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10维自我

若你认为自己是超越时间之外的完全存在 —— 就像能同时进入所有存在维度和所有时间状态的10维版本自我 —— 它将赋予你一种全然不同的视角,来思考身为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的某些自我层面只是暂时的,或许只存在于自己十来年的人生范围内。那些层面也许会雕琢你的个性,但无法用于把你定义为超越时间的存在。例如,我参加过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6年时间,但如今早已退出。所以我无法说超越时间版本的自己,是个能触及所有存在维度和所有时间状态的Toastmasters俱乐部成员。

但我确实注意到某些存在模式能给自己生活带来充沛的心流状态,我有时甚至感到这些存在模式能与10维自我的主要部分建立联系。所以若10维自我被压缩成3维立方体,这些存在模式也许能和那个立方体的一整面保持一致,或与它的很大一部分相重叠,而非只是稍稍触及某个角落或边缘。我可能会说自己的Toastmasters俱乐部经历,最多只是某个边缘的一部分。相对于更宏大的整体,它只是很小一部分。

能与10维自我许多部分相连的存在模式之一,就是喜乐心态。当我让工作变得喜乐好玩时,便会体验到明显的心流和高效状态。喜乐心态让我的社交生活也自然流畅,尤其是把社交当做我和人们建立纽带的一种方式。我还发现通过喜乐好玩的途径,更容易创造收入。因此当我直接记住与自己的喜乐本质相连时,生活便运转得很好。若我真有可以延伸的10维自我,那么喜乐心态很可能是其本质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毫无喜乐心态的自我版本,仍会感觉像是真正的自己。

这种思考方式有什么实用价值吗?

从线性视角出发,沿着时间向前行进时,我们可能很难看出这种思考方式的实用价值。但当拉回超越时间的视角,在时间之外审视自己的全然存在,我们将更容易识别出一些宏观模式 —— 那些模式看起来就像穿插缝合,纵横编织于自己数十年的人生中。

喜乐心态本身有许多表现形式:探索,发现,好奇,参与,试验,行动,专注,幸福,成就,友谊,爱,感官享受等等。它以各种有意义的方式呈现在我的生活里,我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向前推移,这些喜乐模式还将继续显现。

通过看出这些缝合编织于人生中的模式,其实用价值在于,我们能提醒自己更清醒自主地应用它们 —— 因为这些模式对自己确实管用。但它们通常是以非线性的方式发挥作用。以喜乐模式为例,它并非一定会通过因果式的线性流程产生相应结果,至少不会以我们能轻松预见的连锁反应形式呈现。但用喜乐心态对待生活能带来各种积极正面的结果,并体现在生活许多领域,贯穿人生几十年时间。

当我们的思维过于线性时,很容易错失10维存在模式可能带来的许多益处。若我们忽略了从超越时间的视角看待人生,就会变得过度依附时间 —— 受困于单一思维方式。而且我们容易屈服于目光短浅的决定。例如,我们做的短期决定可能在未来几十年给自己带来长期性压力,但从超越时间的视角出发,自己就将看到那种压力会缝合进未来几十年的生活。

若你认为自己是超越时间的10维存在,仍会从事当前工作吗?你还会停留在当前感情关系里吗?想象这份工作或感情关系将帮你定义出超越时间的自我。它们并非短暂临时的存在;从10维视角来看,它们始终处于当下状态,就像永久性的身体部位。唯一问题是它们要有多伟大。

你也许还会从询问超越时间的自我将如何解决特定问题或挑战上,发现巨大价值。你的10维自我将如何应对财务压力或健康挑战?

10维自我知道金钱并非力量之源。事实上,与10维存在相比,金钱显得弱爆了,几乎不值得为它烦恼。你的10维自我难道还不够强大,相对容易地解决任何财务问题吗?10维自我肯定比3维自我拥有多得多的创造力。你能否用些那种创造力?首先,10维自我很可能比3维自我更有耐心,能够采用真正有效的长期性解决方案,而不会过于担心短期损失。10维自我不会过于担忧未来3个月的生活,更会考虑未来三十年的存在状态。

请注意你的10维解决方案常会涉及3维视角很难理解的生活重构。10维解决方案经常看起来很有风险,但风险大小取决于你的时间尺度。例如,10维视角可能推动你舍弃与自己不和谐一致的社交关系,因为和未来多年都被这份关系损耗的巨大风险相比,用一周时间做出调整产生的风险根本微不足道。与之相似,未来几十年都从事与自己不和谐一致的工作产生的风险,要远大于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失业产生的风险。

若你今天在生活中忍受与自己不和谐一致的某种情形,也许未来一周仍会忍受与之相似的情形… 然后是一个月,一年,十年,一辈子。若你在3维线性时间进程中变成一个推迟拖延之人,也是在邀请10维自我出现重大衰退。今天忍受某种不和谐一致的情形,就像在延展到10维自我时砍掉一段肢体。

能让10维自我变得更强大的另一元素,就是在生活中缝合编织一些自爱做法。像去爱和欣赏你的未来自我一样,也去爱和欣赏你的过往自我。鼓励10维自我拥有高度的自尊状态,因为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里所有版本的自我都会对那个高度自尊的自我做出贡献。超越时间地去爱你的整体存在。欣赏感激自己的全部存在,从10维视角来看这件事就是真正的奇迹。

当你在今天的3维生活中思考各种决定时,请问问自己:“哪条道路会与我最美妙的10维自我和谐一致?”或者去问:“10维自我在此时此地的视角是什么?”

