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取百万美元试验”变现出4百万美元

我刚更新了“赚取百万美元试验”的变现结果。实际报告了收入结果的1169名参与者,总计变现出大概4百万美元,平均每人约3400美元。有些人变现出了分角硬币,另一些人则变现出六位数收入(包括我自己)。

大多数加入“赚取百万美元试验”的人们在登记后便忘了此事,再也没有回来更新他们的收入结果。虽然参加者名单上有6000多人,但大多数并不活跃。我未来可能删掉那些登记后90天内从未更新收入数字的人们,因为报告页面的总数正变得过于庞大。

每周我都不断听到这个试验如何给人带来影响的精彩故事。看到人们用各种创意方式吸引财务上的更大富足状态,让我感到好玩又满足。

鉴于我最近写的关于极化极化作用的文章,严格来说你可以在任意极化方向上变现金钱。不过,这个试验背后的原始意念始终如此:

“怀着舒适轻松的态度,采用健康积极的方式,按照试验本身想要的完美时间节奏,为了一切生命的最高福祉,我想要百万美元进入我的生活,并进入持有此意念的每个人的生活。”

所以它其实是个以爱为极化方向的意念。我们变现金钱的目的是服务“一切生命的最高福祉”。作为团体试验,我们正相互协作地完成此事,所以它并非那种看谁会争得第一的竞赛。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想要体验富足的所有人,创造更多富足体验。

你在试验中采用的实际极化方向,取决于自己的参加理由。我已看到很多人是怀着基于恐惧的意念加入“赚取百万美元试验”。他们告诉我“赚取百万美元试验”是其最后的求助手段,因为他们付不起生活账单,自己是出于绝望才加入,盲目地希望这个试验会神奇解决他们的财务问题。他们试图从试验中抽取能量,而非为它赋予能量。这种基于恐惧的意念和“赚取百万美元试验”的原始精神并不一致。我从未看到这些人在试验上有良好结果。通常他们加入后我就再也没有听说这些人的消息,他们也从未回来更新自己的收入结果。

另一方面,我注意到那些在“赚取百万美元试验”上看起来正在成功的人们,几乎都会普遍拥抱爱的极化方向。这些人会高兴快乐地变现金钱,而非为得到快乐而要变现金钱。甚至在登记参加后,他们会留言评论为这个不同寻常的试验做出贡献,并为所有人创造富足体验是多么激励自己。他们为这个试验发送能量,而非试图从中抽取能量。这些人要么已有富足的思维心态,要么就是在逐渐采纳那种心态。他们认为创造金钱可以让自己去做某些积极正面的事情(通过给予或服务的形式),而非需要金钱才能感到更安全或解决自身问题。

若你一直参加“赚取百万美元试验”,自己的能量是在朝哪个方向流动?你在为了所有人的利益向这个试验给予能量?还是试图像吸血鬼那样从中榨取能量?这个试验是只为你自己而做,还是你也真正关心在乎帮助其他人?你打算用赚到的钱满足个人需求,还是提升自己服务他人的能力?

若你诚实对待自己,很可能会看到你的真实意念会混合两种极化方向。但因为这是以爱为极化方向的试验,我建议你把它看作向外给予的出口。想象自己为了所有人的最高福祉在为这个意念给予能量,并让宇宙自行处理回应之流。当意外之财开始神奇般地流入你的生活时,你便知道这个意念正在发挥作用。起初你可能是从找到一些零钱硬币开始 —— 那也是我开始变现金钱的方式 —— 但由此出发你能够创建出可观的能量之流。

请继续变现富足体验吧。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2.27

相关文章:

极化(一)

极化作用

赚取百万美元试验 —— 允许金钱来到你的面前

赚取百万美元试验 —— 打开你的金钱之门

赚取百万美元试验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2/million-dollar-experiment-manifests-4-million/

极化作用

这篇文章将继续我们对极化概念的探索。若你还未消化过第一篇文章的内容,阅读本文前也许应该先看完那篇文章,因为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地拓展相关概念

简短回顾

每个想法都有两个组成部分:内容和能量。内容是想法的数据部分,能量则是给予想法变现力量的载体。请把每个想法想成一段无线电波。电磁波属于能量组成部分,传输的信息则是内容组成部分。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能量接收器,把流经自己的能量转化为情感状态。高能量想法会产生强烈情感。低能量想法只会产生很少或毫无情感。

想法的能量拥有极化方向。极化方向要么是向内流入,要么是向外流出。能量向内流入的想法专注于接收和索取。能量向外流出的想法专注于创造和给予。

拥有最强大变现力量的想法,是高度极化的那些想法,这意味着你的注意力主要专注于向内流入或向外流出,而非两者并存。想法的能量组成部分有可能混合向内流入和向外流出的极化方向,但相反的极化方向会彼此抵消,导致想法的变现力量显著减少。频率相同的两段电磁波会相互干扰,所以即使每个电磁信号的总体能量很高,最后两段信号混合的信息内容却是静电噪音。想法间的作用方式也相似。

高度极化想法的变现过程,会体现为深受激励的行动,或是被动的同步性事件,或(一般情况下)两者兼而有之。但归根结底,意念能量才是激发一连串事件,导向最终变现结果的根源。

要提升自己变现意念的能力,请选择只使用向内流入或向外流出的能量,而非两者混用。很快你就能看到,这种选择要比你最初以为的效果显著得多。

循环往复

正如你可能猜想的那样,能量的流动永不停歇。它总在循环往复。我们来看看极化能量之流的基本模式。

向外流出的极化方向:在此情形下,你的注意力专注于能量向外流出。你的意念将与创造,给予或做出贡献彼此一致。你向外的能量之流会产生来自宇宙的能量回应,能量将立刻重新回流向你。这种回流可能会通过他人,通过金钱,通过有爱感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接收那种回流的最好方式,就是怀抱感恩态度;然后再把它发送回宇宙,产生更多向外流出的能量。这种极化方向遵循的法则是:给予本身便是给予行为的奖赏。

向内流入的极化方向:在此情形下,你的注意力专注于能量向内流入。你的意念将与获得,索取或达成目的相一致。你向内的能量之流会产生来自宇宙的能量回应,你亏欠宇宙的能量必须重新由你内部流出。这个补偿性的能量返回之流将体现为某种偿还形式。比如外流的金钱,必须完成的工作,新出现的竞争者等。这种极化方向遵循的法则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世界里,你必须先为自己着想。

