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你的首要专注领域

在每个新年开始时,和许下新年决心不同,我的传统做法是选择未来一年首要专注的生活领域。新年决心有可能成功或失败,但你对首要专注领域的选择可以贯穿全年。那个选择通常足够明显,根本不用脑子就能记住它。

如何选择首要专注的生活领域

为了选择你首要专注的生活领域,请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我要在今年专注提升某个生活领域(健康,财务,感情关系等),哪个领域会产生最大的整体性影响?

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某个生活领域落后于其他领域。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看,那个领域也许并没那么糟糕,但相对于其他生活部分而言,这个领域就是你的最弱环节。你发现自己生活的什么部分最有欠缺?什么领域在拖累你?如果打个响指就能保证某个生活领域得到显著提升,你想选择提升哪个生活领域?你想提升个人财务吗?陷入爱河?拥有健美身材?克服某个上瘾行为?转变现有感情关系?发现你的人生目的?

下面这列清单就是你可以选择首要专注的生活领域。请把它看作一份指导清单,而非完整清单:

  • 工作/职业/生意
  • 财务
  • 感情关系
  • 家庭
  • 身体健康
  • 思维/教育
  • 社交/朋友
  • 情感
  • 精神
  • 性格
  • 个人贡献
  • 乐趣和冒险

例如,若你超重50磅,那就是挺严重的问题,会对你的许多生活领域造成负面影响,包括你的健康,职业和感情关系。(不用试图急着和我否认)。请找个健身房,拿起两个25磅的哑铃,提着它们四处走动走动,再问自己是否真想整天带着这种负重又过一年。如果你把身体健康作为今年的头号专注领域 —— 所谓头号指的是行动层面,并非只是想想而已 —— 那么即使你在其他生活领域的进展很小或没有进展,健康身体也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难道不是吗?你也许没法减掉所有额外体重,但若你决心把身体健康作为头号优先考虑,肯定会比不这样做获得更大进展。你在一年结束时很可能感觉自己取得了某种出色成就。

为评估哪个生活领域最需要付出努力,你可以采用评分方式做出选择。把每个生活领域从1到10(1=最糟,10=最棒)给出评分。选出评分最低的那些领域。然后思考如果在其中一个领域做出严肃认真的成长承诺,你在一年后会是什么样子。请根据自己想在一年后实现的结果做出选择。若你为实现这种结果所需付出的努力而担心,要意识到那只是你的恐惧在作怪,请召唤自身勇气去做出清醒自主的选择。

如果你的很多生活领域都挺虚弱,自己又该从哪里开始行动?针对这个话题,我写过一整篇文章《从哪里开始你的成长之路》。整体而言,假如身体健康是你最欠缺的生活领域之一,我便建议你《从改善身体开始》。

你可能听说过人们应该致力于发挥自身优势,而非担忧弱势领域的观点。那种法则适用于个人天赋和技能。但在这里,我们要应对的是大家共有的普遍性生活领域。你通常可以有效避开技能型的个人弱势,但没法轻松逃避某个弱势生活领域。缺少音乐天赋与长期性的孤独、超重或贫穷并不属于同一类问题。不要落入为某个弱势生活领域找借口的陷阱;这些弱势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否则它们将一直拖累你。

管理你的首要专注领域

拥有首要专注领域,并不意味着忽视生活其他所有领域。它指的是在首要专注领域之内,你将设定最富雄心的目标和意念,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实现它们。在生活其他领域里,你会设定更适度的目标。而对于某些领域,你可能只想维持现状。这属于资源分配的过程。你把表现良好的生活领域里的一些资源进行转移分配,以重新平衡表现最糟的生活领域。

因为你的时间和资源都有限,在没有清晰专注力的情况下,要在某个生活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并不现实可行。你必须让某些生活领域稍微松懈一点,才能在个人成长上取得真正进展。请把它想成明智的取舍做法。你可能很难做出那些牺牲,但回顾人生时充满后悔要令人难受的多。

你在首要专注领域承诺投入的主要资源就是时间。不管你何时改变首要专注领域,都必须从其他领域转移时间,把更多时间投入到这个关键领域。这可能意味着每周工作60小时,而非40小时。也可能意味着每周锻炼10小时,而非从不锻炼。还可能意味着每天冥想,而非只是偶尔冥想。那些时间不得不来自其他地方,所以无论你何时把某个生活领域当作自己的首要考虑,都将自动降低其他生活领域的优先级。

请别忘了拥有首要专注领域只是种暂时情形。你为下一年选择的首要专注领域可能并非整个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事实上,它很可能也不会如此。为了做出明智选择,你必须考虑个人决定的长期性影响。例如,你可能是个非常忠于家庭的人,自己把健身作为一年里的首要专注领域,是因为你想把更多健康时间和精力奉献给家人,想要陪伴家人优雅地老去,想要成为孩子们的积极榜样。

个人例子:专注财务领域一年时间

在2005年末,我决定把改善财务状况作为自己2006年的首要专注领域。这意味着通过努力工作来增加StevePavlina.com网站的收入,试验新的收入源,优化网站的收入流形式,聘用一位新会计,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提升个人财务教育水平,等等更多方面。我在其他领域也设定了目标,但和财务目标相比,它们都显得相当谦虚。

虽然2006年自己专注在财务领域实现成长有许多原因,其中头号原因就是我想把这份生意事业从单人经营转变为团队合作。我感觉通过辛勤工作来提升个人收入,可以给我最大的灵活性,使自己能在2007和2008年处于最佳位置,开始打造一个工作团队。在我看来,这也是取得显著成长会产生最大长期积极影响的生活领域。

最后结果怎样?在2005年末,StevePavlina.com网站每月创收两三千美元。一年后的今天每月创收三四万美元。网站收入在2007年很可能会有波动,因为我在商业模式上做了更深入的改变,但它已稳定在每月五位数的收入范围,成本开销却依然微不足道。

这种结果好得不同寻常 —— 此前我从未在自己的首要专注领域见过如此显著的改善提升。我想说今年有这些积极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我终于学会把意念变现概念,与更为传统的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做法融合起来。我在行动的同时也给了自身想法大量关注。有时我会坐在桌前努力工作,其他时候则会躺在沙发上,创造性地视觉化想象自己想要的实际结果。我相信这两种做法协同发挥了作用。直接行动带来稳定的渐进收益,拥有量子飞跃则源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种新机会和同步性事件(它们要归功于“吸引力法则”)。从个人角度讲,我并不在乎你倾向于把这些结果归功于辛勤工作、吸引力法则,或是纯粹运气。最初的催化因素仍是决心在此领域实现成长的那个单一决定。

请把首要专注领域想成贯穿全年的《压倒性力量》。你并非要让自己连续365天拼命努力。请保持平稳步伐,留意你的所有生活领域,但清楚知道自己的头号专注领域。有时你可能一周都不会做专注领域里的任何事情,但在全年时间内,你将不断回归其中。

收割成果

你对过去一年有何感受?我打赌若设定了清晰的首要专注领域并坚守其中,你对取得的进展会感到非常满意。你将怀着成就与满足感回首过去一年的生活。你可能无法实现所有目标,但你肯定在自己渴望成长的生活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果。

另一方面,若你从未选择首要专注领域,只是随意过完了一整年,将更可能好奇所有时间都去了哪里。因为你没有清醒设定专注领域,这意味着会有其他人帮你设定专注领域 —— 很可能你最终服务的是社会上的广告商,自己的雇主,或是朋友等缺乏聚焦的对象。你也许做了许多事情,但很可能花了太多时间原地打转,没能创造出真正渴望的那种前进力量。

除了情感和心理层面的好处(即自尊和自我实现感),坚定专注某个领域一年时间,还可以带来持续性的现实好处。戒掉吸烟,脱离债务,或减去50磅体重,都是会有长期积极影响的重大成就。