你甚至可以和10维自我做日记沟通 —— 通过问答形式来完成。直接写出问题,然后从感觉与10维自我最协调一致的那部分自我获取答案。当在3维生活中解决问题时,这个做法可以成为收获新鲜洞见的绝妙工具。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02.25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02/your-10-dimensional-self/

当客观现实把你击倒

你是否曾感到客观世界正把自己击倒在地?是否曾觉得自己好像要应对一大堆问题和烦恼事情?倘若这个宇宙是客观的,它就不会真正在乎你的感受。但若这个宇宙并非客观的,结果又会怎样?如果你其实生活在其他类型的现实世界里,比如一个模拟环境中,结果将会怎样?

此外,假如模拟现实正有意向你发送额外问题和挑战,或许企图阻止你继续走在当前道路上,结果将会怎样?假如你是生活在某种虚拟世界里,这个世界本身正尝试让你转向一条奖赏更多的不同生活道路,结果将会怎样?假如你对现实世界客观本质的个人信念,其实妨碍了自己的前进道路,导致你采取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方式,实际上会邀请这个世界不断惩罚自己,结果将会怎样?假如你只是因为无知和忽视而对抗着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结果将会怎样?

现实世界很可能就是个模拟环境

若你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世界,而非模拟环境里,请考虑任何宣称能证明现实世界客观本质的证据,也可能是模拟结果。

一个足够强大的模拟器可以模拟科学现象,模拟宗教体验,也可以模拟死亡和亡后生活。它并不需要同时模拟整个客观宇宙,只用模拟出那个宇宙的一个有限窗口 —— 即你当前感知到的周围环境。

模拟器可以潜在地模拟想法,感受和信念,包括假设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信念或偏见。而且模拟器也能潜在地改变那些想法。

为证明现实世界真是客观的,而非模拟环境,你必须展示证明现实世界客观本质的证据,也不可能是由某个足够强大的模拟器模拟而来 —— 这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像是要你在做梦时证明自己并未做梦。作为证据的一部分,你必须证明自己并未处于某个模拟器之中。

请想象自己真的处于某个模拟器之中,然后那个模拟环境又试图向你证明它并非模拟结果。它如何能做到此事?也许它会模拟出一些高度客观的人物角色,来试图与你争论这种可能性。但那些争论能作为有效证据吗?当然不能。

你甚至无法证明自己当前感知范围外的事物是否真的存在。即使你变换环境位置,也只能感知到经由个人有限感官渠道获知的事物。

例如,你无法证明巴黎此刻存在于世。你可以载入关于巴黎的某张图片或某个视频,但你看到的只是那张图片或那个视频,而非实际的城市。任何游戏世界都能做到同样的事情,在内部渲染出关于巴黎的各种图片。即使你到了巴黎,能看到面前的一部分城市,也无法证明整个城市的存在。你只能感知到此刻感知的结果,而那种结果有可能只是某种投射影像。你无法证明自己现实视角之外的任何事物当前也正被渲染呈现。假如巴黎只是个模拟结果,你将毫无知晓此事的方法。

假如你真的相信现实世界本质上是客观的,那该怎么办?请注意相信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其实是个基于信仰的决定。此事并没有实际证据 —— 它也永远不会有 —— 因为一个足够强大的模拟器,可以模拟出看起来客观的现实世界。所以若你选择把某个潜在错误的假设变成个人信念,那你扮演的角色就是个基于信仰的人物,更加远离做个理性之人的角色。

在模拟环境里,你依然可以显得非常科学,实际和接地气,但自己所做的并非客观科学,而是模拟科学。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自己处于何种现实之内,当你进行探索和试验时,考虑自己有可能一直处在模拟环境里,将是明智之举。

探索模拟环境

认为现实世界可能是模拟环境的理解认识,也会邀请我们去探索模拟环境里还存在什么可能性。我可以在模拟环境里做成什么事情?那个兔子洞里还有什么东西?

结果你会发现…. 洞里还有许多兔子。

当有人探索模拟环境的可能性时,假如最终结果本质上一无所获,此事也就没那么有趣。我们将很容易退回到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假设。如果那种探索只是个有趣的思想试验,没有实际价值,你很容易会把它当作死胡同舍弃,回归客观生活的熟悉感觉,继续朝着身体上的死亡前行。

不过,事实很少会这样。当人们开始探索现实世界的模拟属性时,通常发生的是各种变化将一波波涌现,似乎你已允许模拟环境向自己揭示它的更多真实本质。一种典型的体验就是许多古怪变化开始发生,还经常发生得十分迅速,让人很难再退回到客观的思维心态。取决于你对客观现实的依附程度,这些变化有可能使人感到不安,或令人觉得神奇 —— 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面对现实世界的模拟理解模型,我喜欢它的地方在于,它能同时融合客观性和主观性。模拟环境依然要遵循某些法则。我们可以把它说成拥有特定功能属性的代码。但模拟环境也允许存在灵活性和新鲜感。它的代码可以做出更改。