混合流动方向:试图把两种方向的能量之流混合在一起,通常只会制造出能量上的混乱状态。与在单一方向上创建出强大稳定的能量之流不同,你将变现出杂乱湍流。你该做的就是专注于某一方向,让宇宙自然处理回应能量之流。这也是“顺其自然”蕴含的意思。若你专注于给予,自己也将收到回报。若你专注于获取,自己也会变现出补偿性的外流能量。但若你向外同时发送两种方向的能量,就必须应对两种回应能量的混合作用。这种不断变化的能量状态,将使你的生活看起来远比它该有的样子更随意偶然,但你其实只是被自己制造的想法乱流冲得晕头转向。

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变换极化方向,制造出能量的混乱状态。若你想被生活的湍流冲得晕头转向,请自便。事实上,大多数人恰恰就是这样做的。然而,当你是在面对自己一手造成的能量自然反应结果,却要责备外在力量导致了你的当前生活处境,便在犯下大错。

果报应

因果报应的概念很容易用极化能量之流来解释。你向外发出的能量始终会回到你这里。向外流出的极化方向产生正面的因果报应,向内流入的极化方向产生负面的因果报应(即业债)。若你严重偏爱某一极化方向,会更容易观察到因果效应。不过,若你频繁转换极化方向,或将它们混合在一起,便很难把自己的经历体验与导致它们的各个想法联系起来。

我想强调的是,只要你愿意接受报应结果并心甘情愿地偿还欠债,负面的因果报应也并不一定糟糕可怕。业债很像是财务欠债。你可以建设性地使用它,或者它会令你感到难以招架。那些擅长使用向内流入极化方向的人们,学会了接受自己意念制造的业债,并心甘情愿地偿还它,而非抵制它。

理解向内流入和向外流出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未能充分解释清楚向内流入和向外流出的极化方向。从读者反馈中可以看出,显然许多人以为我描述的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就像“阴”和“阳”的概念。有些人建议最佳选择是平衡两种极化方向。但不同极化方向并非你应当平衡的事物。那种做法就像说你应当平衡自己的善举和恶举… 或者你应当让自己攻击的人和拥抱的人一样多。这种情形下的平衡并非我们想要拥有的性格特质,除非你想成为一个内部非常冲突的个人。

这种理解上的困惑属于我的过错,自己错在选择了像向内流入和向外流出这样本身暗含平衡状态的说法。你怎么可能只拥有其中之一,而舍弃另一方呢?不同极化方向之间的差别会更加极端,我将尽力在本文中让大家更好地区分它们。自己不再采用向内流入和向外流出的说法,而是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恐惧(替代向内流入)和爱(替代向外流出)。这些术语很可能是更准确的指代标签,因为它们是在对待生活上根本不同的两种方式。它们是完全相反的两极,但也不是你想要平衡或混合在一起的两极。

现在我将用稍显不同的方式描述这两种能量极化方向,这一次采用恐惧和爱的指代标签。

恐惧

恐惧(向内流入)是与生存,权力和控制相关的能量。它和贪婪、取胜或淫欲关联。恐惧能量会通过获取权力的方式寻求自我表达。它想要压倒,主宰,征服,占有。当你幻想着主宰或控制他人或周围环境时,就是在召唤恐惧能量。

若你想要一个精通恐惧能量的出色榜样,可以参考《星球大战》里的帝国皇帝角色。

恐惧是对待生活的一种特定方式,它宣扬的是“我天生脆弱,自己拥有的权力越大,就会变得越不脆弱。”生活是充满竞争的冒险之旅,归根结底除了自己,你不能信任任何人。生活的目的就是提升你的权力。相信自己需要获得更大权力,更多金钱,更高地位,或更佳生活位置的那部分的你,会与恐惧能量产生共鸣。假如被恐惧极化之人可以挑选一种魔力,此人便会选择增强自己对他人或环境的主宰力量,很可能像是思维控制之类的魔力。

恐惧极化能量的巅峰情感状态,就是感到自己不可阻挡地强大。当你拥有一定强度的恐惧能量时,会觉得难以置信地强大和有支配感。这也是那些被恐惧能量极化的人们,与神或原力建立联系的方式。他们会奋力让自己成为神本身。

爱是与连接,创造和服务相关的能量。它和喜悦,平和,万物一体等强烈情感关联。爱的能量会通过给予和创造方式寻求自我表达。它想要连接,治愈,团结,激励启迪他人。当你强烈渴望服务所有人的最高福祉时,自己便在召唤爱的能量。

若你想要一个精通爱的能量的出色榜样,我能想到的最佳例子就是耶稣·基督。

爱是对待生活的一种特定方式,它宣扬的是“不管发生什么,我都无比安全。”你是从无畏无惧的状态与生活建立联系,因为你知道从根本层面来讲,没有什么可以真正伤害你。生活的目的就是充满喜悦地自我表达。相信一切事物已然完美,自己存在于此就是要拥抱和享受当下体验的那部分你,会与爱的能量产生共鸣。如果被爱极化之人可以挑选一种魔力,此人会选择增强自己服务于更伟大善意的能力,很可能像是治愈他人的魔力。

爱的极化能量的巅峰情感状态,就是在所有事物中体验到彻底的完美感受和无可否认的美丽之处。当你拥有一定强度爱的能量时,自己将流露出感恩,喜悦和无条件的爱。这也是那些被爱的能量极化的人们,与神或原力建立联系的方式。他们会融化自己和神之间的所有障碍,从而让自我和神融为一体。

极化作用

你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实体宇宙的原因,就是这样你才能以相对低的强度,自由体验两种极化方向。最终你必须在两者间做出选择,也意味着你必须极化自己。

试图平衡恐惧和爱的能量毫无意义,因为两者会彼此抵消。它们是对待存在本身两种根本不同的方式。你要么相信自己从根本上感到安全(爱的极化作用),要么就不是(恐惧的极化作用)。我们之中发现自己以人类身份活在世间的那些人,仍在致力于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旦我们做出最终选择,和生活达成协议,自己就将开始下一阶段的存在体验。