我们的生活并非独立划分成不同领域的,因此某个领域的改善提升,也能驱动其他领域的改善提升。例如,收入上的明显增长,可以让你支付健身房费用,聘请个人教练,购买质量可靠的汽车,为自己或孩子提供优质教育,享受度假和娱乐,举办美好婚礼,使用清洁服务,为最喜欢的慈善机构捐款,拓展人生使命,增加自己生意的雇员,拥有思考人生意义的自由时间等。在个人健康,感情关系和精神信仰等领域实现重大改善提升后,你也会体验到相似的涟漪影响。

虽然生活里各个地方都有些小进展肯定是好事,但过多生活领域里的小改善提升无法长久维持。我们很容易倒退回去。你减掉五磅体重,后来又长回七磅。你找了份新工作,却发现它是条死胡同。你进入一份新的感情关系,之后又感到陷入困境。当你在某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出现点倒退并无大碍。若你减掉50磅体重,长回几磅就不算什么问题。若你收入加倍,遇到小的财务挫折也不会迫使自己深陷债务。若你爱上某人并在今年结婚,与某位朋友发生争吵看起来便不会显得太糟。取得一项真正重大的成功,可以弥补许多小挫折造成的影响。

保持灵活但不轻易放弃

如果存在合理理由,在年中时改变自己的首要专注领域并无问题。但除非遇到像诊断出癌症这样的重大变化,你应该至少保持专注方向一年时间。有时我甚至会连续在相同领域保持专注两年时间,但自己常会避免这种情况,因为我更喜欢每年变换专注领域带来的多样性。一整年时间看起来可能像是永无止境,尤其当你非常年轻时,但有些问题需要这种水平的专注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扭转效果。此类例子包括病态肥胖,深陷债务,或身处离婚边缘。如果没有长期性的决心承诺,我们很难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实际进展。即使当你感觉自己的生活在大多数领域都挺好,突破新的成就水平也要耗费大量专注力。

平衡问题又怎么办?与破坏平衡生活相反,选择首要专注领域其实是重建平衡的行为。你正让那个落后领域赶上其他领域的前进速度。你的目标是纠正失衡状态,而非制造失衡问题。

不要因为做看起来太难,就抛弃你的首要专注领域。如果它是你表现最糟的领域,应对起来很可能挺难。但把表现不佳的生活领域置于脑后并不会让事情变得更轻松容易。这样做只会把你抛入否认事实的状态,问题仍将年复一年地顽固存在。不要只是因为遭遇某个挑战便怯懦退缩。当事情变得艰难时,也要把首要专注领域放在自己清醒意识的最前线,别让自己轻易放弃。请让你的想法专注于自己想要前往的方向,迫使自己首先在此领域取得进展。

为了额外的灵活多样性,你也许想选择第二专注领域,第三专注领域等。我有时这样做;有时却不会这样做。具体做法取决于头三种选择之间的差异程度。如果它们非常接近,我会增加第二,或第三种选择。但若某个生活领域明显落后于其他领域,我就会坚持单个专注领域一整年时间,努力把那个相对弱势的领域转变为强势领域。

请记住你仍可自由致力于首要专注领域之外的其他目标。首要专注领域需要做出多大投入,以及它将如何与其他生活领域保持平衡,都完全由你来决定。只是请意识到,有时确保实现长期平衡的最佳方式,就是经历短期的失衡状态。

与人分享

一旦你选择了首要专注领域,请和他人分享此事,最简单的理由就是为自己做个记录。如果你是博客作者,我非常鼓励你针对此事写博客。让你的网站访客们知道自己的前进方向。通过公开记录未来一年的首要专注领域,你将把自己置于读者的监督之下。如果没有博客,你可以在网上论坛等地方分享自己的决定。若你真想大胆行动,还可以把首要专注领域写在邮件签名上,比如“到今年底,我要实现XXX磅的体重。”之后无论何时发邮件,你都会复习回顾自己的决心承诺。

若你拥有固定伴侣关系,自己与伴侣选择和谐一致的专注领域也很重要。例如,若双方财务紧张,你可以专注于职业发展,伴侣则专注于制定预算和缩减债务。随着财务紧张问题得到缓解,下一年双方可以专注于健身或亲密感情等个人目标。

2007年我的首要专注领域是彻底检查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结构,将单人工作转变为团队事业。如果要用一个词总结努力方向,我想就是“团队合作”。2005和2006年的成长体验极其丰富,如果不做显著改变,我将无法承受再以相同方式又过一年。我必须减轻自己的负重,开始更多依靠其他人共同努力,包括专业和个人领域。毫无疑问这对我来说会是重要的成长体验。

除了分享告知自己的首要专注领域,你还可以分享个人经历和努力结果。通过传递自己的知识经验,你可以帮他人减掉体重,克服上瘾行为,或找到真爱。生活并非零和游戏。无论你实现过什么成就,都可以成为帮助他人的机会。

在新的一年里,你的首要专注领域又是什么?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6.12.31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6/12/setting-your-primary-focus/

成为黑带选手的成功几率有多大?

人们经常请我帮忙评估他们在某项新事业上的成功几率:我成为全职博客作者的成功几率有多大?我作为独立游戏开发者的成功几率有多大?我作为一名创业者的成功几率有多大?

从表面上看,在进入任何新事业之前,先评估一下个人风险像是明智之举。遗憾的是,我见到大多数人的评估做法相当愚蠢。 继续阅读成为黑带选手的成功几率有多大?

现身而出

我肯定你听说过伍迪·艾伦的名言:自己80%的成功都源于现身而出。虽然仅仅现身露面 —— 打卡上班,做个听众,赶赴约会等 —— 不会保证你取得成功,但它肯定是个先决条件。

几个月前我开始训练kempo拳法,这种武术风格可以描述为空手道和中国功夫的跨界拳法,另外加上些武器训练。我目前还是橙带选手,依然算是初学者,但足以很好掌握基本拳法。通过一次又一次地现身拳馆,我学到了自卫技巧,获得挺有趣的锻炼,还享受到很多乐趣。如果简单地继续这种训练模式,我将逐渐学会kempo拳法并获得更高段位。

此事简单容易吗?并非如此。我也不是总觉得有动力去上课,有时也要挣扎着按时赴约。它是自动运行吗?没错。参加kempo拳法课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所以放弃它其实还得费些心力。我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不断现身课堂,其余事情便能自动运行。只要我现身课堂,我就知道自己会在上课时付出努力,并在上完课后有良好感受。现身课堂无法保证我成为黑带选手,但只要坚持上课,自己就能完成80%的训练目标。

只是现身而出就能让你达成目标的80%,这些情形都值得珍惜。除了武术训练,下面还有些其他例子:

  • 现身课堂 —— 接受教育并且/或者获得学位
  • 现身工作 —— 赚取收入并且积累职业经验
  • 现身健身房 —— 得到锻炼并修身塑形
  • 现身演讲见面会 —— 克服公开演讲的恐惧并打造沟通技能
  • 带着健康购物清单现身食品店 —— 买来健康食物并改善个人饮食

你还可以将此理念应用到生活其他领域:

  • 现身感情关系 —— 为你的伴侣腾出时间,安排约会等
  • 现身精神实践 —— 冥想,阅读,服务他人等
  • 现身成功体验 —— 做出决定,设定目标,许下承诺
  • 现身给予行为 —— 志愿服务,与人分享,帮助他人等
  • 现身各种机会 —— 写本书,创办一份生意,创建一个网站等
  • 现身成长体验 —— 阅读,写日记,花时间反省

若你一直让各种抽象的概念想法,比如健康或有爱停留于抽象状态,就没法在这些领域向前行进。抽象概念是思考的绝妙工具,但最终你需要把想法变成坚实的具体行动。抽象想法最终必须成为一系列不断现身的行动过程。

例如,健身这个抽象概念可以变成去健身房,坚持跑步,或参加武术课程等实际行动过程。拓展个人意识觉悟的概念可以变成每天冥想和写日记的实践过程。持续教育的抽象概念可以变成每天阅读一小时的习惯。

