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际关系

对于人际关系,我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和他人的彼此关系,其实是我们和内在自我之间关系的投射结果。我们的外部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内部关系实际上是同一种关系。只是因为我们在通过不同透镜视角观察,它们才看起来不同。

让我们思考一下这种说法为何正确。你的所有人际关系都存在于哪里?它们都存在于你的想法里。你和另一人的彼此关系就是你想象它应该是的样子。无论你爱某人还是恨某人,自己都是对的。另一人对你的关系认识可能完全不同,但请明白你认为他人对你有何看法也属于自己想法的一部分。所以你和他人的彼此关系包括了你对他人的看法,以及你认为他人对你有何看法。你可以进一步将它复杂化,想象对方也会去想你对他们有何看法,但归根结底,那些内在的想法观点,就是你在人际关系上拥有的全部内容。

即使你的人际关系存在于某个客观世界,独立于自己的各种想法,你也永远无法进入那种客观视角。你始终都会通过个人主观意识的透镜视角观察各种关系。你能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做法,就是想象自己是客观的,但那与真正的客观性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情。因为观察行为本身需要一个清醒自主的观察者,而这种观察者在本质上是主观的。

你永远没有希望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获得真正准确,100%的客观理解,此事最初看起来可能挺让人苦恼。你永远无法逃脱自身意识存在的主观视角。那种状态就像试图通过永远罩在眼睛上的红色透镜,找到蓝色物体。这种状态并不会阻止人们努力尝试,但那些尝试纯属徒劳。若你落入试图把人际关系看作外部客观事物的陷阱,就会无可逃避地一直使用不准确的现实模型。因此,你在人际关系上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无穷无尽的沮丧状态。在与他人交往上,你会比原本需要的程度困难许多。在直觉层面上,你可能知道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有某些不对的地方,但你将一直困于那种状态,除非自己意识到你和他人产生的每份交往关系,其实是完全存在于自身内部的一种关系。

幸运的是,一旦你学会拥抱人际关系的主观本质,与他人交往就将轻松容易许多。当你有了正确地图,抵达自己想要前往的地方也会更加容易。人际关系的主观视角,意味着你可以通过着力于和内在自我的彼此关系,来改变或提升你与他人的外部关系。进一步讲,你也可以通过着力于和他人的外部交往关系,改善提升你与内在自我的彼此关系,比如提高个人自尊。归根结底两者都是同一样事物。

下面是这种理念如何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例子。

当我最初遇见妻子Erin时,自己很快注意到她有讨厌整洁秩序的倾向。妻子从小就有房间杂乱的习惯,整洁有序对她而言永远属于外星概念。在Erin的归档文件柜里,我曾发现过一个标记为“我不需要的东西”的文件夹。大家可以琢磨一会儿这个文件夹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是成长在一个家里永远 —— 我真的是指永远 —— 整洁干净的环境。甚至在孩童时期,我就为保持房间整洁有序感到骄傲。所以自己经常推动Erin变得更整洁有序,很可能就没什么好惊讶的。

若我们试图“客观地”看待这种情形,你可能建议的解决方案,会是我努力变得对杂乱无序的状态更宽容,而Erin努力变得更整洁有序,或两种做法的混合状态。你也可能认为我们在这个生活领域不够兼容合拍,双方应该努力寻找降低冲突水平的方法。基本上来说,这种解决方案有点像是寻求减缓问题症状的妥协做法,但核心问题依然没能获得解决。

现在我们看看主观视角有什么说法。主观视角的现实模型认为我和Erin的彼此关系完全处于自己的清醒意识之内。所以我和Erin的冲突只是自身内部冲突的投射结果。照此推测我想让Erin变得更整洁有序的愿望,意味着我其实想改善提升自己在此领域的表现。事实是否如此?没错,我必须承认事情的确如此。当我批评Erin不够整洁有序时,也是在表达自己想变得更井井有条的个人愿望。

这是对人际关系问题完全不同的定义,而且暗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此时的解决方案就是我要致力于提升自己在整洁有序上的标准。这与我们在客观现实模型下得出的解决方案非常不同。要落实这个解决方案,Erin甚至不需要涉及其中。

从客观现实模型的立场来看,这种主观解决方案似乎显得愚蠢。甚至有适得其反的效果。难道自己变得更整洁有序的努力,不是只会增加我与Erin之间的冲突吗?

然而下面才是真正令人着迷的部分。当我真的尝试主观视角的解决方案,从提升自我着手时,Erin忽然开始对变得更井井有条产生了浓厚兴趣。她买了新的家庭办公室家具,并给以前的杂乱物体指定新的摆放位置。她还聘用清洁服务来打扫房间,并在清洁人员到家前做了更多清理杂物的工作。她为孩子们买来新的卧室家具,清除了许多物品,并给慈善机构捐出很多旧物品。她开始寻找好的房屋管家,写了一份可以外包的清洁任务清单。我真的没有迫使她做这些事情,倒是她有点开始推动我这样做。

不知怎地,当我致力于提升自己(看出人际关系是个内部问题,而非外部问题时),Erin也会随之行动。我在其他事情上也测试过这种模式,结果同样如此。我的“外部”人际关系会不断发生变化,以和我的内部关系保持一致。我在其他人那里也看到过这种效果,但在Erin和孩子们身上最明显,因为他们是和我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们。有时这种跟随效果发生的明显和迅速程度,甚至让我毛骨悚然。不过,主观现实模型认为这就是现实世界的运转方式,所以我很高兴有个能解释此种结果的范式。

我鼓励你也做些试验,看自己的外部关系会如何反映自己的内部关系。请尝试这个简单练习:列出一份清单,写出他人令你感到烦扰的所有问题。现在重读这份清单,就像那些问题都适用于你一样。若你保持诚实,自己必然承认对他人的所有抱怨其实就是对你自己的抱怨。例如,若你因为觉得小布什是个糟糕领导而讨厌他,有无可能你自己的领导技能也不佳?然后请致力于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或努力接受你现有的领导水平,并留意小布什在此领域的表现是否突然看起来有了显著改善。

我们很难承认自己对他人的抱怨,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抱怨。但好的方面在于,这些人际关系问题解释了你依然需要成长的地方。因此,加快个人成长的一个绝妙方式,就是和他人建立各种关系。你和他人的互动越多,对自己的了解也越深。

我相信人际关系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都会指向无条件的爱。根据主观现实模型,当你宽容,接纳,关爱自己的所有部分时,你也会宽容,接纳并关爱其他人的本来样子。你越能改善提升自己与个人想法、信念和意愿之间的内部关系,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和谐有爱。请在自己的清醒意识中持有无条件的爱,你也将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它的反映结果。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1.29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understanding-human-relationships/

感恩

感恩等于财富,财富等于感恩。你以前很可能听过这样的表述… 或至少相似的话语。当然从人们内在情感层面来看,两者有这种联系似乎没错。我们挺难想象一个人在感到富有的同时不会觉得感恩。若你真的充满感恩,无论自己当下情形如何,很可能也会觉得挺富有。

出于富有和感恩之间这种明显的相互联系,很多所谓的财富专家建议人们若想提升富有状态,应当专注于变得更加感恩。这种建议表面上听起来不错,和“吸引力法则”也相吻合。其理念就是通过变得更感恩,你会觉得更加富有,从而将更多富有状态吸引到你的生活中。

我也广泛测试过此事,发现练习感恩存在一种有效方式和一种无效方式。遗憾的是,无效方式要明显得多,我有很多年都困于那种感恩形式。但自己最终获得了对感恩的更深理解,找到练习感恩的更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也能产生更美妙的外部富有状态。