将爱和恐惧能量混合在一起的状态,是一个人还未做出极化选择的结果。我们并不确定自己该相信什么。我们甚至不知该如何做出选择。但归根结底,那恰恰是事情该有的样子 —— 我们要通过自由意志做出这个选择。虽然你很可能在这个决定上拥有预先存在的道德偏见,但从宇宙视角来看,此事并无正确或错误的答案。你可以选择用恐惧极化自己,也可以选择用爱极化自己。你作为人存在的全部目的,就是帮你达成这个决定,然后真正遵循它去生活。

极化作用和意识层级

极化作用和你的意识层级之间有何关系?虽然人们经常偏爱在爱的方向上描述不同意识层级,但我们也完全可能在恐惧方向上找到任意意识层级。

那些选择用爱极化自己的人们会变成光明使者,选择用恐惧极化自己的人们则会变成暗黑使者。你越是变得清醒自主,越容易观察到极化能量扮演的角色,也会有越大压力,感到自己必须选择某一极化方向。你的意识层级不会决定自己的极化方向,但它确实能帮你意识到这个决定的重要性。

在每种意识层级上,都有基于恐惧和基于爱的变现结果。例如,会有根植于恐惧的勇气状态,也会有根植于爱的勇气状态。基于恐惧的勇气会诱使你征服自身恐惧,而基于爱的勇气将激励你超越自身恐惧。另一个例子是,在平和意识层级上,会有平和状态源于万物一体的感受,还有平和状态来自掌握了足够大的权力。

我们可以考虑《星球大战》里的帝国皇帝角色。他便是高度清醒自主的个体(毫无沮丧,冷漠,悲伤或羞耻感),但他选择用原力的暗黑一面极化自己(恐惧方向)。他的意识层级与极化作用结合后,使他变得极端强大 —— 这让他很容易把安纳金转变到暗黑一面,因为安纳金的意识层级较低,内心更加冲突。虽然《星球大战》是科幻作品,其中的光明一面和暗黑一面的概念,却与爱和恐惧的极化概念很相似。若你想要精通掌控原力(即能量之流),最终必须选择极化。那些从未极化过的人们,很大程度上毫无力量,只会成为极化人物们的棋子兵卒。

做出极化选择

妻子Erin为高度清醒自主的人们做过几次直觉解读,这些人都面对着极化选择。他们挣扎于自己人生的最大决定,通常感到犹豫不决。他们一般倾向于某一极化方向,但两种选择对自己来说都有可能。他们感到一旦做出决定,便无法再回头重选。

我自己也做过这种选择,明白它远非轻松容易。当你最初开始理解这种选择的根本本质后,可能要用很多年才会达成最终决定。

最后我做出决定的方式就是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希望体验哪种现实世界?我知道一旦做出选择,便会开始吸引将反映自己选择的现实体验。我最终会被匹配自己能量状态的对应结果所围绕。当从这种视角审视极化选择时,自己更容易做出决定(但依然没那么轻松简单)。我清醒主动地决定用爱极化自己,因为那是我希望体验的现实世界。

此刻你可能在想:“到底谁愿用恐惧能量极化自己?显然爱就是唯一恰当的选择嘛。”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么我想说你还未正视自身的阴暗一面,也没有做好极化准备。在能清醒自主地做出这个决定前,你必须理解两种极化方向的吸引力,因为那就是作为人存在的全部意义。

极化之后

做出极化决定后,你仍可以拥有两种极化能量,但一种能量会主宰另一种。这个变化不会立即发生。很可能它会是非常渐进的过程,你将越来越少地依赖非主宰的极化方向,越来越多地依赖主宰性的极化方向。

随着你学会更频繁地使用主宰能量,自己变现结果的能力也会提升。那种状态就像你终于让电池接对了方向,强大电流得以接通。返回到你身上的能量之波也会放大,因为它与你输出的能量开始形成共鸣模式。那种状态就像推小孩荡秋千。若你用随意时间间隔去推,小孩便不会荡得很高,因为自己的一些推力将互相抵消。但若你以正确节奏去推,小孩将会越荡越高。你每次输出的能量相同,但不同推动情形下得到的结果却大不相同。当你坚持采用单一极化方向的能量时,就是在以正确节奏发挥推力,无需更大努力就能变现出更佳结果。若你使用极化方向混合的能量,试图通过更努力工作的方式改善个人结果,最终只会变现出更多沮丧状态。

当你知道长远来看,使用非主宰的极化方向只会弱化自己的变现效果时,就将更难依赖非主宰的极化方向。一个极度自私的人某天展现出真诚仁慈时,最终只会弱化自己,一个高度奉献的人表现出过度贪欲也会有相同结果。若你在做出极化选择后使用非主宰的能量,这种做法绝对会以某种方式弱化你。

我们可以参考《星球大战》中黑武士达斯·维达的故事。他用高度极化的能量成功创建出属于自己的帝国。然后在《星球大战3:绝地归来》结尾,他忽然转换了极化方向,选择拯救自己的儿子。结果功亏一篑!他和自己的导师全都死去,自己的辉煌帝国也灰飞烟灭。他的所有力量瞬间消失。假如不犯那个愚蠢错误 —— 从恐惧极化方向的视角来看显得愚蠢 —— 他本可杀掉卢克和帝国皇帝,让自己成为整个银河系最强大的人。

极化选择包含了在能量使用上保持连续一致的责任。你不能像人们在选择极化前所做的那样,每天不断转换极化方向。你不能某天选择宽容,另一天又谋划复仇。在单一极化方向上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将提升你创造能量之流的能力。一旦那种能量之流抵达特定水平,你便无法在中途反转它时不产生严重后果。你将很可能变现出能量爆炸的严重结果。

极化带来的结果

在各自的最高强度水平上,两种极化方向都极端强大。但除非选定极化方向,你将无法在任一方向上达到最高强度水平。以-10到10的强度范围来看,你极化前的强度水平可能处于-3到+3的范围,而且这种强度水平属于指数级别。极化之后,你才会逐渐达到其余强度水平… 不过只能在单一极化方向上达到那些强度水平。