我尤其发现,把自己想成活在一个更大模拟环境里的模拟生命很有价值,我就像有了自我意识的一段代码。这种想象会帮我思考自己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以及我渴望对自己重新进行何种编程,比如改变行为方式,转变个人身份,改换生活环境等。

摆脱个人劣势

在那些开始探索现实世界模拟本质的人们身上,我看到的一个特别常见的表现模式,就是他们开始摆脱各种个人劣势的束缚。若你认为这个现实世界有可能是模拟环境,某些个人劣势便显得没那么重要,因此人们倾向于舍弃它们,以取得更快进展。

例如,很多人会思考:如果这个现实世界可能是模拟环境,那我到底为何还要模拟每天重复去干如此无聊乏味的工作?这简直是浪费生命!另一些人在感情关系上也会有类似反应:我到底为何要在这份并不匹配的感情关系上投入那么久?我确实需要脱离这种环境,与更和谐一致的人物角色进行交往。基于这种意识领悟,人们通常能很快完成转变。

这种模拟视角常会导向实际和富有意义的改变,尤其是在工作、财务、感情关系和健康等生活领域。与采用客观现实模型相比,人们在采用模拟现实模型时,常会体验到更好结果。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他们不再过于客观化地看待自己。他们会认为假如这个现实世界是模拟环境,当然就有了更多可能性,他们很可能本该过着一种更加有趣的人生。他们本该活出一些精彩有趣的人生故事。他们不该浪费模拟环境令人称奇的处理能力,总是渲染呈现枯燥乏味的人生故事,应对各种无聊重复的问题。

增强你与现实世界的感情关系

人们也会改变他们与现实世界本身的关系状态。这个宇宙不再显得冷漠或无关紧要。它现在成了一个由可塑代码构成的神奇游戏世界,其中存在值得探索的巨大可能性空间。它还是个有着许多挑战的世界,但像任何游戏世界一样,那些挑战本身充满乐趣。恰当的挑战可以帮你在这个世界里塑造有力的游戏角色。

若你认为这个宇宙是纯粹客观的,很可能会在现实世界里注入太多固执与停滞的观念,而自己或许还未意识到此事。我们尤其难以和客观宇宙产生富有意义的感情关系。人们更容易和沉浸式游戏世界,以及其中的人物角色产生有趣的感情关系,许多人恰恰是这样做的。与在客观世界里的生活相比,人们倾向于在游戏世界里取得更多成就。部分原因就是客观世界会弱化人的力量。

为何客观世界会大大弱化人的力量?客观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缺少有趣目标。好的游戏世界包含众多有趣目标和任务要求。那些目标和要求通过预先设计被编入游戏,你会因为达成它们而得到奖赏。你的游戏角色将不断进步并越变越强。你可以解锁新奖赏,获得面对全新挑战的通道。游戏世界会奖赏你按照它的规则一直玩下去。

一个客观宇宙能给人什么奖赏?本质上一无所有。到最后它只会用死亡来惩罚一切事物。客观宇宙并不关心你做了或没做什么。最起码这个事实会令人十分不安,它也许解释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何发明出4200多种宗教。显然许多人无比渴望一个更有趣和更富意义的世界。当你添加了一些人生目标(宗教就是典型例子),这样做至少能让生活感觉更有趣和更富意义。

幸运的是我们并不需要宗教这种负担或非理性选择,才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更仔细地留意观察,创造出和现实世界更有意义的感情关系。注意现实世界奖赏什么,就多做那些事情。注意现实世界不奖赏什么(或惩罚什么),就少做那些事情。然后研究了解现实世界的奖惩模式。这样做将帮你与模拟环境的法则保持和谐一致,之后你就会开始更好理解如何过上更心满意足的生活。

这种做法听起来几乎太明显了,不是吗?但事实是你很可能实践得并不好。你可能仍在做着现实世界会惩罚自己的事情,并未做足够多现实世界会奖赏自己的事情。此外,你也许还未弄清那些奖惩模式是什么。我打赌现实世界给你的惊讶体验要远多于自己在乎承认的程度,或者你一直困于某些循环生活模式,无法解锁自己希望看到的真正流畅生活体验,而且对可能存在的替代选择盲目无视。

主要问题在于若你太客观地看待现实世界,自己就不愿冒足够多的风险。你想采取过于安全的玩法。好的游戏世界会奖赏冒险。模拟环境也可能奖赏冒险,有时还十分大方。冒险会使生活好玩有趣,更有参与感,但冒险也必须得到足够频繁的奖赏,才会让它值得去做。因此,人们倾向于在游戏世界里让自己的游戏角色去冒很多风险,但若他们认为自己活在一个客观世界里,对风险的容忍度便大大降低(同时奖赏也大量减少)。

现实世界里的奖赏是什么?它们不计其数 —— 情感,朋友,金钱,健康,自尊,交往关系,身体愉悦,好玩体验,现实成就,社会地位,等等等等。

这些看起来可能像客观性的奖赏事物,但客观宇宙并不在乎你是否获得那些奖赏。客观宇宙并不在乎你有多少钱,健康状况如何,个人感受怎样。它对你完全漠不关心。你对它来说也无关紧要。

