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拥有多少目标?

你该拥有多少目标?多少目标会太多… 或是太少?

提出这类问题甚至是否合乎情理?

假设我们尝试想出一个恰当数字。具体答案将取决于很多因素:

  • 你考虑的是什么类型的目标
  • 你的目标有多可行或多不可行
  • 那些目标彼此间的互补性怎样
  • 你主动实现那些目标必须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 你在追求那些目标时可能遭遇的阻力
  • 你平均能多快实现那些目标
  • 你从他人那里能得到多少社交支持
  • 你在目标上必须投入多少金钱和资源
  • 你坚守某个目标和在实现它之前就舍弃的可能性有多大
  • 你当前要面对的分心因素有多少
  • 你能从容应对多大的压力

很快我们看到具体答案会变成… 要由实际情况来决定。

事实真相是为了想出适合所有情形的理想解答公式,存在太多考虑因素,太多不可预测性,而且目标设定和实现过程还存在太多固有的混乱问题。用具体数字回答这个问题看起来挺无望。

但我们也别这么快放弃努力。

假设你问我一个人该有多少目标,我会自信告诉你应该有42个。你所寻求的答案就是42.

你可能会问:“为啥42?为啥不是41或43呢?换成别的数字不行吗?”

假设我的回复是:“不行 —— 41太少,43太多。你就是需要42。这样不多也不少。”

然后你很可能想知道具体原因。其他数字到底有何问题?什么让42如此特别?

我现在可以给你42为何是理想数字的各种原因。我可以告诉你设定42个目标对自己总是很管用,其他目标数字总令我失望。我可以引用某个报告表明42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完美数字。我可以告诉你42之所以管用,是因为它就是人生,宇宙和一切事物的终极答案。但不论我说出什么数字,你毫无疑问都难以信服。你会从我给的任何答案里找出漏洞。你会告诉我自己的情形为何与众不同。你就是那么喜欢争论,对不?但当然你说的都是对的。

这个问题的麻烦之处在于问题本身。若我们稍微修改这个问题,就能更容易看到麻烦出在哪里。

目标是结果

一个目标就是一种结果或成果,所以应该拥有多少目标这种问题与去问我该拥有多少结果非常相似。

显然我的答案仍是42。你应该有42个结果。这种回答听起来甚至更可笑,对吗?

让我们稍微重新表述这个问题。请尝试这样问:我可以拥有多少结果?

假设我又说是42。你可以有42个结果。现在那个问题听起来就像你在征求许可,是不?若我说你可以有42个结果,你很可能会抵制对自己能有的结果施加限制。

如果你仔细想想,现在其实合乎情理的答案只有一个。

那个答案就是一。

对你的人生之路来说,在任意时刻合乎情理的说法就是你正经历体验一种生活结果。其实我们也只有一种生活结果。那个结果就是你此刻所处的生活状态。

这一结果像个巨大的生活截屏,包括你的身体,思维,情感,财务,家庭,社交关系,设备数据,以及其他所有现实情形的瞬时状态。

若你的生活是款视频游戏,我们现在点击“保存游戏”按钮,你的唯一结果就是那个保存的游戏文件。无论定义你当前的生活状态需要多少数据,以便晚点可以重新载入复现与现在完全一样的结果,那些数据仍然可以只用一个文件保存。它会是极其巨大的文件,但我们只需要一个足够大的文件来保存定义你任意时刻生活结果的所有数据。

去问你该有多少目标就像去问那个文件里要保存多少数据元素。具体答案取决于你要对单条数据细化到什么程度。

例如,我们要如何定义你身体层面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可以包括你的体重,身高,肤色,灵活性,体力等。我们可以像定义角色扮演游戏里的某个游戏角色那样,编写一长串定义你身体状态的数据。

若我们回到之前的问题,将相同点子应用到目标设置上,就能更清晰地看出那个数字问题为何毫无用处。你可以只定义一个身体层面的目标,比如保持特定体重,或把相同目标细分成另外10个或100个目标,比如你想在不同运动项目上达到的力度,速度或灵活度。目标的具体数量将取决于你把那个大文件分成有意义数据点的细化程度。

但对这些数据点的定义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臆断的。我们可以设定1个综合目标,或10个或100个更小目标,它们都能定义同样的生活结果。这种做法也适用于职业目标,财务目标,感情关系目标,健康目标等。

但不管设定多少目标,我们仍可通过把所有目标合并成一个庞大的生活结果看待此问题。无论怎样,所有数据都缩减为单个保存的游戏文件。一个文件。一个结果。

一个目标其实是一个预期结果,并不一定要是经历体验的生活结果。但借助定义你想保存的游戏文件的视角,来思考目标设定依然很有趣。

有意义的目标

若你思考只拥有一个目标,那等同于思考你人生的总体愿景。你会如何定义那个愿景?即使那个愿景有很多细节,你又将如何总结它的关键点?

假设你玩游戏时在中间某个地方做了保存,有位朋友问你:“嘿,你玩到什么程度了?”你该如何描述自己的保存位置?有哪些细节对你来说很重要?什么是有意义的数据点?此处的关键词是有意义,即那些数据点对你有何意义。

你会说自己的游戏角色刚玩到第14级吗?你会说自己在某个村庄外的小旅馆位置保存了整个游戏吗?你会说自己在完成特定任务到一半时保存了游戏吗?还是会提到上面所有事情?不管你如何描述,都是正确做法。

把各种目标列成数字清单的做法与此相似。具体数字其实无关紧要。唯一重要的数字就是一 —— 你的一个总体愿景。

让我们重新回到之前所提的关键问题。

你可以有多少结果?一个。你有一个数据文件。一个结果。一种成果。你可以在不同时间拥有不同结果,就像只要自己想要,你可以拥有几十亿个游戏保存文件,但在任意时刻,你真正拥有的只有一个结果。

你应该拥有多少结果?仍然只有一个。一个人生。一种结果。

你该拥有多少目标?一个。若你需要一个数字答案,那个答案就是一。不过当我们面对这个特殊问题时,你可以说零也是有效答案,这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目标,让宇宙自然决定事情的发展结果。但在那种情况下,你依然可以说自己有一个目标,就是看看若不清醒主动地设定任何目标,会发生什么结果。但两个数字间的差别并非真的那么重要。

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比它最终看起来的样子更为有用和实际。与过分操心目标数量相比,请更深入地思考能统领所有小目标的那一个总体目标。你会如何定义自己总体性的宏大目标?只要你喜欢,可以拥有42个次级目标,但若你把所有目标总结起来,自己会得出什么结果?什么是你的宏伟愿景?什么是你的唯一目标?

这真是个令人畏惧的问题!那种畏惧感很容易让我们逃回个人舒适区,转而去问“我该设定多少个目标?”这种较不让人害怕的问题。

顺便说一下,这个问题最令人畏惧的答案是什么?是一个,对不?那是我们非常不想听到的答案。但它也是最简单的答案。

若你一直在回避直接提出并严肃回答这个更宏大的问题,请意识到你阻止自己前进的一种做法,就是提出自己其实没法回答的障碍性问题。那些障碍性问题会用作你的反对理由,阻碍自己面对更令人畏惧和更艰难的问题。为何要如此?因为若你不去回答那个更宏大的问题,就不必针对它采取行动。若你以足够理智的态度真正回答了那个更宏大的问题,而且获得一定程度的清晰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接下来你就必须朝解答问题的方向采取严肃认真的行动。你知道是时候向着最伟大的道路更进一步。而那种做法将使你直面内心最深处,最黑暗的恐惧。

你准备好了前往那条伟大道路吗?还是宁愿在安全道路上玩得更久一点,不断提出那些障碍性问题?

另外请注意到你已在回答这个更宏大的问题。你已经有个保存的游戏文件。你已经有个挺具体的结果。你也许不喜欢当前的游戏状态,自己可能想改变它,这都没问题,但我们在此真正要吸取的经验教训是,当自己用提出障碍性问题来回避更强大问题导致的恐惧感时,要立刻意识到这种表现。你看得出它是自己在面对某个强大挑战时,回避事实真相的一种形式。

但与此同时,若你仍关心要设定正确数量的目标,请选择42吧。这个数字每次都管用!事实上,WordPress(Steve使用的博客软件)正提示我这篇文章已经有42段了 —— 真令人毛骨悚然。;-)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12.31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12/how-many-goals-should-you-have/

创建出更以行动为导向的性格品质

你是否曾感觉自己的性格过于犹豫,喜欢自我审查?也许你有了付诸行动或分享某事的想法,然后脑子里又出现另一个声音,说服自己放弃这个想法。

或许你犹豫了一会儿,琢磨着更明智的做法是付诸行动还是按兵不动,大多数时候你的选择是退缩不前。也许你开始行动后又撤销或删除了自己做过的事情,因为脑子里那个声音总在发出下面这些反对意见:

  • 我并非真的需要分享这些内容。
  • 这件事并不重要。
  • 有人可能不喜欢我要说的话。
  • 假如我错了该怎么办?
  • 假如事情发展结果不好该怎么办?

这些就是自我压抑的声音,人们或多或少都有此问题。遗憾的是,如果不对这些神经网络进行足够有力的训练,我们最终会过度压抑自我,导致太多个人潜能得不到开发。假如不能采取足够激励人心的行动,我们便很难改善提升自己的生活结果。

自我审查的问题

下面是自我审查造成的问题。虽然有时少说话确实很明智,但若这样做得太频繁,我们便会强化与自我压抑相关的思维模式,并让其他生活领域也受到此模式的影响。

当你压抑表达自我的想法时,这种行为不会仅限于那几个想法。你将训练个人思维更善于普遍性地自我压抑。这可能让你一直陷于自己讨厌的工作,不和谐融洽的感情关系,以及对自己无益的生活习惯。

若你的生活还不够精彩,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对自己压抑和审查得太多。当你这样退缩不前时,又如何改善提升自己的生活结果?