首先,我将说明练习感恩的无效方式。让我们把它叫做第1级感恩吧。这是一种对你的财物和当下生活情形的感恩表现。它也是我们从小习得的感恩行为:感谢收到礼物,糖果,到公园游玩等。当你作为成人实践此种行为时,会为下面这些事情生出感恩想法:

  • 安全住所
  • 物质财富
  • 私家汽车
  • 自身健康
  • 感情关系
  • 幸福家庭
  • 满意工作
  • 个人技能
  • 快乐假期

请注意第1级感恩会超出物质财富的范围。当你试图列出自己感恩的事项清单时,它就是你很可能想到的感恩形式。

我并未暗示这种感恩形式有任何糟糕或错误的地方。它肯定比产生贫穷匮乏的想法更好。不过,就激活“吸引力法则”而言,这种感恩形式的有效性相对虚弱无力。

当人们试图采用第1级感恩的做法时,通常是因为对当下情形有自满或消极感受,却又尝试看到事情的光明一面并打造某些积极势头。若你曾用“至少”这样的词语开始表达感恩,就应明白我说的意思。比如至少我挺健康,至少我有安全住所,至少我有假期等。

这些话语潜在的含义是:我的现有情形还不错,自己暂时可以对它感恩,但真诚感恩并非我的默认感受,因为归根到底自己当下的生活情形并没那么令人兴奋。现有情形通常让我感到空虚或自满,而非充满感恩。

当选择这样做时,自己能注意到当下生活情形,并对它有所感恩。我可以对自己的婚姻,孩子,房子,职业,友谊等事物有所感恩。这种感恩体验本质上与我在更不富裕的生活情形里找到的感恩体验并无不同。

即使你的整体生活情形看起来消极负面,仍可通过改变注意力方向,暂时进入第1级的感恩状态。对某些人而言,这种做法可以成为完成重要态度转变的辅助手段,但在大多数情形里,它只能提供暂时缓解,无法产生重大持久的好处。

第1级感恩通常无法触发“吸引力法则”的原因,就是它过于虚弱无力。这种做法就像喝酒精替代饮料 —— 毫无力道可言。你可以暂时享受这种感恩状态,但总的来说自己将困于旧的行为模式。第1级感恩十分脆弱,因为改变生活情形或注意力方向,就能使你脱离那种感恩状态。甚至收封邮件都能让它消失。

让我们接着探索第2级感恩。我将它看作“全面性感恩”,因为这种感恩独立于任何处境与情形。它是对生活本身,生命存在,以及你体验经历的一切事物的感恩感受。但与需要持续专注才能体验到的暂时感恩情绪不同,第2级感恩更像一种潜在的生活态度。通过实践练习,它能够成为你自我身份认知的一部分。

第2级感恩包含第1级感恩的所有内容,但又超越于此,还包括下面这些感恩事项:

  • 你的生命
  • 整个宇宙
  • 时间和空间
  • 你的问题,挑战,困苦
  • 你的缺点和错误
  • 你的意识存在
  • 你的狭隘自我
  • 不友善或不公平对待你的人们
  • 你的想法和情绪
  • 你的选择自由
  • 各种思想和观念

第2级感恩会说:“存在本身是多么美妙!”环境情形无关紧要,因为这种形式的感恩是无需辩护的个人选择。它是对存在自身的彻底迷恋感。

你对人生这趟冒险旅程充满感恩,包括它的所有曲折坎坷。这种形式的感恩与无条件的爱同义,因为你对环境情形或外在结果并无依附感。因此,你也不会对损失或变化感到恐惧。

第2级感恩就像你的意识背后总回荡着一声声惊叹。其他一切人生体验都位于这声惊叹之上。感恩态度会成为一块宏伟画布,你的人生将描绘其上。

或许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类比,就是把人生想象成玩一款视频游戏。这款游戏绝对是巅峰作品。你会为它的图像,音乐,可玩性,角色设置等方面惊叹不已。输赢对你来说无关紧要,因为游戏体验本身才是让你入迷的地方。你对这种体验的本质无比着迷,体验细节反而处于次要地位。

若你能保持这种惊叹好奇的状态,很可能在游戏中有出色表现,享受整个体验。最终你也将擅长玩这款游戏。你的辉煌积累成果可能包括高级游戏角色,许多金币,以及和其他游戏角色的强大联盟。但那些事物只是你享受游戏体验的自然结果,而非感到享受的原因。即使你在刚开始玩游戏,还未赢得任何有意义的财产时,这款游戏仍能让你觉得好玩有趣。在有些游戏里,你甚至可以深陷债务,但仍体验到大量乐趣。

若想了解更多关于“人生是场游戏”的整体概念,请一定阅读《人生 —— 一场终极游戏》一文。很多人发现,对于超越恐惧并松开自己在环境情形上的紧抓依附心态,这种类比很有帮助。对外在境遇条件的依附感放手,是体验第2级感恩的关键。

当对存在本身充满感恩时,你便从做出感恩行为,转变为身处感恩状态。在这种生活层面上,你终将激活“吸引力法则”,因为自己一直都在广播感恩心态。感恩将成为你自我身份认知的一部分。最终你会吸引到与真实自我彼此共鸣的环境情形。

当感恩感受是建立在有条件的临时环境情形上,比如你的财务,工作,和感情关系时,你的基本身份认知不会发生变化。但当你将感恩感受根植于某种恒久事物,它也会成为你的恒久部分。与说出“我因为某件事充满感恩”不同,你会直接说出“我就是很感恩。”

在开始转变到第2级感恩之前,我在实践第1级感恩上花了至少10年时间。它是个非常渐进的过程,会随感恩感受变得越来越无条件而发生转变。这个过程是从我尝试对那些自己通常不会觉得感恩的事情充满感恩开始,比如自己的呼吸,路边的草木,听到的音乐,个人最大失败等等。这种做法帮我看出不论某件事物看起来有多消极负面,毫无意义,或常规普通,它仍值得我去感恩。感恩就是揭示生活之美的一面透镜。

所以如果要我提供一个建议做法,自己便推荐大家练习对你最不期望感恩的事情充满感恩。选择一个不太可能感恩的目标X,然后坚持这种想法:“我对X充满感恩。”你终将朝着无条件的感恩感受发生转变,自己能随时随地拥有感恩状态。

在实际生活中,我发现随着自己的感恩变得越来越无条件,个人生活情形也随之进步提升。那些变化非常明显,比如个人收入增加,或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不断改善。这种表现也与“吸引力法则”相一致,因为若我预先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充满感恩,自己就应当吸引到与那些想法感受和谐一致的环境情形。

第1级感恩自有它的位置作用,但若你想要这个宇宙世界用实际结果支持自己的感恩感受,最终你还是需要进步到第2级感恩。当你活在自己的梦想生活里,对一切充满感恩反正会是你的日常感受,所以我们为何还要等待?请现在就挑战自己创造出那些感恩感受,甚至是在最无可能的环境情形里,然后留意你是如何开始吸引来与那些感受彼此共鸣的感情关系,美妙机会和丰富资源。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1.22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gratitude/

对那些真正在乎健康的人而言,健康研究结论毫无价值

人们经常问我对最新的健康研究结论有什么看法,比如X事物的好处或Y事物的坏处。

我一般告诉对方自己认为那些研究结论毫无意义。

下面就是我并不依靠“科学”研究来为自己做健康决定的四个理由… 只是为了更有趣一些,我将用作家马克·吐温的语录串联起这些理由:

1. 大家背后都有目的。

“先得到你想要的事实,然后就可以如己所愿地扭曲它们。”  —— 马克·吐温

那些写作健康书籍的肥胖医生们,在书中几乎都有完全一致的开场白:“这本书说明了为何其他所有人都是错的,我却是唯一正确的原因。”健康杂志的拥有者是营养品厂商。药品公司赞助着电视新闻节目。从药监局退休的官员在医药行业享受着利润丰厚的职位,有时还拥有自己曾负责审批的药品公司的股票。我可以花上一辈子搞清这些幕后事实,但估计没有足够手指指责那些不堪人群。

我并非说所有研究背后的目的都是负面或邪恶的… 只不过研究的准确性并非总是自己的首要考虑因素。

2. 你永远听不到完整真相。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 当其中有利可图时。” —— 马克·吐温

当你听说关于消费某种产品带来的好处的新研究结论时,请猜猜谁在直接或间接地资助那项研究。你认为自己会听到另外10个同样受到资助,却表明那种产品对人有害的研究结论吗?