《星球大战》又是很棒的类比例子。原力便是极化能量。它有光明一面(爱),也有暗黑一面(恐惧)。若你想要精通掌控原力,就必须挑选其中一面。你的极化方向越纯粹,自己使用原力的能力也越强大。剧中人物角色的极化水平越高,他/她利用原力的能力也越强。那些还未选定极化方向的个体,比如韩·索罗,就没法利用原力取得任何特殊成就,即使在看到他人如何使用原力后,也是如此。不管在《星球大战》还是在真实世界里,犹豫不决的怀疑主义者们很大程度上都会保持无力状态,成为极化人物的棋子兵卒。

你在极化并学会使用更高强度的主宰能量后,会产生重大结果。这些结果包括更清晰的思维,更强大准确的直觉,提升的通灵能力,以及让个人欲望变现的更高能力。总体而言,生活对你来说将变得更轻松容易,因为你有了运用意念能量的更大能力。那种状态就像你变强10倍 —— 自己拿起的所有东西都感觉轻了许多。

但获得这种增强的能力也有代价。你在使用它时会感受到更大责任。对暗黑使者而言,这种责任是提升自己的位置权力,通过竞争优势在你的主要事业领域变得更有主宰地位。对光明使者而言,这种责任就是拓展自己无条件的爱和创意表达的能力。当极化能量流经你时,它会寻求增强流量,提升你作为能量媒介的能力。

极化势头

一旦你开始偏爱某一极化方向,自己收获的反馈将激励你不断朝着相同方向前进。这是因为能量反馈终将与你的主宰极化方向保持一致。从本质上讲,当你使用恐惧能量时,自己会吸引使用它的更多理由。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爱的能量。

例如,若你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服务于所有人的最高福祉,就会从整个宇宙收到巨大的回应能量之流。你给予得越多,自己收获的也将越多。这种回应能量之流,特别在你怀抱感恩态度接收它时,只会激励你继续向外给予。你体验到的喜悦情感也将有同样表现。

另一方面,若你让自己的生命以征服,索取,取胜为中心,反馈而来的能量也倾向于强化你的竞争姿态,因为宇宙始终会再次从你那里抽回能量。你将变现出自己必须不断防范的敌人和竞争者,随着你获得更大位置权力,那些敌人和竞争者也变得更加强大,消耗你能量的企图也更坚决。你变得越强大,自己的反对者也会越强大,自己也越承受不起放松戒备姿态。作为这种能量之流产生的结果,你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将进一步强化你对巩固自身地位和争取更大主宰力量的专注度。

还未极化之人将变现出混合杂乱的反馈能量,因为他们输出的能量也杂乱无章,无法建立起任何前进势头,而且倾向于保持杂乱状态。这类人变现自己欲望的力量非常小,所以常沦为那些更有极化能量之人的棋子兵卒(仆人,雇员,追随者等)。这本身并非一件坏事,因为人们能从中获得重要经验,但人们终究有必要做出清醒自觉的极化选择。

最后的建议

请不必担心要马上让自己完全极化。请从各种小的决定开始,观察那些决定的相应结果。当你解决某个问题,追求某个目标,或发出某个意念时,请清醒决定自己要使用哪个极化方向,并坚守其中。例如,假设你想解决与某个同事产生的问题。你会试图主宰并用力量压倒对方,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是会无条件地宽恕和接纳此人,试图为对方的最佳利益着想?任何一种做法都管用,但它们会带来非常不同的结果,而那些结果倾向于强化你最初做出的极化选择。

当你清醒主动地应用这些极化方向时,请留意那些不同的能量状态有何感受。留意与混合使用极化方向相比,只使用一种极化方向有多高效。这样做将帮你在两种极化方向上积累经验,让你更容易地做出要与哪种极化方向保持一致的最终决定。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2.26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2/polarization/

极化

在自己上篇文章《人们在应用“吸引力法则”时犯的头号错误》里,我说过每个意念都有内容组成部分和能量组成部分,而且在应用“吸引力法则”上两者同等重要。在文章末尾,我还宣称每个意念的能量组成部分有着极化方向。现在我们将探索极化这个概念,它也是理解意念能量的关键所在。

请在阅读此文时尽最大努力保持开放心态。理解概念本身才真正重要,所以尽量不必纠结于我用来描述概念的特定用词。

什么是极化?

为定义极化,我们需要先建立一点概念性的辅助理解支架,所以让我们深入探索一下想法的本质。

作为一种意识生命,你拥有创造想法的能力。若你决定去想一只苹果,显然可以做到此事。

每个想法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1)内容和(2)能量。我将先定义这些概念,然后再说明极化。

想法的内容

一个想法的内容就是它包含的原始信息。若你想着一只苹果,这个想法的内容就是内在思维对苹果的描绘。若你形成一个拥有百万美元的意念,那个意念的内容就是对百万美元的需求。

一个想法的内容部分本身不包含任何情感。内容就是你把想法缩减为可以存储在电脑数据库,或用邮件形式叙述出来时保留的信息。即使原初想法饱含情感,其内容部分也只是那个想法毫无情感的陈述,比如“我很愤怒”这句话,便陈述了真实生活里的愤怒情感。

意念内容部分的定义只是个抽象概念,它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意念的能量部分。我并非暗示你的想法真会分离成不同的两个部分。我想说的是这种理解模式在创造更有力量变现出个人欲望的那些想法上,对你很有帮助。

想法的能量

现在让我们定义想法的能量。能量就是一个想法中非内容的其余部分。这个概念很难用言语解释清楚,因为一旦我将其缩减为言语描述,剩下的便只有信息内容,而非能量。所以我的言语永远无法清楚说明能量概念,就像“喜悦”这个词永远无法传达出真正的喜悦体验。

从直觉层面讲,你已经对自己想法的能量组成部分有一定理解,所以我认为定义能量概念的最好方式,就是允许你此刻从主观视角体验它。下面是个你能用一分钟完成的简单练习,可以向你展示想法中能量部分的体验感受:

现在努力在你的思维中持有“我很快乐”这个想法。就算帮我个小忙,请在脑中持有这个想法几秒钟。注意你在持有这个想法时自己的实际感受。

现在请持有同样的想法(有完全一致的内容)… 但这次包含更强烈的能量。请用一切必要手段,让“我很快乐”这个想法在你的思维中变得更强烈 —— 微笑,改变身体姿势,更深入地呼吸,站起身来,昂头挺胸,四处走动等等。在这种新的能量水平下,更多持有那个想法几秒钟。留意这个想法与先前想法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即使两个想法在纯粹的内容部分保持不变,你能否感受到能量上的提升?

