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 一场终极游戏

设计游戏时,好的游戏设计师会给玩家呈现一系列扣人心弦的选择。只要那些选择始终扣人心弦,游戏就会好玩有趣。但若选择变得无聊乏味,令人困惑,毫无意义,或破烂蹩脚,好玩有趣的游戏便难以产生…

请考虑像扑克,象棋和围棋之类的游戏。它们都有扣人心弦的丰富选择。然后再想想儿童益智类游戏。当你是小孩时,那些选择看起来似乎扣人心弦,益智游戏可能好玩有趣。但随着你成熟长大,那些选择变得无聊且明显,这种游戏会很快丧失它的吸引力。

甚至像《高尔夫》或《雷神之锤》那样的技能型游戏,也包含扣人心弦的各种选择。其中有策略选择,以及培训选择。你想寻求拓展什么技能,以及何时去拓展?你愿意投入多少时间?你将如何利用个人优势,并弥补自身劣势?

在游戏里,你可能有各种资源,比如自己可以花费的货币。它也许是金子,魔法值,或能量。各种资源又会增添新的选择:你将如何创造收入?你要创造多少收入?你打算如何花费自己的收入?在生产与生产能力之间(即创造收入和提升个人创收潜力),你将如何平衡好两者花费的时间?

由于自己曾是游戏设计师,我发现很容易开始将人生看作充满扣人心弦选择的一场游戏。首先,真实的人生包含之前提到的所有游戏属性。我们要在生活中面对种类丰富宽广的选择,比如打造技能,获取资源,处理关系,等等等等。随着年岁渐长,我们的决定也倾向于变得更加复杂,因为童年的优先考虑选择对自己不再有同样的吸引力。

游戏的目的是什么?游戏的目的就是享受经历体验 —— 玩得开心快乐。玩游戏的另一个原因是获得成长,因为游戏也能成为出色的老师。玩得开心快乐和获得成长听起来像是度过真实人生的挺棒方式,难道不是吗?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游戏玩家?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以想象一位好的运动员,他/她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比赛,同时尊重所有参赛选手享受比赛体验的机会,包括那些潜在的竞争者。好的玩家会花时间拓展自身技能。他/她能认真对待游戏比赛,但也不会太过严肃,变得过于依附最终结果。我们常把过于看重结果的人叫做输不起之人。

如果人生是场游戏,你作为玩家的表现有多好?

你是为了享受过程体验而在全力玩人生这场游戏吗?你在意自己的表现成绩,会花时间磨练技能吗?你是个好的运动员吗?你会拥抱整场游戏,还是会抵制其中的某些部分?

太多人陷于人生的分支游戏,完全忽视更宏大游戏的存在,这样岂不显得愚蠢?你是否曾在某个科幻世界中创造出高达50级水平的游戏角色,尽情挥洒着财富和超能力,而你的真实人生角色却只有5级水平,可悲可怜,身材走样,几乎无法支付生活账单?我们很多人都曾落入过这种生活陷阱。

你还把其他什么分支游戏误以为是整个人生游戏?比如教育游戏?职业游戏?财务安全游戏?家庭游戏?身体健康游戏?精神信仰游戏?人生中有没完没了的分支游戏,它们会转移你的注意力,阻碍你在更宏大的人生游戏本身上取得进展。这些分支游戏确实也有好玩有趣和富有价值的地方,但它们只是更大拼图中的各个小块而已。

你会如何看待沉迷于毒品和酒精的某个世界级演员?又如何看待会被自己配偶鄙视的世界领导人?以及从不学习如何管理个人财务的按摩治疗师呢?

对于真实生活每天给出的各种扣人心弦的决定,没有什么虚拟现实能够与之相比。我们面前的选择无穷无尽,选择带来的后果又足够有趣,激励着我们小心谨慎地做出选择。人生这场游戏有着非常强大的设计。

尽管面前就是能够想象到的最精彩绝妙的游戏,我们大部分人却拒绝参与其中。我们坐在一旁,担忧着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而非主动拥抱它。我们只在人生游戏的部分领域浅尝辄止,很少有人清醒主动地决心精通整个游戏。

为何会这样?

你当前在人生中的参与水平,取决于你如何评价自己和人生游戏的关系程度。你是大于人生游戏,还是人生游戏大于你?