让某样事物听起来比它的真实效果好处更大非常容易。只用问问任何市场营销人员就够了。

当你听到电视新闻里的新健康研究结论时,请注意自己正看着乔装打扮的广告内容。

3. 你是独一无二的。

“有关我死亡的报道过于夸张了。” —— 马克·吐温

只是因为某些实验人群具有勉强能检测出的健康模式,并不意味着它对你个人也适用。对于像我这样一个金发,蓝眼,色盲,不抽烟,左撇子,纯素主义者,结婚有两个孩子,生活在拉斯维加斯的男性,平均人群的健康趋势对自己有多适用?当你考虑自己独一无二的基因条件,环境和个性因素,“正常”标准离你又有多近?

如果规模大小合理的测试群体中的几乎所有人都有某种表现,很可能你也有那种表现。比如跳下悬崖,你很可能也会没命。但若研究结论声称的某种微弱影响效果准确率不足95%,那你是否会出现相同结果便无人可知。你完全有可能体验到完全相反的影响效果。

4. 关于健康的潜在范式是错的。

“谨慎阅读健康书籍。你可能因为印刷错误而丧命。” —— 马克·吐温

维基百科上关于医疗过失的报告说:“在美国,估计每年因为医疗过失导致44000至98000人毫无必要地死去,还有超过百万人受伤。”这看起来已是相当保守的估计 —— 我见过其他报告给出的数字要高出一个量级。

今日所谓的现代医疗依然非常原始,草率,容易出错,尤其是和其他技术学科相比。若你看医生时说自己有健康问题,很可能遇上错误诊断,而且治疗方案也是基于那些误诊。即使诊断正确,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里也可能包括“应该”,“希望”,和“副作用”等词汇。询问医生某个健康问题为何出现,以及如何防止它再次出现,你很可能听到“我们也不完全确定”这样的回复。如果汽车修理师在修完我的车后使用这种语言,我绝对会再找个新修理师。

各种形式的医疗保健替代方案都无法避免这种问题。我们最终仍会得到“应该”和“可能”之类的回复。

我并非说这些问题是医疗工作者的错。我肯定他们也在尽最大努力。问题在于我们缺少人体健康的准确范式。只要当前采用的范式对在其中投入资金的人们仍然有利可图,众人便没有多少动机让它从内部发生改变。因此,若你追求的目标是尽最大努力实现自身健康福祉,我就不会太看重源自不准确健康范式的各种研究报告。

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替代做法?

“人生成功的一部分秘密就是去吃你喜欢的东西,再让那些食物在你体内自行争斗。” —— 马克·吐温

人们依赖健康研究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自己去思考。他们想让其他人为自己提供确定性。但若你接受自主思考的责任,并从亲身体验中得出个人结论,终会获得对人体健康更简单可行的理解认识。

你需要研究报告来告诉自己肥胖很不健康吗?你难道不能直接听听自己爬完楼梯后沉重的呼吸声?当你看着镜子时,眼睛难道不会立即发现身体走样的信号吗?

你需要研究报告来告诉自己吸烟很不健康吗?你的鼻子和肺难道不会提醒自己某些地方不对劲吗?你难道看不出人们会躲开你制造的难闻烟雾吗?

你需要研究报告来告诉自己如何健康饮食吗?自己难道不能直接用30天尝试的方法,找到适合你的最佳饮食方式吗?

若你喜欢各种研究报告,请先对自己好好研究,尤其是你想保持健康状态的话。

“亲密生出轻蔑 —— 还有孩子。” —— 马克·吐温

最后一句语录和本文主题并无关系。我只是碰巧想到它挺有趣。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1.19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health-studies-are-worthless-to-those-who-care-about-health/

财务富足的黑暗一面

阻碍许多人变富的一件事情,就是恐惧富有后的生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更糟。

财务富足确实有黑暗一面,但它也不是漆黑一片。

若你显著提升了个人收入或净资产,自己可能会担心下面这些事情:

  • 你的财会和税务情形将变得复杂许多。
  • 任何财务过失都可能让你付出更大代价。
  • 人们会用跟以往不同的方式对待你,包括你的朋友和家庭成员。
  • 尽管金钱管理技巧无比枯燥,你仍感觉有要更好拓展它的压力。

总的来说,上面这些担心在很大程度上都很真实。财富也会带来相关后果。不过,只要你愿意接受它们,这些后果并不足以打消你变富的念头。它们都可以被明智管控。此外你会有多余金钱帮自己应对处理它们。

去年我的财会情形确实复杂了许多。我和妻子Erin开始赚到太多钱 —— 结果收到税务局的大笔税单。虽然我对缴税并无意见,但也没有兴趣支付合法要求之外的更多税费。我更愿把额外要付的税费重新投入到生意事业上,自己在资金使用方面很容易比政府更高效。

老实说,完成公司税务方面的改变真的很让人头痛。与试图搞懂税务局天书般的条款相比,我宁愿去写更多文章。幸运的是我的会计耐心指导我完成了每步操作,合理节省了很多税款。这个过程并不让人舒服,但它还能忍受,也帮我把自己的生意事业变得架构更合理,更盈利,并给未来成长发展做好了准备。

过去我可能因为这种事情的枯燥乏味感到泄气。现在我则直接接受事情理应如此。照此来看,变富也没那么糟糕。你是否因为不想处理复杂的财会问题,而阻碍自己去赚更多钱?它是你不愿接受的后果吗?

你又会如何对待财务上的过失?即使拥有出色财务顾问,你仍会不时搞砸财务问题。若你拥有成百上千万美元,是否会对失去这些钱恐慌不已?你是否担心做出不正确的决定?

虽然你在损失更多钱时所犯的错误看起来可能更大,但别忘了损失都是相对而言。对十亿美元级的公司来说,百万美元级别的错误十分平常。当你拥有巨额财务筹码时,所犯错误的代价也将随之上升。如果你有1万美元净资产,自己弄丢100美元,那种损失稍有点心痛,但也不是世界末日。从百分比角度讲,那种损失和拥有百万美元净资产的人丢了1万美元一样。这种损失完全可以忍受。即使失去所有钱财,你仍会安然无恙。你少的只是钱而已。倘若你能赚到超过百万美元的资产,自己很可能再做到一次。

如果周围的人开始因为你有了更多钱而对你有不同行为表现,那该怎么办?此事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虽然某些人可能因为无法接受你有了很多钱的事实变得挺古怪,其他人却会更愿亲近你。与你缺乏共鸣的那些交往关系会逐渐疏远,但同时你将吸引到更适合自己的新交往关系。如果某份交往关系无法与你一同成长,最好的做法就是对它放手,以便为能共同成长的交往关系腾出空间。

随着个人财务状况改善提升,你可能感觉有压力要拓展更好的金钱管理技能。当处于财务匮乏的状态时,你会对满足生存需求或脱离债务感到有压力。在财务富足状态下,你将遇到不同类型的压力感受 —— 感到需要让财富增长并做出更多贡献。当你知道自己能用财富去做更多事情,只是让它沉睡在哪里感觉并不正确。投资虽然可能获利丰厚,它也是种做出积极贡献的途径。你可以帮助他人把想法点子变成现实,从而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你是否享受财务富足状态,你会是自己财富的好仆人吗?你是否想承担那种责任?

