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少次面对过艰难决定并自问:“我该怎么做?”或者可能去问:“什么才是正确决定?”
我和Erin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电邮。邮件主题从感情关系问题(我该离开现在的伴侣吗?),到职业选择问题(我该辞掉工作,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吗?),再到人生安排问题(我该搬家到另一个城市吗?),内容五花八门。不过这些问题潜在的主题是相同的。人们想要做出明智决定,并挣扎于找到恰当程度的清晰感。 继续阅读做出那些能坚守的决定
你有多少次面对过艰难决定并自问:“我该怎么做?”或者可能去问:“什么才是正确决定?”
我和Erin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电邮。邮件主题从感情关系问题(我该离开现在的伴侣吗?),到职业选择问题(我该辞掉工作,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吗?),再到人生安排问题(我该搬家到另一个城市吗?),内容五花八门。不过这些问题潜在的主题是相同的。人们想要做出明智决定,并挣扎于找到恰当程度的清晰感。 继续阅读做出那些能坚守的决定
30多天前,我决定用自己十分信赖的30天尝试法,进行新闻戒断试验。之前我已不再看电视新闻和报纸,但自己仍有每隔一两天查看网上新闻的习惯。所以这次我决定在30天里,彻底舍弃所有新闻来源,完全不接触任何新闻。我将在本文中分享自己从试验里学到的东西。试验进行得足够好,我也想保持每天不再看任何新闻的习惯。
开始新闻戒断试验的动力
我对新闻内容有多消极负面有足够了解,但除了这个缺点,我之前认为看些新闻仍比根本不看新闻更好。看些新闻属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做法。跟时事动态保持同步难道不重要吗?如果舍弃所有新闻内容,我难道不会活在黑暗之中,和其余人类断了联系吗?
另一方面,我总是告诉人们:“直到亲自测试前,你永远不会知道某个信念另一侧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认为花上30天弄清完全不看新闻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应该非常值得。看起来我也不会错过任何惊天动地的事情,自己永远都能在事后得知它们。
揭露新闻上瘾行为
对于这个试验在最初阶段的困难程度,我感到非常惊讶。在头一天,我浑身发痒地想要查看新闻。自己想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一直关注的那些新闻网站又有什么最近更新?我能不欺骗自己地坚持戒断新闻,但那种感受很不舒服。我必须删掉浏览器上的新闻网页书签,以防止自己习惯性地无意识查看新闻。
又经过几天后,我对查看新闻仍感到心里发痒。它给人的感觉就像一种渴求。我很快意识到自己并非在应对处理一种习惯 —— 我其实在应对一种上瘾行为。
上瘾行为是个人习惯的更深表现形式,因为它们填补了一种需求。那种需求通常十分重要,不该得不到满足,但让上瘾行为显得消极负面的,就是它的破坏性副作用。新闻上瘾行为所填补的需求,就是通过将我和世间正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给了我一种踏实接地感。但其副作用在于,自己被新闻训化得思维更消极负面和充满恐惧。
控制和替代
克服一种上瘾行为的基本解决方案,就是控制和替代。首先,请对上瘾行为进行暂时控制,比如发起一次30天戒断试验。其次,请识别出上瘾行为满足的个人需求,然后至少在相同程度上,找到一种无破坏性的替代方式,来填补那种需求。
刚开始30天新闻戒断试验时,我并未意识到自己在应对处理一种上瘾行为。我只以为它是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因此没有制定任何计划来寻找替代行为。不过,在30天试验将近结束的时候,替代做法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我稍后会详细说明,但先让我分享些自己在戒断试验期间收获的领悟认识。
重新评估看新闻的价值
不看新闻两周后,我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不再过于渴求看新闻。此时我开始从一定距离之外反省审视这种习惯,自己有了下面的观察认识:
1. 新闻明显是消极负面的。下面哪种标题会引起你的注意:“又一个幸福喜悦的日子”,还是“地铁里的致命暴乱”?为了让你一直沉迷其中,新闻内容必须令人震惊,使你脱离满足状态。从现实角度讲,这意味着新闻通常必须让人感到害怕或担忧。新闻的主要营销方法就是唤起恐惧。
2. 新闻使人上瘾。若你是个每天沉迷于新闻的人,不妨尝试放弃新闻30天,你就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即便只计划快速浏览一下标题,我也常会被那些毫无价值但看起来耸人听闻的文章吸引进去。
3. 新闻报道短浅狭隘。新闻报道给人以完整全面的幻觉,但事实上那些报道内容狭隘得荒唐可笑。世上许多精彩美妙的事情从未做成新闻报道。每天刷完新闻后,你以为自己知道了世上发生的事情。但这个星球上有几十亿人,你那种理解完全是误解。你根本不知道世界在如何运转。
4. 新闻就是市场营销。要这样想;不要那样想。要恐惧这件事;还要担忧那件事。没错,没错,大家都会死去。让我感到害怕吧,这样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我才会买你们赞助商的产品。当我开着新车吃着抗抑郁药时,全球变暖看起来便没那么糟糕啦。给我灌满恐惧吧;再把解药卖给我。
5. 新闻很浅薄。新闻把复杂话题缩减成播报摘要和陈词滥调。甚至那些“深度”报道也难以置信地浅薄。跳过新闻转而阅读书籍吧。
6. 新闻不值得信任。请开始找寻新闻背后的政治和商业企图,你自会从各个角落看到它们泄露出来。
7. 新闻是思维训化。这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哦,你将乖乖地融入其中。
8. 新闻琐碎无聊。那些新闻报道的重要事件其实远没那么重要。你明年还能记住今天的多少新闻内容?你甚至能记起上月的新闻吗?你的大脑会舍弃那些新闻,就是因为它们琐碎无聊;你真正内化的将是训化形成的恐惧思维。
9. 新闻重复多余。大多数新闻内容都显得重复多余,不断说着同样的事情。其实很少有新闻显得新鲜独特。那些新闻其实应该叫做“旧闻”。
10. 新闻与你并不相干。有多少新闻报道与你个人密切相关?几乎没有。
11. 新闻难以落实为行动。有多少新闻能让你现在付诸行动?压根儿没有。
12. 新闻里充斥各种问题。新闻喜欢报告各种问题。它会用血淋淋的细节告诉你所有错误的事情。但那些问题中有多少实际得到解决?你现在正辛苦致力于解决哪些问题?新闻训化你去担忧各种问题,而非实际解决它们。那是因为新闻鼓励你担忧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然后用买赞助商产品的方式缓解个人恐惧。请舍弃新闻一段时间,你将发现自己自然而然地花着更多时间解决问题,而非担忧它们。
13. 看新闻就是浪费时间。与参与其他活动相比,请试着数数自己从看新闻上得到的真正收获,你就会看出新闻本身多么没有价值。每天看10分钟新闻 = 每年浪费61小时。以50年计算,总共浪费的时间无比巨大。若你每天看30分钟新闻,每年就是183小时— 大概等于23个8小时工作日。那相当于每年浪费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天哪!你去年看的所有新闻有这么长时间吗?何不花上一整月去度假?