当你去玩一场大于自己的游戏时,会感到难以招架。那样的游戏要应对的挑战太多,你很快便会选择放弃。我还记得自己只有7岁时尝试玩象棋的情景。我感到沮丧失望,因为自己无法理解它。象棋游戏看起来似乎大于我的能力。因此自己从来不想去玩它。象棋是其他某个人的游戏。若你认为人生游戏要大于自己的能力,很可能也不想再去玩它。那个游戏变成一个巨大的麻烦困扰。

另一方面,当你去玩一个小于自己能力的游戏时,就能保持掌控状态。不过,假如游戏对你来说显得过小,它将变得无聊乏味,好比儿童益智游戏。太小的游戏毫无吸引力,因为其中没有挑战。那种游戏缺乏足够扣人心弦的选择。有些人已落入这种游戏模式,精通了游戏的新手设置,却从未意识到还有其他值得体验的难度水平,包括中级,高级和精通水平。

当游戏的难度水平与你能力水平几乎相等时,那种状态最甜美。此时的游戏完美匹配你的真实自我。你会学习游戏规则,花时间理解游戏玩法,但你知道精通游戏是持续一生的过程。网上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会尽力保持这种甜美地带,如此一来玩家就愿意月复一月地续购游戏。他们必须让游戏对初玩者来说足够容易,同时还能持续挑战那些专业级玩家。社交依附感在吸引游戏玩家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你感觉自己和真实生活同等匹配时,就将体验到人生的甜美地带。这也是人生游戏最有趣和充满奖赏回报的时刻。你变得全然投入其中,生活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也因为那些甜美体验而充满价值。你也许会把这种状态描述为心流,理想地带,神奇时刻,或入迷状态。

当你经历挫折时,在游戏中会发生什么结果?若你是位输得起的运动员,就会把挫折看成额外增添的挑战。好玩家不会在形势严峻时抱怨牢骚。当游戏变得艰难时,好玩家将直面挑战。

当我始终持有人生是一场终极游戏的视角,它充满扣人心弦的选择和有趣的选择后果,自己便会做出最佳表现。与抵制看起来消极负面的生活事件相反,我把它们看作额外增加的挑战。例如,若我经历了某个财务挫折,它就没什么大不了,因为金钱不过是游戏世界里的一种资源。它就像游戏金币,永远可以通过辛勤工作和创意劳动重新获得补充。而且想出如何赚到更多金币也是有趣挑战,充满了扣人心弦的选择。

即使游戏玩得顺心如意时,好的玩家也不会停歇在自己的既往荣誉上。当游戏变得过于容易,各种选择看起来开始乏味无趣时,会发生什么事情?此时就是通过前往新的冒险领地,再次升级挑战难度的时机。例如,财务方面的挑战对我来说已相当轻松容易,我赚到的金钱远超全家的实际需求。没错,能有些金钱储备非常美好,但把余生都花在堆积金钱上简直无聊透顶,更别提浪费这种本可好好利用的有趣资源。拥有金钱的好玩地方就是你能购买升级装备,从而接受更大挑战。那也是我和妻子Erin计划去做的事情 —— 利用我们已有资源建立一个更大的团队,从而迎接更大挑战。请找到为他人提供更多价值的方法途径。让人生游戏进入下一个级别。

遗憾的是人们太容易忘记生活本该好玩有趣,充满挑战。如果你的人生满是扣人心弦的选择,就承认自己十分有福吧。请做出一些决定,体验随之而来的结果,从中获得成长。一切决定都是好的。

输掉人生这场游戏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去玩它。当你主动参与人生游戏时,自会收获技能和经验(希望也能收获金币)。请不断去玩,你终将打造出10级,20级和30级的游戏角色。只是请确保当达到30级水平时,你不会依然去打10级水平的怪兽。

对于那些坐在一旁,不停抱怨赚取金币有多艰难,遭遇的怪兽有多邪恶,经验值的发放有多不公平,某个好队友有多微不足道的人时,经验丰富的玩家会对他/她说些什么?我猜他们的回复会像这样:“你这个菜鸟!丢弃抱怨,直接去玩吧!”

若你发现自己处于人类身躯之中,那你来到人间就是为了玩人生这场游戏。别再坐到一旁像个新手菜鸟那样抱怨牢骚。事实真相是,若你失去所有金币,若你的队友弃你而去,或者若你的游戏角色被瘟疫感染,这些全是人生游戏的一部分。每次挫折都将引发另一轮扣人心弦的选择。你是否拥有好玩有趣的人生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是何种玩家。

你认为自己每次尝试击败怪兽,获取金币,或找到好队友,都应该大获成功吗?当然不是。那并非游戏的运行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你会满怀动力和积极意愿地冲向战场,结果却大败而归。这种事本该发生。它就是游戏的一部分。人生游戏就应该充满挑战。

如果你的所有尝试都能一次成功… 而且是立刻实现,那种生活会多么无聊乏味!包含挫折,延迟和随机偶然性的游戏要好玩有趣得多。它能让你玩得更久,拥有更大参与动力。谢天谢地我们的欲望不会立即实现,否则人们将无聊得只想去哭。正是我们付出的努力和各种不确定性,让人生如此充满回报奖赏,因为我们的终极奖赏,就是玩耍体验本身,而非自己搜集的那些金币。