你可能想要向前行进,冒些风险。自己可能有了拓展自我的想法点子,要步入感觉更和谐一致的生活状态。然后那个压抑自我的声音又悄然出现,说服你放弃这种选择。于是你一直困于当前情形,自己人生又流逝了一年。当你过度压抑自我时,时间的流逝便显得没那么友善。

犹豫

犹豫的最佳本意在于防止你犯错。犹豫的目标是让你保持安全。它试图减少你要承受的各种损害,尤其是身体,社交和财务方面的损害。

但不是所有错误都要同等对待。有些错误恰恰是绝好的学习体验。错误经常是通向成功的垫脚石。除非犯过很多错,否则你也不太可能实现真正大的成功。

犹豫会让我们困在个人舒适区里,因为坚守熟悉环境看起来像是更安全的赌注。探索舒适区外的世界似乎风险更大。

遗憾的是,犹豫对你撒了谎。它用安全和舒适生活的承诺引诱你,真正给你的却是停滞和衰退的现状。那是因为当你原地不动慢慢变老时,整个世界却变化得越来越快,最终让你剩下自己已彻底落后的人生印象。你也确实落于人后,因为这是个行动主宰的世界。

很多人在进入老年时都带着对曾经错失机会的一堆后悔。他们允许自己激动人心的想法点子被自我压抑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否决。倘若你能阻止,请别让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当犹豫许诺你可以晚点再考虑某个想法点子,比如等有了更多时间再慎重思考,调查研究或与人讨论时,它也在对你撒谎。在现实生活里,推迟拖延常会扼杀那些好点子,让它们根本无法落实。你要么会陷入反复思考那个点子的循环状态,要么将最终彻底忘了那个点子。不管是哪种做法,你都永远无法进入坚定的行动阶段。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立即行动

立即行动的最佳意图在于让你尽快收获回报。这种冲动做法的目的是增加个人收益。

但当你越来越倾向于行动时,会发生其他某些事情。你或早或晚会进入实施自己想法点子的心流状态。你将训练那些行动做法成为更主导的人生状态。随着自我压抑的声音消退到生活背景里,大量发挥创意和自我表达的行动将不断涌现。

持续活在行动模式中无比美妙。它是种觉醒鲜活的存在体验。只要你能保持恰当平衡,那种体验将充满刺激和乐趣。

你仍可以选择休息并享受大量空闲时间。在休息时,你也能快速决定该为享乐,放松和恢复去做什么。你可以在工作,休息和玩耍的同时享受流畅的行动状态。

我最喜欢的旅行方式是直接挑个地方出门旅行。脑中出现某个目的地后一两天便到达那个新地方会超级好玩,如果行动得足够快,有时甚至几小时内我就能抵达。

我有位朋友在机场下飞机后,接着用随机方法挑选了随后的旅行目的地。结果那个地方就是他刚离开的同一个国家和城市,于是他跳上一架返程飞机,收获了更多奇妙冒险体验。这种做法听起来可能有点疯狂,但请问你自己这个问题:哪种风格的行动会制造最棒的回忆体验?

你认为我的朋友会在更老时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吗?我严重怀疑他会后悔。如今他反而有了一个值得分享的炫酷故事。多年后他还会积累更多令人愉悦的收藏回忆。

你上次有了旅行到某个地方的想法是什么时候?然后又发生了什么?你很可能告诉自己未来某天到那儿旅行会很酷。但为何不能现在就去,不能快到只用安排好交通和住宿便可?你能意识到自己可以在一两天内抵达,对不?那为何不现在就行动?没错… 那些讨厌的自我压抑思维会提出大量反对意见。但只要你的行动思维足够强大,自己仍可现在便动身旅行。

当你考虑付诸行动,尤其是采取那些重大和富有意义的行动时,请直接问自己:

我是想要这种行动带来的回忆?还是想要错过这种行动留下的回忆?

这些问题在某些棘手决定上给了我极大清晰感。老实说,有时那些问题的答案真会推动我跨出个人舒适区。即使某趟旅程看起来有点令人害怕或不适,但显而易见我会珍视付诸行动后带来的回忆。接着我便会有这种想法:去他的… 我想自己的确需要做这件事。

平衡思维

当你考虑付诸行动,尤其是以某种方式表达自己时,最初可能出现某种情绪反应 —— 或许是恐惧,担忧或焦虑 —— 那些感受能打破你的平衡状态。

当因为情绪冲击而感觉失去平衡时,我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拿起三张空白纸和一支笔,写出浮现的各种想法和感受,直到三张纸全部写满。整个过程大概要花45分钟,但那些时间投入完全值得。它能帮我把内部能量从情绪大脑转移到逻辑大脑。这种做法会足够彻底地处理好情绪感受,让我能清晰思考个人问题,处境或机会。使用纸笔(而非电脑打字)会放慢我的书写速度,为自己提供更多思考时间,所以那种处理方式感觉更透彻。若你挣扎于各种分心想法或感受,想重新获得更清晰敏锐的思维,我便推荐这个处理方法。它是恢复平衡的绝妙方式。

我知道若在自我压抑的方向上过度倾斜,将导致厌烦停滞的状态。因为没能采取足够多的行动,我终会感到陷入困境或受阻停滞。那是一种窒息感。有时觉得就像自己正落于人后,整个世界在身边呼啸而过。

不过若自己太冲动行事,就像以前做过的那样,我会因为个人行动过于随机和混乱而产生额外压力。这便是让我在18-19岁时被捕四次的那种失衡状态。我会实施或说出脑子里出现的任何疯狂想法,不管它是否合法。

最终我学会了更主动地平衡那些思维模式。我喜爱身处行动之流带来的刺激感,但不需要混乱行动造成的随意性刺激。有助于创造恰当平衡状态的做法就是设定雄心勃勃的目标,清醒选择成长挑战,让个人生活与核心价值观和人生目的感保持一致。这种做法能为行动和抑制构成的循环回路提供总体性的方向指南。

为创造出恰当的长期平衡状态,你必须通过一次又一次拓展个人舒适区,来主动邀请不适感的出现。你必须不断鼓励行动回路,以免过度压抑自我。

抑制自我压抑

下面这个近期例子,就说明了我在自我压抑回路活跃的同时,如何通过倾向行动回路,从思维层面应对处理个人情形。

昨天自己脑中跳进一个想法,我想为即将发布的Stature(高度)课程创建Facebook群组。对于那些想跟志同道合的人们有更多交往联系,正决定是否要加入这个深入探索课程的人们来说,我认为创建群组会让课程发布更好玩有趣。因为自己以往课程在刚发布时都有几百人注册参加,我预想也会有几百人对最新的深入探索课程感兴趣。我已经看到一些人想与那种发布能量建立更直接联系的证据。

这并不是个新鲜想法。它在过去几周已多次出现在我脑子里。但每次出现时,我的另一部分思维就会压抑它。现在不行… 我太忙了… 也许等发布下个课程时再做吧… 我需要先调查研究一下… 我的很多读者都不喜欢Facebook… 我并不真的需要这样做… 我可以把它添加到点子清单里,晚点再考虑… 

自我压抑想法常会以某种听起来很有逻辑的反对意见形式出现,而那些反对意见倾向于阻止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反对意见会让你脱离困境,给你留下推迟是最好选择的印象。但反对意见其实是进行更深入理性思考的障碍。

于是我搁置了那个想法一段时间。但这个反复出现的自我压抑表现,结合其他近期出现的自我压抑表现,让我感到自己在压抑模式上滑落得过远。我了解身处那种模式太远会有的风险,所以决定是时候让钟摆晃到另一侧,鼓励个人思维去采取更多行动。

我想在2020年拥有更以行动为导向的性格品质,所以需要校正个人思维,刺激更多行动想法并抑制自我压抑的想法。这引导我做出在《365天全年挑战》中分享的承诺。自己打算在2020年每天发布博客。

像这样切换人生钟摆会奖赏并激活我的行动神经网络,同时抑制自我压抑的神经网络。这个承诺会让我每天都感到更以行动为导向。

由于承诺完成这项挑战,我的日常生活在充满激励的行动中变得更加丰富。我在想法点子出现时就立即行动的表现更好。自己对保持采取更多行动的状态感到充满动力和能量,这对于我们要开展的新深入探索课程也是极佳感受。

昨天创建Facebook群组的想法又跳进我脑中,但这次自己的思维模式已经不同。因为我一直在用坚持发布博客的承诺刺激个人行动回路,自己已转变内在的思维平衡状态。我仍会听到那些犹豫不决的想法出现,但它们已不再像激励行动的声音那么频繁和强大。

让咱们想想这个承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因为自己其实从12月24日便开始了博客发布挑战,我已经有一周的进展。每天我仍能感受到活跃的自我压抑神经回路,但它们已不再产生我为何不该每天发布博客的可行理由,而且肯定不足以抵消我已做出的公开承诺。所以现在那个自我压抑的声音在试图表达反对时听起来非常软弱无力,而且会很快投降:哦没事了… 你继续写吧。随着积极行动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这个自我压抑的声音每天都变得越来越安静。

因此昨天那个点子跳进脑中后不久,我便问Rachelle能否研究一下如何设置群组并在当天完成创建。她也同意了。但随后我很快感觉这种做法仍是自我压抑的把戏。委派出去真会更快完成此事吗,或者它只是另一个延迟策略?我在想:创建一个Facebook群组到底能花多长时间?于是自己搜索了具体做法,发现它其实挺简单。然后我便立即动手去做。几分钟内新的群组就创建完成并对外开放。整个过程比我预想的更简单。

接着我想自己应当开始邀请人们加入群组。当然我仍会听到脑中出现各种自我压抑的想法:我该先小心查看群组设置吗?我和Rachelle难道不该先拟定管理规则,以确保我们知道在做什么吗?