当我后退一步,审视人生大图景时,自己便意识到新闻对我来说不值一文。它给人以富于价值,信息真实的幻觉,但当你深入其中,自己除了有毒空气将一无所获。我在此说的当然是概括结论,但根据亲身经验,这些结论的真实性远大于虚假性。
我如何不看新闻也能生活下去?
或许新闻在当前形态下给人的影响主要是消极负面的,但替代方案又是什么?我们难道不需要跟踪了解时事动态吗?像科学技术类的“实用”新闻又该如何看待?即便那些看起来十分重要的新闻报道,其实并非如此。请考虑下面这些你以为非常重要的新闻内容:
癌症治疗有了新突破?我没有癌症,家里所有人也没有癌症。若我确实得了癌症正接受治疗,自己也会从更明智的来源听取治疗信息,而非一般的新闻渠道。新闻报道的治疗方法过于浅薄,而且还有药品广告的嫌疑。
新发现了一个星球?我又不是宇航员或天文学家,虽然这看起来像是重要知识,从个人视角来看,它仍是无法落实为行动的琐事。它确实对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很重要,但对NASA重要的事情对我的人生目标而言无关紧要。当我真的对提升天文知识感兴趣时,会去阅读天体物理学家写的书籍。日常新闻只能给小孩子提供天文知识。
出现新的电子产品?有新的电子产品挺好,但我很快会看到朋友们使用,或者会在本地商店里注意到它们。我无需通过大量容易忘记的新闻内容,来了解未来某天才想拥有的电子产品。当感觉需要那件新产品时,我可以主动调查研究,避免毫无价值的信息。
战争动态?各种冲突中的战斗人员既非我的敌人,也非我的盟友。知道哪些人用哪种方式杀死了另外哪些人,对我而言毫无用处。战争是个复杂问题,那些浅薄的新闻报道没法说清战争背后的真实意图。而且来自新闻渠道的信息充满偏见,难以提供什么用处。
重大灾难?这个星球上每天有15万人死去 —— 普通一周里便有超过百万人死去。一次夺取1000人性命的地震又能如何与之相比?这个人数甚至不及每天总死亡人数的1%。需要我关注的灾难无需通过新闻就能发现。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时,我所住公寓的猛烈摇晃,便很好指出有什么事情出了差错。新闻报道那时和我一样充满惊讶。
新闻里很少有真正必看的内容。其中的确偶尔有些挺有意思的文章,但我无需养成每天浏览新闻的习惯。真正至关重要的内容几乎不存在。如果真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我肯定也会从其他人那里听说。
替代行为
我之前提到过自己自然而然地找到了替代行为,填补了新闻上瘾背后体现的个人需求。对我来说替代行为就是花时间身处自然之中。这个发现很大程度上是无意中获得 ——或许也是同步性事件带来的结果。
进行30天新闻戒断试验期间,我和妻子Erin前往亚利桑那州的塞多娜度假。塞多娜是我去过的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我和印第安人向导一起,做了些徒步旅行,并在被当地人称作塞多娜能量漩涡的四个地点之一做过冥想。那次旅行无比美妙,当旅行结束时,我都不愿离开。
通过这次旅行,显然花更多时间身处自然美景,就是感到踏实接地的绝佳方式。我一直把看新闻用作让自己感到踏实接地的途径,但花时间待在自然环境中要有效得多。与看新闻相比,这种做法能提供与现实世界更深入和更有直觉感应的踏实联系。
塞多娜离拉斯维加斯有300英里,但幸运的是红岩峡谷离我家只有20分钟的开车距离。从塞多娜回家后,我本周又去了红岩峡谷徒步旅行。那里不如塞多娜美丽,也没有特殊的能量漩涡,但徒步旅行仍是非常有效的替代行为。
上次徒步时,我偶然发现天然形状就像心形的一块沙漠岩石。它和周围的岩石看起来很像,但心形形状太过明显,我也无法确定是不是人类雕刻而成。我决定把它作为一个标志,将它放在办公室里,用来提醒自己通过自然环境与世界建立的深入联系。
现在我对新闻的渴求已经消失。与通过时事新闻和世界感到相连不同,我现在通过超越时间的自然环境感到与世界真实相连。这种踏实接地的感受有着更深入的根基,而且这种根基不会轻易受到干扰或操控。独自站在视野内没有人造建筑的自然环境里,就是灵魂享受的一场盛宴。
没有新闻的生活
也许没有新闻的生活潜藏的最大风险,就是未来某天我已迷失在自己的常规生活中,完全没有意识到所有人都在撤离这个星球的事实。因为自己连续多月都没看任何新闻,已经完全不知世事… 只剩下我和我的心形石头。🙁
所以当出现那种全球撤离的突发事件时,我请求你向我发送一封简短的提醒邮件。只要解除了这个风险,我就能舒服地享受自己在地球上剩余的日子,没有任何新闻媒体的打扰。
人们经常要我证明主观现实是真实可信的。这些要求都源于把主观现实强塞进客观现实框架的欲望。而在主观现实本身的信念框架内,这种做法毫无意义,因为那些证据只会作为个人信念的结果显现出来。让我来给出一些类比,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清晰明确的理解认识。
主观现实只是一个信念系统 —— 一种视角。与客观现实相比,它并未显得更真实或更不真实,而客观现实也只是一种视角。你如何去证明一种视角真实可信?这个问题并无太多意义,因为你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知理解就取决于你的个人视角。事实上识别一种视角准确与否的最好方式,就是既从内部也从外部体验感受它。任何少于这种做法的验证手段,都会存在太多认知盲点。
除非亲自体验过某个信念以及它的相反信念,我从来不会对采纳特定信念感到舒服自在。例如,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自己确实相信所有通灵现象完全是骗人的鬼话。而在人生的另一阶段,我又相信很多通灵现象都是真实的。我甚至在这些完全相反的信念间多次往返体验。当从两方面积累了足够多的经历体验后,我也有了足够多的清晰感,去挑选对自己来说最准确和富有力量的信念。其他人也许在经历这种体验过程后,做出与我完全相反的选择,这种结果完全没有问题。
主观现实就属于那些我既从内部,也从外部体验感受过的信念之一。最终我发现内部视角明显更准确和富有力量。再次强调,我并不期望所有人都赞同这个观点。只是因为某个观点想法对我管用,并不意味着它对你也管用。