你还将遭遇和自己创收方式相对应的各种问题。例如,随着自己网站流量的增长,我开始遇到更多垃圾邮件攻击,盗版侵权,以及顶尖博客作者常见的其他问题。拓展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好方法不会花费太长时间,所以它们都不是特别麻烦。但请意识到随着你的收入增加,某些问题也将随之增多。

伴随自己致力于提升财务富足状态,我发现想透这些问题,思考应对它们的方法,并把它们作为现实一部分接受下来,对自己很有帮助。它们并非什么重大问题或障碍,只是需要坦然面对的简单事实。

这个思考过程帮我拓展出对财务富足真实状态的更现实理解。与困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念头不同,我开始持有内部更和谐一致,更能变成现实的意愿。正如我在《没有内心抵制地变现意念》一文中解释的那样,为了让某个意念变成现实,我们必须没有恐惧或抵制地接受那个意念预期带来的全部后果。如果A会导致B,你只想要A却不要B,那最后得到的既不是A,也不是B。你得到的只是沮丧失望。

直面财务富足黑暗一面的主要好处,并非真的是获得金钱本身。真正的好处在于成为能与财务富足产生共鸣的那种人 —— 这样的人恐惧更少,更为灵活,更加负责,也更自信。

随着你致力于克服在财务富足上的限制性信念,自己也将逐渐拓展出更强大的性格品质。你会变得更积极主动,更信任自己,对批评也更不敏感。追求实现财务富足,就是照亮自己在财务领域成长需求的手段。为了吸引到更大的富足状态,你必须为他人创造更多价值,这将要求你看出,接受并拥抱自身的真正价值。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1.14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the-dark-side-of-financial-abundance/

百万富翁之路上的5个财富经验教训

在2006年初,我对成为百万富翁的目标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和你分享自己学到的五个关键经验教训,它们也许能帮你提升财务富有状态。

虽然梦想变成百万富翁已有很长时间(谁又没有过呢?),自己其实去年才开始严肃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激励我有此行动的原因,并非要买很多东西或辞掉工作(我哪来的工作?!?)的想法。相反,自己是被一个点子启发,那就是如果能想出赚到百万美元的方法,我便可以分享自己一路学到的经验教训,希望帮到更多人。

经过一整年扎实的努力工作,我还不太清楚自己是否已成为百万富翁。如果加上个人现金资产,现金等价物,以及有形资产,我的净资产大概有20万美元,所以自己至少实现了20%的目标。不过,我和妻子Erin拥有多份网上资产,它们的价值很可能远多于此。鉴于StevePavlina.com网站的收入水平(每月4万美元),它未来的持续成长潜力,还有极低的运营成本,其纸面估价很可能超过百万美元。有个博客估价工具估算我的网站价值超过160万美元。但我并无出售这份生意事业的打算,所以看不出那些数字有什么特别意义。所以,我将坚持认为自己目前只算个20%的百万富翁。

我建议大家把这些数字问题留给那些喜欢纠结此类事情的人们,我将继续分享在创造财富之路上,自己发现最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之后你可以自行决定它们到底对你有多大帮助:

1. 从零开始赚到百万美元太难了。

这只是个常识,但我必须把它说出来,以反驳那些鼓吹你只用付上几百块钱,就能通过他们轻松快捷,万无一失的方法,赚到百万美元的骗子们。

或许你能通过利用情感操控手段,卖给人们毫无用处,价格虚高的信息产品,让自己赚到百万美元。但假设你并非专业骗子,打算通过提供百万美元的真正价值赚到这些钱,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包括我在内,这都是个艰巨挑战。

不过尊重这个挑战的艰巨程度其实对我们很有帮助。若你严肃认真地对待此目标,就会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巨大的决心承诺,才真正有机会实现它。

那些说自己想变成百万富翁,却不愿用辛勤劳动做背书的人们,只是在愚弄自己。变成百万富翁不会自动实现。如果辛勤劳动对你来说是个脏兮兮的词汇,那就别再麻烦自己去想此事。

不过,这个目标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完全能够实现。那些处境远比你糟糕的人都已做成此事。成为百万富翁很难,但它肯定不是毫无可能。若你接受这个事实,成为百万富翁就变成了某种游戏。因为人们预想你会失败,所以你不必再恐惧失败,这又使成功变得更让人感到兴奋。

2. 个人利益并不足以成为强大前进动力。

鉴于这项挑战的困难程度,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需要强大动力才能破除不可避免的各种障碍。

我发现只是为自己或家人的利益而想成为百万富翁难以成就此事。我并不需要更多金钱或物品来证明要成为百万富翁的正当性。在从1到10的程度范围上,我的物质主义程度大概是3。甚至我的朋友们也会赞同这种评价。只要给我一台运行快的电脑和高速网络连接,我便心满意足。我肯定有些人会因为能买到的所有炫酷物品而对成为百万富翁兴奋不已… 或者可能喜欢随之而来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可,但那些方面对我而言无关紧要。我更愿花时间去玩飞盘高尔夫。

遗憾的是,实现此目标需要的内在动力远大于那些平庸的动力因素。你需要真正发自内心地受到驱动。任何告诉你还有其他方法的人,很可能只是想说服你付给他们几百块钱。但是真正的内在动力到底来自哪里?

经过一些严肃认真的内心探索,我放弃了为自己变成百万富翁的想法念头。我只是没那么想为自己变成百万富翁。如果想要如此,自己多年前在电脑游戏生意上已能做到此事,我相信那份生意完全能使自己变成百万富翁。放弃成为百万富翁的目标让我感觉像个傻子,但我也因此对整件事情有种解脱感。它让我得到解放,能专注于更重要的优先考虑事项,比如服务他人和做出贡献。

有点讽刺意味的是,正是把做出贡献放在变得富有之前的决定,引导我重回原点。我最终意识到成为百万富翁可以显著增强自己帮助他人的能力。

通过分享自己一路学到的经验教训(就像我此刻在做的这样),我能够潜在地激励他人通过提供真正价值,而非需要诈骗或玩花招的方式创造收入。鉴于这个网站每月150万的访客数量,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因为我分享的信息而为他人提供了更多价值,世间也将发生某些真正美妙的事情。

我也开始思考自己能用百万美元去做些什么。非常激励人心的一个想法就是成立一家非营利性的个人发展组织,最终在全世界拥有成千上万的独立团体。从组织结构上讲,我想象这家组织会与Toastmasters国际演讲俱乐部相似,Toastmasters目前在全世界已有20万会员和10000家俱乐部。你可以从附近找到本地的会员团体,其中满是致力于帮助和支持彼此成长的人士,这种团体和同侪智囊团十分相像。

对做出贡献的思考,帮我把百万富翁目标从思维层面转移到心灵层面。我终于有了足够内在动力,严肃认真地下定决心。我意识到这个目标拥有某种潜力,它远比只为实现自己和家人的利益更加伟大。遵循这种想法,我感觉若不全力以赴,自己肯定就是个真正的可鄙没用之人。

虽然赚取百万美元看起来像是完全自私的目标,我却发现此事恰恰相反。做出贡献是比实现个人利益远为强大的动力因素。

3. 专注于为他人提供价值,金钱就将流来。

我想若能决定如何为他人提供至少百万美元的价值,赚得百万美元应该就挺容易。遗憾的是我不知道如何为单个人提供百万美元的价值(并获得报酬),于是认为不得不用数量来弥补… 也许可以将1美元的价值提供给百万人。我知道自己能为他人创造出至少1美元的价值 —— 一篇好文章应该就能做成此事 —— 所以关键是想出如何把那份价值送到尽可能多的人手中。

