会告诉妻子,自己的意识层级现在太低,无法有效倾听她的话语。在那种情况下,妻子便知道若想和我交谈,就需要停下来,先帮我提升能量水平。她也许会给我一些休息空间,或者可能给我做做按摩,从而帮我尽快摆脱紧张状态。一旦我的意识层级得到恢复提升,自己通常就能专心倾听她的话语。

查看原文: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Awareness 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