针对那些一直对主观现实怀有好奇的人们,下面这些类比就是为了进一步解释主观现实,还有它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
镜片类比
一种视角就是你能用来观察现实世界的一块特定镜片。比方说主观现实是红色镜片,客观现实是蓝色镜片。现在当你透过蓝色镜片看世界时,请向我证明红色镜片是真实可信的。
这种要求并无太大意义。首先,若你是透过蓝色镜片看世界,如果幸运的话也许能找到红色镜片,但它看起来并非红色。你很可能会看到一块品红色镜片。但此时你无法在一块真正的红色镜片和一块品红色镜片间区分出差别 —— 在蓝色镜片的世界里,它俩看起来完全一样。因此这种寻找过程将令人非常困惑和沮丧。
现在我们假设你在某位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块真正的红色镜片,这位朋友并未困于蓝色镜片的观察视角。只要你一直透过蓝色镜片观察世界,即使你相信看到的是块红色镜片,自己对红色镜片的感知准确性也会存在局限。朋友告诉你的关于这块红色镜片的一切信息,对你来说都有点无感,因为你实际看到的是某种并不相同的结果。
要想真正理解主观现实,你不仅需要放下蓝色镜片,还要拿起红色镜片并透过它观察现实世界一段时间。若你在透过红色镜片观察世界的同时,仍戴着蓝色镜片,你所看到的主观现实将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 你所研究的只是主观现实在客观现实框架上的投射结果,而这种投射结果比主观现实真正的样子远为复杂和难以理解。
主观现实镜片(红色)和客观现实镜片(蓝色)彼此互不兼容。他们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相互矛盾的信念。你可以将一种信念系统投射到另一种信念系统的框架上,但如果这样做,你所感知理解的便是投射结果,而非真正的现实世界。
大山类比
假设你正站在一座大山的山脚,想知道山顶的景象是什么样子。
只要你一直停留在山脚,最好情况下仅能去想象山顶景象。但随着你攀爬大山,自己将开始越来越接近山顶景象。当你终于抵达山顶时,便确切知道了顶部景象是什么样子,因为你正亲眼看到它。
现在请想象一位朋友刚到山脚,问你山顶的景象是什么样子。你也许会告诉朋友:“简直美得无法呼吸 —— 你必须亲自上去看看。它完全值得你爬上山顶。”但你的朋友一直有所怀疑,想在开始攀爬前获得更多细节。于是你帮朋友详细描述了群山、天空、树木和地貌的景象… 但你很快意识到仅仅靠语言无法呈现那种壮观美景。真正的价值在于亲自体验本身。当个人体验缩减到各种数据后,关键信息也随之丢失。
但朋友倒把你的描述当作山顶景象的准确刻画,并说到:“好吧,我从山脚也能看到那些相同景象。为何还要费力攀爬?爬山看起来好像很辛苦。”
因为你能看到山顶景象,所以知道攀爬那座大山完全值得。但除非你的朋友拥有亲自找出真相的好奇心,你将无法劝服朋友相信此事。即使你分享了壮观美景的照片和视频,仍会把整个体验缩减成现实真相的浅薄影子。
与之相似,对主观现实的任何描述,都会丢失亲身体验的真正价值。主观现实是种无法用语言充分传达的思维心态。试图用语言描述它仍会有些价值,就像风景照片也有其价值一样,但没有什么能替代第一手的体验感受。
身体类比
假设你被说服相信自己就是你的左手拇指,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左手拇指是你的全部身份。你也很确定自己就是个拇指。
那么右手拇指又是什么?从你的视角来看,它是完全独立和自主的一个拇指。它看起来与你相似,你也觉得和它有种模糊的联系感受,但在大多数方面,两者显得分隔独立。
假如某天另一个拇指来到你面前,对你说:“嘿!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并非只是个拇指?你其实是整个人体?”
对你而言那种话就像在说:“你是上帝。”听起来显得荒唐可笑。
于是你对另一个拇指说:“我知道你疯了,但我是个思维开放的拇指,所以会给你个机会。请向我证明我是整个人体。”
你的朋友回复说:“当你对自己只是个拇指的视角紧抓不放时,我没法向你证明整个身体都是你的。你必须先对那种信念放手。然后我才能开始向你展示你是个拥有拇指的身体,而非只是那个拇指本身。”
你接着说:“但我没法对自己是个拇指的信念放手。我很确定这件事。等等 —— 我可以向你证明。你瞧… 我能移动自己的拇指身体,但我无法移动你的身体。这证明我只是个拇指。”
你的朋友说:“那只证明你相信自己是个拇指,但证明你是整个身体的唯一方式,就是相信你是整个身体,再看你能否做到超出单个拇指所能做到的事情。”
你回复说:“除非你能先给我展示一些证据,否则我不会愿意放弃原来的信念。相信自己远非一个拇指太疯狂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你的朋友说:“从你是整个身体的视角来看,相信自己只是个拇指的信念才疯狂得多。它会极大限制你的存在。其实你不愿测试那种可能性的原因,就是害怕自己若真的是整个身体,却一直毫无必要地作为拇指活在世上的这个事实。你恐惧更大的人生角色将要承担的力量和责任。你还会失去抱怨拇指上小病小痛的能力,所以不愿承认自己才是一直以来造成这种现状的罪魁祸首。你已对作为拇指生活所带来的安全幻觉产生了依赖。”
你的朋友继续说:“若你希望相信自己只是个拇指,那完全是你的选择。但你就是整个身体的视角无论怎样都会存在于那里,当你准备好放弃恐惧并认领崭新视角时,它将供你自由取用。你可以尽情否认自己就是整个身体的人生角色,但保持拇指身份只会让你舍弃整体控制权,却永远无法舍弃个人责任。在内心深处,你知道自己最大的恐惧,就是自己是整个身体的信念系统,会削弱你作为拇指去生活的能力。你最大的恐惧就是自己真的成为整个身体,那将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你要对整个身体负责,但自己对这个任务感到完全不能胜任。但事实上你已经肩负这种责任;让自己显得渺小只会喂养自身恐惧。拇指并非真正的你。在内心深处你已知道自己远非只是一个拇指。”