但行动再次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因为我一直在训练它变得如此。它粉碎了自我压抑软弱无力的延迟策略,我立即开始邀请人们加入群组,比如通过在博客新闻页面宣布此事的方式。

距离公开发布还不到24小时,我们的群组已有177人 —— 每个小时的人数还在增加。看到这种结果感觉非常棒。若我压抑了那个想法,这个数字就是0,因为整个群组都不存在。现在我已有足够人数让这个群组变得有趣和富有价值。

请注意通过立即付诸行动而非压抑某个想法,我也收获了一项新技能。我现在知道如何创建并管理一个Facebook群组,而自己24小时前还不知如何去做。如果这个深入探索课程的群组发展顺利,我们还可以为其他课程创建类似群组,使那些课程也更有社交性。

我还打算在新群组里进行一些实时的视频聊天互动。虽然多年来都知道Facebook有此功能,我以前却从未做过此事。假如付诸行动会更好玩有趣,促进成长,自己又为何要继续压抑这个想法呢?

若你对新的性格塑造深入探索课程感兴趣,我们当然也欢迎你的加入,这个课程将在1月1日正式发布。你可以在facebook.com/groups/stature找到我们的群组。它现在有多少成员了呢?

在行动和自我压抑间进行平衡

平衡你的行动和自我压抑思维回路是持续一生的挑战。接受这个事实是好事,这样你就能清醒思考接下来需要用什么方式训练自己的性格品质。因为自己在某方面出现失衡便自我打击毫无意义。失衡问题总会发生。请将失衡表现看作一份邀请,重新训练自己的性格品质,以创造出你渴望的平衡状态。

回顾过去一年。你是否采取了足够多激励人心的行动?或感觉自我压抑是过去一年的主导声音?你的决定是否过于冲动和混乱?自己是否创造出足够值得珍藏的回忆?

你在2020年想要什么结果?你想要一个更平静,更受控,更自我压抑的一年吗?还是想要一个更大胆和自我表达更充分的一年?你想进行更多内省和反思吗?还是想充分行动和收获成果?

从最近和读者的互动中,我了解到大多数人感觉2019年离自己渴望的结果还相去甚远。他们想在2020年把平衡状态转向更多行动和更大胆的自我表达。他们想更进一步,超越个人舒适区,更少自我审查。他们想把自身性格品质塑造得更以行动为导向。

不过他们也想更温柔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他们喜欢善良和同情,不想让自我表达无意中变得过于苛刻和有评判性。温柔而勇猛很符合他们许多人的自我期待。

做到这样完全可能,但并不容易。这也是我们要用一个新深入探索课程的形式来共同探索的原因。

请意识到若你的2019年让自己感到失望,除非主动踏出个人舒适区,你的2020年也很可能令自己失望。我也会进行这个深入探索,因为自己想要2020年变得更以行动为导向。等到情人节时,我在2020年写的文章就比2019年全年写的都多。所以我需要训练自己更偏向行动而非自我压抑。这样做的部分原因在于好奇心。我确实想知道以这种性格品质过完一整年会是什么样子。与以往相比,让创造性表达成为个人现实生活更重要组成部分,那将是什么样子?

我认为这种生活听起来好玩刺激,尽管过起来并不舒服。我正主动选择更不舒适的一年生活,因为自己认为性格塑造带来的影响完全值得,更别提这种行动也会给他人创造的所有涟漪影响。请注意此事与个人价值观和人生目的的和谐一致性—— 那也是我们的前进指南。

若你也想训练自己拥有更以行动为导向的性格品质,我便邀请你在今年尽一切所能做出这个承诺。承诺主动退出个人舒适区,踏入成长领地。别让另一年充满自我压抑和自我审查的时光从指间悄然流逝。请找到你今年响亮的自我表达之声。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12.30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12/creating-a-more-action-oriented-character/

投资在你的核心方面

长远而言,你在教育,技能,工作和生活方式上的哪些投资,对自己来说最有价值?

从个人和职业角度看,你在未来10年会发生许多变化。问题是你没法准确预测什么地方会发生变化,以及那些地方将如何变化。这让你很难知道今天该把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哪里。我们也很难确定长远来看哪些投资能带来回报。

但现在请考虑什么事情很可能不会发生变化。对于自己,世界和其他人,你可以说什么事情在未来10年都可能保持本质相同?你预见什么事情会稳固不变?

多年前亚马逊公司团队思考了他们的生意事业在未来十年不太可能变化的地方。他们意识到顾客始终想要更快的快递服务,于是选择进行持续多年的庞大投资,打造更快递送货品的能力。其他投资方向更有猜测性或风险性,但顾客在未来多年都看重更高效快递服务则是有把握的事情。亚马逊公司团队看出人们永远想更快收到货物,所以他们更容易在打造更快快递系统上下出大赌注。

面向未来的职业规划

假如你像亚马逊思考他们生意事业的方式一样,思考个人当前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结果将会怎样?

让我们从你的工作和工作相关技能开始畅想。你的工作,行业领域或对某些职业技能的需求,在未来10年都将保持不变吗?你如何能在那些不变的方面进行更多投入?

我可以高度确定地预测很多人在10年后仍会对个人成长感兴趣。我也能预测人们那时仍有要解决的各种个人问题。我能预测人们的生活将比今天的状态更复杂。我能预测人们甚至要应对更多分心事物。我能预测很多人想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更多清晰感和确定感。我能预测很多人会感到隔离断连,想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爱和关联。

即使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发挥更多作用,我也能预测很多人仍喜欢与他人一起工作来改善提升自己的生活。我能预测很多人仍珍视关心,同情和诚实的价值。

我认为你能理解上面的想法。长远来看,这个行业领域有很多稳定可预测的地方,主要是因为人类有某些品质特性是高度稳定的。

我应用这种领悟认识的一种做法,就是在开发新课程时,自己会思考什么内容在10年或20年后对人们依然重要。我不会开发关于高效处理电邮的课程,因为自己不知道十几二十年后处理电邮是否仍有意义。我更喜欢开发十几年后话题内容仍有意义的课程。这种领悟影响了我选择的话题,还有自己录制的单独课程。当我设计一个课程时,会思考它在20年后看起来是否过时。有时我甚至会想它在100年,500年或1000年后是否仍有意义。为反思这个问题,我考虑过之前1000年里的哪些书让自己感觉值得阅读,比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种思考帮我集中火力瞄准那些超越时间的人类品质,比如勇气和荣耀。所以我在这些话题上有丰富作品。我认为与生命周期较短的内容话题相比,那些超越时间的话题会帮我更深入地与世界建立联系。

我甚至考虑过自己创作的每个课程是否对消费大量内容的人工智能有益。我会思考那些课程是否对人工智能有意义,而非只以人类为中心。例如,人工智能和人类一样,也与它所处的现实环境存在相互关系,所以它可能发现“沉浸体验”课程挺有价值,因为那个课程就是关于深化提升你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关系。我如何能在今天开发出一个课程并期望它在20年后对人们依然富有意义和价值?我必须专注于那些人生中不太可能变化的核心方面。

我鼓励你也提前思考一下未来十几二十年,尤其是在个人技能建设方面。打造出真正强大的技能需要花费多年时间。若你的投资对象只有很短生命周期,那种结果可谓令人羞愧,到时你将不得不重新开始。花上十几年打造个人技能,并知道那些技能不会很快过时,自己能持续利用它们,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为弄清哪些技能值得投入,你可以猜想或尝试预测未来会如何不同,但其实更容易的做法是预测未来在哪些地方会保持不变。

预测你会喜爱什么

你在10年后仍会喜爱,享受和欣赏什么?

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便是决定在未来如何投入自己时间精力的另一种绝好方式。

你的品位和偏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但有些兴趣爱好在未来几十年都将保持稳定。你性格品质中那些稳定不变的部分是什么?

我可以预测自己10年后仍将对个人成长着迷。我仍会喜欢与其他追求成长的人们交往。我仍是个纯素主义者。我仍喜欢写作和演讲。我仍喜欢锻炼身体。我仍喜欢旅行。我仍喜欢去做各种拓展自我的成长挑战。我仍热爱拥抱和依偎。这些都是在未来十年不太可能变化的长期承诺。我也许会改变自己表达它们的方式,但背后的核心模式很可能保持非常稳定。

不过我生活的其他方面可能发生变化。自己十年后仍会住在拉斯维加斯吗?这有可能,因为我已在这里生活了16年,但自己看到未来十年也可能搬家,也许是搬到另一个国家。我10年后仍会写博客吗?这也有可能,但我可以转换到其他表达模式。未来可能出现某种我甚至更加喜欢的新表达途径。

投资在你的核心方面

当了解自己性格品质的稳定部分后,你就可以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投资。对于那些你知道在未来很多年都将喜欢和欣赏的生活领域,你可以下出大得多的赌注。

若你将自己性格品质和生活方式里的稳定部分与个人工作和技能的稳定部分相结合,那便是你能下出最大赌注的方向。

对我来说,个人成长就是结合了这两个领域的人生模式。它既是我生意事业也是我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可以预测这些人生模式至少在未来10年或20年都将保持稳定。所以那也是我能下出更大赌注的地方 —— 而且是大得多的赌注。

你能用于判定投资方向的一种方式,就是注意自己把钱花在了哪里。你真正寻求的是了解自己能量的投入方向,而金钱是判断能量流动方向的一个不错但并非完美的方式。当你花的钱让自己感到有点紧张或害怕时,这种判断方式尤其有用,就像一个股票或房地产投资人对某家公司或房产下出大赌注时的那种状态。若你的投资程度没法激起某些情感,自己的投资便很可能太小,过于安全,深处个人舒适区内。那种紧张感就是你在乎自己所做事情的迹象征兆。它会唤醒你,刺激你,确保你会做能帮自己投资成功的一切事情。

