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化自己走向成功

有时,你可能会遇上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但就是难以付诸行动的情形。或者,你会动手开始一项任务,但似乎就是难以保持前进势头,让事情顺利达成。倘若这种问题持续太久,你必将看到它对个人整体信心水平的有害影响。你可能开始认为存在生活动力方面的问题,仿佛自己对成功的渴望不够强烈。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之一就是自我训化,其中包含两种主要形式:思想训化和行为训化。思想训化专注于控制你的所思所想。它是对获得成功的一种认知模式,其理念依赖如下设想:倘若想着正确想法,你就会做出正确行动,从而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思想训化的例子包括:说出或读出积极正面的肯定内容,视觉化想象积极正面的行动结果,转变使用正面词汇(选择积极词语而非负面言语来描述个人情形,比如说“我今天过得棒极了”),还有某些形式的冥想活动。在许多情形下,思想训化方法都很有效。尤其当有害思想就是问题根源时,例如一种会令你惹怒他人的消极态度。

行为训化理念则源于获得成功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设想若采取了正确行动,那么不管想法如何,你都能达成想要的结果。行为训化专注于形成新行为习惯,不太关注个人脑中的想法。很多行为主义者都相信,只要采取正确行动,正确思想就将随之而来。行为训化的例子包括:每天早上设置闹钟起床,在超额工作后给予自己具体奖励,或根据不良行为惩罚孩子。

这两种训化形式我都用过,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十年前,我用的大多是思想训化。不过,如今我发现行为训化对自己更加快速有效。思想训化的问题在于,如果你很快放弃了正确行为,那些行为就会抵消你试图训化的思想。例如,若你试图戒烟,于是在脑中想着自己是个非吸烟者,并每天都用肯定言语保持思想训化。但与此同时,你仍不断点起香烟,那就会向自己发出混乱信息,很可能最终无功而返。你持续不断的行为举止也是种肯定信息。但若你能从行动上停止点烟,甚至在自认为是吸烟者时依然如此,这种行为就倾向于把你是非吸烟者的思想植入脑中。当你只需改变个人行为(无论自己想法如何),就足以保证得到想要的结果时,行为训化方式便最有用处。例如,若停止冲动性购物行为,那么不管你当时想法如何,都能帮你省钱。

我同意行为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个人动力会追随行动而来。当驱使自己开始行动,即使最初毫无动力,你也将发现个人动力可以自动提升。高效地工作一天会让人感到充满动力。

行为训化背后的基本理念,就是控制与替换。先弄清得到想要的结果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即你需要何种行为),然后训化自己付诸行动。你总是在以某种方式行动 — 所以请确保你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想要的结果。若发现个人行为方式与自身目标并不一致,就控制这种情形并用正确行为替换错误行为。对许多目标而言,只用在正确行为上付出相应时间便可达成 — 仅仅投入足够时间就能完成80%的任务。

例如,今早我本可一直睡到8点(好吧,我知道对某些人而言这已经很早),轻松吃顿早餐,看看世界扑克巡回赛。而这些行为带来的结果… 毫无价值。我根本不会向着个人目标更进一步。这种生活甚至毫无兴奋感或乐趣… 只是个人懒惰而已。

但今天我5点便已起床,直接奔到电脑前,在家人还在熟睡时,花4小时从零开始写完了一篇新的演讲稿。之后在吃早饭时, 又跟妻子讨论了当天计划安排。接着花两小时处理和Dexterity Software(Steve的游戏软件公司。译者注)相关的工作,随后开始了这篇博客写作。因此在周六上午,我已经完成6小时实实在在的工作,朝着个人目标更近了一步。而且整个过程毫无困难。我只是用这种早间生活替换掉懒惰的那种。最后我也感到更有活力,而非疲惫不堪。

问题是,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训化只能产生平庸结果的行为。回头看看你过去一月的表现。你所得结果与个人行动相互一致吗?假如下月采用不同行动方式,你能否改变生活结果?你能看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与当前行为习惯间的不一致吗?你又想做出哪些改变?

在下篇博客中,我将详细阐明怎样利用行为训化方法摆脱坏习惯,建立新习惯。而且这种做法无需意志力便可实现。

查看原文

《训化自己走向成功》上有1条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