若你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并不在乎个人存在,个人目标,或个人幸福的宇宙世界,那种信念会对你产生什么作用影响?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生活看起来十分消极无力。如果生活本身并不在乎我们,自己又为何要麻烦去玩人生游戏?采用这种生活模型,几乎保证会产生许多问题,妨碍你体验和获取生活给予的奖赏。

令人不快的游戏世界

请想象玩一个沉浸式的视频游戏,但游戏里其他角色并不在乎你做的任何事情,你会有何感受?假设没人请你从恶魔手里拯救他们。美丽公主不在乎你是否救她;她对被坏蛋奴役也不介意。有些游戏角色可能会抱怨自己的生活,但没人邀请或期望你做任何事情。即使你试图帮助拯救他们的世界,仍然没人真正在乎,而且那样做也没有任何奖赏。若你完成某个任务,没人会给你任何礼物,因为他们毫不感激你的付出。有些人还可能因为你的努力尝试而叫你傻瓜。另一些人则说:“你这样做只会让自己送命,还可能让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糟。不过谷仓倒需要清扫一下,也许你应该在那儿找到自己的用处。”

这种游戏给人什么感受?你会喜欢玩它吗?很可能不会,但那就是很多人试图玩人生游戏的方式。而且游戏体验也和你预料的一样。

但是,当你考虑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模拟环境里时,它会让你不禁好奇:这里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它有哪些任务要求?宝藏藏在哪里?我必须去做什么,才能打开通向这个世界更有趣部分的通道?这种好奇心将引导我们与生活建立全新关系。

很多时候人们面对生活时做的第一件事却是质问:我到底为何仍在打扫这个该死的谷仓?

若你在生活中做决定时主要采用客观视角,那种做法到目前为止效果如何?你弄清楚生活的奖惩模式了吗?你的生活是否与那些模式和谐一致?你觉得自己冒了足够多的风险吗?你在个人成长上的投入足够吗?你是否在创造有趣多彩的人生故事?你是否感觉现实世界也在乎这些事情?

当你探索模拟视角时,可以领会到模拟环境有它的游戏规则,但也能看出自己存在于此,有着更伟大的人生目的。至于你如何与那个人生目的保持一致,会有灵活选择。我当前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是专注于创造有趣人生故事。当人生故事的进展陷入停滞时,我便感到模拟环境开始踢踹自己,要让人生故事朝着更有趣的方向推进。但只要能不断推进故事发展,生活就倾向于为此给我奖赏。当采用这种生活模型时,我也觉得对生活有了更多参与感。

相比之下,客观宇宙世界并不在乎你有什么人生故事。当我过于倾向客观视角,通常就会失去和人生故事进展建立的联系。我将屈从于制造乏味或重复生活故事的陷阱。但自己很少能立刻注意到这种问题。相反我注意到的是,以前能顺畅流经生活的奖赏回报感,开始逐渐干涸。我注意到更多烦恼(惩罚)开始显现。我会有更多沮丧体验,并开始与现实世界争斗。之后我才意识到:真该死… 如果这是个模拟环境,我可以采取不同做法啊。一旦我开始与那种要让人生故事变得有趣的创造精神保持一致,顺畅自然的感觉几乎能马上回归自己生活。

我在做决定时频繁使用模拟环境的生活模型,就是出于一个简单理由:它很管用。它是创造出我渴望结果的有效方式。

我尤其高兴地看到,其他很多人也用这种模型体验到了强大结果。对我来说,这也是很有趣的故事进展。通过邀请其他人进入这种探索,我看到大家甚至能创造更多可能性 —— 只要我们和现实世界,还有彼此之间,培养出协同创造,合作共赢的相互关系。

我们可以用很多不同方式来看待现实世界的模型,而且没有哪个模型能成为实际真相。现实世界的真正本质并不可知 —— 其简单理由就是我们可以为同一事件映射出多种不同意义,而且没有一种映射想法能被证明正确或错误。但有些映射想法要比其他想法更强大有用。有些映射想法会让我们更容易体验到自己渴望的结果。所以不断朝着探索,实践和选择最实用映射想法的方向前进,便是合乎情理的做法。

客观视角自有它的位置作用,但从个人层面来讲,各种事件在客观世界面前通常显得毫无意义,所以在做重要决定这件事上,客观视角并不像其他生活模型那样有用。通过使用能引发人生目的,意义和动力的映射想法,我们将收获更多杠杆优势。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02.19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02/when-objective-reality-beats-you-down/

深度

我还记得几年前,当人们对设计生活方式的兴趣风起时,很多人逃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变成数字生活流浪者,广泛地四处旅行,探索开放感情关系,拥抱野外冒险体验,不断拓展生活方式上的边界局限。

一些人在那些探索体验上蓬勃发展,另一些人则很快精疲力尽。许多人似乎在探索这条道路的初期收获了巨大价值,但很快开始感到自己缺失了某样东西。

人们分享的探索结果五花八门,但很少有人后悔做过这件事情。他们通常对自己有了更多了解,那条道路最终也为他们指出了不同的前进方向。经过一段时间后,摄取生活方式上的更多冒险体验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很多人仍保持着这种爱好,但它已不再是这些人最重要的生活方面。