在新一年里,我已注册参加一个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并续费了另外两个私人社群的会员资格。我预先承诺未来一年要在个人成长上支出大概14500美元(不计相关旅行开销)。毫无疑问,我在过完全年时会比这个数目花得更多。这种开销水平让我感觉挺好。它足以令我感到适度紧张和刺激,但又不会多到让我感觉恐慌。我知道自己正在稳定的长期性价值领域下出明智赌注。它本质上与说服亚马逊公司在更快快递系统上倾入几十亿美元的投资逻辑相同。

但若我把相同数目的金钱投资到升级个人生意的技术产品上,比如买个新Mac Pro电脑,自己的感觉便没那么好。那种投资就像不太可能带来良好回报的浪费举动。我喜爱出色的技术产品,但为了稍微更好的技术工具多花几千美元,自己感觉并不舒服。我在技术硬件设备上的投资只会不断贬值。自己获得那些投资收益的时间也有限,因为那些硬件产品的市场价值终会归零。

对个人成长进行投资非常不同,因为那些投资不会贬值。事实上,它们还倾向于不断增值。鉴于个人成长的长期稳定性,随着时间过去,我能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我在2020年为个人成长花费的投资,很可能在未来5年,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仍会支付红利。那种回报简直妙极了。

出于这个原因,每年我都喜欢在个人成长上花出比购买技术产品更多的钱。即使在那些要把所有办公设备升级到最新版本的年份,自己也是如此。

我参加过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6年时间(2004至2010)。自己记得会员费是每半年60美元,每年120美元,所以6年总共720美元。加上参与会员活动的交通费,为演讲准备服装的额外开销,偶尔支出的会议和旅行开销(比如参加国际演讲大会和地区级别大会的开销),以及各种相关杂项支出,总共花销很可能不到5千美元。对于实现我在拉斯维加斯成功举办3日工作坊的目标,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有着巨大帮助。我的第一场工作坊活动就带来了超过5万美元的利润,那也是我和妻子Rachelle第一次见面的场合。那场工作坊产生的涟漪影响今天仍在支付红利,而在那之后我又成功举办过另外15场3日工作坊。自己的2020年工作计划就包括秋天在拉斯维加斯再举办一场新活动。

所以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产生的持续影响仍在年复一年地支付投资红利。它就像从一本多年前写完的书上收获持续一生的版税。能勇敢站到台上,充满自信地演讲,并享受其中乐趣,也极大提升了我的生活方式。下月在巴拿马运河旁酒店举办的一个领导力大会上,我将主持第一天的会议活动。我一般不会当主持人,但多谢以前参加Toastmasters俱乐部的经历,我知道如何主持并让活动过程好玩有趣。

Toastmasters俱乐部的会费并不贵,但会员仍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参加聚会;创作,练习和给出演讲;并与社群成员互动。所以起初那种投入看起来可能挺大。不过请考虑到你的整个人生都可以收获那份投资带来的回报。我真希望自己是在20多岁而非30多岁时加入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

你是否在人生不变部分(比如个人成长或沟通技能)上的投资花销要比可变部分(比如技术产品)更多?倘若不是,请考虑翻转那种花销模式,并看着个人投资的长期回报率不断飞升。

提升你的核心方面投资

我们很容易让时间,精力和金钱流入那些并无回报的投资对象。当你追逐各种基于技巧方法的最新课程,那些许诺你能快速轻松获取成果的培训项目时,这个问题便尤其真实。我把它们看作“钻系统空子”的课程项目,比如教你如何在亚马逊网站上卖东西赚钱或提高谷歌搜索排名的课程。这些课程短期内挺有效,但它们能持续有效几十年吗?你多少次偏离过自己的核心方面,落入到这类生活陷阱里?我在20多岁时犯过很多这种错误… 直到终于发现自己人生立足点并变得智慧了一些。

要想对你自己,个人知识,技能,生活方式做出真正好的投资,请努力识别并理解自身不变的那些核心方面。你有什么地方在未来10年看起来可能稳定不变?这些地方就是对你自己做出大胆重要赌注的绝妙领域。

相比之下,什么只是你心血来潮,10年后不太可能关心在乎的事情?请避免在那些领域砸下重金。

对自身核心方面进行投资时,我挑战你要不断拓展个人舒适区。很多年前,我在个人成长上每年开销不到一千美元,而且那种开销水平让我感觉挺舒服。我会买来想看的所有书和一些音频课程。自己不时还会参加一些本地工作坊。开销水平一点一点地增加。

后来我进展到每年在个人成长上花费大概1千至5千美元:包括更多书籍,更多音频课程,出色讲座,俱乐部会员,培训课程,会议活动,再加一点个人培训项目。这种投入增长感觉仍挺舒服,但自己也得到更多拓展。

如今我喜欢在个人成长上每年花销大概1万5至4万美元:包括大量书籍和有声书,工作坊,会议活动,讲座,会员和培训课程。这种开销水平仍让我觉得挺舒服,但也使我感到更强大有力。大多数时候我把这种投资看作充满乐趣,而且挺有刺激感。这些投资也更有社交属性,因为我现在每天都是和其他人一起致力于个人成长,包括自己运营“清醒成长俱乐部”的工作。

这也让我好奇最终在个人成长上每年花销超过10万美元并感觉很平常会是什么样子。目前我从五位数花销水平上仍能收获许多价值,自己想在此阶段待得更久一点,不断吸收它提供的乐趣和刺激感。我要考虑的不只是金钱,还有时间上的投入。花更多钱并非目的所在。金钱只指明了能量的流动方向,但真正重要的是能量本身。你可以在某项投资上流入许多精力但不用花太多钱,比如我在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上投入的精力,但有时让大量金钱流入个人核心方面也挺棒。若你不愿在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花钱,那种迹象便表明你很可能因为恐惧,自我怀疑或其他内部不和谐一致的问题在拖累自己。

请不必对自己时不时犯个错过于担忧。这种事情总会发生。即使相当乏味的课程或培训项目也可能带来某个好点子,假如那个点子不受时间限制,你仍有几十年时间来收回投资。有时我能做的最好事情就是回顾某项愚蠢投资并自嘲,但即使那些愚蠢投资,长远来看也没那么让人后悔。

由于我已在个人成长上一直投资了几十年,自己注意到我确实仍在从多年前做过的投资上获得收益,甚至是从书籍和电影之类的极小花销上获益。我在20年前看过的某本书也许能在今天分享的培训电话上提供洞见观点。我也常会在当前工作中使用自己在1990年代做过的个人成长投资。我也期望今天的许多投资仍会在许多年后提供回报。

龙争虎斗

在昨天的“清醒成长俱乐部”季度回顾中,我用李小龙“不要让指引月亮方向的手指影响了该看的月亮”那句话作为培训电话的结束语。自己年少时第一次看《龙争虎斗》时,没法预料到电影内容在几十年后还会派上我的专业用场。那是部有趣电影,今天看起来可能挺过时,但确实包含某些美妙的个人成长启示。

下面是个2分钟的电影片段,我想你会喜欢,里面就有我在昨天培训电话里引用的那句话。这个片段挺有趣,也许能为你今天的生活增添些额外亮点。

点此查看视频:龙争虎斗片段

《龙争虎斗》首映于1973年,而32岁的李小龙在之前一个月意外逝世。我和Rachelle拜访过他在西雅图的墓地。46年过后,李小龙的作品是否仍在激励他人?当然是!

李小龙就是在个人核心方面投资的一个绝佳例子。他辛苦训练,然后将那种个人投入转向为他人创造涟漪影响 —— 用自己的职业精神,功夫技能,人生哲学和电影作品激励了成百上千万的人们。

在你的核心方面投资会随着时间过去带来无比丰厚的回报,因为你拥有很长的时间跨度来从投资中获益,尽管李小龙的英年早逝令人遗憾。

你在个人核心方面是否做出了足够投资?你是否向外部世界表达了自己的核心方面?你是否一直在喂养内心的那只猛龙,鼓励它飞天翱翔?

李小龙会对你的投资水平有什么想法?嗯,首先他会因为你用了想想一词而给你一巴掌。接着他会问道:你到底有什么感觉?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12.29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12/investing-in-your-core/

清理你的信任杂物

我这周听完了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有声书。我知道它是本超级畅销书,但这是我第一次了解整本书的内容。自己很喜欢!

书中有处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她把处理物品的方式,也看作处理个人信任创伤的有趣方式,因为两者都能通过清理打扫的过程得到解决。这两种产生堵塞状态的生活领域,通常并未实现足够彻底的清扫过程,从而完全解决反复出现的杂物问题(重复产生杂物或信任创伤)。

根据书中所言,没能实现真正彻底,一次性搞定的清理过程,就是杂物反复出现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说类似疏忽也会导致反复出现的信任杂物。

什么是信任杂物?它就是生活里会触发你产生信任问题的各种触发物(通常是人)。这些人以前违背过你的信任,导致你每次想到他们,旧的信任创伤便会再次出现。或许你是出于忠诚才让这些人停留在自己生活中。请注意这也是人们通常积累大量实体杂物的原因 —— 出于忠诚。

近藤麻理惠的清理标准是,你应该只保留会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物品。那是挺高标准,许多人都不愿实践它,但请想象若你的所有物品都能满足那种标准,自己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你周围的物品将只会触发幸福快乐的感受。正如她在书中所提到的,这种标准确实会提升人们生活的长期幸福水平。若你消除不幸福快乐的触发物,自然会获得更多幸福体验。

我住在一个有很多自己喜欢物品的家里,但离达到怦然心动的标准还很远。这让我开始对一些物品发出质疑:假如那样物品不能引发怦然心动的感觉,它又引发了什么感觉呢?