相信自己只不过是单个人,生活在超出自己掌控的世界里,这是一种充满限制性的视角,它归根结底是种根植于恐惧的视角。你可以自由自在地给自己人生添加这种限制,但这样做时,你本质上是在说:“让我做个比自己真实身份更弱小的人吧。”以这种方式生活太长时间后,你将开始把它接受为现实,即便它是你从恐惧和畏缩出发所创造的现实。替代做法则是从喜悦和拓展视角出发去创造现实,但只要你对“我只是单个人”的信念紧抓不放,这种层级的创造行为对你来说便永不可及。
查看原文:
人们经常要我证明主观现实是真实可信的。这些要求都源于把主观现实强塞进客观现实框架的欲望。而在主观现实本身的信念框架内,这种做法毫无意义,因为那些证据只会作为个人信念的结果显现出来。让我来给出一些类比,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清晰明确的理解认识。
主观现实只是一个信念系统 —— 一种视角。与客观现实相比,它并未显得更真实或更不真实,而客观现实也只是一种视角。你如何去证明一种视角真实可信?这个问题并无太多意义,因为你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知理解就取决于你的个人视角。事实上识别一种视角准确与否的最好方式,就是既从内部也从外部体验感受它。任何少于这种做法的验证手段,都会存在太多认知盲点。
除非亲自体验过某个信念以及它的相反信念,我从来不会对采纳特定信念感到舒服自在。例如,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自己确实相信所有通灵现象完全是骗人的鬼话。而在人生的另一阶段,我又相信很多通灵现象都是真实的。我甚至在这些完全相反的信念间多次往返体验。当从两方面积累了足够多的经历体验后,我也有了足够多的清晰感,去挑选对自己来说最准确和富有力量的信念。其他人也许在经历这种体验过程后,做出与我完全相反的选择,这种结果完全没有问题。
主观现实就属于那些我既从内部,也从外部体验感受过的信念之一。最终我发现内部视角明显更准确和富有力量。再次强调,我并不期望所有人都赞同这个观点。只是因为某个观点想法对我管用,并不意味着它对你也管用。
针对那些一直对主观现实怀有好奇的人们,下面这些类比就是为了进一步解释主观现实,还有它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
镜片类比
一种视角就是你能用来观察现实世界的一块特定镜片。比方说主观现实是红色镜片,客观现实是蓝色镜片。现在当你透过蓝色镜片看世界时,请向我证明红色镜片是真实可信的。
这种要求并无太大意义。首先,若你是透过蓝色镜片看世界,如果幸运的话也许能找到红色镜片,但它看起来并非红色。你很可能会看到一块品红色镜片。但此时你无法在一块真正的红色镜片和一块品红色镜片间区分出差别 —— 在蓝色镜片的世界里,它俩看起来完全一样。因此这种寻找过程将令人非常困惑和沮丧。
现在我们假设你在某位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块真正的红色镜片,这位朋友并未困于蓝色镜片的观察视角。只要你一直透过蓝色镜片观察世界,即使你相信看到的是块红色镜片,自己对红色镜片的感知准确性也会存在局限。朋友告诉你的关于这块红色镜片的一切信息,对你来说都有点无感,因为你实际看到的是某种并不相同的结果。
要想真正理解主观现实,你不仅需要放下蓝色镜片,还要拿起红色镜片并透过它观察现实世界一段时间。若你在透过红色镜片观察世界的同时,仍戴着蓝色镜片,你所看到的主观现实将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 你所研究的只是主观现实在客观现实框架上的投射结果,而这种投射结果比主观现实真正的样子远为复杂和难以理解。
主观现实镜片(红色)和客观现实镜片(蓝色)彼此互不兼容。他们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相互矛盾的信念。你可以将一种信念系统投射到另一种信念系统的框架上,但如果这样做,你所感知理解的便是投射结果,而非真正的现实世界。
大山类比
假设你正站在一座大山的山脚,想知道山顶的景象是什么样子。
只要你一直停留在山脚,最好情况下仅能去想象山顶景象。但随着你攀爬大山,自己将开始越来越接近山顶景象。当你终于抵达山顶时,便确切知道了顶部景象是什么样子,因为你正亲眼看到它。
现在请想象一位朋友刚到山脚,问你山顶的景象是什么样子。你也许会告诉朋友:“简直美得无法呼吸 —— 你必须亲自上去看看。它完全值得你爬上山顶。”但你的朋友一直有所怀疑,想在开始攀爬前获得更多细节。于是你帮朋友详细描述了群山、天空、树木和地貌的景象… 但你很快意识到仅仅靠语言无法呈现那种壮观美景。真正的价值在于亲自体验本身。当个人体验缩减到各种数据后,关键信息也随之丢失。
但朋友倒把你的描述当作山顶景象的准确刻画,并说到:“好吧,我从山脚也能看到那些相同景象。为何还要费力攀爬?爬山看起来好像很辛苦。”
因为你能看到山顶景象,所以知道攀爬那座大山完全值得。但除非你的朋友拥有亲自找出真相的好奇心,你将无法劝服朋友相信此事。即使你分享了壮观美景的照片和视频,仍会把整个体验缩减成现实真相的浅薄影子。
与之相似,对主观现实的任何描述,都会丢失亲身体验的真正价值。主观现实是种无法用语言充分传达的思维心态。试图用语言描述它仍会有些价值,就像风景照片也有其价值一样,但没有什么能替代第一手的体验感受。
身体类比
假设你被说服相信自己就是你的左手拇指,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左手拇指是你的全部身份。你也很确定自己就是个拇指。
那么右手拇指又是什么?从你的视角来看,它是完全独立和自主的一个拇指。它看起来与你相似,你也觉得和它有种模糊的联系感受,但在大多数方面,两者显得分隔独立。
假如某天另一个拇指来到你面前,对你说:“嘿!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并非只是个拇指?你其实是整个人体?”