许多人走入了不同的生活方向。一些人想要更深入地探索精神灵性。另一些人则想在感情关系上获得深入体验。还有些人想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在世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我想说的是,这些人身上的一种共同模式,就是想让生活更有深度。提升生活方式的体验水平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好玩有趣,但若它成为你的主要专注内容,那种生活便倾向于让人感到浅薄和重复。即使摄取大量新鲜体验看起来可能令人兴奋,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就像把浏览社交媒体应用在了现实世界里。你将出现消费过度的倾向。与用各种电子设备消费网络信息不同,你直接进入现实世界,消费各种亲身体验。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在消费方面玩得过度,生活在一段时间后就可能让人感到十分肤浅,你接着便会渴望活得更有深度。你甚至可能开始对曾经渴望的生活方式感到畏惧,因为自己已明白那些体验无法让你获得内在满足。

很多人设计生活方式的做法通常是增加宽度,而非追求深度。增添新体验。认识新人群。旅行到新地点。如此反复。

这种做法并无任何不妥之处。宽度也很好。但若你只追求宽度,自己就很可能渴望拥有更多深度 —— 包括在生活体验,感情关系和工作事业上。

当然,为在生活上拥有更多深度,你并不需要先走设计生活方式的路线。或许你已从直觉上看出,生活方式的改变并不足以解决生活深度的问题。

什么事情能给你带来生活体验上的深度感?

请像位投资者那样思考。拥有深度需要时间和耐心。它要求我们做出连贯一致和清晰明确的决定。拥有深度的性格品质和对投资适用的许多性格品质相一致。

若你想拥有更多生活深度,请想想自己愿意在哪些地方进行投入。你愿意在哪里扎根生长?愿意在生活哪些领域进行长期性的投资?

下面就是人们能体验到生活深度的一些领域:

  • 和朋友,家人,伴侣,团队伙伴,邻居等,投入一份长期性的,追求成长的感情关系
  • 对一条长期性的职业道路,一份生意事业,或一种创造途径,进行投入
  • 将个人技能打造出高水平,并经常应用那些技能
  • 用感到重要和有价值的方式为世界做出贡献
  • 在一种长期性的精神实践上进行投入
  • 在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上进行投入
  • 在社区服务或志愿服务上进行投入
  • 在长期性的健身项目上进行投入
  • 在富有回报的健康习惯和行为上进行投入

我鼓励你也写份属于自己的清单列表,让它显得更详细具体。什么事情能为你带来生活体验上的深度感?

我从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上体验到许多深度感。写篇新文章就能给我带来深度体验,尤其是若它能帮我更深入地思考某个话题。我知道当渴望获得更深入的体验时,写作便是达到那种状态的一种方式。发布自己写作的文章,也是我和人们建立更深入联系的一种途径,特别是读者与我的作品深有共鸣之时。

我体验深度感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像跑步这样的特定锻炼形式。晨跑能帮我感觉与大地,自然和自己的身体彼此相连。若我尝试新锻炼类型,通常无法体验到相同的深度水平。因为自己已坚持跑步几十年,这种投入会让我有更深的联系感,包括和个人过往经历的深入联系。

对于那些关心在乎我所关心在乎之事的人们,当在这种交往关系上投入时,自己也能体验到更大的深入感。若我花时间和那些个人优先考虑与自己并无共鸣的人们在一起,相处体验便倾向于让人感觉较不值得投入,即使双方互动挺愉快,它也更像是一次性的交往体验。

上瘾行为和其他你并不想要的习惯行为,都可以作为深度体验的替代物而存在。长期性的上瘾行为仍是一种投入。有些人投入的替代行为或习惯可能存在消极副作用,但这仍为他们提供了与某种更深入体验的联系感,尤其是跟其他缺少同等程度长期投入的生活领域相比,更是如此。

在自己生活中融入更多深度体验

若你在获取深度体验上像个投资者那样思考,也可以对各种生活决定采用平衡投资组合的做法。留意哪些投资能给你带来良好回报,哪些则不能。但也请考虑每种投资的风险。哪些投资能提供持续性回报,哪些只是偶然命中?然后考虑自己想如何平衡未来的投资组合。把时间和精力从较弱的投资项目,转移到其他你能看出更多潜力的投资项目。

你正在哪些地方投入过度?你在哪些地方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并未体验到太多深度、满足和长期性的回报感?你需要在哪些地方收回一些时间精力,保持更强的行为边界?

你又在哪些地方投入不足?你一直在忽视哪些生活领域,拒绝长期投入带来的累积好处?

请审视自己的行为习惯,感情关系,技术产品的使用,职业道路等等方面。你在自己想要的生活领域有深度体验吗?哪些长期性的投入回报让人满意?