我发现没有引发怦然心动感觉的物品还有其他关联感受,很多引发的还是混杂感受。有些物品会触发过往回忆。有些会触发与他人的关联,尤其是礼物或他人用过的旧物。这些触发感受大多位于积极一侧,但有些并非如此。如果落实逐件评估和舍弃不和谐一致物品的处理过程,我确实认为那种做法会改善提升整体幸福感。若你拿掉消极负面和感受混杂的触发物,剩下的便只有幸福快乐的触发物。

我发现挺有趣的是,自己其实在社交生活里把这个标准应用得好很多。当有人违背我的信任时,自己就有舍弃对方并继续向前的习惯。我会把那些人从自己社交圈里移除,并倾向于不再回头接触。过去我会给这种人第二和第三次机会,但对方或早或晚总是令我感到后悔。虽然我不会说个人社交圈的所有人都让自己怦然心动,我确实相信他们大多数都是这样。而且没有让我怦然心动的那些人,也大多属于中性或较弱的积极正面类型,而非消极负面,充满问题或违背信任的类型。因此,我的社交圈里满是自己信任的人们。

如今我的社交圈里有多少人是自己不信任的?我感觉必须绞尽脑汁才能想出甚至一个人选。我认为严格按定义来讲一个都没有。对我而言,要考虑让某人成为自己社交圈的一部分,我必须完全信任对方,所以如果无法信任此人,他就没法成为我社交圈的一部分。

正如近藤麻理惠指出的,一旦你对物理空间做了彻底清理,包括很大程度上舍弃各种物品,不断逼迫自己真正做成此事,它会永久提升你的生活标准,你将不太可能重回旧路。你能想象自己清理打扫得无比彻底,以至于永远不再回到杂乱环境的那种样子吗?另一侧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以至于任何杂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你的注意,让你想要立刻清理解决掉它。

那也是我对个人社交生活倾向有的感受。因为我的常态是拥有值得信任的交往关系,而且我的生活处于这种状态已有多年,当生活里确实出现某种恶心事情,它便像个非常刺眼的问题突显出来,必须立刻得到解决。我只是没法在个人空间里忍受恶心的社交问题。那很可能就是我的Facebook账户拉黑了100多人的原因。你只要越线一次,我便很可能得出大家彼此不兼容的结论,并永久离开你。我回应信任杂物的方式就像近藤麻理惠回应实体杂物的方式一样。

这种做法听起来可能有点苛刻,就像麻理惠的清理风格看起来也有点极端那样。但鉴于自己在社交生活上的亲身体验,我能看到她所推崇做法的逻辑合理性。彻底清理,不是渐进完成,而是一次性深入清除所有不和谐一致事物的那种做法形式,确实有改变人生的某种神奇效果。正如她在书中提到的,若你打算正确做成此事,一般要花大概6个月彻底清理所有物品。不过一生做上一次就已足够,因为那种行为将永久提升你的生活标准。

若你难以维持一个让自己感到和谐一致的社交圈,请考虑做次深入彻底的社交清理 —— 彻底到你只用在人生中做上一次,便永远不想再回归旧路。请自问生活里的每个人是否都让你感到怦然心动。如果不是,你是否在浪费生命维持和对方的交往关系?假如对方给你的是好坏参半的感受,他们也应该归入舍弃行列。

你可能在想若要保持这种高标准,自己就不再剩下什么朋友,就像人们可能觉得自己不会剩下任何财物一样。但若你真的必须消减到那种程度,它意味着你的大部分,甚至所有朋友或财物都不够和谐一致,所以重新开始会是件好事。

你不必用刻薄态度完成清理杂物的过程。你无需说着“去死吧!”这种话,再把东西扔进火堆的方式舍弃物品。近藤麻理惠推荐大家在舍弃物品时抱以感谢和欣赏的态度。请考虑在舍弃交往关系时也采用相似态度方法。你不是要把人们丢进火堆,而是在欣赏感谢对方以前所扮演角色的同时舍弃他们。你要从旧的交往关系中毕业,从而迎接更和谐一致的人生体验。

若你对不和谐一致的交往关系紧抓不放,就是在严重阻碍自己获得更和谐一致的感情关系与社交生活。那属于你的选择,但我不推荐大家因为固守不合理的忠诚关系太久而陷入停滞状态。请忠于个人成长之路,你很可能将看到自己的各种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好。与之相似,请忠于你和家的总体关系,让它唤醒并激发你的最佳能量模式。忠于不和谐一致的财物和忠于不和谐一致的人们并非真正忠诚 —— 它实际上只是抵制成长和改变。你的人生并不会奖赏安于个人舒适区的状态;它会让你的舒适区变得越来越不适,直至你回归成长之路。若你顽固坚守个人舒适区,那么你的意念就不是维持舒适到死 —— 而是维持那种状态直到痛苦不堪!我只能祝你好运。

当你走进某人杂乱不堪的家中,里面满是对方并不欣赏感激的物品,你对此人会有何看法?如果某人家中只有很少物品,但你能看出对方很喜欢欣赏他们拥有的这些物品,你对此人又会有何看法?现在请将这种逻辑应用到社交层面。当人们看到你总是忍受让自己恶心的交往关系,他们会对你有何看法?若你的社交生活清淡许多,但自己完全欣赏感激社交圈里的每个人,人们又会对你有何看法?

即使为了达到那种高标准,你必须清理舍弃社交圈里的所有人,也请像麻理惠所做的那样,以欣赏感激自己财物的态度开始清理。把你对待物品的关系态度也拓展应用在对待人上。不和谐一致感有传染性,和谐一致感同样如此。

如果你有生意事业,也可以将这种做法延伸到对待顾客与客户上… 或对待工作中的同事身上。假如你生活里的人们没法让你怦然心动,为何不能舍弃他们?将他们捐献给其他生意商家。若你在这件事上做得足够好,便会提升自己的生意和生活标准。我在这件事上就做得挺好,所以每天交往的顾客都让自己无比喜欢… 甚至去年还娶了一位顾客做妻子。而且双方拥有的是一份幸福快乐和彼此愉悦的婚姻,因为我们都为对方感到怦然心动。

用这种方式清理个人社交圈听起来可能很疯狂,尤其当你生活里充满让自己感觉必须忍受的不和谐一致的人时。但如果这是你的辩解理由,请意识到你和那些家里满是杂物,却要辩解自己为何必须保留杂物的人们一样。进行完全彻底的社交清理会给人无比自由解放的感受,即便它意味着你必须改换工作或公司,甚至必须离开亲友,重新定义“家人”的含义。

就像没人强迫你生活在一个充满杂物的家里一样,也没人强迫你忍受一个不和谐一致的社交圈。你可以在做好准备的任何时刻自由选择清理房屋。

若你的生活中反复出现信任杂物,这些信任问题重复出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或许真实原因就是你从未做过完全彻底的社交清理,所以也无法获得改变人生的神奇效果。

非常感谢,近藤麻理惠。我完全彻底地享受和感激你的这本书。:-)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12.28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12/tidying-up-your-trust-clutter/

成为有高度之人

高度一词可以指你的身材高度,但这里我更感兴趣的是它的第二种含义。你的高度也可以是作为自身成就、经验与个人成长的结果,所拓展出的性格品质层级。

我知道这个词在一些人看来也许有点老派,但我非常喜欢它的某些方面。你可能认为个人高度与社会地位相关,它可以用于那种理解,但让我们先专注于你对高度感的自我层面理解。

你对自己到目前为止成为的这个人有何感受?你对此刻通过个人成就,过往经历和成长体验拓展出的性格品质有何感受?

你是否喜欢自己当前的性格品质?你是否享受和欣赏自己扮演的人生角色?或者你一直在内部挣扎和自我斗争,超出了自己想要的程度?

你是否有明确定义的性格品质?你对自己是谁和想要前往何方是否清晰明了?你是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你是否喜欢自己人生角色最近演变的方式?回首过去一年的自我发展,你对结果是否感到满意?

虽然我们可以用不同层级来思考高度,我却鼓励你用和谐一致的程度来思考它。你对自己今天的总体性格品质感到有多和谐一致?

当反思这些问题时,你现在会出现何种内心感应?你对自己与内在自我的感情关系是否感觉良好?你是否感到失望或沮丧?是否混杂了各种情绪?是否还有其他感受?那些内部感受对衡量自我和谐一致性的品质层级很有帮助。

另外请考虑你感知到的社会地位。你在他人眼中的个人高度怎样?人们会尊重你,欣赏你,很好对待你吗?他人对你的态度是否缺乏尊重和欣赏?你是否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忽视?或者结果混而有之?或是有其他结果?