我认为把1美元价值提供给尽可能多的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它免费给出。谁不愿免费接受一美元呢?虽然你有可能因为免费给出有形产品而破产,但提供数字内容完全可行。拜互联网所赐,我们有可能以极低成本触及大量受众。对于如何创造有价值网上内容的更多细节信息,请查看《如何创建一个高流量网站》。

一旦你能创造出价值并把它送到人们手中,收入部分相比之下就会容易许多。需要提醒你的是,收入并不会自动产生。你仍需要设置创收系统才能做成此事,但通过尝试和犯错,它完全可以实现。

我们可以考虑这种类比:假设你拥有一个空仓库,而且成千上万人每天会穿过它。你能从那些访客身上赚得一些收入吗?当然能。你可以卖柠檬水,卖墙面广告,卖汽车保险,寻求捐款等。有些创收方法会失败,但还有些方法会证明非常有效。经过足够的尝试和犯错,测试与完善,你终会建立起一条合理可行的收入流。创造出那种访客流量属于困难部分,但在网络世界做到此事容易得多,因为你可以免费提供某些有价值的事物,却不用耗费自己任何成本。好吧,你确实要支付网站托管和带宽服务的一点成本,但对我来说这种开销微乎其微。回到空仓库的类比,你可以采用几乎任何创收方法,就能从100位访客身上赚到超过1美分的收入。

我的网站平均每月从每位访客身上只能赚到3美分,所以我能毫不自大地说,它对外给予的要远多于自己收到的回报。我相信对于前来阅读的任何访客,自己网站上500多篇文章的价值绝对超过3美分。你是否从这个网站获得了超过3美分的价值?你又估算这些文章的价值到底是多少?

好的一面是,这种价值回报上的不平衡状态带来了大量推荐访客。这也是虽然从没在营销上花过一分钱,我的网站流量却远超个人发展领域里著名专业演讲家或作家网站流量水平的主要原因。当其他人想着如何为自己提供的价值收费时,我的网站内容却全部免费。和免费服务竞争是很难的。

要想在此种情形下赚到百万美元,我既可以寻找提供更多收费价值的方式,也可以更擅长变现已经提供的价值。我的计划是两种方法都用一点,今年要对自己的商业模式做些改变。请放心,所有文章仍会免费。我们可以在2007年年末验证一下,看看新的商业模式效果如何。

我现在与你分享这些信息,是为了你能理解通过提供真正价值创造收入的潜在策略。请忘了试图获取百万美元的念头,把个人精力专注于提供百万美元的价值。如果你能做到此事,金钱就会到来。

对于通过提供价值赚取收入的更多内容,请阅读《清醒自主地赚钱》一文。

4. 成为百万富翁需要完成重大的身份转变。

要想成为百万富翁,你必须对像个百万富翁那样思考和行动变得舒服自在。若你没法先在思维层面做到此事,也将难以在现实层面做成此事。

我意识到假如自己变成百万富翁,就必须对管理更大数目的金钱感到舒服自在。在开始走上这条道路时,1万美元对我而言就是一大笔钱。但对百万富翁来说,它只是个小数目,仅仅占他们净资产的1%甚至更少。所以我开始想象1万美元只是笔小钱,并思考身为百万富翁会是什么感受。最终我开始真正相信自己就是百万富翁。

其次,我意识到假如自己是百万富翁,我的钱包里会带上更多现金。最初我对钱包里放上50-70美元觉得舒服自在,100美元已经感觉是很多钱。于是我取了200美元放进钱包里。随身携带那么多现金感觉并不舒服,但我在几周后也变得习惯此事。经过一段时间后,我逐渐提高自己的心理底线,直到在钱包里放上300-500美元也觉得十分平常。现在当钱包里只剩200美元时,我就会有再取些钱的念头想法。

第三,我意识到对百万富翁来说,任何低于100美元的金额本质上都无足轻重。若你已经是个百万富翁,几美元的花销将无关紧要。操心那些金额的开销就像为几分钱纠结一样。我开始告诉自己20美元的晚餐和50美元的晚餐在财务层面并无差别。看场9美元的电影和在拉斯维加斯大道上观赏90美元的演出几乎完全相同。那些花销金额反正就像几美分一样。

随着逐渐融入这些内在转变,我的收入也开始飞升。在12个月内,StevePavlina.com的月收入就从2000美元变成4万美元。随着自己做出小的改变,假装已是个百万富翁(以安全低风险的方式进行),我也开始吸引赚得更多钱的各种机会。

需要说清楚的是,我并未突然采纳各种鲁莽的花销习惯,即使在小额开销上也是如此,因为百万富翁并不会愚蠢地花钱。我让个人花销保持合理状态,但学会了不再为那些确实无关紧要的开销数额纠结,比如自己是否该给晚餐加订一份饮品等。无论自己能否成为百万富翁,我永远不会为2美元的花销念念不忘。

如今任何低于100美元的开销对我来说都毫无意义。100美元甚至不足我每天收入的10%。这让很多购买决定变得更轻松容易,因为如果两样物品的价格差别在100美元之内(比如同一电子产品不同配置的价格差别),我甚至不会再操心这种事情 —— 自己将直接买下配置更好的产品。两者的价格差别反正就像几美分而已。

自己先采纳了百万富翁的思维,然后个人收入也以符合思维状态的样子变成现实,这种事情太神奇了。我想自己下步做法就是开始把更大数额的金钱看作本质上无关紧要。这种方法管用看起来似乎很反直觉,但它确实管用。若你想要变得更加富有,请开始思考自己已身处富有状态。

5. 必须毫不仁慈地对待财务喷子。

在网络论坛上,所谓喷子就是那些“有意搞破坏,常用乱发信息的方式煽动情绪,侮辱他人,偏离话题,意图激怒别人做出回应“的人们。(释义来源:维基百科)。

两个月前在自己网站上启用论坛后,我和管理员们逐渐发展出消灭喷子的做法。起初我们选择宽厚仁慈,礼貌警示和提醒喷子们遵守公开发布的论坛规范指导。但这种做法从不管用。它只让喷子们变得更胆大妄为。最终在浪费了很多人的时间后,所有喷子都落得被禁言的下场。我们终于明白最佳做法就是在喷子出现时马上驱逐。回头来看这样做显而易见,因为喷子们一开始就不是真心在乎个人发展,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学到了这个重要经验教训。

财务喷子属于论坛喷子的近亲,只不过财务喷子会努力破坏你的财务追求。这些喷子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他们会给出这样的评论:“富人们都很贪婪。他们只在乎自己,会利用所有人去赚钱。”财务喷子还可能是你内部的声音:“如果我赚了太多钱,人们就会苛刻评判我。他们会认为我只在乎钱。”

我们很容易听财务喷子们说话,因为他们的言语就是为了引诱你陷入毫无意义的争论。无论你何时与他们争论,不管怎样都是输家,因为喷子们根本不在乎逻辑争论。若你同意喷子的言语,你是个输家。若你不同意喷子的言语,你也是个输家。不管你多么努力地尝试,永远都无法说服喷子同意任何事情。喷子的目的就是通过说你是错的和浪费你的时间来满足他的狭隘自我。你在应对喷子上投入时间越多,自己输得就越惨。

应对喷子的唯一有效做法就是把他们从你生活中删除,不用提出任何问题。直接甩掉那些累赘,继续前进。当面对面遇到喷子时,请直接转身离开。若你真的需要告别一下,可以考虑朝对方扔个白眼走人。

每过一段时间便会有人发给我这样的电邮:“算了吧,你写博客明显就是为了赚钱。别再假装自己在乎帮助他人了。那都是一堆屁话。你真是个伪君子。”我的外部回应做法是直接按下删除键。但内心里的回应则是想起某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这人可真是地表上最蠢的家伙。”