将抽象想法变成不断现身的行动过程,需要最初付出些时间和精力。你必须注册课程,加入健身房,或做些其他事情来启动整个进程。一旦系统运转起来,你就会处于自动运行的状态。请不断现身而出,你自会收获有益结果。我完成这种转变的最喜欢做法,就是采用30天尝试,加上压倒性力量的方法。通过做出30天承诺,而非许下一生承诺,我更容易行动起来,等到30天结束时,我已很难再停止前进。

随着时间积累,不断现身行动的简单实践能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只要你持续一致地行动,便无需聪明伶俐或才华横溢才能成功。简单的每日锻炼和健康饮食便可实现高水平的健身效果。简单的感情习惯,比如每天看着伴侣的双眼说出“我爱你”,就能帮助打造出亲密的感情联系。像每天冥想和写日记这样的简单意识提升实践,就能拓展出深入的内在平和感。但这些成果只会在你不断现身的情况下才能积累获得。做一次锻炼,说一次“我爱你”,或完成一次冥想对你不会有太大作用 —— 只有长期性的习惯才能带来真正改变。

请选择你想真正改善的某个生活领域,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想出实践方法,将达成改善目标变成一个不断现身行动的进程。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6.12.26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6/12/showing-up/

分诊处理

战场医疗的分诊原则要求将伤员分为三类群体:

1. 无论救治与否都会死去的分为一类

2. 无论救治与否都能存活的分为一类

3. 只有接受救治才能存活的分为一类

尽管这种做法有其残酷本质,但如果你想最大化自己救活的人员数量,分诊处理便极端重要。若不这样做,最终结果将比这种做法糟糕得多。

分诊处理也是时间管理上的重要原则。此时你需要把自己的任务、项目和活动分为三类:

1. 无论你是否去做,都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任务项目

2. 无论你是否去做,都会取得成功的任务项目

3. 如果你及时完成,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任务项目

第1类任务项目可能紧急,也可能不紧急,但它们肯定不重要。若你专注于处理这类事情,便只会原地打转,同时无法完成那些更重要的任务项目。请自问一个项目在5年后能给你带来什么变化,如果答案是没有变化,它很可能就属于这一类。

第2类任务项目即使你拒绝去做,仍会有其他人把它完成。若你中途放弃这类任务项目,其他人将接手继续完成它。有时当我们以为自己必不可少时,其实并非如此。例如,若你退出某个似乎很需要自己参与的俱乐部或团队,那个组织可能没有你也会运转良好。我并非说你的参与无关紧要,只是你的存在并非至关重要。想想那些战场上的轻伤人员,他们很愿意得到些医疗照顾,但若找不到任何帮助,他们也会平安无事。

第3类任务项目非常重要,却很少需要紧急处理。这便是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所指的第二象限任务项目。这类事情包括组建家庭,创办个人生意事业,保持身体康健,以及探索个人发展。长远而言,这些项目、习惯和实践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长期性变化,但它们需要你持续关注才能取得成功。

就像战场医疗一样,时间管理版本的分诊处理听起来可能也有点残酷:若你想拯救第3类任务项目,必须从第1类和第2类任务项目上抽取注意力。否则属于第3类的太多好项目将毫无必要地死去。

实践分诊处理极具挑战,因为你需要对自己可能觉得正当合理的任务项目一次又一次地说“不”。它相当于在时间管理上对那些呼求你帮助的伤员说“不”。你只是没有时间去安慰所有将死的任务项目,或照料那些并非必要的任务项目。若你还未学会始终如一地做出这些艰难决定,许多非常出色的项目便会死去,那将造成远为巨大的灾难。

实践分诊处理是对个人清醒意识的一项挑战。当看着某个项目叫喊着渴求自己关注时,你很容易忽视全局的重要性。但此时你仍需集中精神自问:“这是现在必须由我完成的最重要事情吗?”无论你何时忘了自问这个问题,可以打赌某个更重要的任务项目便正被死神跟踪靠近。

我建议为第3类的任务项目和活动列出一份清单,并一直把它随身携带。这列清单也许是你的关键目标,但也可能只是你想关注的生活领域,比如你的健康,婚姻,精神实践等。请每天复习这份清单,以便让它在你的意识层面保持新鲜状态。它将帮你在需要时做出那些艰难的分诊处理决定。当你看到整个战场摆在面前,就更容易对第1和第2类的任务项目说不。

分诊处理如此艰难是因为第1和第2类的任务项目仍然值得你提供帮助。它们都是很好的任务项目 —— 或是很好的人群 —— 而且它们/他们都需要你。不过,若你深陷第1和第2类任务项目,便没有时间去处理第3类任务项目。虽然第1和第2类项目很好,但第3类任务项目属于最好的那种。尽管第1和第2类任务项目需要你,但第3类任务项目是真的非常需要你。

第3类任务项目的数量倾向于最少,所以你在生活中很可能会看到多得多的第1和第2类任务项目。大多数时候,为了完成第3类任务项目,你必须对大量第1和第2类任务项目说不。而且一旦你给了它们关注,第1和第2类任务项目也不想让你再轻易离开。它们会抓住你的手臂,恳求你留下,试图让你和它们待在一起。当你离开时,他们会认为你就是地球上最冷酷无情之人。要从这种情形脱身可能非常艰难,但若你想找到并拯救那些第3类任务项目,这就是你必须去做的事情。

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属于第3类任务项目,它们正在战场上濒临死亡,但若你能及时赶到,便仍可拯救它们。是你的健康吗?婚姻?职业?还是幸福快乐?为了留出时间去拯救第3类任务项目,你愿意舍弃哪些第1和第2类任务项目?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6.12.21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6/12/triage/

扭转消极财务情形

你是否曾发现自己身处消极的财务情形,要么贫穷破产,要么深陷债务?也许你现在就处于这样的情形之中。在这篇文章里,我将针对如何从消极财务情形中成功复元,和大家分享些个人洞见。

接纳

从消极财务情形中复元的第一步做法,就是完全接纳你当前的生活位置。当处于否认状态时,你将永远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接纳过程分为三部分:

首先,请接受你不会一夜间神奇地将财务情形从贫穷变为富有。若你想解决财务难题,自己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尊重挑战的量级,它相当于克服主要上瘾行为的难度水平。事实上你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复元,所以不妨现在就臣服于这个想法。

其次,请接受你当前财务情形的现实。我不认为你有必要算清自己的每一分净资产,但至少做些靠谱评估,根据个人收入,开销,资产和负债,了解自己的当前位置。想想如果这种情形继续发展,未来会发生什么。它是可持续的吗,还是正让你奔向崩溃境地?倘若是后者,不管怎样请接受并承认,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发生,自己必须做出改变。

第三,请接受并承认自己对当前财务情形的真实感受。当处于贫穷或负债状态时,你知道某些事情不对劲。那种收到账单时的沉没感并不健康。当你财务状况很好时,账单不过是需要两分钟就能处理的一张纸。但当你财务状况糟糕时,账单就会变成令人压力重重的负担。我们很容易落入否认这些消极感受的陷阱,进入逃避者模式。那些压力和担忧感受的存在,就是要告诉你是时候做出改变。你需要做些事情更正这种情形。自己的出路在于行动,而非逃避。

接纳基本上就是对自己承认:“是我让自己落入了这种糟糕处境,我接受需要严肃认真的努力和下定决心,才能扭转这种局面的事实。做到此事不会轻松容易,但这样做完全值得。”

目标

下一步便是针对你想如何改善自己的财务情形,设定些目标或意念。此时请不用担心如何做到 —— 只用专注于你想要什么结果,以及为何想要。

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不认为设定一个从完全贫穷到完全富有的目标现实可行。那种目标太难让人相信,所以只会被恐惧和自我怀疑覆盖。请从某个现实可行的目标开始做起,比如将财务情形稳定到你感觉合理实现的某种水平。随着财务情形不断改善,你始终可以设定新的渐进目标。