市场表现会反映商业投资者所做决定的结果如何。与之相似,你内在的深度体验会告诉自己所做投资决定的结果如何。请将这些体验感受作为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来接受。因为有了自己不想要的结果而责备生活,等于是在责备市场本身 —— 这种做法经常挺有诱惑性,但它作为明智投资策略的一部分并不特别有用。若你想获得更好结果,就需要再做出不同决定。反馈信息始终存在,是否要倾听它则由你决定。

请不必为过去的决定打击自己,因为这样做并无帮助。那些反馈信息是为你服务,而非供你自我打击。请用你收到的反馈信息改进个人当前决定。如果某条生活道路并未产生你想要的深度体验,请尝试一条不同道路。就像商业投资一样,我们通常要花多年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投资做法。

在我那些最追求成长的朋友中间,有一个模式看起来十分明显:那些在深度体验上进行投入的朋友们,随着年龄渐长,倾向于对自己生活感到幸福快乐和满足得多。

当我看到已70多岁,却生活得快乐满足的朋友们时,自己会关注是什么给他们带来深度感。这些朋友都是从某种形式的持续投入上收获着回报。对某些人而言,那种投入是参与创造性工作和做出贡献。对另一些人而言,那种投入是持续几十年的深厚友谊。还有些人的快乐满足则来自对家庭的长期投入。很多人会从这些生活领域的多种投入上收获好处,但即使拥有一份亲密友谊,也能创造出这种回报效果。

设计生活方式的做法常常专注于数量 —— 拥有更多体验,更多旅行,更多技巧。但深度感倾向于来自体验质量,而非数量,有时更少体验反而更容易创造出深度感。有几位好友,一种扎实的创造途径,一份深入的感情关系 —— 甚至只有这些事情之一,就能成为延续几十年深入联系感的不竭源泉。然后再把这种深度体验与有宽度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你便可同时拥有两个世界的最佳结果。

为创造出长期性的深度体验和联系感,帮自己感到活在世上有真正回家的感觉,你愿意在哪些地方进行投入?你又需要对当前的投入组合做出何种平衡调整?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02.11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02/depth/

你的最佳工作表现

你现在拥有的工作或职业道路,是否支持自己干出人生中的最佳工作表现?

如果我向不同人提出这个问题,有些人会嘲笑问题的荒唐滑稽,因为他们从未体验过这种工作标准,只能给出疲倦无力的回答。若我再向某些对工作非常心满意足的朋友提出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则像这样:“当然了… 我为何要忍受任何并非最佳的工作表现?”

若你还未达到这种干出最佳表现的工作标准,那么当前就在忍受一种较次的标准。出于某种原因,你目前对没有干出最佳工作表现并无问题。也许你对此不太满意,但你仍在容忍这种状态。

你为何会这样?什么在阻止你干出人生的最佳工作表现?你为何不接手一个要求做出最佳表现的工作项目?

倘若没有干出最佳工作表现,你便知道自己并未很好地玩人生这场游戏,那种意识领悟会不断纠缠你,拖累你的内在动力和自尊水平。

你还可能回避与更雄心勃勃的人们交往联系,因为他们让你意识到自己较低的工作标准,这很可能使你感到不太舒服。但若你和缺乏雄心壮志的朋友们在一起,只会强化令自己停滞不前的较低工作标准。

追求高工作标准的内在动力

那么保持高工作标准的内在动力又来自哪里?

只是为了个人满足而保持高工作标准挺困难。为了他人而保持虚假的工作标准也挺难,比如假装在乎与我们价值观并不一致的工作问题。当我们既能满足自己最重要的价值观,又能和那些真正在乎这些价值观的人们交往联系时,内在动力才会处于最甜美状态。这种状态将激励我们保持高工作标准,因为自己沉浸于一个内外都关心在乎干出最佳表现的环境。我们在乎做好那些工作,自己周围的人们也在乎我们的工作表现。

所以能让你干出最佳表现,具备高度参与感的工作模式拥有两个部分。首先,你的工作需要与个人价值观保持一致。请选择对你个人来说有意义的工作项目,这样你才会在乎做出高质量的工作。其次,你需要能深入欣赏自己工作的人们。这些人可以是同事,客户,家人或朋友,他们能欣赏并支持你干出自己最佳的工作表现。

若你没法选择工作项目,那该怎么办?或许你暂时给了他人为自己指派工作的权力,但你可以在自己想要的任何时候,收回这份权力。你并非毫无力量。你完全能重新进行协商安排,让个人工作与你真正在乎的事情保持一致。或者你可以转换工作环境,让自己找到那种和谐一致感,比如换份工作,换个团队,或换家公司。

若老板并不支持你做出最佳工作表现,请承认你聘用了一个糟糕老板,并对此人放手。聘用一个老板的关键原因,就是为了让你干出个人最佳表现,所以请别忍受一个低于此标准的老板。请至少和老板谈谈,讨论一下如何让你做出最佳工作表现,并向对方提供如何让此事变成现实的建议和指导。请决心得到自己需要的结果。如果老板(1)难以激励你,(2)无法帮你做出个人最佳表现,那个老板就需要离开。若你选择保持现状,就没理由继续责备自己老板,因为是你在最开始聘用了此人,你可以在准备好决心实践真正专业的个人成长时,选择解雇此人。有着高工作标准的人们,无法容忍低表现水平的老板。若你忍受着一个低表现水平的老板,就是在向周围所有人宣告,你也是个低标准之人。