提升你的高度

你很可能喜欢并欣赏自身性格的某些层面,同时不得不承认其他一些领域有待改善。大多数人似乎都是如此。我们都有落后于其他领域的较弱领域。但即使存在一堆缺陷,你是否仍能感到自己是有稳固高度之人?我想你能做到。

个人社会地位也许是由社会力量决定,你可以对其施加影响但没法实际掌控。个人高度则可以由自我内部认定,你无需他人允许就能做出这种认定。

当个人高度在很多年前落入人生最低点时,我意识到要花很久才能把自己从绝望地窖里挖出来。我对自己当时成为的那个人感觉并不好。最终我意识到自己必须与个人成长和性格发展的长期承诺保持一致。我决定要成为比当时自我更好的一个人,尽管自己也不知该如何去做。但我知道自己可以承诺不断学习和成长。

在行动层面,我必须让自己脱离那些糟糕问题,而这要花上挺长时间。但在内部层面,我可以开始转向与自己渴望成为的那种人保持和谐一致。我无需对更好版本的自我会像什么样子有完美清晰感,但我能清晰看到那些最明显的问题,而这足以让我开始内部转变。我至少可以承诺去除已准备好舍弃的旧版本自我。

一旦做出那种内部承诺,它便改变了我对自己的感受看法。即使个人外部生活看起来仍黯淡凄凉,那种内部承诺却让我步入了新的前进方向。没有其他人能看到这种转变,但我看得出自己生活的能量特征已发生强大变化。尽管我的社会地位在他人眼中仍处于停滞或退化状态,但内在的个人高度已向前实现了量子飞跃。我终于开始与自己看重的真正价值观保持行动一致。正是这种内在承诺,最终让我的社会地位也实现扭转,虽然这个过程要花长得多的时间。

我认为人们如今耗费了太多精力过度操心社会地位(外部高度),并未花足够精力改善提升我们与自己内在的感情关系(内部高度)。若你能拓展更强大的内部高度感,生活的外部层面也倾向于自行搞定,无需你再为它们过度操心。

昂首而立

高度(Stature)一词的英文词根有“站立”的含义,它与决定人生角色的立场相关联。这个词也与昂首而立,坚守自我,以及放松自信相关。

Stature一词也让我联想到这些相关词汇:

  • 雕琢(Sculpture,指角色雕琢)
  • 结构(Structure,在混乱中建立秩序)
  • 属性(Stats,比如角色属性)
  • 雕像(Statue,坚若磐石且根基牢固)
  • 地位(Status,可以指社会地位或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 声明,状态(State,声明或宣告你的真实自我,内部的存在状态)
  • 成熟(Mature,成为你渴望成为的那种人)

昂首而立是种选择和承诺。它有时肯定不容易做到。人们也许会在你试图昂首而立和活得与个人价值观一致时打倒你。你可能需要包扎伤口,重新昂首站立。

我发现自己吸引到的抵制力量,倾向与个人内在的高度感成比例。若我试图抱着自我怀疑和犹豫不定的态度昂首站立,现实世界便会给出与之相称的回应,展示我的和谐一致性有多可悲。但当我内部有着强烈的和谐一致感时,自己再以某种公开方式昂首而立,便会得到完全相反的回应 —— 充满了爱,支持,鼓励,欣赏等更多积极体验。

“更多积极体验”会包括这些:当你昂首站立时,常会鼓励他人也采取相同做法。昂首站立能创造更多涟漪影响。即使你并非有意尝试那样做,也会给他人带来影响。

当我昨天宣布在2019年剩余日子和2020年每天发布博客的承诺时,自己便看到了这种事情的发生。对我而言,这是与个人价值观和谐一致,为了对自己重要的某种事物昂首而立的行动。但这种行为也一直在给他人创造涟漪影响,有些人已经说也要在2020年做出类似的全年行动承诺。到目前为止我认识的已有10人准备这样做,预想年底前还将有更多人宣布此类挑战决定。接着有更多人会在未来一年受到那10人的行动影响。所以请考虑你在昂首而立时带来的多重影响 —— 另外也请考虑你在不采取行动时产生的多重影响。

静态 vs. 动态高度

你可能发现高度一词让人感觉有点固定不变,静态稳定。或许你喜欢灵活,自由,让个人选择保持开放的能力。我也很喜欢自由,所以对这种情感深有共鸣。

虽然我们不是雕像,但以雕像那种超越时间的久远存在来思考我们的人生角色,会有不少好处。它属于认识自我的不同做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要更诚实。尽管我们可能而且肯定会随着成长发生变化,有些层面的变化却非常微小,但我们对那些层面的接纳和理解,还有利用它们的能力,可以随着时间过去得到改善提升。

当我思考个人高度时,有时会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 时间之外的我到底是谁?
  • 我对超越时间的自我版本能说些什么?
  • 我有什么地方是永恒不变的?
  • 我在未来10年很可能有什么地方是不会改变的?

若你与更具精神灵性的视角深有共鸣,就可以把个人高度想成与更高层面自我的和谐一致程度。你和更高自我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请考虑若你始终让自己的选择保持开放状态,尤其是在工作,感情关系和个人成长方面,将会发生什么。让个人选择保持开放状态,意味着你并未真正下定承诺和进行投入。假如只是想谨慎行事,玩玩而已,或探索一段时间,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探索本身有其巨大价值。但在某一刻,你很可能想要扎下旗帜,更深入地探索某个富有意义的承诺。无需承诺的探索会有它的局限。

你是否已遭遇这种局限状态?让个人选择总保持开放状态,是否开始让你感到停滞,无聊,沮丧,不满,或空洞乏味?

你是否真的期待每早醒来后毫无令自己感到兴奋的承诺选择?

更刺激诱人的承诺可以是长期性的感情关系,生意事业或职业道路,一项技能,自我发展的核心领域,或任何你认为值得投入的事情。什么事会让你想要投入所有筹码,大声说出:“我全押上”?假如没有事情进入脑中,我想说你的内部高度便存在问题,那种问题很可能也会伤害你的社交生活。

令人着迷神往的是,在严肃承诺的内部,我们会发现全新层次的自由感。从外部来看,一份承诺可能像是陷阱或风险,不过一旦你穿越自我怀疑的障碍,真正全然投入其中,便会感受到妙不可言的自由,虽然那种生活看起来可能仍有点(或非常)令人畏惧。

在践行承诺的另一侧世界,有些恐惧仍会伴随着你,但你与恐惧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承诺前的恐惧话语是:等等… 再等等… 危险…. 晚一会儿… 别贸然前进… 让我们多检查一下。

承诺后的恐惧话语则是:来吧!我就是风暴!这才是真正活着的样子!让我们抓住今天,活在当下!我拥有力量!我到底为啥不早点这么干?

下定承诺后的生活要好玩有趣得多。

此时你的高度感会有更动态活力的属性。我把它看作自我表达的真正自由。为真正本色地表达自我,我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必须与我渴望成为的那种人和谐一致。这种缩小选择的做法就像穿越一个宇宙虫洞,在另一侧打开了值得探索的宏大美丽的王国。除非穿越那个入口看着让人害怕的虫洞,我就没法全然探索另一侧充满喜悦的奇迹花园。

它会是单向虫洞吗?假如穿过它,我还能返回吗?对于那些其实会导向最真实与最深入喜悦感的承诺,我们会多么频繁地抵制它们?

那个虫洞看起来令人害怕有其原因。它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测验,看你是否准备好了进入更伟大的和谐一致感,不是逐步实现,而是真正的飞跃前进。

Stature课程

我已经非常喜欢stature(高度)这个词,还有和它相关的一系列含义,所以我宣布Stature将作为我们在2020年1月1日启动的全新性格塑造深入探索课程的名称。

把Stature用作课程名称在11月初已跳进我的脑中,之后我还遇到关于它的一大堆同步性事件。我常把同步性事件看作现实世界表达赞成认可的方式,所以它也给了我些额外确认,这个词就是课程名称的正确选择。

目前我们生活里有太多变化元素四处飞旋。自己总是受到各种不稳定影响因素的打击,导致生活失衡或偏离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在这种现实环境里,人们很容易失去核心自我。

Stature课程就是邀请你拓展出一个强大和富有意义的人生角色,以便你能做出清晰明确,和谐一致的承诺,并遵从它们付诸行动。这个课程对坚持长期一致性尤其有帮助,而那正是我的很多读者所渴望的。他们当前的人生故事里常有不断重复开始的情节,而他们很想实际创造出某些成就。要创造富有意义和令人满足的生活,我们需要先弄清该为什么昂首而立。什么事情是真正值得我们下定承诺的?然后在向外表达那份承诺时,我们就必须为它昂首而立。

Stature课程不会是个轻松容易的深入探索课程,因为在生活中昂首而立并不容易。从非玩家角色转变成玩家角色肯定是项挑战。这个课程将邀请你跨越你和更高层面的你之间的间隔。并非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做到此事。许多人更喜欢安全舒适的玩法。Stature深入探索课程是为那些感到终于是时候昂首而立,并承诺去做某些真实,有意义,大胆和勇敢之事的人所打造。

你是否准备好了,一起昂首而立?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12.27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12/becoming-a-person-of-stature/

365天全年挑战

昨天我在“清醒成长俱乐部”和自己Facebook页面上分享了此文内容。现在我想是时候和博客读者也一起分享,顺便做些内容上的额外更新。

我正考虑在2020年完成一个也许有点疯狂的365天全年挑战 —— 好吧,其实很疯狂 ——但也可能创造大量额外的涟漪影响。

我对是否这样做还有点犹豫,但目前正倾向这种做法。

这个挑战是在2020年每天都发布一篇新博客,全年将是365篇。博客内容可以是文章,音频或视频。假如是视频,我很可能会发布在YouTube网站上。

我不必每天都创作新内容,只用每天发布便可。所以自己能短时创作很多内容,比如一连录制多个视频,再依次每天发布。但大多数时候我更喜欢创作完后便马上发布作品。

我发布博客最多的一年很可能有150-200篇内容,那已是很多年前的事情。自己完成过多个连续发布30天的博客创作挑战,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次30天挑战。2017年我在做饮水断食试验时就完成过30天的视频录制挑战。

我以前也做过些持续365天的全年性挑战,比如坚持每天锻炼(有过两次)。Rachelle也一直做着每日瑜伽,到现在已连续超过2年,一天都没落下。

完成365天全年挑战的一个好处,就是它能作为人生的一个强大参照体验。我仍记得自己1997年完成的第一个365天锻炼挑战(每天至少做25分钟有氧运动),我想它对几年后自己最终跑完洛杉矶马拉松极有帮助。这种挑战能提升你对个人有可能做成什么事情的自我形象。

365年全年挑战可能使人感觉挺焦躁,因为若有一天没完成挑战,你就很可能觉得挺失败。谁想努力半年却功亏一篑?但同样的焦躁感也会促使你提升个人标准,超越自己的舒适区。这种承诺感曾推动我凌晨2点在雨中跑步,自己当时还患着感冒,白天参加过一天的工作坊,开了很长时间车才回家。我那时累得要命,但依然完成了当天挑战。22年之后,自己仍记得那次经历,便是因为它当时带给我的意义。现在我知道自己能毫无借口地全年完成锻炼挑战,就是因为我以前做到过两次。