现在请降低感受强度,把“我很快乐”这个想法的能量状态调低。剥离想法的所有能量,让它在你脑中缩减为纯粹的信息内容。这个想法就变成一句无聊乏味的话语。再把这个想法作为纯粹的信息内容持有几秒钟。留意此种感受和之前两个想法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能感受到三者在能量上的差别吗?

即使想法的信息内容在三种情况下完全一样,你对三个想法的主观体验却完全不同。从客观角度讲,你的呼吸,生理机能和身体活动会发生改变,以反映出自己所持想法的能量状态。如果某人在你面前进行这个练习,你将能感知出对方的差异表现。通过观察他人的生理反应,我们不难判定对方想法能量的强度水平。判定孩子的变化表现尤其容易,因为孩子更少掩饰他们的情绪状态。

能量和情感

你可能认为能量和情感是同一种事物。它们彼此相关,但肯定并不相同。情感对能量而言就像热度对火焰。想法能量的流动会创造出情感,正如火焰会产生热度。若你持有的想法能量强大,就会感受到强烈情感。若你持有的想法能量微弱,就会感受到很少或毫无情感。

能量并非你能创造或摧毁的某种事物。它直接存在于此。它无处不在而且始终可用。使你感受到强大情感的并非能量本身(能量无处不在),而是穿过你的能量之流。

有些自助导师们建议你可以通过为个人想法注入更多情感,提高自己变现个人欲望(或实现个人目标)的能力。这种建议属于误导。那就像说你可以通过调高室内热度,让火焰燃烧得更加猛烈。严格来讲这种做法也没错,但它属于效率极低的策略,自己最终投入的能量远大于收获的能量。若你想让火焰(个人意念)燃烧得更猛烈,就应添加更多燃料(能量),这样产生更高热度(情感)就是自然结果。

一旦你理解了能量概念,开始熟练运用它(尤其是在懂得极化概念后),便会发现直接通过视觉化想象能量流动,就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状态。你根本没必要为了激发自己进入狂热情感,而像傻子一样挥舞双臂。:-)

与人们的普遍信念相反,像激情之类的强烈情感并不会加强或激励行动。激情并非个人动力和积极性的真正来源。激情本身只是想法能量高昂状态的副产品。你会看到激情和积极行动同时出现的原因,在于它们都是想法能量之流产生的结果。没有想法能量,便不会有激情,不会有积极行动,各种想法也不会变成现实。

所以生活中实际结果的产生过程会像下面这样:

意念(内容 + 想法能量) -> 激情 + 直接行动 + 被动变现过程 -> 实际结果

在不同情况下,激情、行动和变现过程的特定混合形式也不相同,但引发一系列事件的终极缘由就是原始意念。我把直接行动和被动变现过程基本看成相同事物,因为当激情状态高昂时,行动本身反正也会变得好玩有趣,毫不费力。

别忘了我们此刻是在谈论能量,而非内容。你可以花上数小时持有内容很棒,但能量低下的想法(比如每天背诵自我肯定语句),却实际上变现不出任何激情,行动和结果。与之相似,你也可以持有能量高昂但内容差劲的想法,自己将感到动力高涨,想要充满激情地追求它们并产生结果。我肯定你早已体验过这两种极端情形。

真正让我感到神奇的是,当自己形成一个强大意念,一个我注满了想法能量的意念,早在那个意念变成现实前,其他人(尤其是对能量敏感的某些人)就能开始感应到它。例如,有几个人告诉我的妻子Erin,他们在梦里见到我做着某些事情,梦中还包含并不寻常的具体细节。那些细节属于我发出的某些强烈意念的一部分,但我从未告诉过任何人关于那些意念的事情,甚至包括妻子Erin。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想法能量已开始和某些人产生共鸣,而那些人终将参与到意念的变现过程中。虽然在现实世界里完全实现这些意念可能要花上十年或更长时间,但在能量层面上,创造过程已开始运转起来。

把能量看作实用工具

取决于自己的特定信仰系统,你可以用来替代能量说法的其他术语包括气,圣灵,生命能,超自然力量,生命力,道,形态场,心灵能量等。你采用什么术语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概念本身。

我并非在此主张某种精神哲学。我只想展示一样你可以使用的工具。我在很大程度上把想法能量看作一种数学概念。例如,请考虑对-1开平方根带来的虚数概念。整个虚数空间在真正的实体世界中并不存在,但此概念仍可用于解决各种有趣问题,并产生有着巨大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

能量之流和技能

作为意识生命,你拥有引导宇宙能量之流的能力。事实上,这种能力是意识存在最基础的技能之一。我说它是种技能,是因为人们在此能力上有着不同的程度水平。像其他任何技能一样,你在这个领域会有某种水平的天生能力,但你也可通过不断练习获得提升。不过,期望一夜间精通这种技能是极端天真的想法。若你神奇地幻想在第一次尝试它时,就能让自己的所有问题立刻烟消云散,我便建议你看看《成为黑带选手的成功几率有多大?》这篇文章。

在引导能量之流上变得技能娴熟,需要专心投入,不断练习和坚持不懈。若你指望“吸引力法则”是种不劳而获的捷径,就需要让自己先长大一点。

你成功应用“吸引力法则”的能力,取决于你生成能量之流的能力。若你无法实现强大的能量之流(可以通过直接体验到强烈情感来证明),自己便会痛苦地面对失败,毫无实际结果。这并非世界末日,但它意味着你将花费更多时间服务他人的意念,而非去享受自己意念的实现过程。

你会在“吸引力法则”新手身上反复看到的一种模式,就是他们形成的意念只有内容,没有能量。他们不断调整意念内容,误以为拥有更棒内容就是答案所在,但他们永远无法在能量部分创建起足够强度。当这些人谈论自己的意念时,话语背后并无激情,内心火焰和能量。

