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要追求个人成长?

这里有针对我上篇博客的一条评论,由于它是在个人成长方面十分常见的问题,我想特意在此进行说明。

“干嘛要追求进步?我们出生,然后死亡。其他所有生命也分享同样的命运。为什么还要挣扎着改善自我?那有什么用?假如自己无法实现,心怀期望只能导致各种痛苦。何不过一种没有期望的生活,只是看它将会发生什么?

那个冠军Jim获得了头名。真酷!接下来呢?他又想设定目标赢取银河系演讲冠军吗?好啊,我们就给他那种冠军。然后又如何?

这里有没有人尝试过一种不设定目标,不参与竞争,不追求进步的生活?完全不带期望地跟随直觉做事。这难道不是一种安宁平和的状态吗?这不就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结果吗?”

你并非必须得设定目标或奋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个人成长是种清醒选择,它完全取决于你。此网站志在帮助那些已经或正想做出这种选择的人士。对于这个群体之外的人,访问此网站将没有任何意义。面对这些人,我更愿向其推荐这个网站(葬礼规划网站。译者注),那就是结束成长并准备好永享安宁人士的下个逻辑步骤。

好吧,这是我说明个人看法时有点讽刺的一面… 我将在此重述这个问题:奋力成为更好自我的过程,与获取内心安宁的追求相冲突吗?

我的回答是:一点儿都不。两者确实能出现在相同道路上。描述这种状态的一个术语可以是:心中有佛的生活。当身处这一状态,你便已找到个人生活的目的,并清醒自主地过着实现目的的生活。

意想让你的未来在某方面跟过去相比不尽相同,或变得更加美好,并不会自动与你的内心安宁相冲突。导致内心缺乏安宁的问题在于依附感。当你过于依附某种外在结果,试图控制难以完全处于自己控制之下的事物时,你就将失去内心的安宁感。但当你能在抱有意愿的同时,无需对未来结果保持特定期待,便可在不丧失内心安宁感的情形下,体验到个人的巨大成长和积极改变。

我将给你举个简单例子。创建此网站并写作博客文章时,我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成长。对我来说这便是心中有佛的状态。但与此同时,我还摆脱了自己必须得到任何特定结果的企求。我心中会想着想要发生的事情,但仍对所有可能结果保持开放和接纳态度。一些人在读到这个博客时可能深受帮助;另一些人则可能毫无影响,甚至误解我写作的内容。这部分现实便超出我的控制。假如我变得过度关注他人反应,就永远无法体验到内心安宁。相信自己需要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就是自找压力和不堪重负的妙方。

我对生活的态度是,能身处一年又一年不断成长的状态,就是任何人可以希望获得的最棒冒险体验。成长肯定同时包含痛苦与欢乐,但成长的痛苦只会使你的欢乐更加甜美。正如纪伯伦在《先知》中所言:

当你们快乐时,审视自己的内心,你们会发现曾经的忧伤如今却让你们快乐。

当你们忧伤时,再次审视自己的内心,你们会发现曾经的快乐如今却让你们流泪。

想过一种毫无期望的人生绝非什么天生过错。但那也是你将收获的结果… 空无一物。如果你不想从生活中获取任何事物,那你干嘛还生活于此?干嘛还麻烦自己每早辛苦起床?

很多人都喜欢问这个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但生活也在问你另一个问题:“你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由自己来解答的问题。假如不愿回答,那我们给出的答案就是空无一物,而我们最终也将按照自己的答案去活(其实是去死)。我对此问题的个人回答是,自己生活的目的就是不断成长并帮助他人成长。对我而言,身处这条道路等同于拥有内心安宁的状态。这世上不存在一个终点,可以让我在抵达后说出:“我已经完成成长。”它并非我要追求的某种远方终点状态,而是这条道路本身就能让我感到心满意足。如果我参加一场竞赛,输赢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竞赛过程本身充满乐趣和兴奋。若我设定一个目标并为达成它不断前进,目标最终能否实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会尽情享受整个过程。

如果我最终成了百万富翁,在竞赛中赢得头名,或创建出一份庞大生意事业,这些到底又有何重要之处?长远看来它们都将随尘而去。但经历这些事情的过程 — 斩落心中恐惧之兽的头颅,创建全新能力技巧,拥有新鲜洞见卓识,一路遇见接触新的人群,受阻跌倒再拍落身上灰尘 — 才绝对叫人满心喜悦。

不过最关键的是,没人必须得清醒自主地成长。生活本身将保证你无论如何都要成长。一个人如何能活在地球上却不学习和成长?你要么清醒自主地成长,要么生活会向你抛出各种经历,逼迫你浑然无知地成长。直到你最后死去埋入地下,成长和改变才能保证停止。所以,我的人生决定就是拥抱这一事实,追随清醒成长和主动改变的生活历程。另一选项就是浑然无知地成长。我两种选择都体验过,最终发现清醒自主的成长更让人享受和心满意足。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