不时扰乱或探索自己的舒适区是件好事。让自己身处不适情形会带来大量成长体验。连续一年每天发布博客对我来说感觉并不舒服,但它是种强大的精神体验。我感觉这个想法几天前浮现时,它在我脑中舞动得越多自己就越激动焦躁。它并非令人舒服的舞伴,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尝试探戈舞时的状态。

过去几年,我并未像刚开始写博客时那样经常发布新内容,主要是因为我转向专注生活和事业的其他方面领域,比如举办现场活动,创作课程,积极参与“清醒成长俱乐部”等。虽然这个博客总体已有1300多篇内容,但此文只是我在2019年全年写的第29篇博客。

然而,博客写作仍是驱动我生意事业的主要引擎,它也创造出许多个人涟漪影响 —— 比如更多社交邀请,演讲邀请,采访邀约,以及其他有趣机会。更频繁的博客写作无疑也会吸引更多网站流量,邮件订阅者,Youtube订阅用户,社交媒体粉丝,课程销售量,“清醒成长俱乐部”会员,工作坊参加者,当然还有多得多的电子邮件。

365天全年挑战的想法主要源于我正致力创作,并将在2020年1月1日发布的“性格塑造深入探索”新课程。它与打造更强大的性格品质相关。随着不断致力于这个课程,对于想在2020年及以后如何重塑自身性格品质,我也做了很多思考,写了很多日志。我意识到自己想扮演更全力参与的人生角色,跨出个人舒适区。我想用一种让自己感到充满意义的方式做成此事。

我确定只要下了决心,自己就能做到它。问题是我是否真想把这个挑战付诸实施。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感觉有点疯狂,不过我有时倾向喜欢这种疯狂行动。

我有些朋友已做过365天的YouTube挑战(每天发布视频),发现它很有转变效果。一位朋友甚至在365天里发布了730个视频(每天2个)。

我难以拒绝这项挑战的部分原因,与自己最近培训某人时分享的理由相关 —— 在于它将给他人创造的所有涟漪影响。不止15年的读者反馈让我知道那些涟漪影响会是什么。知道这种工作已阻止过多起自杀企图,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它不仅仅是项个人挑战,还能影响很多人的生活。

从能量层面看,这项挑战将为我创造一个类型不同的全年生活 —— 与自己曾有过的生活完全不同的能量氛围。它将挑战我更强烈地与创意灵感之流建立联系,而那种能量氛围也肯定会创造属于它自己的涟漪影响。

这个点子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带来的兴奋和喜悦,与创意灵感之流保持一致的挑战,以及会激发他人生活的能量感应。这项挑战在某些地方令我感到无比强大。它看起来挺难,但我也感受到一种想要融入其中的更深层美妙体验。

我并未完全感觉是自己选择了这个想法点子。它更像是作为我最近一直努力塑造的性格品质的回应结果出现在面前,邀请我与现实世界建立更强大深入的感情关系。

你是否也考虑在2020年完成一项365天的全年挑战?什么事情让你感到疯狂或激动… 也许疯狂到让你犹豫是否该分享它?没错,就是那个 —— 那个你刚刚屏蔽的挑战!

什么挑战会在2020年让你脱离个人舒适区,但若你真正做了,又可能给你带来极大影响或转变???

让我们直接开始吧!

我是昨天写完了上面部分的内容。现在是12月26号上午,自己已准备好发布这个决定,我感觉准备好了接受这项挑战。没错,我已下定决心。

在感觉有60-70%的心理准备时便和他人直接分享这个想法点子,确实有助于自己处理面对那项挑战的个人感受。那种分享带来了朋友们的额外鼓励,还有几人也说准备在2020年完成相似挑战。所以这项挑战并非只是关于我或我的博客。它已创造出自己的涟漪影响,而2020年甚至还未开始。也许把这个决定发布在自己博客上也将鼓励其他人加入进来… 或至少让人们考虑在2020年踏出自己的舒适区。

若你考虑完成像全年锻炼之类的个人挑战,我强烈推荐你也做每日分享。当你把个人挑战变成一个社交活动时,便会发生某种强大得多的事情,能为他人也创造出涟漪影响。别小看你甚至还无法探知的涟漪影响;它们将以你无法提前预测的方式发挥作用。若我以私人日记的方式完成这项挑战,而非把它变成公开博客写作挑战,即使记录内容完全一样,结果也将大为不同。公开发布需要付诸更多信任和勇气,我们难道不都需要更多信任和勇气吗?勇气就是实现转变的一份邀请。

鉴于做出这种决定爆发的能量就在此时此地,我不打算等到2020年1月1日再开始行动。从2019年12月24日起,我便一直在发布博客,自己也打算继续每天发布,直到2020年12月31日。所以那将是连续坚持373天。

哈对了!我刚想起2020是闰年。所以一共有374天!

此刻什么事情让你从精神上感到无比强大有力?这种能量在你内心引发了任何搅动吗?

至少,请考虑把未来一年每天阅读这些博客当做一项个人挑战吧。它肯定将给你带来好处。若那些博客内容会引爆你的脑袋,好吧… 我想你仍将留存一颗红心。;-)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12.26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12/365-day-challenges/

非玩家角色向玩家角色的转变

昨天分享的博客文章说的是在2019年跨入2020年之际,我的读者们想体验的5种主要性格转变

浓缩概括完5种转变体验后,我琢磨着它们是否还能压缩得更精炼一点。它们能否总结成单个转变体验?

每经过一次压缩,我们都会丢失某些细节,所以若要压缩成单个转变体验,结果肯定不会完美。但我和Rachelle共同想到的转变体验就是从非玩家角色转变为玩家角色。

请让我接着解释。

在视频游戏里,非玩家角色(英文缩写简称NPC)指的是由电脑控制的那些游戏角色。我大多数时候讨论的是角色扮演或探险类游戏,但其他类型游戏里也可能出现NPC。

比如你可能在一个游戏世界里闲逛,其中有农民,商人,市民,这些角色会等着你出现并与你互动。你可能要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购买武器或补给,或接到完成某些小任务的邀请。这些角色都是电脑控制的,没有人类玩家在直接控制。他们做的是预先编程的算法指示自己去做的事情,NPC会根据自身程序回应你的各种行为。

NPC的作用主要是成为游戏里主要玩家故事体验的一部分。在更复杂精致的游戏里,NPC可能会遵从固定日程安排,包括夜里睡觉,白天照料自家的店铺或田地等。

NPC并不会体验主要的故事内容。他们不会面对恶龙和前去探险。他们只做自身程序指示去做的所有事情,比如在当地星巴克提供咖啡服务,直到真正的探险者 —— 真的游戏玩家 —— 走进那家咖啡店。我这里说得有点过于简化,但我想你懂其中意思。

针对上篇文章里说到的五种转变体验,每种转变都与过着NPC类型生活的角色成长为更富力量的玩家角色相关。

当你玩游戏时闲逛到满是NPC的区域,比如村庄或营地区域,NPC常会在跟你谈话时抱怨某些事情。他们总有自己没法解决的问题,所以除非你为他们解决掉那些问题,他们便会表现出焦虑和担忧。有些角色还可能表现得因为当前问题而遭受精神创伤。他们需要你来营救他们,拯救他们,帮助他们。

请注意两者在态度上的差别。NPC等着被拯救。英雄则是去拯救。若你并未积极主动地把自己从个人问题中拯救出来,是否就给人们留下正等着被拯救的印象?你是否就像个遭受精神创伤的村民,周围还有一群遭受创伤的村民那样,都希望随着时间流逝,自己的生活不知怎的便会好起来?假如与把精力浪费在胡乱评判和内心抵制上不同,你接受出现在生活里的一切问题,决定直面它们,结果将会怎样?请想象全村的NPC们终于决定靠自己杀死恶龙,而非等着某个英雄从天而降。

在NPC们原地打转,纠结于自己的各种问题时,作为玩家的你却必须忙着解决那些问题。即使在一个有着大量不和谐问题的游戏世界里,你也能以玩家身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和谐环境。你会通过逐一实现各级目标和采取大量行动做到此事。你无需感到困惑和内部冲突,因为那个世界里总有些有趣事情可做。你只用不断去除一个又一个问题。显而易见,抵制游戏本身提供的环境条件完全是浪费时间。若你总在抱怨游戏的不公平,糟糕或荒唐,便毫无取得进展的可能。在这方面,真实的生活同样如此,难道不是吗?