人生游戏也许终将在你去世时结束,但与此同时,请在自己活于世间时好好享受人生。生活本该好玩有趣。出门尽情玩耍吧!做出某些你一直回避的扣人心弦选择,接受随之而来的结果,并从中获得成长。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06.12.01

查看原文:

https://www.stevepavlina.com/blog/2006/12/life-the-ultimate-game/

应对头脑封闭之人

一个人即便被违背自己意愿的方式说服,也仍会持有相同的观点。 —— 戴尔·卡耐基

你如何能明智地应对那些头脑封闭,顽固坚守自己信念,根本不接收新想法的人们?或许你很肯定自己正确,对方错误,但你看起来就是无法说服对方用你的方式看待事情。可能你的确是对的,但那不会阻止对方发起毫无理性的争吵,根本不认同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做些什么? 继续阅读应对头脑封闭之人

忠于内心的人生动力

我在1998年的一次经历对自己产生了深入持久的影响。我和妻子Erin在一家本地汤品和沙拉店吃午餐,自己注意到旁边有个女人正在清洁桌面。她看起来十分伤心和沮丧,就像刚被上级主管责备,或是得知了什么糟糕新闻。

我和Erin当时并不富裕 —— 甚至吃那顿便宜午餐都有点超出我俩的预算 —— 但在准备起身离开时,我直接走到那个女人面前,递给她5美元并说道:我知道你很可能并不欣赏自己干的工作,但我想让你知道我们认为你干得很棒。 继续阅读忠于内心的人生动力

没有内心抵制地变现意念

假设你设定了一个积极意念,要将自己能量专注于实现所有人的最高福祉,并看到最初的正面反馈结果,接着又看到个人结果完全陷入停滞状态。为何你的意念没法像你渴望的那样尽快变成现实?

无论何时发生这种事情,其根源就是你没能在内心感应上成为自己意念的合格匹配对象。你甚至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一直陷在不想让内心渴望变成现实的生活模式,从而阻挠着自己取得任何进展。 继续阅读没有内心抵制地变现意念

人性光芒

若你曾行走路过拉斯维加斯的酒店/赌场,便可能遇到某位穿着讲究的人上前问你:您好!您会在城里呆多久?我有些免费演出票您想要吗?

若你停下脚步和这些人交谈,会发现那些免费票提供的演出都是真的,但你需要听对方推销完某个度假不动产项目后才能得到演出票。你可能很喜欢看那些演出,但对方推销的度假不动产价格也过于昂贵。售卖那些不动产项目的人肯定获利丰厚,因为近年来这些推销员的数量在全城有爆炸式增长。我和妻子Erin被这些推销员拦住过许多次,以至于开始把他们叫做敌军。如果Erin看到有推销员朝我们走来,她就会对我发出警示:“12点钟方向有敌军。 继续阅读人性光芒

光明使者综合征

困扰许多高度清醒自觉人士的一个生活障碍,就是被我和Erin称作光明使者综合征的问题。当某人在更高的意识层级上醒来,但同时无法弄清该如何按照人生目的去生活和养活自己,就会发生这种问题。这类人很难在保持更高意识觉悟的同时,在现实世界里也拥有稳固的生活根基。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这种生活体验非常沮丧失望,会变得抑郁消沉,感觉想要放弃并直接回家(即:回归非实体的精神世界)。 继续阅读光明使者综合征

人生目的 = 想要永久传播的信息 + 用于传播的临时媒介

一旦你发现并拥抱了自己的人生目的,余生就算安排妥当了吗?你会在去世前一直去实现相同的人生目的吗?或者你的人生目的可能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吗?

老实讲我认为答案是两方面都有一点。我的人生目的有其永久不变的一面,那一面是追求成长。我有种无法否认的强烈感受,感觉自己存在于此就是为了成长,而且那种感受从未动摇过。我能想象清醒自主的成长会始终成为我人生目的的一部分。 继续阅读人生目的 = 想要永久传播的信息 + 用于传播的临时媒介

如果所有人都觉醒,我们会受饥挨饿吗?

有些人认为太多人变得追求人生目的并不现实可行。请想象若地球上所有人都追求高贵人生目的,那会发生什么结果。当人们都忙着改变世界时,谁又去清扫地面,挖沟修渠?我们会因为没人愿干那些卑微的工作,而受饥挨饿吗?我们周围的社会难道不会因此崩溃,让自己的良好意愿没了必要的支撑架构?

其实当人们提出这种问题时,他们是在找借口回避面对自己还未过着有人生目的生活的事实。但那仍是个严肃认真的问题。当有足够多人在更高的意识层级上觉醒时,我们能从现实角度期待什么结果? 继续阅读如果所有人都觉醒,我们会受饥挨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