许多在尝试应用“吸引力法则”上结果不佳的人们,只是缺乏创造和维持能量之流的技能。请尽量抵制得出“吸引力法则”并不管用的结论。那就像选秀歌手因为没能通过海选,就抱怨声波本身不管用。而问题可能只是你唱得太糟。但表现糟糕没什么大不了。别忘了《黑客帝国》里的一句话:“所有人第一次都会失败。”你只是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平心而论,对那些挣扎于“吸引力法则”并犯下各种新手错误的人来说,有这种结果的确不是他们的错。如今“吸引力法则”周围都是天花乱坠的营销宣传,这些夸张宣传过于简化事情的真正复杂性,让人们以为自己能期待一夜间马上收获结果。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人群将一如既往地感到失望,但看出表面之下深处真相的人们会找到美妙结果。请尽最大努力忽视各种营销宣传,让自己感到无需攻击它们或为其辩护。你不用花费一分钱,就能继续追求使用“吸引力法则”。

极化

现在我们终于准备好了探索极化这个概念。对于理解如何创造高能量意念,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概念。

想法由内容和能量组成,而极化方向是能量部分的一种属性。当我们考虑一个想法的能量状态时,其实说的就是能量之流。但为了得到能量之流,我们需要流动方向。

能量流动的可能方向是什么?对意识存在而言,只有两种方向合乎情理:流向你的意识存在,或流出你的意识存在。能量可以流向你,或者可以从你那里流出。你就像拥有两种气流设置的真空吸尘器:吸入气流和吹出气流。

能量之流的极化方向就是它的流动方向。流入的能量有一种极性,流出的能量则有相反极性。

所以下面就是能量流经你意识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

1. 你 -> 宇宙(直接来自你意识存在的能量流向宇宙)

2. 宇宙 -> 你(你把来自宇宙的能量吸入自己的意识存在)

第1种方式就像呼出空气,第2种方式就像吸入空气,只不过我们在此谈论的是能量,而非空气。

我并非说有任何类型的实体能量流经了你的肉体。我们最好把这种能量看作一种概念性理解的工具。若你想争论不存在这种形式的能量,我会直接同意你的看法,就像我会同意不存在虚数这种事物一样。但是,我将继续把这两样事物当作概念性的理解工具使用。

选择极化方向

每个想法的极化方向要么向外,要么向内,永远不会同时存在。实际上一个想法完全可以表现为中性状态,这意味着想法有内容但无能量,因为没有能量,这个想法便无法极化。例如在脑中想象一支铅笔或持有某个毫无情感的念头,你就不会和能量之流建立起联系。

这也是问题关键所在。两种不同的能量极化方向彼此并不兼容。当你同时有强度相同的两个极化方向时,它们会相互抵消。这个过程就像矢量相加。若你把两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矢量相加时,最后得到的将是零矢量。如果一个矢量比另一矢量稍长,最后会剩下一些能量,但最终结果远小于你全部投入的总能量。请想象把10个单位的内流能量与8个单位的外流能量相加。你总共投入了18个单位的能量,最终只得到2个单位的净内流能量,因为8个单位方向彼此相反的能量直接抵消了。事实上你正在自我抵制地工作。

当你应用“吸引力法则”时,不理解极化方向会是巨大的沮丧来源。因为你完全有可能在个人意念中投入许多能量,但若把两种不同的极化方向混合在一起,最终将结果甚微,或是毫无结果。遗憾的是,我们很容易默认采用这种做法。若你想实现特定欲望,通过选定单个极化方向并持续使用它,你才会收获最佳结果。

极化你的意念

基于极化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关于意念的两件事情:

  • 没有强大极化方向的意念非常虚弱,缺少变成现实的力量
  • 拥有强大极化方向的意念十分强大,会有变成现实的充沛能量

要想极化一个意念,你必须为它持续补充同方向的能量。那些能量必须要么向外流出,要么向内吸入,但不可同时混合两个方向。

鉴于这种概念模型,一切事物都是能量,所以虽然你的意念内容看起来可能与能量无关,但从终极意义上讲,你可以把自己的意念想成某种能量之流,而且那股能量之流要么在向你流入,要么在从你流出。没能和两种自然流向之一保持一致的意念,实际上就没有变成现实的力量。

下面是和向外流出的极化方向保持一致的行为例子(从你的意识存在流向外部宇宙):

  • 写本书
  • 创建一份生意事业
  • 写支歌曲
  • 画幅画
  • 举办一场聚会
  • 做次演讲
  • 开通博客

下面是和向内流入的极化方向保持一致的行为例子(从外部宇宙流向你的意识存在):

  • 买辆新车
  • 吸引一份新的感情关系
  • 收到一笔钱
  • 找份新工作
  • 获得某种声望
  • 赢得一场竞赛

严格来说这些清单内容并无能量(或极化方向),因为作为单纯文字,它们把意念缩减到只剩信息内容。但我想你可以看出,每个行为例子在能量之流上,有着符合逻辑的方向选择。

向外流出的能量涉及创造和给予。向内流入的能量涉及索取和接收。虽然两种能量看起来可能十分相似,但它们其实是非常不同的事物。

我们完全有可能对相同的意念内容应用不同的能量极化方向。以吃顿美好晚餐的意念为例,你可以对此意念灌输向外流出的能量,把它想象成创造性的付出,专注于准备一顿有趣晚餐,构思一份原创菜单,布置漂亮餐桌,或许还可和他人一起分享食物。你此时在给宇宙增添实质内容。另一方面,你也可以对此意念填充向内流入的能量,专注于满足自己的胃口,享受食物的味道和质感,被人服务,并在用餐后感到心满意足。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在从宇宙接收能量。若你挑选一种极化方向并坚守其中,最后就将获得最棒的晚餐体验。若你从未尝试过清醒主动地这样做,我便强烈鼓励你这样去做。

要想形成一个强大意念,请把那份意念想成只是向内流入或向外流出的能量。你主要是在创造,还是在索取?清晰明了地知道你将使用哪种极化方向非常重要。

若你没法辨清自己的意念是向内流入,还是向外流出的能量状态,最终就会得到很难实现的虚弱意念。当你形成一个真正的意念时,自己要么是在向宇宙给予某样事物,要么就是在从它获取某样事物。虽然你可能在意念实现的过程中同时体验到这两种结果(给予导向收获,或索取导向给予),但真正重要的是你把意念能量专注于单一方向,而非两个方向都有。你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向外发送能量,或是向内吸取能量上。