对你而言那种话就像在说:“你是上帝。”听起来显得荒唐可笑。
于是你对另一个拇指说:“我知道你疯了,但我是个思维开放的拇指,所以会给你个机会。请向我证明我是整个人体。”
你的朋友回复说:“当你对自己只是个拇指的视角紧抓不放时,我没法向你证明整个身体都是你的。你必须先对那种信念放手。然后我才能开始向你展示你是个拥有拇指的身体,而非只是那个拇指本身。”
你接着说:“但我没法对自己是个拇指的信念放手。我很确定这件事。等等 —— 我可以向你证明。你瞧… 我能移动自己的拇指身体,但我无法移动你的身体。这证明我只是个拇指。”
你的朋友说:“那只证明你相信自己是个拇指,但证明你是整个身体的唯一方式,就是相信你是整个身体,再看你能否做到超出单个拇指所能做到的事情。”
你回复说:“除非你能先给我展示一些证据,否则我不会愿意放弃原来的信念。相信自己远非一个拇指太疯狂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你的朋友说:“从你是整个身体的视角来看,相信自己只是个拇指的信念才疯狂得多。它会极大限制你的存在。其实你不愿测试那种可能性的原因,就是害怕自己若真的是整个身体,却一直毫无必要地作为拇指活在世上的这个事实。你恐惧更大的人生角色将要承担的力量和责任。你还会失去抱怨拇指上小病小痛的能力,所以不愿承认自己才是一直以来造成这种现状的罪魁祸首。你已对作为拇指生活所带来的安全幻觉产生了依赖。”
你的朋友继续说:“若你希望相信自己只是个拇指,那完全是你的选择。但你就是整个身体的视角无论怎样都会存在于那里,当你准备好放弃恐惧并认领崭新视角时,它将供你自由取用。你可以尽情否认自己就是整个身体的人生角色,但保持拇指身份只会让你舍弃整体控制权,却永远无法舍弃个人责任。在内心深处,你知道自己最大的恐惧,就是自己是整个身体的信念系统,会削弱你作为拇指去生活的能力。你最大的恐惧就是自己真的成为整个身体,那将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你要对整个身体负责,但自己对这个任务感到完全不能胜任。但事实上你已经肩负这种责任;让自己显得渺小只会喂养自身恐惧。拇指并非真正的你。在内心深处你已知道自己远非只是一个拇指。”
相信自己只不过是单个人,生活在超出自己掌控的世界里,这是一种充满限制性的视角,它归根结底是种根植于恐惧的视角。你可以自由自在地给自己人生添加这种限制,但这样做时,你本质上是在说:“让我做个比自己真实身份更弱小的人吧。”以这种方式生活太长时间后,你将开始把它接受为现实,即便它是你从恐惧和畏缩出发所创造的现实。替代做法则是从喜悦和拓展视角出发去创造现实,但只要你对“我只是单个人”的信念紧抓不放,这种层级的创造行为对你来说便永不可及。
在主观现实的信念系统里,其他人类个体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们只是意识存在的投射结果吗?他们是否重要?若你相信自己是唯一具有清醒意识的存在,其他所有人都是虚假存在,你最后难道不会感到无比孤独吗?
最近包含类似问题的邮件如洪水般涌来,我想为了所有人的福祉,自己最好在此做出解答。
主观现实最外层的容器是什么?
主观现实的容器就是无所不在的意识存在,现实世界的一切都发生在意识领地之内。这个“现实世界”包括了所有想法和其变现结果,其中包含以下事物:点子、概念、想象、信念、情感、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亡后生活、灵魂、天使等。你能感知或设想的一切事物都属于这个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主观现实没有外部可言。甚至认为外部可能存在某种事物的思考行为,依然发生在意识之内。因此若你身体消亡,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你也仍在体验主观现实。老实说,只有你的实体自我可以体验死亡这种经历。
什么是实体自我?
实体自我就是你在清醒意识领地里的实体化身,你正享有其生命的人类个体。你很可能把自己的身份识别为实体自我 —— 即你会用“我”或“自己”来指代的那个人。
我在主观现实里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你的真实身份就是无所不在的意识存在,现实世界里的一切所存在的清醒意识领地。它永恒不朽,独立于时间而存在,而且只能在当下时刻感知到。
你可以自由地把实体自我识别为自己的身份,但它并非你的真实身份。如果说你的真实身份是实体自我,就像在说你是自己的大拇指。你的大拇指肯定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它并非你的全部。正如实际的你远大于拇指一样,你的真实身份也远大于实体自我。但当你把实体自我(或大拇指)识别为自己的整体身份时,便极大地限制了个人体验。那种局限体验肯定也有某些价值,但你终将怀疑自己是否不仅仅是个大拇指。
若我相信主观现实,最后难道不会变得自恋、孤独和沮丧吗?
不会,其实你将体验到恰恰相反的结果。这些恐惧只会出自实体自我的视角。若你把实体自我完全彻底地看作自己的真实身份,相信现实世界就是实体自我的投射结果,那么确实,你几乎肯定会变得自恋、孤独和沮丧。因为你将阻碍自己意识到你的真实身份。
另一方面,主观现实所涉及的关键身份认知转变,要远超实体自我的认知局限。若你严肃认真地相信主观现实,便会开始将自己看作意识存在的整个领域,它是现实世界里一切事物所发生的领地。这意味着理解在你之外不存在任何事物 —— 现实世界的一切都发生在你之内。你就是清醒意识本身。你便是那无所不在的意识存在。你是万物一体。你是神明上帝。
但是,若你把实体自我看作神明上帝,就会变得自恋。若你注意到其他人类个体并未共享你的信念,自己将变得孤独和沮丧。这种身份认知是条通向痛苦的道路。
但若你将真实身份完全看作无所不在的意识存在,理解实体自我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随之而来的自然结果,就是体验到超越语言的喜悦感受。那是种万物一体,无限拓展,上帝意识的感受体验。自恋、孤独和沮丧会让你与真实身份相割离,使你感到孤立隔绝,而上帝意识会让你全然拥抱自己的真实身份。与孤立隔绝不同,你会体验到与存在的一切事物彼此联系的感受。这种宏伟感受会使人难以招架。你感到一切事物都清醒觉知,充满意义,壮观美丽。
在主观现实里,人是什么?
人,包括你自己的实体化身,都是意识存在的投射结果。他们并非你实体自我的投射结果;你的实体自我本身也是意识存在的投射结果。
每个人类个体都是意识内容一部分的实体代表。你就是意识存在本身,所以每个人类个体也是你一部分的变现结果。因此,每个人都无比重要,充满意义 —— 不存在无关紧要或微不足道之人。
你在自己现实世界里创造的每个人,都是某个想法观念的变现结果。每个独特的人都代表了意识存在本身的某个特定方面。若你完全了解自我,就能了解关于人的一切。若你完全了解他人,也能彻底了解自己。
人际关系是什么?
人际关系就是意识存在的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实体代表。无论你的意识存在包含什么想法观念,都会以人际关系的形式显现出来。
例如,若你在自身意识中持有冲突的想法,就会在人际间感知到冲突。活在你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将寻求互相伤害。若你在自身意识中持有爱的想法,便会在人际间感知到充满爱的交往关系。
若你持有吸引他人的想法,新的交往关系便会出现在你的实体化身面前。若你持有排斥厌恶他人的想法,你的实体化身也会在人际关系中显现这种结果。
我如何能利用主观现实模型改善提升人际关系?