在一个足够灵活的游戏世界里(《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就是个好例子),作为玩家便有自我表达的充分机会,而这些机会是NPC(非玩家角色)所缺少的。若你想要探索,可以漫步到全新领地。若你野心勃勃,可以勇猛奔向战争,不断战斗,战斗,战斗。若你喜欢更清静的生活,可以跟一些NPC聊天,做些食物,或完成一些简单任务。不同的人可以用非常不同的风格去玩那款游戏,而且仍能成为赢家。

当我和Rachelle玩《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时(我俩一起玩过两次),彼此的游戏风格非常不同,尤其是在攻击一群敌人时。我喜欢像个狂暴战士那样冲锋陷阵,还可能往敌群中央扔枚炸弹,以吸引所有人注意。有时我会口头嘲讽敌人(尽管对方没法听到),然后迎面厮杀尽可能多的对手,只做进攻,很少防守,从不使用盾牌或躲闪动作。很快不到一分钟我就会清除一群敌人。当然自己也可能遭受些损失,有时还是重大损失。假如自己战死,我便直接重新开始,也许下次会更谨慎一点。我只在真正必要时才采取隐秘或策略性的行动,尤其是公开进攻会遭受严重惩罚时。我并不介意死上很多回,更愿死上几次并从每次进攻中多学一点。对我而言,那种死法只是为了弄清什么方法管用的试探形式。我喜欢要采取大量行动的激战场面,自己必须为生存即时快速地做出决定。我偏爱这种游戏风格,因为它对我来说最好玩有趣。

相比之下,即使自己刺激Rachelle去尝试,她也从来不会像我这样玩游戏。她更喜欢策略性地分析评估某个情形。自己首先远距离挑出要应对的敌人,谨慎小心地选择攻击目标。她会优化盔甲和武器装备,以适合每场战斗的需要。她的玩法更看重防守,而且珍视游戏角色储备的每颗红心。若在战斗中失去20颗红心里的2颗,她看起来就很失望,而我即使失去18颗红心,只要最后仍立在战场上,便仍会充满胜利感。

在红心数量不足一半的情况下,我对行走在游戏世界里感觉完全没问题,而Rachelle只要红心数量不接近满格,就会感觉不适。所以我俩有完全不同的游戏风格 —— 即自我表达方式 —— 但大家仍很享受各自扮演的玩家角色。对于如何创造放松自信的状态和拥有冷静但好玩的游戏体验,我们各有属于自己的理解版本。如果尝试像Rachelle那样玩游戏,我肯定会无聊透顶。我想若她尝试像我这样玩游戏,也会感到充满压力或沮丧不已。

你玩人生这场游戏的方式,毫无疑问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版本。对于如何表达自我,你有许多选项。关键在于找到最令你感到和谐一致的自我表达模式,这样人生游戏才好玩刺激,但又不会令你感觉压力重重或无聊透顶。若你活得太像个NPC,很可能会感到无比厌烦或沮丧,因为NPC总有他们没法解决的各种问题。

到目前为止,这个非玩家角色和玩家角色的类比是否引发了你的任何共鸣?我想若你就是游戏玩家,可能会比大多数人更喜欢这种类比。但若不是,也没关系。你可以专注于原来提到的五种转变体验,或挑战自己想出属于你的单个压缩理解版本。

在2019年你最常倾向的是哪种生活方式?你会说自己活得主要像个NPC吗?还是感觉像玩家角色一样,真正拥有今年的生活?你是显得畏缩恐惧?还是勇猛无畏?你是总体有个好玩刺激的一年,还是花了太多时间徘徊在沮丧失望的领地,担忧焦虑的王国,或无聊厌烦的地牢里?

顺便说一下,我和Rachelle都无比期待《塞尔达传奇:荒野之息2》的上市。它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游戏之一。现在让我们把2020也变成印象最深刻的一年吧。只是请尽量别用Rachelle的游戏玩法,因为那种场面看起来可不好玩有趣。就算只剩3颗红心,你也仍能英勇战斗,好吧!

Rachelle要是看到这篇文章,我的游戏角色可能就得再丢几颗红心啦。;-)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12.25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12/npc-to-player/

5种塑造性格的转变体验

上个月我请订阅自己新闻邮件的读者们,分享他们在性格上面对的最大挑战和个人渴望。这是因为我正着手新的性格塑造深入探索课程(将在2020年1月1日发布),想弄清人们渴望获得的真实转变体验。我的问题有助于读者思考他们现在是谁,自己渴望成为什么人,以及两者间存在的差距。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分享读者对自己想在性格方面实现何种改善提升,到底说了些什么(不会泄露任何读者的私人信息)。

我收到许多回复,也做了大量笔记。然后自己重读了读者回复和个人笔记,以寻找更深层的行为模式。无论何时做这类分析,我都要花很多时间,但我总发现它很有价值。如果打算投入创作一个新课程,我就想为那些参加课程的人们真正带来影响和好处,所以我需要知道读者们在哪些方面尤其感到挣扎,之后再花更多时间弄清如何能提供帮助。

最终我把所有回复浓缩成5种人们寻求的核心转变体验。

无论你是否期望加入我们进行新的深入探索,我想你会发现这些转变十分有趣。请看看其中是否有任何转变体验,能引发你的共鸣。

1. 更多接纳自己和他人

第一种转变体验就是变得更多接纳自己和他人。很多人对自己生活的某些方面都有内在怨愤 —— 比如痛苦的回忆,对个人健康或体形的失望情绪,思维和情感层面的挣扎体验,低效的行为模式等等。有些人担心自己已变得太爱评判,要么会在内部自我打击,要么会太快地排斥拒绝他人。他们意识到过多专注于不想要的事物只会让自己陷入停滞状态。他们希望能放松下来,释放掉一些内在怨愤,更多接受他们必须应对处理的事情,以便能继续收获更多有趣经历体验,而非为各种反复出现的问题纠结不已。这种过度抵制的心理常会让人陷入某种体验上的贫乏状态,阻碍他们获得生命里回报最丰厚的经历体验。他们正将能量浪费在抵制现状上,自己也看到了释放掉这种抵制能量会有的好处。

2. 找到有价值承诺的清晰感

第二种转变体验是人们想对自己的生活道路有更多清晰感,更少感到困惑。对许多人来说,扮演困惑自疑的生活角色令人厌倦。他们理解清晰感的重要性,但不确定该如何为自己创造清晰感,更别提能长期拥有清晰感。有时他们对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致力于实现那种结果的人们感到嫉妒。与此同时,他们也珍视自由和灵活性,不想让生活变得太线性可预测。在性格方面,这些人渴望变得更清晰坚定,有意义,内心丰富,有深度,有人生目的,并让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做出贡献。他们似乎对随意无常,令自己翻来覆去的生活之流感到沮丧失望,也对自己的犹豫不决感到沮丧,他们希望能更清醒自主,持续一致地掌控个人生活的方向。不过,部分因为对什么生活道路真正值得自己做出承诺有高标准,导致他们挣扎于让此事变成现实。他们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真正承诺走上某条生活道路,但在全然做出这种承诺后,他们便能取得极大成就。我们可以将这种转变体验归纳为要求找到有价值的承诺。

3. 个人价值观,行动和社交圈保持一致

第三种转变体验是改善提升内部与外部的和谐一致感,尤其是个人价值观,行为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一致。很多人感觉自我的不同部分总在内部相互打架。一部分自己想要雄心勃勃,另一部分自己却鼓励偷懒。一部分自己想制定详细计划,另一部分自己却想放松下来顺其自然。很多人也注意到和周围环境有不一致感,特别是跟自己的社交圈感觉不一致。一些人觉得生活里没人真正理解他们。当他们试图表达本真自我时,要么会听到他人的微弱回复,要么就是对个人想法的直接排斥,令自己饱受打击。他们希望体验的是种内外和谐一致的感受。他们想要停止浪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处理不一致感,以使自己能享受更多顺畅与合作体验。此处的真正挑战,就是如何拥有一种能创造和保持内外强大一致感的性格品质。

4. 猛烈与无畏的自我表达

第四种转变体验是拥抱本真的自我表达。人们想要通过写作,音乐,艺术,演讲,培训,制作视频,深入交谈等方式创造性地表达自我。他们想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过度在乎他人的反应。许多人觉得自己正被安静同化,经常要保留个人看法,不想自找麻烦。这种挑战常与缺乏社交环境的一致感相结合,因为如果他们真去分享个人看法,很可能不会得到太多支持;更可能遭到来自家人和同龄人的排斥反对。但在内心深处,这些人认为自己非常聪明,不喜欢压抑自身才华。这种状态与和谐一致感的第三种转变体验也相关。一部分思维觉得保持安静很明智,另一部分思维则想勇敢发声并要众人听到(并为此感觉受到尊重)。我发现很有趣的是,多位读者都单独用“猛烈”或“强烈”词语来描述她们多么想要表达自我 —— 这些读者都是女性。

5. 冷静,放松的自信

第五种转变体验是要变得更冷静 —— 在个人和专业层面都拓展出一种放松的自信感。人们反映在自己本该从容应对的某些挑战上,却感到充满压力,焦虑和自我怀疑。与感到担忧或不堪重负相反,人们想对自己说:“我能搞定此事!”他们希望对自己的能力,智慧和直觉建立起更多信任。他们更愿把能量投入到以信任和自信状态付诸行动,创造富有意义的人生,而非把能量浪费在压力和担忧上。我能察觉到人们对自己人生一直被他人支配的恼怒。我想他们能看出自信是能量利用更高效的状态 —— 更别提会带来更多乐趣和回报。

有些人对上面所有或大部分转变体验都会产生共鸣,因为那些转变体验倾向于彼此关联。另一些人可能只发现一或两种转变体验对其有意义。我想自己的大多数读者会看出自身情形至少与一种转变体验相吻合。

别忘了这些转变体验只是人们实际分享内容的浓缩概括,所以还有很多可展开的地方。比如在和谐一致感上,很多人也分享了自己想在生活中提升的具体价值观。我真实感受到许多读者想在2020年更进一步,拥有更强大勇猛的性格品质 —— 而非更犹豫不前。

所有五种转变体验也是我个人成长旅程的一部分,所以自己对人们分享的内容深有感触。有些话语非常打动人心,尤其是在人们分享塑造了自身当前性格的某些事件经历时(经常是非常痛苦的经历)。我感到人们愿意分享如此深入私密的生活方面,他们常会独守秘密的这些经历,是自己的莫大荣耀。

这些的确是非常困难的转变体验。所以若你认为自己过往的进展十分缓慢,请别为此自我打击。要致力于实现这类改变,我们需要在自我觉醒和个人成长上付出长期性的投入努力。

此外,我们不会只经历这些转变体验一次 —— 它们在我们人生中会多次出现。人生中有许多层次的接纳,清晰感,和谐一致感,自我表达和自信体验,在前方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12.24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12/5-character-sculpting-transform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