当我贫穷负债时,也写过各种变得富有的目标。自己专注于追求理想的财务情形,但生活很少发生实质改变,因为我看不到如何有可能抵达那种状态,至少不会很快实现。于是自己后退一步,开始设定更现实合理的目标,那些我相信从当前起始点出发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这种做法非常有效。拥有宏大目标很棒,但若你看不出它们如何可能实现,就请后退一步,设定一个离自己更近的里程碑目标。这样你可以使用“创造性观察”的方法,开始把那个目标看作真实可行。

我强烈推荐你把月度收入目标放在自己能经常看到的某个地方。许多年前我和妻子Erin把收入目标写在纸上,并贴到自己公寓的墙上。通过让目标一直处于眼前,我们能始终专注去做需要完成的那些事情。

对于如何设定现实可行的目标,请阅读《清晰感的力量》一文。

计划

在你跳进制定计划的阶段前,请让自己的目标/意念先酝酿几天。若你不确定要如何实现目标,这步做法便尤其重要。目标和意念的力量可以非常强大,但你才是让它们变成现实的首要载体,所以请准备好付出努力,允许那些目标经由你变成现实。通常在设定目标两三天后,你就会开始想到如何将它实现的各种点子。你还可能吸引到一些很有帮助的同步性事件,加快自己的实现进程。

一旦你让目标经过适当酝酿,并想到某些可行点子,就请制定出行动计划。你需要花多少功夫制定计划取决于你自己。有些人需要逐步落实的计划才能行动起来。其他人则只需要大概想法,便可开始行动。只是请确保你的计划里没有等同于“奇迹显现”之类的神秘步骤。好的计划本身具有一种必然实现的气质:只要我按计划行动,终将实现个人目标。

假如你背负债务太深,账单累积成堆,没有技能创造足够收入来应付个人最小支出,债主们也不愿再等你还债,那时该怎么办?若你被迫得出破产不可避免的结论,那么破产就需要成为你计划的一部分。如果你无法避免此事,就请为它制定计划。尽管是个社会信用污点,破产的本意却是一种财务复元工具。破产法会帮那些在财务上犯了错的人们避免遭受终生性的财务毁灭打击,使他们能重新开始站稳脚跟。让人们恢复生产能力对全社会都有好处。每年有超过百万的美国人申请破产。那些曾经的破产者包括特朗普,林肯,迪士尼,科波拉,理查德·哈里斯,拉里·金,斯坦·李,李维斯,威利·尼尔森,米基·鲁尼,还有马克·吐温。当然,你将尽力避免这种情形,但若发现自己不得不申请破产,请访问非营利性的After Bankruptcy Foundation(破产后基金会),阅读他们的每封免费新闻邮件 —— 通过他们的帮助,你有可能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完全复元。我知道很多国家并没有美国这样的破产法,但请好好做些功课,看你所在地区有没有可用的破产复元进程。破产可能是条艰难道路,但在黑暗的隧道尽头,通常会有一束明光等着你。对某些人而言,破产是扭转财务进程非常积极的一步做法。

有时在制定计划时,你必须考虑自己愿意做出什么牺牲。你愿意削减哪些开销 —— 比如有线电视,订阅杂志,咖啡,外出用餐等?但削减开销效果有限,因为你很难再降低个人最低开销。虽然短期而言削减开销能让生活变得更轻松容易,但通常更有效的做法是提高收入。所以除非自己存在不负责任的高额开销,我建议你把制定计划的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提高收入一侧上。

决心承诺

一旦你有了合理计划,就必须对它做出决心承诺。若你无法对计划做出决心承诺,就只是在浪费时间。

对自己说“好吧,我要对此事做出决心承诺”,是种愚蠢的承诺做法。那种话就像把说出:“好吧,我们结婚了”作为你的整个结婚典礼。若你想在财务复元计划上取得成功,就需要郑重地和它们结婚。

与结婚或搬去跟某人同住相似,对某个目标做出决心承诺本身是个步骤过程。这里有两篇文章可以帮你完成此步骤过程:《培养热烈欲望》和《压倒性力量》。请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习了解如何真正对一个目标做出决心承诺。

若你想诚实评估自己的承诺水平 —— 而且你足够勇敢听到真实答案 —— 就请告诉某位朋友或家人你的复元计划,询问对方自己看起来是否100%地对计划做出了决心承诺。然后在倾听对方反馈时忍住别说话。揭露出任何可能妨碍自己坚守计划的事情非常重要。若有问题出现,请修改计划以做出相应调整。例如,若朋友说你没有遵从计划的自律能力,你也认为讲的是事实,就请在计划中融入打造自律能力的部分。

当你自问“此事说定成交了吗?”,而且能毫不犹豫地给出肯定回答时,你便知道自己已做出决心承诺。你不太可能马上就实现目标。要确定自己能实现目标,意味着你需要有可持续的内在动力和自律能力以坚持到底。可持续才是艰难部分。你需要和自己的目标形成坚定稳固的关系,这样才不会在遇上点风浪时就弃船而逃。

就像计划一场婚礼需要花费时间,对个人目标做出真正的决心承诺也需要花费时间。决心承诺在很多方面都像一场婚姻。你将进入新的人生旅程,把单身汉似的贫穷财务生活留在身后。请尊重做出决心承诺的过程可能持续数天,数周,甚至更长时间 —— 它完全取决于你依附于当前生活情形,以及抵制离开个人舒适区的程度有多糟糕。当你终于能对那个承诺说出“我愿意”,并能言出必行时,你便知道自己做好了准备。

行动

实施你已制定好的计划,并且永不放弃。

每天落实一些自己财务复元计划里的行动,即便只是让个人财务保持有序状态的收支记录也好。这种做法将创建出积极的前进势头。你不会总能清醒想到自己的财务计划,所以让常规行动习惯化很重要,这样你将学会自动落实那些行动。长远而言,你的财务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现实结果。

开始新计划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启动一个30天挑战。利用最初的30天建立自己需要的新习惯,并打破对你不再有益的旧习惯。若你把计划看作只需坚持30天的某件事情,会发现更容易对它做出决心承诺。到30天结束时,你将能看到某些积极成果,从而更容易做出长期承诺。

财富意识

从消极财务情形中复元,是人生游戏里最精彩的挑战之一… 也是令人惊叹的成长体验。虽然当你深陷债务,难以支付各种账单时,自己可能感觉非常消沉,但改善提升个人财务情形的长期进程,却回报丰厚。最棒的部分就是一旦你弄清如何为自己实现财务富足的状态,便可转头和其他仍陷于挣扎的人们分享经验教训。因此你并非只在为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 你还在为自己能触及的所有人解决财务问题。若你无法攻克这个挑战,将使许多自己本可帮到的人们失望。

从贫穷转变到富有的财务状态,就是超越充满局限的狭隘自我的过程。贫穷财务状态是你在专注于我,我,我时吸引到的结果 —— 我的需求,我的问题,我的欲望。富有财务状态则是你在专注于我们,我们,我们时吸引到的结果 —— 我们的需求,我们的挑战,我们的潜能。对财富而言,狭隘自我是个太小的容器。若你想吸引富有的财务状态,就需要配得上它的更大容器,比如做出贡献或提供服务。

我还记得个人财务情形开始扭转变得更好的那个时刻。所有事情都可以追溯到1998年末自己思维心态发生的一个特定转变。在那一刻之前,我很大程度上都专注于狭隘自我驱动的目标,无论多么努力地工作,个人财务情形都越变越糟。最终我无比厌倦那种状态,放弃了旧思维心态,并用新思维替代它。我对自己说:“只为自己而活让我一无所获。我打算转而专注做出贡献。如果我因此破产,至少是做了某些富有价值的事情而破产。”自己当时并不知道的是,那种意识觉悟上的转变,对彻底扭转自己的财务情形有着长期性的影响效果。我的各种问题并非一夜间得到更正,但经过短暂时间的努力后,我就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这是一条正确道路。现在我和Erin一个月赚的收入比我俩以往一年赚的都多。一个看起来微小的思维转变,竟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仅仅为了个人满足去攻克各种问题,是种非常虚弱的前进动力。去做那些你知道会给很多人带来益处的事情,才是更具可持续性的动力。你越是深陷狭隘自我,让个人问题占据自己的整个世界,你越会降低个人清醒意识,缩小自己的选择范围,吸引贫穷状态。你越是专注于服务他人,甚至在财务危机中也能如此,你也越能提升个人清醒意识,拓宽自己的选择范围,并吸引到富有状态。

思维心态的转变才是贫穷财务状态的真正解决方案。设定目标,制定计划,付诸行动等步骤,只是促进因素。这些步骤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们能让你的清醒意识脱离恐惧。当你设定目标并制定计划时,就在建立自己即将朝着更积极方向前进的确定感。这会减少你的内心焦虑并召唤行动勇气。此种状态反过来又会帮你把个人专注力偏离狭隘自我(以恐惧为中心),朝向为他人做出贡献(以爱为中心)。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6.12.11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6/12/making-a-financial-turnaround/

清醒自主地赚钱

金钱有多重要?有多少钱才算足够?金钱是个人精神道路上的分心干扰吗?还是必要之恶?有些人比其他人的钱更多是否公平?贫穷比富有更高贵吗?成为一个开悟的百万富翁有无可能?