对于你想要改善提升的每份人际关系,请自问那份关系里的人代表了什么?此人象征着意识存在的什么部分?然后大声描述此人。你脑中会出现什么形容词?你用来描述对方的形容词,也可以用于描述此人所代表的你的某一部分。若你憎恨对方,这种表现只是因为你憎恨此人所代表的那部分的自我。若你喜爱对方,也是因为你喜爱对方所代表的那部分的自我。
例如,也许你把乔治·小布什总统识别为自己现实世界里的一个人。这个人在你的现实体验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也许你会说他的角色是美国总统(你的实际回答可能有所不同)。这个角色代表了意识存在的哪个部分?也许你会说是领导力部分(再次说明,你的实际回答可能有所不同)。现在你将如何描述此人?可能你会把小布什总统描述为误入歧途和不受欢迎。这些词语也描述了你与领导力本身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实体化身会因为害怕犯错和变得不受欢迎,而不太可能承担领导者角色。若你的实体化身已经是某种领导者,自己也会经历某种程度的失败和不受欢迎体验。
若你希望在实体生活中吸引到充满爱的人际关系,就请识别出你渴望在他人身上看到的性格品质,并学会喜爱和接受自己身上同样的性格品质。如果你能成功做到此事,那些人际关系便会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显现。与之相似,若你希望改善提升一份现有的人际关系,也请识别出对方代表了你自己的哪些方面,并引导你专注于改善提升与那部分自我的相互关系。通过这种做法,你的实体化身和此人的相互关系也将获得改善提升。
查看原文:
在主观现实的信念系统里,其他人类个体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们只是意识存在的投射结果吗?他们是否重要?若你相信自己是唯一具有清醒意识的存在,其他所有人都是虚假存在,你最后难道不会感到无比孤独吗?
最近包含类似问题的邮件如洪水般涌来,我想为了所有人的福祉,自己最好在此做出解答。
主观现实最外层的容器是什么?
主观现实的容器就是无所不在的意识存在,现实世界的一切都发生在意识领地之内。这个“现实世界”包括了所有想法和其变现结果,其中包含以下事物:点子、概念、想象、信念、情感、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亡后生活、灵魂、天使等。你能感知或设想的一切事物都属于这个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主观现实没有外部可言。甚至认为外部可能存在某种事物的思考行为,依然发生在意识之内。因此若你身体消亡,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你也仍在体验主观现实。老实说,只有你的实体自我可以体验死亡这种经历。
什么是实体自我?
实体自我就是你在清醒意识领地里的实体化身,你正享有其生命的人类个体。你很可能把自己的身份识别为实体自我 —— 即你会用“我”或“自己”来指代的那个人。
我在主观现实里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你的真实身份就是无所不在的意识存在,现实世界里的一切所存在的清醒意识领地。它永恒不朽,独立于时间而存在,而且只能在当下时刻感知到。
你可以自由地把实体自我识别为自己的身份,但它并非你的真实身份。如果说你的真实身份是实体自我,就像在说你是自己的大拇指。你的大拇指肯定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它并非你的全部。正如实际的你远大于拇指一样,你的真实身份也远大于实体自我。但当你把实体自我(或大拇指)识别为自己的整体身份时,便极大地限制了个人体验。那种局限体验肯定也有某些价值,但你终将怀疑自己是否不仅仅是个大拇指。
若我相信主观现实,最后难道不会变得自恋、孤独和沮丧吗?
不会,其实你将体验到恰恰相反的结果。这些恐惧只会出自实体自我的视角。若你把实体自我完全彻底地看作自己的真实身份,相信现实世界就是实体自我的投射结果,那么确实,你几乎肯定会变得自恋、孤独和沮丧。因为你将阻碍自己意识到你的真实身份。
另一方面,主观现实所涉及的关键身份认知转变,要远超实体自我的认知局限。若你严肃认真地相信主观现实,便会开始将自己看作意识存在的整个领域,它是现实世界里一切事物所发生的领地。这意味着理解在你之外不存在任何事物 —— 现实世界的一切都发生在你之内。你就是清醒意识本身。你便是那无所不在的意识存在。你是万物一体。你是神明上帝。
但是,若你把实体自我看作神明上帝,就会变得自恋。若你注意到其他人类个体并未共享你的信念,自己将变得孤独和沮丧。这种身份认知是条通向痛苦的道路。
但若你将真实身份完全看作无所不在的意识存在,理解实体自我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随之而来的自然结果,就是体验到超越语言的喜悦感受。那是种万物一体,无限拓展,上帝意识的感受体验。自恋、孤独和沮丧会让你与真实身份相割离,使你感到孤立隔绝,而上帝意识会让你全然拥抱自己的真实身份。与孤立隔绝不同,你会体验到与存在的一切事物彼此联系的感受。这种宏伟感受会使人难以招架。你感到一切事物都清醒觉知,充满意义,壮观美丽。
在主观现实里,人是什么?
人,包括你自己的实体化身,都是意识存在的投射结果。他们并非你实体自我的投射结果;你的实体自我本身也是意识存在的投射结果。
每个人类个体都是意识内容一部分的实体代表。你就是意识存在本身,所以每个人类个体也是你一部分的变现结果。因此,每个人都无比重要,充满意义 —— 不存在无关紧要或微不足道之人。
你在自己现实世界里创造的每个人,都是某个想法观念的变现结果。每个独特的人都代表了意识存在本身的某个特定方面。若你完全了解自我,就能了解关于人的一切。若你完全了解他人,也能彻底了解自己。
人际关系是什么?
人际关系就是意识存在的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实体代表。无论你的意识存在包含什么想法观念,都会以人际关系的形式显现出来。
例如,若你在自身意识中持有冲突的想法,就会在人际间感知到冲突。活在你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将寻求互相伤害。若你在自身意识中持有爱的想法,便会在人际间感知到充满爱的交往关系。
若你持有吸引他人的想法,新的交往关系便会出现在你的实体化身面前。若你持有排斥厌恶他人的想法,你的实体化身也会在人际关系中显现这种结果。
我如何能利用主观现实模型改善提升人际关系?