建设性批评和满嘴胡喷之间有着巨大差别。前者可能真的很有帮助。后者从来没有任何用处。请一定倾听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但当你知道对方其实并未把你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就直接挂掉电话,回归自己的工作。

不管财务喷子来自内部还是外部,都不要对其展现仁慈。一旦你看出自己遇上某个喷子,请直接按下删除按钮,别再理他。把你的时间投入到做出贡献上,而非落入喷子们的争论陷阱。在和喷子进行争论这件事上,即使你以为自己赢了,也早已是个输家。

我学到的经验教训还有很多,自己可能会在以后的文章里继续分享,但在实现更富有的财务状态上,上面说到的五个经验教训应该能为你提供很好的起步做法。这些经验教训很大程度上都是常识,但在实践中很少有人做到。

你是否常会忽视这些常识,落入各种生活陷阱?比如痴心妄想能轻松快速地致富,和喷子们激烈争辩,吝啬地自认为节省五美元要比赚到五百美元更棒?如果你一直采用的财务建议并未证明其有效性,就请彻底抛弃它们,从零开始重建财务信念。若你想在10年之内变成百万富翁,就不能采用省吃俭用40年存钱致富的方法。你确实能用节省方法在40年内成为百万富翁,但你也可以用主动赚钱的方法,快得多地实现这个目标。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1.12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5-wealth-lessons-from-20-percent-of-a-millionaire/

通过提升性格品质实现目标

在让自己身份变得与个人目标和意念更和谐一致上,改变你的性格品质通常是至关重要的部分。例如,假设你想在职业上更加成功,自己设定了要获得特定职位的目标。可能你还未获取那个职位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性格品质没有和职位同步。也许你还不够自律,不够自信,或者不够足智多谋。

一旦你识别出自己缺少的性格品质,便可清醒主动地拓展它们。但只要你一直对那些不足浑然无知,实现目标将十分艰难,因为你还没有成为能实现它的那种人。这种状态就像试图举起比自身肌肉能承受的更大重量。

请选出你的一个目标或意念,尤其是进展一直令人失望的某个目标或意念。现在自问拥有不同性格品质的人是否更能比你实现这个目标。什么样的人会发现你的目标很容易达成?

请自问下面这些问题:

  • 自尊更高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 勇气更大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 自律更强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 同情心更多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 感恩心更多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 精神更集中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 灵活性更强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 好奇心更强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 更足智多谋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 更智慧的人在我的情形中会有什么表现?

通过针对个人目标提出这些问题,你终会得到一份要拓展的性格品质列表。通过强化这些性格品质,你将变成能够而且将会实现目标的那种人。我们设定的几乎任何富有意义的目标都需要自己拓展某种性格品质。长远而言,这些性格品质的塑造就是你在追求目标时带来的最棒副作用影响,而且终将远胜于实现目标本身。正如力量训练可以让你变得更加强壮,实现目标也能让你打造出更强的性格品质。

例如,倘若看到对勇气更大的人来说,我面对的问题甚至根本不算问题,那么我便知道缺少勇气正在拖累自己。抱怨问题太难对自己毫无帮助 —— 这样做不会提供任何努力方向。但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拓展勇气来解决现有问题,能够给我一个努力方向。我明白只要把个人勇气打造到足够高的水平,我终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旦识别出需要打造的性格品质,你该如何训练提升?请阅读《渐进式训练》一文来了解做成此事的更多细节。具体过程很像用力量训练的方式打造个人肌肉。你要从现有能力开始训练,并通过一系列渐进式挑战获得成长。

你还可以从《清醒生活的勇气》一文中,找到打造勇气的多个方法步骤。

你打造出的任何性格品质都能永久性地为自己提供服务。像勇气、自律和足智多谋等性格品质,将会为你的所有生活领域带来好处。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1.10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achieving-goals-by-improving-your-character/

最大化个人创造力的7条法则

上篇关于创造体验的文章发布后,有人问我如何进入这种高度创造性的心流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你失去对时间的感知,狭隘的自我意识也将消散,你会和面前的工作任务融为一体。这种巅峰创造状态是罕见的偶发事件,还是能持续一致地反复实现?

对我而言,创造性的心流状态是种常见体验。我通常一周内会多次进入这种工作状态,每次在其中停留数小时。只要确保合适的环境条件,我就能经常享受此种状态,稍后我会和大家分享那些环境条件是什么。

我习惯性进入这种心流状态的最初记忆,还要追溯到上世界80年代早期,自己学习BASIC编程语言的时候。放学后我就会赶紧完成家庭作业,以便能花上数小时坐在Atari 800电脑前,编写、测试和修改各种程序,只是为看看那台机器可以做成什么事情。有时到了晚上8点左右,我才因为饥饿停下来,意识到全家都已吃过晚饭,并问母亲:“晚饭好了你干嘛不喊我?我饿死啦!”母亲每次都说早已叫过我三四次,我老是嘴上答应:“再等一分钟就过去。”我要么对自己说过的话毫无印象,要么就像努力回忆着梦中景象。母亲真的喊过我吃饭吗,还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我那时太专注于自己的创造性爱好,以至于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浑然不觉。假如自己确实回答过母亲,那肯定也是种无意识的回应。

过去25年里,我依靠这些会屏蔽周围世界的创造性时段,完成了许多需要高度自律的工作任务:包括电脑编程,游戏设计,手工艺术,网站开发,写作演讲,Photoshop,录音,学术论文等。如今这些创造性时段对自己的博客写作也至关重要。

在大部分人生里,自己都把这些创造性巅峰体验视为理所当然。年少时我把它归功于自己是个左撇子。但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已发展出一套启动和维持这些创造性时段的流程。我无法保证这些流程法则对你也会像对我一样有效,但我猜通过做点练习,你会发现它们的确很有效果。

下面就是我实现高度创造性心流状态的7条法则:

1. 定义出清晰目的

为进入心流状态,你需要一个清晰目标。请决定自己想要创造什么,以及为何想要如此。模糊不清的意念没法触发产生心流状态。

假如自己坐下来想着随便写篇新文章或做些普通的网站工作,我便很少进入心流状态。我需要更加专注的意念,例如“我打算针对自己实现创造性的法则写篇文章。”孩子们能自动做到此事,比如像“让我们用这些砖头建个城堡”这种简单直接的目标,就是你需要的一切。

若你要完成像写本书之类的大型工作项目,请为单个创造性时段指明目的。你此刻想要完成什么目标?写出大纲?设计某个人物角色?创造一幕场景?

请不用过度限制自己的目标。你需要足够的清晰度为自己提供前进方向,但不用过度详细,导致自我限制。你的目标应该成为一支箭头,而非一个容器。添加太多限制条件将限制你的选择范围,从而阻碍个人创造性。

2. 识别出令人信服的内在动力

除了拥有清晰目标,你还需要一个实现创造力的充分理由。这项任务对你个人来说为何重要?如果你能富有创造力,最终会带来什么不同结果?你为何在乎此事?