甚至在高度清醒自主的人们中间,金钱仍是有争议的话题。作为个人,你很可能在许多场合争辩过这个主题。整个社会面对金钱的态度都如此不一致,也难怪人们充满困惑。

金钱是积极正面的资源,还是降低清醒意识的分心干扰?

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伴随着关于金钱的混杂思想长大。在某些时候有钱是好事;在其他时候金钱则是必要之恶,或追求真正重要事物的分心干扰。

一方面,我能看到有钱是好事。我们不难承认金钱可以带来某些好处。有些问题能用金钱非常容易地解决。金钱可以提供食物、衣服、住所、暖气、交通工具、教育、技术、娱乐、医疗等事物。鉴于社会当前的运行方式,如果你有很多钱,就有许多解决方案。金钱肯定无法解决你的所有问题,它也可能制造出各种新问题,但总的来说,金钱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强大工具。

我认为励志演说家厄尔·南丁格尔的说法最棒:

在金钱管用的领域,没有什么东西能取代金钱的地位。

另一方面,在某些事上我并不喜欢金钱扮演的角色。我不喜欢它在某些“特别权利”上被当作看门人使用,比如获得恰当的医疗,健康食物,或体面教育资源等。我也不喜欢金钱会引诱人们用欺诈手段获取它。虽然自己挺欣赏如今众多行业巨头取得的成就,但其中不少公司获取财富的手段让我难以苟同。

关于金钱的冲突信念

在自己大部分人生中,我始终困于针对金钱的不一致态度。从客观角度讲,物质财富看起来像是好东西 —— 我肯定应该追求它。从主观角度讲,它看起来又想个巨大的分心事物 —— 我为何应该需要钱?从智识层面讲,财富看起来很好。从直觉层面讲,财富又让我感到无关紧要。在看待金钱这件事上,我还未想出一种能从多个视角都达成和谐一致的方式。

你是否一直挣扎于类似的内心冲突?倘若如此,你可能并不孤单,因为这种内心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训化的结果。有些影响力量告诉我们金钱非常重要,同时有其他影响力量告诉我们金钱并不重要。看看各种节假日里发生的事情。广告商们要我们去消费,消费,消费。我们花的钱越多,假期就能过得越好。给妻子买条钻石项链(本身毫无价值,但却贵得离谱),她便会永远爱你。另一方面,我们可能看过像《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那样的经典假日电影,告诉自己要正确看待金钱,感情关系远为重要。人们周围充斥着各种混杂信息。

这种社会训化也影响着我们的感情关系。基于他人的收入或财产状况,你会做出何种推断?若你知道某人的财务状态,但从未见过对方,你会对他/她做出预先判断,在其身上附加可能并不真实的性格品质吗?你对一位百万富翁会做何推断?对某个完全破产的人呢?你对和收入是自己10倍的人约会有何感受?与收入是自己1/10的人约会又是何种感受?

我相信这些混杂想法导致很多清醒自主的人也觉得金钱本身是问题所在。可能更好的做法是找到一种根本不用钱也能生活的方式… 至少将金钱的影响缩减到最小。假如金钱真是清醒生活的分心干扰,那么最清醒自主的选择不就是彻底回避金钱?也许我们可以放弃在世间的所有财物,选择修道院的生活?

在宗教领域,金钱通常也扮演着令人困惑的角色。按说耶稣并非特别富有之人,但如今的天主教会却财富万贯。根据《联合国世界杂志》报道,天主教会单是拥有的金银财产便价值几十亿美元,再考虑教会遍布世界的不动产,艺术收藏,以及免税待遇,由天主教会控制的财富总数令人惊愕。虽然鉴于整个组织的复杂性和规模,具体财富数字很难估算,有些人相信教会才是这个世界最富有的实体,教皇控制的财富比地球上任何公司或政府都多。无论此事真假与否,教会的财富状态肯定和耶稣生平形成了有趣对照。当你展望自己的财务未来时,应当以耶稣为榜样,还是以教皇为榜样?或是完全选择其他榜样?

我们可以更深陷入财务信念令人困惑的泥沼,但我不认为那种做法有任何帮助。所以让我们把各种社会榜样放在一边,全新审视金钱在生活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什么是金钱?

金钱是种社会资源 —— 而且是主要社会资源。金钱本身并无任何固有价值,但我们通过社会共识给它赋予了价值。若我给你100美元,你就可以从社会提取100美元的价值。这种做法之所以管用的唯一原因,就是人们一致同意那100美元具有特定价值。如果大家同意金钱毫无价值,那么金钱无论怎样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由于它是种社会资源,金钱并非完美的交易媒介。任何事物的价值,包括金钱在内,都是由社会共识决定。它可能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共识,比如你从他人手中购买一件物品,也可能是一大群人之间的共识,比如你去买卖上市公司的股票。

当个人估价大致匹配社会共识时,你便认为定价公平合理。当个人估价偏离社会共识时,你就会认为某件物品定价过高或过低。

尽管这样做会有严重后果,但你可以自由选择退出金钱代表的社会契约体系。大多数人发现这种做法完全不切实际,但只要你愿意如此,便可选择不给金钱附加任何价值。然而,若你仍想使用社会资源,就需创造出自己的社会契约模式。它可能包括物物交易或其他交易形式,或者可能涉及利用关系资源满足自己的社会需求。

对大多数人而言,金钱代表的社会契约系统拥有的好处多到难以忽视。虽然货币交易系统远非完美,它却比其他替代选择更加高效。通过给社会交易赋予货币价值,并让金钱在人际间转移变得轻松容易,社会交易也变得相对轻松简单。买日用品,上班工作,用电或上网,都是社会交易的例子,通过社会共识,所有这些交易都可以缩减成转移金钱。

甚至金钱本身都可以指定价格,任何背负债务的人都能证明此事。若你今天就想用钱,可以通过日后支付更大数额的金钱来购买它。

所以金钱本质上是社会信用。它是来自社会的欠条,让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取用特定数量的社会价值。你拥有的金钱越多,这个社会欠你的便越多,你能提取的价值也越多。

如何赚钱

让我们考虑一下赚钱意味着什么。由于金钱是种社会资源,赚钱便意味着更多获取社会资源。当你花钱时,就是在把金钱转换成价值。但当你赚钱时,就是在把价值转换成金钱。

赚钱的一种方式是售卖财物。把一件物品卖出去,你会收获相应钱款。另一种选择是以某种价格得到物品后再用更高价格把它们卖出去。各种公司在这个星球上挖取资源并将其售卖营利。对个体而言,赚钱的形式可能包括低价买入物品、股票或债券,再以高价卖出。

或许最常见的赚钱方式就是出售个人时间。找份工作去用个人时间交换美元。自己贡献高社会价值的能力越大,你的赚钱潜力也越大。时薪10美元和时薪100美元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后者拥有更大社会价值。这种差别并非任何人的“过错” —— 其差别在于人们对特定工作的价值形成的社会共识。请注意绝对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别。顶尖运动员在绝对意义上可能并未做什么有用工作,但他们的报酬是基于自己所提供服务的社会价值,而这种价值当前十分高昂。