如果你让自己陷入不可能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形中,应该怎么办?那就把它归咎于自己做了个糟糕决定,然后努力面对更正这个错误的挑战进程。陷入这种情形的确是个常见错误,还会伴随各种艰难的经验教训,而且常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得到纠正。但你可以纠正它,这也是明智之举。最糟的做法则是在错误道路上继续投入。虽然为了摆脱困境你必须在财务和/或专业领域经历挫折,但转变前进方向也会带来解脱。为调整前进方向而经历挫折毫无令人羞愧之处;这远好于又坚守低标准一年时间。

通常当你困于不和谐一致的职业道路时,甚至无法看到理想职业道路的存在。造成这种结果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正做着理想工作的人们,一般对提携维持着较低工作标准的人们不感兴趣。当你做着与内心不和谐一致的工作时,可能并未意识到你正向其他所有人广告自己是个低标准之人,而工作标准高的人们很可能会回避与你交往联系。换句话说,那些优秀的人们不会邀请你加入他们的团队,因为你让自己看起来像个糟糕投资。

不和谐一致的工作将拖累你的能量状态,而其他人会感应出此事。事实上,若你接触过高标准人们和低标准人们的圈子,两者间的差别会挺明显。那些干出最佳工作表现的人们,倾向于广播出特定频率的情感能量和热情状态。而那些与高标准不和谐一致的人们,则会广播出对自己工作的怨愤或不适感受,这些人还经常无法清醒意识到那种状态。

在生活向你展示出一条看起来和谐一致的道路之前,你几乎总是必须先真诚拒绝不和谐一致的道路。请先放弃旧道路,然后致力于创建新道路。我知道这种做法有时听起来让人畏惧,但它确实管用。一旦你离开不和谐一致的工作,会惊讶于自己的能量状态和自尊水平将多么迅速地回弹提升。生活倾向于尊重那些决心保持高工作标准的人们。

他人的欣赏认可

如果单是找到和谐一致的职业道路便足以产生高昂动力就好了,但这还不够。人们的下一个主要停滞阶段,就是获得了去做理想工作的自由,却仍未感到有动力和热情做出最佳工作表现。在那些辞掉了不满工作,想要独立做成某些事情的人们中间,这种状态尤其常见。等转换工作的新鲜感消失后,他们便挣扎于保持高效多产的工作状态。

此时的问题在于,即使工作本身可能让人感到和谐一致,这些人与最欣赏认可他们工作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联系可能还不够强大。

最初你也许尝试和最容易接近的人们分享自己工作的价值,但通常只会得到沉闷乏味的回应。面对那些与你所做工作只感到部分和谐一致的人们,销售你的工作成果尤其困难,即便对方总体上支持你(比如老朋友和家人)。

这就是停下来问自己以下问题的好时机:

  • 若我做出最好的工作表现,什么人会深入欣赏并珍视它的价值?
  • 若我做出最好的工作表现,什么人只会在一定程度上欣赏它?
  • 我如何能吓走第二群人,以便能只用面对第一群人?

我想你会挺理解头两个问题,但第三个问题很可能看起来有点刻薄。你为何应当吓走那些只在一定程度上欣赏自己工作的人们?你为何不能也为他们提供服务?服务更多人难道不是更好吗,即使有些人没法100%地认可自己的工作价值?

我理解这种推理论证。想要尽可能服务更多人看起来合情合理。当然一些人会深入欣赏你干的工作,另一些人只会在一定程度上欣赏它。不过若你试图平等地服务这两群人,会存在重大风险,这个风险就是你的工作标准将向下滑落。

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欣赏你工作的人们很可能是更大群体。随着时间过去,你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反馈,会比与你最和谐一致的人们提供的反馈更多。若你放任这种情况存在,他们对你工作标准的影响将超过其他任何群体。对于那些只在一定程度上欣赏你的老板,团队,朋友,亲人,同事,客户,顾客等,事实同样如此。只是部分欣赏你的匹配对象,远比深入欣赏你的匹配对象常见。

部分欣赏最终意味着不和谐一致,但不和谐一致的状态并非都朝着同一方向发展。为了服务那些部分欣赏你的人们,你将不得不在对立的方向上做出让步。你会试图在降低服务水平以应对某些人,和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另一些人之间寻求平衡。当你意识到自己无法真正取悦部分欣赏自己的人群时,你与自己工作的和谐一致感也会下降。你不可能在充分服务部分欣赏自己的那群人时,依然做出最佳工作表现。显而易见,即使你做出最佳工作表现,那些部分欣赏你的人也只会部分欣赏你的工作成果。这种状态常会导致拖延和完美主义等行动障碍。

被人部分欣赏只会带来部分的满足感。若你试图从服务那群人中获得更多满足感或认可感,就必须去做让你感到没那么和谐一致的工作,但这种做法无法让你获得内在满足。它并非一条取胜之路。最好情况下,你将不得不舍弃关心在乎服务这些人,只是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管那些人有何感受。但若能两者兼备岂不是更好结果:内部感到与个人价值观和谐一致,外部则得到自己服务的人们的深入欣赏认可?

此事完全有可能,但为达到这种结果,你应当专注服务与自己最和谐一致的人们。当你做出最佳工作表现时,那些人将为之欢欣鼓舞。不过,你会从部分欣赏自己的人们那里收到更多反馈,他们不会对你的最佳工作表现完全满意,所以会在不同方向上提出很多彼此冲突的建议。他们将邀请你变成自己不愿变成的某种人。你也容易受到服务他们的诱惑,因为这些人的数量更多,他们给出的反馈也最频繁。若你把人数的优先级放在和谐一致感之前,就将自动偏离个人最佳工作表现。我们在创意工作领域,已见过这种模式发生了多少次?