选择极化方向本身并无对错,根本不做选择才是错。若你在个人意念上灌注极化方向混乱的能量,就是在浪费自己的努力付出。两种方向的能量只会彼此中和抵消。

极化方向的情感反馈表现

若你从另一角度审视这些概念,也许更容易理解它们:即极化能量的情感反馈表现。如果你在意念上应用了高度极化的能量,就将体验到一股强烈情感。但取决于你选择的极化方向,那股情感将表现为完全不同的性质。

若你使用创造和给予(向外流出)的极化方向,将会体验到与爱、喜悦和激励类似的相关情感。

若你使用索取和接收(向内流入)的极化方向,就将体验到与贪婪、淫欲和权力类似的相关情感。

这些极化了的情感状态彼此互不兼容,那也是情感背后的潜在能量互不兼容的预料结果。不过,每种极化方向产生的巅峰情感状态,都体现为激情形式。在每个方向上,你均会体验到十分强烈,充满动力的情感状态。

基于情感体验,社会训化和个性特质,你可能会偏向某一极化方向。但从宇宙视角来看,这些极化方向地位等同。假如说一方比另一方更好,就像在说吸气要比呼气更好一样。

若你在专注于个人意念时并未体验到强烈情感,这足以说明你要么没有给那些意念投入足够能量,要么就是在意念上注入了极化方向混乱的能量。

例如,写这篇文章时我便在使用向外流出的极化方向。我的意念能量专注于将写作看成一种有爱、连接,创造,给予和做出贡献的行为。我并未想着这篇文章给我个人带来什么好处,它会产生何种反馈,它在搜索引擎里排名如何,或是我能从广告点击里获得多少收入,因为那些想法都是向内流入极化方向的能量特征。所以这种写作对我来说是极其享受的体验。创造性的想法点子能轻松容易,毫不费力地流淌而出,在情感层面我也感到极其幸福和心满意足。

你用来表达某个意念的具体语言并没那么重要,除非它们可以帮你获得极化方向。你甚至无需把意念用语言表达出来 —— 只要自己喜欢,你可以直接用纯粹想法,图像,或声音的形式持有那些意念。请想象自己给某人书写一封邮件。具体语言并没那么重要,只要你能传达出自己的基本意思便可。但直至你点击“发送”按钮,邮件信息不会前往任何地方。

你的人生经历很可能向你展示过,当自己持有情感强烈的意念时,那个意念极可能变成现实。你会充满动力地采取行动,但那种状态看起来也像是宇宙在弯腰后退,帮你抵达目的地。在这些情形里,你便在使用极化能量,强烈专注于向外流出的创意表达(给予),或是向内流入的索取行为(接收)。与混合两种极化方向不同,你主要专注于两者之一。你要么处于“我想给予”,要么处于“我想得到”的状态。自己感受到强烈情感,便是正确使用极化能量的自然结果。

针对极化话题,我还有很多想写的内容,所以请大家保持关注。与此同时,我想挑战你直接去观察流经自己日常生活的能量的极化方向。你真正理解极化方向重要性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亲身体验。无论你何时观察到自己或他人身处某种情感状态,请停下来注意那时展现的能量之流。它的极化方向是什么?它正专注于向内流入,还是向外流出?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2.21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2/polarity/

人们在应用“吸引力法则”时犯的头号错误

无论你何时形成一个意念,那个意念都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组成部分是意念的信息内容。此内容属于你个人欲望的信息部分。它就是你决定想要的任何事物,比如一份新职业,更好的感情关系,或额外收获1万美元。这一部分非常直截了当。

第二个组成部分是你在意念中注入的能量。有些人将这种能量描述为一种感受,比如激情或感恩。但感受其实是能量产生的结果,而非能量本身。不过,当你体验到强烈感受时,自然知道自己意念里充满能量。

稍后我会更详细地解释意念的能量部分,但让我们先说明下面这些事情…

应用“吸引力法则”的失败体验

我经常听到人们抱怨自己忠实正确地应用了“吸引力法则”,但他们的意念就是无法变成现实。一些更顽固的坚信者,即使“吸引力法则”日复一日地毫无结果,仍然继续使用相同的无效做法,就像不断拿头去撞墙壁,希望撞得一条出路来。(请别这样对待自己。)其他人只是在数小时内没有变现出自己的咖啡,便很快选择放弃,得出整个“吸引力法则”的概念完全虚假的结论。(也请不要这样对待你自己。)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为何意念要花如此长时间才能变现?》的文章,其中说到人们在尝试应用“吸引力法则”(未获成功)时,经历的一些常见问题。现在我想说明其中最普遍的一个错误。

单靠信息内容本身并不够

这就是人们犯的头号错误:他们误以为信息内容就是意念全部。问题在于单靠信息内容并不够,因为能量也是每个意念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出色内容 + 毫无能量 = 除了沮丧不会变现出任何结果的一份意念

请想想如今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内容。那些内容能只靠自己在全世界四处传播吗?当然不能。它们还需电能才可以传递给你。没有电能,那些信息内容便是一滩死水。

假设我为这个网站写了篇新文章,但在发布它之前,家里忽然断了电。起初我很沮丧写作内容没法传递给读者。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它是内容本身的问题吗?我需要提升内容质量… 写作更多内容… 或是把它贴在自家墙上吗?这些看起来都是挺蠢的解决方案,难道不是吗?但那恰恰是很多人在试图“解决”自己看起来不太灵验的意念时,采用的实际做法。

若你喜欢挑剔自己意念的措辞方式,就像是一位作家挑剔自己私人日记的措词用语,而那本日记永远不会有其他人前去阅读。这样做根本无关紧要。

意念的能量组成部分是什么?

意念的能量与电能并非相同事物,但电能是用来理解此概念的一个挺好比喻。请不必纠结于具体术语 —— 真正重要的是理解概念本身。

很多人将能量视为你在意念中带入的情感力量。情感属于能量的一部分,但强烈的情感是能量产生的结果,而非产生能量的原因。

若你想看到某些高能量状态的意念,不用到远处寻找,看看身边的小孩足矣。小孩就是意念变现的大师。当他们真正想要某件事物时,绝不会弄错目标。他们会要求得到它,跳上跳下地索取,在表达自身欲望时能逼得周围所有人发疯。假设他们不会放弃,小孩在变现自己想要的结果上确实擅长得要命。

你会给自己的意念带入何种能量?你是像谈论一片烤焦的面包那样说出它们?还是无比渴望到人人都能看出你的热情正如口水般从嘴里流出?