赚钱的另一种方式是创造一个为自己赚钱的系统,比如经营生意。这是我的最爱,因为它比出售个人时间的杠杆作用大得多。我发现长远而言它的风险也小得多,因为拥有和控制一个赚钱系统,要比在他人裁断下用个人时间交换金钱更安全可靠。

你也可以通过出售金钱本身来赚钱… 即投资。通过向他人借出你的金钱或财产,你可以赚取利息和/或分红。你的赚钱方式将取决于自己的投资对象。投资于一份新生意和投资于某个犯罪组织完全不同。前一种投资形式是在创造社会价值;后一种则是在盗取价值。

当然,赚钱的最后选项就是盗取金钱。从历史角度看这一直都是个很流行的选项,但我在此不会对它做严肃考虑。

若你思考赚钱这件事,它其实有两种基本方式:

1. 做出社会贡献,并收获与你贡献的社会价值相当的报偿。

2. 利用市场低效问题,不贡献任何价值地获取金钱。

第1种选择包括找份工作,经营一份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生意,转卖有额外附加价值的物品,或对这些做法进行投资。第2种选项包括转卖毫无附加价值的物品,赌博,占别人便宜,犯罪,或对这些做法进行投资。

下面是对以上两种策略的另一种总结说法:

1. 做贡献。

2. 占便宜。

除非你已用某种方式退出货币交易体系,否则当前就在用这两种方式或其中之一赚钱。很可能有一种策略在你的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 —— 你要么正创造着真正价值并因此获得报偿,要么就正在占便宜,偷取他人创造的价值。

请注意第1种做法对货币交易体系的存在和繁荣至关重要,但第2种做法并非如此。占便宜者能存活的唯一方式就是偷取贡献者创造的价值。但归根结底必须有人做出贡献,否则占便宜者将没有能够偷取的价值。

顺便说一下,安·兰德写过一篇令人心醉神迷的小说,名为《阿特拉斯耸耸肩》,内容是关于若世界上的贡献者们转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会,留下占便宜者们自生自灭,那时会发生什么。贡献者的社会变成了天堂般的世界,而占便宜者的社会最终分崩离析。安·兰德认为以贡献者为代价来奖赏占便宜者的社会体系是邪恶的,贡献者们应当自由决定如何使用他们的工作成果(以及是否愿意支持任何占便宜者)。

某些程度的占便宜行为在人们预想之中。比如孩子们会占父母的便宜。那些无法做出贡献的人们会占贡献者的便宜。无论我们何时不付钱地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我们就是在占便宜。我们都在占自己祖先辛勤劳动成果的便宜。但最终我们必须决定是要在余生继续占人便宜,还是开始做出真正的贡献。我们要一生都做占便宜者吗,还是想成为贡献者?

显然人们的生活既包括做贡献也包括占便宜,但什么才是你今天创造收入的策略?你会贡献社会价值吗?还是在其他贡献者提供的价值上占便宜?

让我们对两种可能性都做些考虑。

占便宜的思维心态

选择占便宜模式意味着你正获取大于自身所做贡献的社会价值。你的专注点是索取而非给予,因此你从社会系统中拿走的要多于自己返还的。占便宜者的思维心态认为你可以始终依靠他人来弥补自己的懒惰。它是种享受不劳而获权利的思维心态。因为你仍需获取食物、衣服和居所之类的价值 —— 这些都是必须由他人向你提供的价值 —— 你的生活便是以其他人的付出为代价。你的负担也许正被他人承担,比如自己的父母,或者可能被整个社会分担,但不管是哪种方式,你都是通过吮吸社会的乳头才得以生存。

有时人们会对占便宜变得习以为常,以至于很容易忽视它。很多人看起来干着做贡献的职业,却暗藏着占便宜的思维心态。他们想在做出尽可能少贡献的同时获取尽可能多的社会价值。他们只做必要的赚钱工作,却想尽可能多地占取便宜。这样的人没有激励内心的职业,因为工作只被他们看作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做出真诚贡献的渠道。请环顾四周,看你能否识别出自己生活里的占便宜者们。谁更想要索取,而非给予?

占便宜者思维心态的另一个名字就是贫穷匮乏思维心态。因为你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你获取的金钱也必将来自他人。它是个零和游戏。不管你获得了什么,其他人必有损失。

占便宜者的思维心态会让达成财务富足非常困难,因为要在这种思维心态下取得财务成功,你必须去拥抱被大多数人视为消极负面的某些价值。你的收获是他人的损失,所以自己变富就需要利用更多人。为了通过占便宜的方式有所收获,其他人必须用真正的价值来填补你的索取。因此你积累的财富越多,你从他人那里盗取的也越多。

大多数人无法面对以他人为代价让自己变富的想法,所以占便宜者思维心态常会导致自我折磨的表现。若你陷入这种生活模式,自己对金钱将体验到一种爱恨交加的感情关系。一方面,你可能想要更多金钱,但另一方面,你也许对赚太多钱感到拒绝,因为你知道自己赚的越多,其他人付出的代价也越大。例如,若你想作为专业扑克选手谋生,便知道自己赚得越多,其他人输的钱也会越多… 这可不是高度清醒之人实现财务富足的最佳动力。

有些人能通过降低自己的意识觉悟水平,来绕过在财务上自我折磨的问题。他们学会了在赚钱时不去理性思考自己赚钱方式的各种后果。他们想出种种辩解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做法,不让个人意识觉悟阻挡赚钱道路。从终极意义上讲,这便是犯罪者的思维心态。

你越是靠近占便宜者的思维心态,就越难体验到财务富足和保持清醒自主的状态。最终你必须在两者间做出选择:是保持清醒自主,还是变得富有。如果屈服于占便宜者的思维心态,你就无法同时拥有两者。若你发现自己困于某种收入水平,无法再向上发展,自身潜藏的占便宜者思维心态,很可能就是罪魁祸首。这种思维心态会引导你去问:“我如何才能赚到更多钱?”而非去问:“我如何才能贡献更多价值?”它也是导致你认为赚更多钱是个坏主意的思维心态,因为你的收获会是他人的痛苦。

贡献者的思维心态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贡献者的思维心态。这种思维心态承认赚钱的最好方式,就是提供公平价值来做交换。创造真正的社会价值,再接收与那份价值相称的报偿。鉴于市场低效问题,有时你的报偿会过低,有时会过高,但其基本理念就是你将通过做贡献来赚钱。

若你想以贡献者的身份获取收入,就必须贡献社会价值,而非个人价值。许多想成为贡献者的人士都困于这个概念。个人价值是你认可的价值 —— 你可以自由决定什么事情对你个人来说具有价值,没人同意你的想法无关紧要。但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共识所赋予。若你相信自己的工作极具价值,但实际上没人承认此事,那么你的工作就有很高的个人价值,但社会价值很少或根本没有。这里是关键:你的收入取决于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而非个人价值。

若你想从创意工作中获取收入,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具备社会价值。这件事上不存在变通做法。没有社会价值,便没有收入。若你的技能和辛勤工作没有与创造社会价值保持一致,你就无法作为贡献者创造收入。

这并非一个公平系统 —— 它只是货币交易系统运行的方式。因为金钱是以社会价值为背书的社会资源,当你只能提供很少或无法提供社会价值时,自己没有报偿便合乎情理。人们常说“找到需求并填补它”,这句话的确真实可靠,其中的需求指的便是社会性需求或欲望。

例如,这个网站就有相当程度的社会价值。你或我作为个人是否看重它,其实在财务层面无关紧要。它能成功创造收入,是因为整体社会共识认为这个网站具有某种程度的价值。那份社会价值让此网站产生收入变得有可能。倘若这个网站没有任何社会价值,它便没有任何收入潜力。

贡献者思维心态的另一种称呼是富有思维心态。这种思维心态认为财富可以通过创见和行动创造出来。你的收获只是自己贡献的社会收益的反映。若你想获得高收入,就必须贡献出大量社会价值。你创造的社会价值越多,自己赚到的金钱也越多。这是种共赢思维心态,因为你在为他人福祉向整个社会系统提供价值。

在贡献者的思维心态下,你收获的金钱就是自己社会服务的报偿。你所赚到的钱如同社会在对你说:“为了交换你贡献的价值,你将有权在自己选择的任意时候从社会中提取X数额的钱款。”这种事情简直太美妙了!