对于你想要改善提升的每份人际关系,请自问那份关系里的人代表了什么?此人象征着意识存在的什么部分?然后大声描述此人。你脑中会出现什么形容词?你用来描述对方的形容词,也可以用于描述此人所代表的你的某一部分。若你憎恨对方,这种表现只是因为你憎恨此人所代表的那部分的自我。若你喜爱对方,也是因为你喜爱对方所代表的那部分的自我。
例如,也许你把乔治·小布什总统识别为自己现实世界里的一个人。这个人在你的现实体验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也许你会说他的角色是美国总统(你的实际回答可能有所不同)。这个角色代表了意识存在的哪个部分?也许你会说是领导力部分(再次说明,你的实际回答可能有所不同)。现在你将如何描述此人?可能你会把小布什总统描述为误入歧途和不受欢迎。这些词语也描述了你与领导力本身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实体化身会因为害怕犯错和变得不受欢迎,而不太可能承担领导者角色。若你的实体化身已经是某种领导者,自己也会经历某种程度的失败和不受欢迎体验。
若你希望在实体生活中吸引到充满爱的人际关系,就请识别出你渴望在他人身上看到的性格品质,并学会喜爱和接受自己身上同样的性格品质。如果你能成功做到此事,那些人际关系便会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显现。与之相似,若你希望改善提升一份现有的人际关系,也请识别出对方代表了你自己的哪些方面,并引导你专注于改善提升与那部分自我的相互关系。通过这种做法,你的实体化身和此人的相互关系也将获得改善提升。
查看原文:
我一直在回头重读像《基督教福音书》之类的宗教神秘主义书籍,并注意到在主观现实模型下,它们要合情合理得多。甚至我曾经以为无法理解的印度教和佛教教义,现在看起来也完全合乎逻辑。我怀疑像耶稣和佛祖这样的宗教导师,有着主观现实的信念系统,因为在我看来,他们会大量使用主观现实型的语言。
例如,我们来看耶稣的教诲:“要爱人如己。”在客观现实模型下,对此话最明显的解读就是耶稣告诉我们,要像自己希望被人对待的那样去对待他人。这种实体自我视角下的解读很容易理解,但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持续一致地实践。人们默认的客观行为就是偏爱自己至少要比邻人更多一点,尤其是面对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时。不过,我相信耶稣真正所说的是主观现实语言,客观现实视角的说法是种误解 —— 那也是为何付诸实践它如此困难的原因。耶稣并非让我们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的真正建议其实容易跟随实践得多,但只有当我们理解主观现实的语言时,才会懂得那些话语的含义。
在主观现实模型下,对“要爱人如己”最明显的解读,就是耶稣告诉我们,要看出所有实体人类都是意识存在的投射结果,你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整体的意识存在。更进一步讲,对一切事物无条件的爱,就是重返意识身份的一种做法。无条件的爱本质上就是无条件的彼此联系。所以耶稣建议做出的是思维心态上的转变,而非个人行为上的转变,这属于完全不同的挑战类型。事实上,若你从主观现实视角跟随耶稣的教诲,也会自动从客观现实的视角跟随实践,但与试图用客观方式应对处理相比,用主观方式来应对要轻松容易得多。一旦你完成了思维心态上的转变,随之产生的行为变化也会相当容易。耶稣想让你注意到非常微妙的思维转变,而非挣扎于改变自身的默认客观行为方式。
当从客观视角解读耶稣、佛祖或其他宗教神秘人士的教诲时,我常以为他们在谈论客观行为,也常会判定那些言语难以理解,太过模糊,或太难付诸实践。它们都是无法实现的理想情形。但当我意识到那些圣人贤者说的是主观现实语言时,便能清楚明白他们真正谈论的是思维心态,而非客观行为,而且那些想法观点如此简洁优雅,让我最终不禁点头赞同,并在心中想到:“这些人是在和我平等交谈,而非居高临下地教导。”我还看出他们的建议并不难跟随实践,其实任何人最终都能实现他们的存在状态。他们的许多教诲无非是指出我们应当关注的人生方向。通过接受他们的建议,我们最终会收获无比美好的感受,各种痛苦将减少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内心喜悦。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6/09/understanding-jesus-buddha-and-other-mystics/
意识并不空洞。它可能是某种容器,但它并非空荡的载体。它到底包含什么?它包含各种想法,而那些想法会变现为实体形式。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实体现实。除了意识之外我们所感知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意识所包含内容的表达显现。
由于意识持有实体自我的想法,实体自我便以人类身体的实体形式显现。实体自我对意识来说存在的好处,就是通过提供第一人称视角,和意识变现的各种结果进行互动。作为实体生命活在世间,意味着进入意识本身,并能直接探索意识包含的各种内容。意识到底为何想要这样做?因为意识是通过自身的其他部分来了解自身的每个部分。
意识本身是完美无缺的,但实体自我的视角看起来总是不够完美。实体自我的第一人称视角看起来会有各种缺陷瑕疵,而从意识本身出发的第三方视角看起来只有完美和喜悦。
如果意识是完美的,那它为何从一开始要创造实体自我?因为实体自我也是完美的 —— 在其本身的存在意义上,它是探索发现完美存在的完美途径。如果没人来感知和欣赏完美,完美又有何意义?
完美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便是创造出发现和欣赏完美的观察者角色。为了欣赏完美,观察者也必须理解不完美。那个观察者就是实体自我。
挺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感觉如此不完美和有缺陷瑕疵的实体自我,其实是完美本身的一部分。完美无法脱离不完美而存在。事实上,尽管看起来自相矛盾,不完美其实就包含在完美概念之内。我们最深的缺陷反而引发出最大的美感。我们最可怕痛苦的失败体验,反而使我们获得最大成长并帮到最多的人。我们的失败是完美的失败。给我们带来最大痛苦的事物也会给我们带来最大喜悦。痛苦和喜悦之间的唯一差别,就在于视角的不同,比如时间视角。
有些人说精神灵性的发展道路要求我们舍弃实体自我。这并非我愿分享的意见观点。我相信通向开悟的道路需要深入欣赏理解实体自我,以及它在意识自我表达上所扮演的角色。
实体自我的存在并非一个错误。错误在于实体自我的身份认知,这仍是一个完美的错误,因为它导向对意识身份认知的更深欣赏理解。实体自我也许并非你的真实自我,但它是更伟大整体存在的至关重要部分。实体自我的存在目的就是感知并欣赏意识包含的各种内容,最终导向这个结论:一切事物事实上已然完美,包括实体自我本身。
请热爱你的不完美,你的缺陷瑕疵,你的各种错误,因为它们也是你最伟大喜悦的源泉。
查看原文:
也许主观现实中最难理解的概念,就是从以实体自我为中心,到以意识觉知为中心的身份转变。在此文中,我将尽最大努力解释此种转变。不过这种意识觉知上的转变,很难用语言文字解释清楚。所以文章里若有内容听起来令人困惑,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问题的本质属性让其显得如此。
实体自我
我用的实体自我这个词,指的是你在客观实体世界里的身份。它包括实体肉身,以及个人思维。你的实体自我包含你的姓名、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个性、习惯、最喜欢的电影、精神信仰等等方面。你的思维内容也是实体自我的一部分。你的实体自我就是自己的人类角色,以及它在实体世界里的所有个人附属物。
我们常会把实体自我当成自己的身份认知。我可能会说:“我叫Steve,是名个人发展作家,这是我写的文章,Erin是我的妻子,我是个纯素主义者。”我从小被教导自己是活在实体世界里的一具实体肉身。我的实体大脑产生个人想法,我的想法为自己提供了意识觉知。我还被教导自己遇见的每个人,也是以实体自我为中心的生命存在。他们有自己的大脑,自己的想法,还有自己的清醒意识。
我也可能相信自己是灵性存在,当实体肉身消亡后,我将变成灵魂个体,自己还能找回前世的一些记忆。但这仍是基于实体自我的身份认知。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实体自我的身份认知看起来完全正常。它简直就是默认答案,我们很少对它提出质疑。但根据自己对精神灵性的研究,我发现大家认为有开悟状态的那些人,所做所为恰恰相反。
认为自己不止于实体自我的想法,最初在我看来似乎很蠢;最好情况下它也只是胡思乱想。我当然是Steve。我怎么可能是除了Steve之外的其他任何事物?我当然是自己的肉身和思维集合。那便是我的身份。眼前的实体自我就是我。若我死去进入亡后世界,自己也许会变成灵魂版的Steve,但我本质上仍是那个Steve。
随着自己开始更深质疑,我逐渐意识到尽管拥有实体自我,它不必意味着就是我的真实身份。我很好奇将实体自我当成自己的身份认知是不是个错误,但我又有什么替代选择呢?