与其努力服务部分欣赏自己的人群,长远来看若你清楚表明不打算为服务他们进行调整,反而更轻松容易和更有满足感。这个决定起初看起来像个糟糕点子,但它的积极正面效应在于,当你展示出不打算服务部分欣赏自己人群的决心后,也就展示出你是深入欣赏自己人群的更佳匹配对象。

通过更坚定地承诺干出最佳工作表现,你可能会引起某些部分欣赏自己的人们的排斥,但对于那些深入欣赏你的人们,你也将更有吸引力。那些与你最和谐一致的人士也更容易看出你的稀有和特别。这个决定将帮他们更兴奋地投入到和你建立长期性的专业交往关系。高质量的交往邀请与合作机会将在他们之间流动。你也能获得来自这些深入欣赏自己的人们的更多引荐。

随着时间过去,这个决定将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品味。部分欣赏你的人们可能仍会与你互动,但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处于前沿和中心位置。他们的存在倾向于退入你的生活背景之中,被大量深入欣赏你的人们所替代。当你的生活里满是深入欣赏自己工作的人时,你也感觉不到和部分欣赏自己的人们交往联系的动力。你的大部分创造能量将流向服务于深入欣赏自己的人们。

你并不一定需要太多深入欣赏自己的人士,但这取决于你做的是何种工作。即使只有几个人深入欣赏你的最佳工作表现,比如几位同事或团队成员,那足以对你产生重大影响。你真正需要多少人来维持自己的职业发展?

也许你甚至可以只服务一个人,就能拥有出色的职业生涯 —— 只要此人有全力支持你职业发展的动力和方法。若你用自己能做到的最有力与和谐一致的方式,只服务地球上的一个人,那个人会是谁?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能有些清晰认识,可以帮自己识别出更多深入欣赏你工作的人们。

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你是更愿服务深入欣赏自己工作的人们,还是更愿服务那些并非如此的人们?你真的认为自己可以在没有这种欣赏氛围的情况下,干出人生的最佳工作表现吗?倘若如此,那种思维心态目前为止对你的作用效果如何?

在找到正确道路前先对错误道路说不

你该如何让自己的工作与个人价值观和谐一致,并能服务最欣赏自己的人们?通常你需要对不和谐一致的工作和部分欣赏自己的人们说不。停止屈从于不和谐一致的工作邀请。停止如此辛苦地试图取悦和满足那些部分欣赏自己的人们。

若你面对的机会无法让自己干出最佳工作表现,就请回绝那个机会。但也要从这个机会中学习。它有什么与你不和谐一致的地方?更好的工作机会看起来像是什么样子?

忍受较低的工作标准并非通向更高工作标准的道路。所以请考虑更少忍受不和谐一致的工作。你将因此免于浪费一些精力,将其重新投入到更和谐一致的职业道路上。那些干着不和谐一致工作的人们常有的抱怨,就是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更好的事物。他们当然没有 —— 这些人的时间和精力都被无谓地消耗。明智做法是先断掉消耗源头,之后个人能量和动力才能开始提升。

当你转变职业方向时,会带来某些后果,但陷于停滞状态的后果通常更糟。你也许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支付某些账单,不过这种事情在人生的宏大背景下真的没什么大不了。艰难转变仍是一种转变。真正重要的是你会让它发生。实际转变过程不必都显得漂亮完美。

我并不建议你采取“毫不在乎这个世界不欣赏自己”的态度,只顾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管别人会怎么想。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世界中,彼此相互依存。我邀请你主动融入世界,而非从中退却。没人能和地球上的所有人互动;我们都是只和人类中的一部分互动。哪些人会最欣赏你做的工作?你又很高兴去服务哪些人?

若你能找到深入欣赏自己最佳工作表现的那部分人,这对你和自己服务的人来说都是美妙安排。但这种结果对部分欣赏你,以及与你所做工作不够和谐一致的其他人来说,也是件好事。通过设定高工作标准来服务与自己最和谐一致的人们,并首先专注于服务他们,你仍能服务许多与自己部分和谐一致的人们。此外,你还将竖立起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鼓励其他人也提升自己的工作标准。总体而言这种做法对我们所有人都有益。当有更多人在世上干出自己的最佳工作表现,即使我们对他人从事的具体工作不感兴趣,大家也都会从中受益。

你是否会因为某人在不同职业领域里的世界级水平表现,而感到深受鼓舞和启迪?即使对方不会完全和你的价值观与个人偏好相一致,你是否仍能欣赏和尊重此人的最佳工作表现?若你追随干出自己最佳工作表现的职业道路,也将一路鼓舞和启迪许多人,包括那些身处不同职业领域里的人们。但若你停滞不前,忍受着与自己不和谐一致的工作,也许就会长久后悔自己错失了更深层次的人生满足感。长远来看,从事困难但与自己和谐一致的工作值得你付出那些努力,尤其是考虑到自己做出不同选择后创造的那些涟漪影响。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9.02.05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19/02/your-bes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