若我并不在乎一个任务或项目,就没法召唤出心流状态。上学时如果要完成自己喜欢的任务作业,我可以轻松产生心流状态,但若自己认为某个任务作业愚蠢无聊,我只会应付差事,给不出任何独特的原创结果。

与去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相比,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更容易实现创造力。当人们辞掉工作,为自己干活时,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创造力会猛增。甚至在那些打工者之中,能从多个选项里挑选自己要做的下个任务,也常被用作一种奖励措施,尤其是在技术领域。

你的内在动力越令人信服,自己越有可能召唤出高水平的创造力。你可以想象内在的创造力资源十分懒惰,它们需要非常充分的理由,才能翻身下床,为你开始工作。

当我做的事情能同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好处时,个人创造力会处于最佳状态。处于自私或无私的极端状态都难以有效激发创造力。当对写作话题充满激情,而且预想自己的作品能真正帮到人们时,我就会写出最棒的文章。我并不需要获得巨大的影响力 —— 写篇幽默文章赢得人们一笑,就是挺有效的创造动力。

3. 构建有价值的挑战难度

为唤醒你的全部创造潜能,创造行动的难度必须落在特定的挑战范围内。按照从1到10的难度划分,1代表非常轻松容易,10代表毫无可能,我想说最佳难度范围应该在5-9之间,难度水平7-8时最理想。

假如一项任务太过轻松容易,你就无需特别有创造力才能完成它,创造性自我会直接说:“你不用我也能搞定此事。等有了值得我关注的事情再来找我吧。”

若你认为某项任务太难或太复杂,自己的这种信念便会妨碍个人创造力,你终将迎来自我实现的失败预言。即使你进入创造状态,也很难持续下去,因为自己看不出各种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当你感觉某项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时,通常是因为解决方案大大超出个人舒适区。面对此类问题时,创造性自我想出的解决方案是“辞掉工作”或“结束婚姻”。这种解决方案也许完全有效,甚至可能在当前情形下显得明智正确,但你对接受它们会非常抵制。

假如你想做的创造性工作并未落在最佳难度范围内,应该怎么办?幸运的是我们有很多方法去调整一项任务的难度水平。如果一项任务太容易,你可以增加更多限制条件,就像在杠铃上添加负重板那样。如果一项任务太难,你也可以把它拆分成小块,比如先写完一页或一章内容,而非一整本书。

有时当面对轻松容易的任务,我会提高任务难度,迫使自己进入最佳创造状态。如果写的文章看起来太轻松容易,我可以通过加入幽默感,采用不同寻常的风格,或增加其他曲折难度,来提升个人挑战。不久前我针对《人生的意义》写过一篇很受欢迎的文章,其中描写了自己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因重罪盗窃被捕,还被大学开除)。写那篇文章并不需要太多创造力,因为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个线性直接的任务。为在写作中加入更多创造性,我决定使用“赶时髦乐队”的歌曲和专辑名称,作为不同部分的子标题。其中的挑战就是让那些标题既符合文字内容,看起来又不会太古怪。这种额外限制条件使写完那篇6400字的文章好玩有趣得多。无论你何时看到我的某篇文章似乎有点不同寻常的风格,就可以肯定我正提高挑战,要变得更有创造性。

你也许认为遇到非常容易的任务是件好事,但能身处挑战的甜美地带对你来说会更好。处理过于容易的事情就像总是用太轻的负重进行力量训练。那种做法麻木无聊,不会产生有益成果。拥有合适的挑战难度会更好玩有趣,也能帮你获得成长,产生富有意义的成就感。

4. 提供有益环境

你会发现某些环境条件能让你轻松进入心流状态,而其他环境条件几乎不可能做到此事。最优的环境条件对每个人来说都不相同,因此你需要做些试验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环境。

有些人似乎在富于刺激,积极活跃的环境里工作表现最佳。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作品有《引爆点》,《决断两秒间》等)宣称自己至少有一本书,是完全在咖啡馆之类的公众场所写成。

我在安静私密的环境里工作表现最佳。自己的几乎所有创造性工作都是在关上房门的家中办公室里完成。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创造高效工作空间”的文章,所以不会在此重复给出建议。但其中的基本观点就是不同的空间布局,对你的创造性表现会有明显影响。我发现某些风水理论很有帮助,比如让办公桌处于“主控位”,自己要背对墙壁,眼睛能看见房门。

当做着富有挑战的创造性工作时,我一般不会听任何背景音乐,但有时我也会放些没有任何歌词的新世纪音乐或古典音乐。不过,当处理各种常规乏味的任务时,我会听些Trance音乐。我建议去尝试不同类型的音乐,以看出它们对你进入和保持心流状态有什么影响效果。

5. 分配好专用时间

请想象你的思维就像一台电脑。你能利用的电脑资源越多,自己驾驭的创造力也越大。为给创造性任务释放出最多资源,你首先需要卸除所有非必要的程序进程。这意味着关闭像狭隘自我1.0,身体感受1.3,和分心想法2.0之类的程序。若你想最大化个人创造力,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占有CPU(中央处理器)资源。

我通常需要大概15分钟才开始进入心流状态,45-60分钟后会稳定进入心流状态。到第一个小时快结束时,我才刚进入处理任务的状态。自己真正的创造力输出阶段发生在第2,3,4小时和以后的时间段。

直到第一个小时过后,整个创造性任务才完全载入我的思维缓存,思维CPU也终于把全部处理能力用于手上的任务。这便是深入专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那些会让我脱离专注状态的分心想法不再出现。我完全锁定在任务上,除非被疲倦或饥饿之类的强力终止行动,我将一直专心处理自己的创造性工作。

当我开始写文章时,自己并不知道要写多少字,或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写完。有时90分钟内就能完成写作;其他时候工作5小时后仍会继续写下去。当我瞄准长度(比如1000字)或时限(比如2小时)去写文章时,常会粗制滥造出你在各种印刷杂志上看到的那种乏味作品。在紧张的截止期限要求下,我仍能完成某些作品,但那些作品远不及自己在开放时限下的创造结果。

我建议为严肃认真的创造性任务至少准备3小时的连续时间段,最好能接近6小时。这段时间听起来好像很多,不过一旦沉浸于那种欢畅的心流状态,你甚至注意不到时间的流逝。能分配很多时间肯定好于很少时间。很令人沮丧的事情,就是终于进入心流状态并工作30分钟后,却因为必须去做其他承诺事项,不得不停下手中工作。你可以为常规任务自由规划30-60分钟的工作时间段,但对于高度创造性的工作,请给自己准备尽可能多的时间。

6. 防止打扰和分心事物

若你不能避免被紧急电话,电邮,或临时访客打扰,自己就没法持续实现和保持心流状态。在创造性工作期间,你必须尽一切可能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干扰。请预先做好安排,确保自己不会被人打扰,除非遇上绝对紧急的情况。

一旦处于心流状态,我可以处理好轻微的打扰情形而不脱离那种状态,比如去趟洗手间或吃点零食。我的思维仍锁定在原始任务上,自己能轻松从中断的地方重新开始专注工作。但若去做需要更换工作背景环境的事情,比如打个电话或查看电邮,我就会开始丢失心流状态。

当开始处理某项创造性任务时,我会告诉妻子Erin要“去往自己的洞穴”,这样她就知道不来轻易打扰我。我会清理干净桌面上不必要的物品,忽视手机电话,关闭即时通讯软件,以及任务需要之外的其他所有程序软件。我将尽自己所能防止出现打扰情况,但即使发生打扰问题,我通常也会直接忽视。

如果老板期望你干出创造性工作,却让你无法回避各种打扰情形,就请炒了老板的鱿鱼。若你不能最大化自己的创造性输出,便已失去创造价值的最大筹码。这也会伤害你的赚钱潜能,因为你的收入就是自己价值创造能力的反映。

请尊重你创造性时段的价值,别允许自己被轻易打扰。

7. 精通你的工具

创造出实际的创意工作成果,需要使用像电脑、吉他或铅笔之类的工具。即使要耗费多年时间,在自己能持续进入心流状态之前,你必须掌握使用那些工具的基本能力。

请花时间学习那些钢琴,编程和Photoshop课程。当然个人精通掌握的水平会有不同,但你对工具的潜意识精通能力越强,自己也越容易进入并保持心流状态。当你处于心流状态时,自己就不会担心手指需要放在哪里,需要点击什么按键,或需要打出什么文字。你的潜意识将自行搞定这些细节,同时让你专注于高水平的创造状态。