你个人收入的唯一真正限制,就是自己能创造多少社会价值。若你想赚更多钱,就请拓展个人技能和才华,从而有利于创造出大量社会价值。提高个人收入的最佳方式,就是弄清如何提供更多社会价值。请专注于给予,收获部分很大程度上将自行解决。奖赏社会服务的系统早已就绪,因此你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将你的服务接入已有的交易市场。

用做出社会贡献的方式创造收入是非常积极正面的体验。所以它不会像占便宜者思维心态那样降低你的清醒意识。在贡献者思维心态下,财富和清醒意识并不冲突。事实上,它们彼此间有着极佳的协同效应,尤其是若你能把一些收入重新投入到拓展自身贡献上。

若你采纳了贡献者的思维心态,请意识到不少占便宜者有时会误将你视为他们一员。当你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社会贡献,从而赚得更高收入时,占便宜者会把他们的价值观投射到你身上,认为你已变得贪婪,肯定是在利用他人获取个人收益。不过别让占便宜者阻碍你的前进道路。请让你的灵感动力源自想要提供更多社会价值的渴望。只是因为其他人误解了你的前进动力,你就限制自己贡献的价值,这样做并无可敬之处。

无偿贡献

在贡献者思维模式下,你始终有无偿做出贡献(即提供免费服务)的选择。如果不想要,你就不必收取自己所做工作相应的全部社会价值。

我喜欢拥有这种选择,因为它意味着甚至那些没钱负担的人,也能享受到我的工作成果。我在这个网站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在我看来它肯定不是免费获得。但由于我能利用技术手段保持低运营成本,自己可以在无需让所有访客支付阅读费用的情况下,提供丰富的有价值内容。为自己收获的价值付费完全是可选选项,每位访客都能自行做出是否付费的决定。

金钱就是社会信用,当你婉拒了自己劳动成果本该收获的金钱时,就是婉拒了你已赚得的社会信用。虽然婉拒自己赚得的社会信用完全没有问题,请一定考虑一下若你接收了这些社会信用,可以用它做些什么。你能重新将其投入到更大或更美好的贡献上吗?倘若如此,那么有报偿的工作就比无偿工作更合情合理,因为你可以用那些钱拓展个人使命,服务更多人。金钱会放大你已有的样子,若你已经是位贡献者,更多钱就能让你拓展自己所做的贡献。

你还可以致力于在付费工作和无偿工作间实现良好平衡。两者无需变得非此即彼。

清醒自主地赚钱

贡献社会价值是清醒自主赚钱的主要策略,但只是这样做依然不够。社会价值存在的问题是,你的个人价值无法和社会共识认可的价值完美一致。我肯定若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整个社会对某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出现剧烈变化。例如,如果所有人像我一样,新鲜水果和蔬菜就将拥有更高的社会价值,而工厂化饲养会变得毫无价值。

当你试图提供的社会价值无法与个人价值实现和谐一致时,你的内在动力将非常虚弱。你不会深受激励,因为你要做的是自己感觉应该去做的事情,而非你想要去做的事情。我常在那些以为某个博客主题能赚大钱便跳入博客界的人们身上看到发生这种事情,但由于无法忍受一直写作相关话题,他们坚持几月后便会选择放弃。请别对自己干这种事情。

另一方面,若你试图只满足个人价值,不提供任何真正的社会价值,你便会患上饥饿艺术家综合征。你可能深受某种令自己感到内心满足的工作激励,但那种工作却无法支付生活账单。请也不要对自己干这种事情。

解决方案是找到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叠区域,并在那个重叠区域内工作。这将允许你去做自己热爱,并能创造出其他人也看重其价值的事情。不要强迫自己在正直品性和个人收入间做出选择 —— 请同时选择两者!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会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动,所以请准备好适应变化。在自己20多岁早期,我创立了自己的电脑游戏生意。起初它与我的个人价值完美一致,但没能与社会价值保持一致 —— 我热爱那种工作,但无法赚到任何钱。经过多年努力后,我最终达到平衡点,自己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也能过上挺好生活。后来我的个人价值发生变化,尽管开发游戏仍有社会价值,但它无法再继续激励自己。于是在那时,我选择改换职业,开办了这份个人发展的生意事业。

个人发展是个有着高社会价值的事业领域,它也与我的个人价值观有着美妙的一致状态。因此,我可以在此领域创造出持续性收入,同时感到非常满足。请不要低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间保持和谐一致的重要性。若你想清醒自主地赚钱,两者都至关重要。

除非你极不灵活,否则展望出一条既能贡献社会价值,又能与个人价值和谐一致的生活道路应该不会过于困难。若你仔细思考此事,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更困难的挑战是如何完成转变。在这件事上我请大家参考阅读《人生的意义:转变》一文。

和谐一致的贡献

有两个简单的意识领悟可以帮你达成对金钱和谐一致的思维心态,并超越自身限制性的财务信念。首先,你必须清醒自主地采纳贡献者的思维心态,并舍弃占便宜者的思维心态。其次,你必须找到一种生活方式,让贡献社会价值和满足个人价值达成一致。一旦你内化了这两种意识领悟,便可在创造丰富收入的同时,服务于更伟大的善意。

若你想在不降低个人清醒意识的情况下创造收入,就必须摆脱自身限制性信念。阻碍自己去赚更多钱并不能服务更多人。限制你的收入只会限制你所做的贡献。要赚更多钱的清醒明智理由,就是你可以很好利用那些社会信用。利用它们去拓展自己服务他人的能力。若你过着高贵可敬的生活,那么你能收获更多钱就是件好事。你会是那些金钱的出色管理人。流经你生活里的钱越多,你能投资到自己人生使命上的资源也将越多。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6.12.06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6/12/making-money-consciously/

人生 —— 一场终极游戏

设计游戏时,好的游戏设计师会给玩家呈现一系列扣人心弦的选择。只要那些选择始终扣人心弦,游戏就会好玩有趣。但若选择变得无聊乏味,令人困惑,毫无意义,或破烂蹩脚,好玩有趣的游戏便难以产生…

请考虑像扑克,象棋和围棋之类的游戏。它们都有扣人心弦的丰富选择。然后再想想儿童益智类游戏。当你是小孩时,那些选择看起来似乎扣人心弦,益智游戏可能好玩有趣。但随着你成熟长大,那些选择变得无聊且明显,这种游戏会很快丧失它的吸引力。

甚至像《高尔夫》或《雷神之锤》那样的技能型游戏,也包含扣人心弦的各种选择。其中有策略选择,以及培训选择。你想寻求拓展什么技能,以及何时去拓展?你愿意投入多少时间?你将如何利用个人优势,并弥补自身劣势?

在游戏里,你可能有各种资源,比如自己可以花费的货币。它也许是金子,魔法值,或能量。各种资源又会增添新的选择:你将如何创造收入?你要创造多少收入?你打算如何花费自己的收入?在生产与生产能力之间(即创造收入和提升个人创收潜力),你将如何平衡好两者花费的时间?

