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想要不断提升和拓展自我?为何不能直接说:“这样够好了。我要端杯红酒到花园休息,不再去找更高效多产的方法”?这种自我提升的动力到底来自哪里?
我最初对个人发展产生兴趣完全是被动反应。就像我在自制的第一个播客音频 —— 《个人发展介绍篇》里解释的那样,自己的人生有过一段非常黑暗的时期。19岁时,我是个有盗窃癖的人,还因重窃罪被捕(也不是第一次被捕)。当时自己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找到超越个人自毁行为的成长途径。不做改变的长期代价高到让我无法忽视。所以是免受大量潜在痛苦的内心渴望,在一开始激励了我采纳追求成长的思维心态。我接受是我让自己陷入麻烦境地的现实,我也必须让自己脱离那种糟糕状态。我意识到若自己全力以赴,或许能对现有情形做点什么改变,那种想法给了我希望。
这种新找到的成长思维,确实扭转了我的人生,但只是重回感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也花去我数年时间。我抛弃了商店偷窃(自己曾每天都会做上几次)、酗酒和消极思考等坏习惯,用阅读激励书籍、学习电脑编程和跑步等更具建设性的习惯替代它们。我搬到另一个城市,离开所有旧朋友,并结交新朋友。我还回到学校,花了大量时间反省思考。
不过尽管有了显著的外部进展,我在内心仍感觉自己像个骗子。许多年里,我在走进零售商店时,都感到自己像个罪犯,觉得正被人监视。虽然我永远不会再偷窃,但自己买完东西走出商店时,心里仍有种紧张感。甚至买些日用杂货都令我感到不适,我会偏执狂般地反复查看,以确认是否无意中把某样东西放进了口袋。我还感觉自己配不上新朋友和舒适的新生活,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仍是个有前科的小偷。
这段时期里,我追求成长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受恐惧和内疚感驱使。通过获取更多控制感,我对成长的专注能让自己暂时从恐惧中解脱,但再多的控制感也永远不够。所以这种做法很快让我走进死胡同。我认为很多对自助内容上瘾的人士都困于这种状态。他们利用对成长的追求,作为避免痛苦和获取更多控制感的手段,最终变成一名上瘾者。
最终我转向追求内在的个人成长。我继续致力于改善外部结果,但也开始着手提升自身性格、情绪和思想品质。我记得在这段时期,自己的最高价值观之一就是荣誉。我非常想成为一个具有荣誉感的人。遇见自己后来的妻子Erin后,这种内心渴望得到进一步强化,因为Erin是我见过的最能无条件接纳他人的女子。她的信任本性驱动我变得要配得上那份信任。我们发展出一种深入的精神联系,帮助彼此获得了巨大成长。我俩在许多方面都截然相反,但各自都有能力激发出对方最好的一面。如今我们可以非常清醒主动地这样去做。
通过这种做法,我也开始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精神信念。我认为那是致力于提升思想品质后的自然结果。我最终完成了自己在成长思维上翻天覆地的转变。这个转变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经历多年时间。我的首要成长动力也从逃离恐惧,朝着充满爱心的方向转变。与为了躲避痛苦和获取控制感而追求成长不同,我开始为了自我表达的纯粹喜悦而追求成长。我从一种由外向内的成长路径(试图通过成长来获取更好感受),转变到由内向外的成长路径(学会无论外部环境条件如何,都能感到舒服自在,并用自我成长来表达那份喜悦)。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更多说明这个转变进程。完成此种转变后,我不再对这个世界感到如此害怕,甚至不再害怕死亡。
如今我是因为无比热爱成长,才继续追求个人成长。我的驱动力是强烈的好奇心。我不害怕失败,因为自己不认为存在失败这种事。失败的幻觉是对外部现实不健康依附而产生的结果。我专注于享受生活体验本身,乐于看到不断在面前展开的当下体验,而非对未来生活感到压力重重。与以往相比,外部结果对我的影响小了很多,因为我已学会无论外部条件如何,都能感到舒适美好。主动选择个人想法的自由,就是我需要的唯一真正自由。
我探寻个人成长的做法与史蒂芬·霍金博士探寻宇宙学的做法相似。正如他想要理解物理宇宙的奥妙一样,我也想理解意识本身。我将意识看作主要存在,物理宇宙看作次要存在,自己对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物理宇宙不太感兴趣,因为对我而言,物理宇宙只是意识创造的结果,而非产生任何事物的根源。我更喜欢从上游位置致力于探索意识存在的偶然王国,因为那是找到最丰硕洞见的领域。没有什么实体财富,能和从个人意识中去除恐惧相提并论。在我看来,现实环境条件的改善提升并非伟大成果;那只是在思维王国中收获的远为重要的个人进展,所投射出的现实结果。
我知道在自我接纳和个人成长之间,人们经常感觉存在固有冲突。我在以前的文章《自我接纳vs. 个人成长》里,解释说明过此事。我追求成长的做法,不会与接纳当前的真实自我产生冲突。那是因为我持有的成长思维,是一种满怀喜悦的自我表达形式(由内向外),而非从外部世界找寻幸福感的尝试企图(由外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