我能在写文章时能保持心流状态,就是因为花了时间发展个人写作技能,而且精通用于把想法点子变成公开作品的软件。我不会假装是个文学天才,但自己确实能不太费力地把个人想法转变成文字,句子和段落。自己写作第一篇高中作文时,尽了最大努力才得到C+的成绩。我那时还不理解像统一一致性之类的基本作文概念。但我高中一二年级的英文老师非常出色。他很爱给人挑战,甚至有点虐待狂,不过我努力学习英文语法和写作,最终在他的课程上取得A类成绩。等到从高中毕业时,我已能相对轻松地写作文章、论文和报告。

假如自己精通工具的能力还不够,我就无法进入心流状态。尽管用了Adobe Photoshop很多年,我却从未投入时间精通它复杂的操作界面,因为自己只是偶尔用到它。所以在使用Photoshop时,我很少达到心流状态,因为自己要花太多时间去思考低层级的行动步骤。这会妨碍我发挥创造力,因为自己一直困于左脑思维,无法转换进入右脑思维。

等到心流状态创造完成初始作品后,你可以晚点再回头自由做编辑完善。请先让创造性的右脑完成它那部分的工作。然后回去用逻辑性的左脑进行修改完善,更正初始作品里的各种问题。针对自己的文章,我会做拼写检查,精炼用词,进行删减等工作。

进入和保持高度创造性的心流状态是种技能,而非福气,意外,或侥幸成功。通过让上面说到的法则变成个人习惯,并针对个人实际情形做出适应调整,你就能经常性地,甚至每天体验到心流状态。一旦你学会驾驭心流的力量,自己的创造力也将纵情飞扬。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1.05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7-rules-for-maximizing-your-creative-output/

我的创造体验

创造某种事物的行为,不管是一篇文章,一首诗,一个网站,一个电脑程序,还是其他某种人类创意表达,都是我最珍惜的活动体验之一。

让自己全然进入高度创造性的心流状态通常要花些时间,不过一旦身处其中,除了当下时刻和流经自己的各种想法点子,我会失去对其他所有事物的觉知。我会忘了自己是谁,并失去所有时间感。我甚至感知不到自己的手指在打字。

当处在这种心态时,对于任何试图让我脱离它的事情,自己都有强烈的内在抵制。我会锁上房门,忽视手机电话。如果有人敲门,我将立刻喊道:“走开!”我的防卫反应是潜意识和自动产生的 —— 自己几乎不会清醒意识到。通常我甚至想不起那些打断经历。妻子有可能进入办公室对我说些事情,我甚至记不起她进过房间。

我常把这些创造性时段称作“前往自己的洞穴”。我告诉家人有只熊会守着洞穴,试图进入洞穴将很不明智。我的办公室里其实有多只熊(木头的,纸制的,壁挂艺术品等),所以进入办公室后很容易至少看到其中一只。我甚至有只在挤捏后会发出吼叫的毛绒熊 —— 对于任何潜在的侵入者来说,这是挺有用的警告方式。若你熟悉各种动物,可以说熊就是我的图腾之一,无论自己何时身处创造性洞穴中,他都会为我站岗放哨。假如这种说法对你而言太新潮,你还可以说这种“熊”式个性会在创造性时段接管我的潜意识自动反应。

一旦我沉浸在创造某种事物的状态里,常会保持那种状态直至完成富有意义的工作量,比如写完一篇文章等。除非因为即将赴约,或身体出现饥饿或疲倦之类的不堪重负感,我将耗尽所有可用时间。

举个例子,我的上篇文章《设定你的首要专注领域》,是从晚上6点开始写起。从想到写作主题,到全部写完,最后在刚过午夜时发布,自己一口气写了六个小时。我记得晚上7点看过一遍时钟,但之后便失去所有时间感。在随后的五小时里,我根本没有离开椅子,甚至没有上洗手间。我还忘了吃晚餐。自己也没有注意到家里其余人在何时入睡。我是在凌晨12点半上床睡觉,清晨5点醒来后仍感到焕然一新。

由于某种原因,这些高度专注的工作时段倾向于减少我对睡眠的需求,那类体验很像做了一次长时间冥想。我做的创造性工作越多,自己需要的睡眠似乎就越少。

我从未碰过毒品,但自己可以想象毒品能引发与这种状态相似的欢畅体验。那种状态在许多方面就像我的意识思维经历了一趟旅行。我失去对实体世界的意识感知,临时进入一个超越实体宇宙的世界,一个只有纯粹想法和观点的世界。

通常我并未觉得自己像是进入创意工作的感应频道 —— 我偶尔有过进入感应频道的体验,那是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体验。但大多数时候我也没有觉得自己像是在清醒地机械完成工作。创意工作是种思维活动,但它进行得毫不费力。若我由外向内地考虑这种状态,它看起来像是一种工作。我会想:“是时候再写篇文章了。我需要几个小时来完成此事。”而且它看起来也像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活动。但当自己处于创造性的心流状态时,那种状态根本不像是工作。我并不在乎做完它需要两小时还是六小时 —— 当自己无法感知时间时,具体时长似乎也无关紧要了。

随着自我意识在创造活动期间逐渐消融,我会进入和自己在探索的想法点子融为一体的状态。如果针对高效写文章,我会感觉自己就像是高效本身。如果针对勇气写文章,我会感到完全无畏。如果针对爱或喜悦写文章,我有时会出现非常强烈的体验感受,眼泪都会流下来。但直到视线模糊或面颊发痒,我才会意识到自己在流泪。进行创造活动期间,我暂时会成为自己创造的事物本身。

做着创造性工作时,自己不会担心做的是对还是错。我直接允许想法点子充分表达自己。创造行为就是在想法空间的探索漫步,最终的创造性作品只是许多探索路径里的一条。每条路径都为整个探索空间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因此所有路径都正当有效,值得考虑。我们探索的路径越多,对创意空间的理解就越好。

有时当我重读旧文,尤其是多年前写过的某篇文章时,自己对创作那篇文章时抱有的思维心态已不再产生共鸣。我早已探索过其他人生路径,拓展了个人视角。因此,我从来不会用写过的任何作品完全界定自己。那些想法观点会流经我,但不会定义我。我只是个表达渠道而已。

当我创造某样事物时,自己的目标是去探索围绕着某个想法点子的有趣路径。随着开始探索整个想法空间,我会不断遇上一个又一个岔路。产生某个创意作品,就是去探索许多岔路里的一个有趣分支。不过即使单个想法点子的岔路分支都会无穷无尽,所以我们的创造潜力也无穷无尽。真正扼杀创造力的做法,是对特定的岔路分支依附不放,意识不到其他岔路的存在。你抵制探索的岔路越多,自己也会变得越缺乏创造力。

当我回归测试探索的意识状态时,便会重获敏锐的洞察感,能清醒选择最有利于现实情形的行动视角。当面对要解决的某个问题时,自己会评估哪个视角对当下处境最有帮助。例如,若我想提升个人健身水平,与懒惰生活道路相比,自律的生活道路就会显得对我更有用。

我最棒的一些个人成长体验,便是来自对相反想法观点的创造性探索。要想真正理解某种视角,你必须理解它的替代选择。例如,除非你理解了贫穷,否则无法知道何为富有。除非你理解了恐惧,否则无法知道何为勇气。

创造行为是对各种想法观点的冒险探索。有些探索道路会让人原地打转,有些会是死胡同,还有些会导向美妙宝藏。但没有哪条单独的道路能为你提供所有答案。真正重要的是创造之路本身。

当你尝试一种创造行为时,不必担心产出的会是好结果还是坏结果。请直接穿越想法点子的世界,体验经历属于你自己的创造之路。有些路径看起来可能比其他路径更有价值,但所有路径都同等美妙。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7.01.01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7/01/my-experience-of-crea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