由于自己曾是游戏设计师,我发现很容易开始将人生看作充满扣人心弦选择的一场游戏。首先,真实的人生包含之前提到的所有游戏属性。我们要在生活中面对种类丰富宽广的选择,比如打造技能,获取资源,处理关系,等等等等。随着年岁渐长,我们的决定也倾向于变得更加复杂,因为童年的优先考虑选择对自己不再有同样的吸引力。

游戏的目的是什么?游戏的目的就是享受经历体验 —— 玩得开心快乐。玩游戏的另一个原因是获得成长,因为游戏也能成为出色的老师。玩得开心快乐和获得成长听起来像是度过真实人生的挺棒方式,难道不是吗?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游戏玩家?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以想象一位好的运动员,他/她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比赛,同时尊重所有参赛选手享受比赛体验的机会,包括那些潜在的竞争者。好的玩家会花时间拓展自身技能。他/她能认真对待游戏比赛,但也不会太过严肃,变得过于依附最终结果。我们常把过于看重结果的人叫做输不起之人。

如果人生是场游戏,你作为玩家的表现有多好?

你是为了享受过程体验而在全力玩人生这场游戏吗?你在意自己的表现成绩,会花时间磨练技能吗?你是个好的运动员吗?你会拥抱整场游戏,还是会抵制其中的某些部分?

太多人陷于人生的分支游戏,完全忽视更宏大游戏的存在,这样岂不显得愚蠢?你是否曾在某个科幻世界中创造出高达50级水平的游戏角色,尽情挥洒着财富和超能力,而你的真实人生角色却只有5级水平,可悲可怜,身材走样,几乎无法支付生活账单?我们很多人都曾落入过这种生活陷阱。

你还把其他什么分支游戏误以为是整个人生游戏?比如教育游戏?职业游戏?财务安全游戏?家庭游戏?身体健康游戏?精神信仰游戏?人生中有没完没了的分支游戏,它们会转移你的注意力,阻碍你在更宏大的人生游戏本身上取得进展。这些分支游戏确实也有好玩有趣和富有价值的地方,但它们只是更大拼图中的各个小块而已。

你会如何看待沉迷于毒品和酒精的某个世界级演员?又如何看待会被自己配偶鄙视的世界领导人?以及从不学习如何管理个人财务的按摩治疗师呢?

对于真实生活每天给出的各种扣人心弦的决定,没有什么虚拟现实能够与之相比。我们面前的选择无穷无尽,选择带来的后果又足够有趣,激励着我们小心谨慎地做出选择。人生这场游戏有着非常强大的设计。

尽管面前就是能够想象到的最精彩绝妙的游戏,我们大部分人却拒绝参与其中。我们坐在一旁,担忧着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而非主动拥抱它。我们只在人生游戏的部分领域浅尝辄止,很少有人清醒主动地决心精通整个游戏。

为何会这样?

你当前在人生中的参与水平,取决于你如何评价自己和人生游戏的关系程度。你是大于人生游戏,还是人生游戏大于你?

当你去玩一场大于自己的游戏时,会感到难以招架。那样的游戏要应对的挑战太多,你很快便会选择放弃。我还记得自己只有7岁时尝试玩象棋的情景。我感到沮丧失望,因为自己无法理解它。象棋游戏看起来似乎大于我的能力。因此自己从来不想去玩它。象棋是其他某个人的游戏。若你认为人生游戏要大于自己的能力,很可能也不想再去玩它。那个游戏变成一个巨大的麻烦困扰。

另一方面,当你去玩一个小于自己能力的游戏时,就能保持掌控状态。不过,假如游戏对你来说显得过小,它将变得无聊乏味,好比儿童益智游戏。太小的游戏毫无吸引力,因为其中没有挑战。那种游戏缺乏足够扣人心弦的选择。有些人已落入这种游戏模式,精通了游戏的新手设置,却从未意识到还有其他值得体验的难度水平,包括中级,高级和精通水平。

当游戏的难度水平与你能力水平几乎相等时,那种状态最甜美。此时的游戏完美匹配你的真实自我。你会学习游戏规则,花时间理解游戏玩法,但你知道精通游戏是持续一生的过程。网上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会尽力保持这种甜美地带,如此一来玩家就愿意月复一月地续购游戏。他们必须让游戏对初玩者来说足够容易,同时还能持续挑战那些专业级玩家。社交依附感在吸引游戏玩家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你感觉自己和真实生活同等匹配时,就将体验到人生的甜美地带。这也是人生游戏最有趣和充满奖赏回报的时刻。你变得全然投入其中,生活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也因为那些甜美体验而充满价值。你也许会把这种状态描述为心流,理想地带,神奇时刻,或入迷状态。

当你经历挫折时,在游戏中会发生什么结果?若你是位输得起的运动员,就会把挫折看成额外增添的挑战。好玩家不会在形势严峻时抱怨牢骚。当游戏变得艰难时,好玩家将直面挑战。

当我始终持有人生是一场终极游戏的视角,它充满扣人心弦的选择和有趣的选择后果,自己便会做出最佳表现。与抵制看起来消极负面的生活事件相反,我把它们看作额外增加的挑战。例如,若我经历了某个财务挫折,它就没什么大不了,因为金钱不过是游戏世界里的一种资源。它就像游戏金币,永远可以通过辛勤工作和创意劳动重新获得补充。而且想出如何赚到更多金币也是有趣挑战,充满了扣人心弦的选择。

即使游戏玩得顺心如意时,好的玩家也不会停歇在自己的既往荣誉上。当游戏变得过于容易,各种选择看起来开始乏味无趣时,会发生什么事情?此时就是通过前往新的冒险领地,再次升级挑战难度的时机。例如,财务方面的挑战对我来说已相当轻松容易,我赚到的金钱远超全家的实际需求。没错,能有些金钱储备非常美好,但把余生都花在堆积金钱上简直无聊透顶,更别提浪费这种本可好好利用的有趣资源。拥有金钱的好玩地方就是你能购买升级装备,从而接受更大挑战。那也是我和妻子Erin计划去做的事情 —— 利用我们已有资源建立一个更大的团队,从而迎接更大挑战。请找到为他人提供更多价值的方法途径。让人生游戏进入下一个级别。

遗憾的是人们太容易忘记生活本该好玩有趣,充满挑战。如果你的人生满是扣人心弦的选择,就承认自己十分有福吧。请做出一些决定,体验随之而来的结果,从中获得成长。一切决定都是好的。

输掉人生这场游戏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去玩它。当你主动参与人生游戏时,自会收获技能和经验(希望也能收获金币)。请不断去玩,你终将打造出10级,20级和30级的游戏角色。只是请确保当达到30级水平时,你不会依然去打10级水平的怪兽。

对于那些坐在一旁,不停抱怨赚取金币有多艰难,遭遇的怪兽有多邪恶,经验值的发放有多不公平,某个好队友有多微不足道的人时,经验丰富的玩家会对他/她说些什么?我猜他们的回复会像这样:“你这个菜鸟!丢弃抱怨,直接去玩吧!”

若你发现自己处于人类身躯之中,那你来到人间就是为了玩人生这场游戏。别再坐到一旁像个新手菜鸟那样抱怨牢骚。事实真相是,若你失去所有金币,若你的队友弃你而去,或者若你的游戏角色被瘟疫感染,这些全是人生游戏的一部分。每次挫折都将引发另一轮扣人心弦的选择。你是否拥有好玩有趣的人生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是何种玩家。

你认为自己每次尝试击败怪兽,获取金币,或找到好队友,都应该大获成功吗?当然不是。那并非游戏的运行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你会满怀动力和积极意愿地冲向战场,结果却大败而归。这种事本该发生。它就是游戏的一部分。人生游戏就应该充满挑战。

如果你的所有尝试都能一次成功… 而且是立刻实现,那种生活会多么无聊乏味!包含挫折,延迟和随机偶然性的游戏要好玩有趣得多。它能让你玩得更久,拥有更大参与动力。谢天谢地我们的欲望不会立即实现,否则人们将无聊得只想去哭。正是我们付出的努力和各种不确定性,让人生如此充满回报奖赏,因为我们的终极奖赏,就是玩耍体验本身,而非自己搜集的那些金币。

人生游戏也许终将在你去世时结束,但与此同时,请在自己活于世间时好好享受人生。生活本该好玩有趣。出门尽情玩耍吧!做出某些你一直回避的扣人心弦选择,接受随之而来的结果,并从中获得成长。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6.12.01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6/12/life-the-ultimate-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