我并非建议你应该像个小孩那样,为了块糖果胡闹发怒,但若你对自身意念的感受还不如对即将到来的周末更兴奋… 好吧,那周末便是你会变现出的唯一结果。

情感表现可以衡量意念能量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强烈情感其实是能量产生的结果,而非产生能量的原因。情感的价值在于,它们能让你知道,自己在某个意念中成功注入了多少能量。若你对某个意念洋溢着无限热情,以至于人们不断告诉你闭嘴别再谈论此事,那么显而易见,你在这个意念背后就有很多能量。

那这种能量的真正来源是什么?

这种能量其实源于宇宙世界本身。那些能量已经存在于此。你只是需要通过个人意念,与其中一些能量建立联系。

让我们想想电能的工作方式。大量电子已经遍布于你家的电线里,当你按下开关,闭合电路时,它们便开始流动,从而创造出电流并为各种电器提供可用电能。虽然作为粒子,电子的移动速度并不快,但电场会以光速传输,所以各种电器能即时开启。

你的意念也有相同工作方式。意念能量已经存在于此。你只需要让能量朝着正确方向流动。而且能量状态与意念的实际内容并无关系。电能不会在乎它要供电的是台电脑,还是台咖啡机,意念能量也不会在乎你要打造的是份生意事业,还是颗炸弹。

极化

那么你该如何让这种能量流动起来?首先你需要理解极化这个概念。

我们回到电能的例子上。请想象一个电池。它的两端是彼此相反的两极,一正一负。若你将电池接入一个回路,电子便会朝某个方向流动,从而创造出电流。如果你把电池换个方向,重新接入回路,就将反转电线中的电子移动方向,创造出方向相反,但大小相同的电流。

如果你想增加通过回路的电流强度,该怎么办?你可以增加更多电池,对不?但为做成此事,所有电池必须排列一致,创造出方向相同的电流。假如电器设备里所有电池的摆放方向有的正确,有的错误,那台设备就无法工作,因为你没能形成电流。

这个例子和意念变现有什么关系?你应用在自身意念上的能量也有极化方向,很像一个电池。它可以正向或反向流动。当你体验到强烈情感时,便知道自己拥有强大的意念能量流。没有情感就意味着你没有能量流。

很多人试图在同一回路中同时使用两个极化方向,从而搞砸了意念能量流。你不能在这样做后还期望用“吸引力法则”获得好结果。这种做法不会管用。你必须只使用一种极化方向,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连续一致。

那么意念变现过程的两个极化方向是什么,你又该如何应用它们创造出强大的意念能量流?我将在自己的下篇文章《极化》中详细说明,请大家保持关注。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2.19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2/polarity/

最闪亮的那只熊

像很多家长一样,我也喜欢鼓励自己孩子在艺术上的发展。家中办公室正对办公桌的墙上,就挂了块软木板,自己会骄傲地把孩子们最新的艺术创作钉在上面。

几天前,女儿艾米丽(6岁)告诉我,她想再为我画只熊,添加到我的收藏软木板上。之前她已描摹了大概10只我给她画的原始版的熊。

她计划用相同流程创作第11只熊,但这次我让她尝试从零开始画只自己的熊,而非再去描摹。女儿朝我耸了耸肩,便跑到自己房间试着画了起来。

大概30分钟后,我走过女儿房间时听到她在哭泣。当我问她出了什么问题,她甚至哭得更加大声。接着她对我咆哮着(几乎就像只熊那样)喊道:“我做不到!我做不到!我甚至画不出和其他熊一样的熊来!自己画太难了!我做不到!”

我给了女儿一个拥抱,让她平静下来。然后向她解释说:“艾米丽,我没想让你画只像其他熊一样的熊啊。我想要你画出自己版本的熊。我甚至不在乎它看起来是不是像只熊。我只想看到你创造的东西。我想要艾米丽的原创画作。”

我对她解释说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失败。她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创造某样东西。女儿怀疑地望了我一眼,但还是同意再尝试一下。

过了一会儿,艾米丽来到我的办公室,清理出软木板上的一块区域,将她最新画的熊钉在上面。她不再感到沮丧… 只剩下高兴快乐。

艾米丽画的熊也许不像描摹的那些熊一样精致或统一。那只熊的边缘可能还有点粗糙(若你靠近看的话)。大多数人甚至可能看不出那是只熊… 或许以为是头水牛或牦牛。

显而易见,仅仅因为我是她老爸,艾米丽画的熊在我看来就无比珍贵。这幅画表现了女儿的创造力和父女间的特殊关系。但除此之外它还有更多意义。

软木板中间的那只熊在一群熊里格外突出。他独一无二。事实上,正是其他熊作为背景,才让这只熊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描摹的那些熊面对中间这只熊肯定感到非常困惑。他为何不跟其他熊一样?为何他的边缘线条曲曲折折,而非流利笔直?为何他看起来浑圆一团,而非轮廓分明?什么给了他显得独特的权利?难道所有熊不该全都一样吗?

在公开环境里,描摹的那些熊会忽视,嘲笑,并尽最大努力回避中间那只熊。但在灵魂深处的私密环境里,描摹的熊们会渴望更像那只独特的熊。软木板中间那只熊的存在,不断提醒着他们自己所没有的勇气。在思维层面,周围的熊会憎恨中间那只熊的独特性,但在心灵层面,他们又会喜爱那只熊的独一无二。

中间那只熊比其他任何熊都更闪亮,不管多么努力地尝试,其他熊都无法转移目光。与此同时,他们对身为一只描摹的熊感到绝望,希望自己能成长为更闪亮的某种事物。

中间那只熊是清醒自主意识创造的结果。其他熊则是克隆复制品。

你又是什么类型的熊呢?你的人生是清醒自主创造,还是克隆复制的结果?你是否努力想跟其他人一样,还是能召唤出自身勇气,成为中间的那只熊… 如此闪亮地散发光芒,甚至其他熊也开始反射出你的亮光?

倘若一个六岁的小女孩都能做到此事……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2.15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2/the-brightest-b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