下面是一些我自己提出,并让自己陷入思考的问题:
没有了实体自我周围的附属物,我会是谁?那时还剩下什么?
如果丢失了个人记忆,我还依然是自己吗?
倘若每过两年,我身体里的所有分子都会被新的分子替换,那对我的身份认知有何影响?是在什么时候,那些“不是我”的新分子,转换成了“我”?
我为何会推想另一个人不如我的实体肉身重要?
我到底为何是清醒觉知的?为何我甚至能问出这个问题:“我到底为何是清醒觉知的?”
假如我的肉身死去,自己的意识觉知会发生什么?我是自己的肉身,还是意识觉知?我能感知到许多人类肉身实体,但自己能感知到多少意识存在?【只有一个】
没错,以上就是我在空闲时间会做的事情。🙂
把这些问题回答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便是最有“开悟”感受的体验。这些问题帮我看清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可能是实体自我。那种理论有太多漏洞。
我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可能是实体自我,因为实体自我里的任何部分都可以改变,而那些改变不会使我停止存在。我可以改变姓名、职业、人际关系、个性、习惯、信念、体格等,自己依然还是我。事实上,当我把今天的自己和10年前的自己做比较时,便注意到我并未做着相同的工作,吃着相同的食物,生活在相同的城市,和相同的朋友呆在一起,甚至想着相同的想法… 但就我所能分辨的结果来看,自己依然还是我。
意识觉知
如果实体自我不是我,那什么才是我?我的结论是,真正的我是自己的意识觉知。那才是我的真实身份。我能意识觉察到实体自我和它的所有附属物,但我不可能是实体自我本身。我的真实身份,应当是实体自我的容器。
但若我是实体自我的容器,而非实体自我本身,那么我也并非这个由身体和思维构成的Steve。因为Steve只是容器里的内容,而非容器。所以Steve包含在我之内,但他并非真正的我。他本质上是我的意识化身,允许我从第一视角体验现实世界的那部分意识存在。
我此刻可以用些新代词来指代那个意识化身,但我们先接着往下说。
意识觉知是我的真实身份。它不受时间影响,只存在于当下时刻。我能意识觉察到过去和未来,但过去和未来的自我仍是实体自我的投射形象。我的真实身份是我的意识觉知,我能觉察到自己此刻的意识觉知,这意味着我是自我觉知的。
更进一步讲,意识觉知是没有母体的。意识本身就是一切事情发生的容器,在它之外没有更大的容器。
在客观现实模型下,我们会得到这种关系(箭头表示“生成”含义):
上帝/造物主[可选] -> 实体宇宙 -> 实体生命(人类)-> 思维 ->意识觉知/清醒意识
但在新的主观现实模型下,我们会得到这种关系:
意识觉知/清醒意识 -> 思维 -> 想法/意念 -> 想法的变现(包括实体宇宙、你的实体自我、物理法则、其他人、香蕉等)
我的意见观点是,客观现实模型完全不准确。尽管强大的社会教化在迫使我接受它,我却因为它的不和谐一致性而不得不排斥它。它并不符合我的实际体验,其中有太多问题都无法得到满意解答。由于我不想疯狂到试图相信某种虚假事物,所以自己必须舍弃它。
我无法确定主观现实模型100%准确,但我相信它比客观现实模型准确得多。我经常为这种信念而受到批评指责,但到目前为止,那些批评都来自生活体验局限于客观现实模型的人们。尽管从客观视角来看,主观现实模型确实显得无比疯狂,不过我认为从主观视角来看,客观现实模型同样如此。所以我必须为自己弄清主观现实模型会对我有何影响。这是个颇有风险的跨界之举,但我已在客观现实模型里戳出足够多的漏洞,自己明白“事实真相肯定不在客观现实一侧”,所以固步自封才是更大的风险。
由于在这两种现实模型里都有过第一手体验,我无法想象再回到客观现实的模型里。更准确的信念会带来更强大的力量,我发现主观现实模型能赋予自己远为强大的力量。即便是怀疑主义者,根据观察我在这个博客上实时分享的许多生活细节,也会发现我在转换到主观信念系统后,甚至自己的客观现实结果也有显著改善提升。我想若自身信念系统不够准确,自己在现实世界里的运行能力也将受损,而非获得改善提升。假如从客观视角来看,我已跨入疯狂错乱的状态,那么我必须说,自己很高兴身处这种状态,而且没有很快返回客观现实模型的计划。
到目前为止,主观现实似乎完美契合了我的实际体验,它能为我的各种问题提供令人满意的回答,而且常是以简洁优雅的方式给出回答。不过我的挑战在于,向那些全身心相信客观现实模型的人们解释这些主观视角的回答。我可以给出让自己满意的回答,但经常无法使他人感到满意。在某种程度上,此事就像双方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我是双语人士,既能理解客观信念系统,也能理解主观信念系统,但有些事情就是没法轻松从主观视角翻译成客观视角。希望我的翻译技能会随着不断练习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