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学生的10条建议

基于自己用三个学期从大学毕业,并拿到双学位的人生经历,我写了《现在就干》这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之后我收到来自大学生的许多跟进问题,他们希望得到更多建议。下面就是我的10条建议,它们将帮你创造出富有成效并值得回忆的大学生活… 最重要的是,让你深入享受人生的这段时光。

1. 回答这个问题:“我为何要上大学?”

许多大学生确实不清楚为何要上大学,他们只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做其他什么事情。这些大学生从家人和同龄人那里承袭而来的生活目标,并非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这便是我开始大学生活时的状态。你是否也如此?

我之前在博客上讲述过,用三个学期拿到双学位的经历并非发生在自己第一次上大学时。我之前进过大学,但那次并未摆正思维心态。我高中时就是全优学生、数学俱乐部主席,以及学术十项全能校队的队长。那股学习势头一路带领我前进,而且在没有真正决定是否想上大学的情况下,我便发现四年大学生活已经来到面前。当时上大学看起来像是个好主意,但我的心思并不在那里。因此,自己遭遇了重大挫折。我对大量课程置之不理,反倒接受了参加派对和放纵饮酒的充分教育。显然校领导对GPA成绩只有小数点分数的学生存在偏见,我很快就被开除退学。

那种经历让我有点天旋地转。我消沉生活了大概六个月,大多数时候只是玩着视频游戏。最终我试图重新回归现实生活,找了份零售店工作,在努力保持低调的同时,想花些时间找回自我。那也是我开始对个人发展产生兴趣的时候,结果这种兴趣的回报极其丰厚。一年后我便准备好重回大学,作为新生从头开始。但这次我知道自己为何要上大学。我想成为程序员,并要拿到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后来我又增加了数学学位)。但上大学的目的不仅为此。我知道自己能做成更多事情,我想逼迫自己发挥潜能。我想创造出自己能拥有的最丰富大学经历。对我来说,那意味着一份非常紧密的日程安排。

你上大学的目标很可能与我的并不相同。那些目标是什么?你为何身处大学校园?若你还不知道 — 我指的是真正从心底知道 — 那么你的大学生活将缺乏焦点。你甚至还不如别上大学。大学生活里有什么经历体验能真正引发你的共鸣?你在那里到底为了学习什么?你想拥有什么经历体验?

2. 想象你的理想大学生活。

一旦你知道自己为何要上大学,请想象自己的理想大学生活。让这种想象从你上大学的理由里自然流淌而出。无论你是否已开始大学生活,请停下来直接写出理想大学生活的某些属性。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它。

在回到大学前,我花过很多小时,视觉化想象自己想要何种生活体验。我看到自己会面对挑战,但能毫无压力地轻松搞定。我看到自己会结交新朋友。我看到自己在大学里确实过得很开心。最重要的是,我想象自己会有非常平衡的生活体验 — 混合了学习、活动、社交和乐趣。那种生活的关键词,就是丰富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做法。我当时并不理解其中的作用机制,但它相当于为取得成功,对自己预先编程。无论何时遭遇困难障碍,我的理想愿景都要强大有力得多,自己总能找出解决办法,获得想要的结果。我变成了自己生活体验的协同创造者,而非它的被动受害者。

视觉化想象能允许你提前犯些错误。若你没法获得清晰的视觉化想象结果,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很可能也会模糊不清。请修补你视觉化想象中的漏洞,直到它能激励启迪自己。

真实生活当然会和你的视觉化想象结果不同。进行视觉化想象的目的,并非为了预测未来,或限制你以后做出决定的自由。它的目的是为你现在要做的各种决定,提供更多清晰感。你想象出的理想场景,可以作为一张行动地图,指导自己穿越人生选择的沼泽地带。

3. 每学期至少多学一门课程。

每学期修完12-15学分(3-5门课程),对一般大学生来说就是排满的课程表。但像这样的课程表很难称得上排满。做着全职工作的人士每周要花40多个小时,而学生还享受着所有假期,包括春假、寒假和暑假。若你想在大学度过四年或更长时间,不妨去修更多学位,或找份兼职工作。不要觉得只是因为其他所有人都是如此,你也必须用蜗牛般的速度学习。

你可能认为加上所有课外作业和学习研究,每学期修完12-15学分应该等同于每周工作40小时,但只有当你做事非常低效(很悲哀这也是大多数人做事的状态),这种事情才会发生。若你遵从此文后面提供的一些节省时间建议,只需在课外多用几小时完成作业,每学期就应该可以修完15学分。显然,如果每学期修完31-39学分,意味着自己还要在课外作业上花掉双倍时间,我也没法做到此事。我并非通过过度工作,才取得这种成功。

只要你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学生,肯定就能搞定高于平均水平的课程表。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能应对什么挑战,直到多逼迫自己了一点。若你认为自己每学期能修完15学分,就请拿下1821学分。你可以从大学课程表上轻松省去一年的学习时间。或者你也许能增加一个辅修学位,或是读取双学位。

学校要求先修课程怎么办?大多数情况下,我会直接忽视它们,幸运的是,我的学校在此方面强制落实得不太严格。我发现大多数时候,先修课程是为平均水平以下的学生所准备。如果你想更快毕业,就别让那些毫无意义的官僚体制拖慢个人脚步。我们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 通常你只需要某位懒得关心这种事情的领导在某张表格上签个字。给对方一个微笑和一些赞美,会对你大有帮助。

根据强制效率定律,若你给自己安排了更多任务,自然会在可用时间内找出完成它们的方法。所以若你不给自己一点挑战,那些多出的时间也将从你的指缝间溜走。

我认为制定紧密日程表的真正好处,并非你能更快毕业。其真正好处在于,你将享受更丰富的生活体验。选修五门课程而非只选四门课程,意味着更多学习机会,更多个人成就,以及更多同学朋友。一位比同龄人更快毕业的学生,对雇主而言也更有吸引力。这种学业表现在简历上看起来肯定漂亮。

4. 为每门课程设定清晰目标

请决定你想从每门课程得到什么结果。这是你渴望学习的科目吗?你想让这位老师以后给自己写推荐信吗?这是你必须去上,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必修课吗?

我为每门课程设定的目标,决定了自己上课的频次,是要坐在前排还是后排,自己参与课堂的活跃程度,以及我想和老师建立何种关系。

对于某些课程,我想要精通学习内容。另一些课程只想得到A类分数。还有些课程,我想从母语是英语的老师那里得到热情洋溢的推荐信(这样推荐信内容将非常易读和积极正面)。

我的母亲做了几十年的大学数学教授。她在家里会谈论那些自己几乎不认识,却请她写推荐信的学生。很多时候她不得不回绝那些学生,因为她没有任何能写在信里的积极内容。另一方面,她很高兴为那些认真努力的学生提供支持。大多数老师都想帮助你,但你必须让他们看到自己具备的优势。即使你在某门课上得不到A类成绩,只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老师展现足够尊重,就仍能给老师提供写封精彩推荐信的大量素材。

这种做法并非让你操纵教授,代表自己去撒谎。简单的事实真相是,一封推荐信的内容品质,最终源于老师对你有多尊重。别落到请一位甚至都不记得你的老师给自己写推荐信的绝望境地— 还有更糟的,请一位对你印象糟糕的老师给自己写推荐信。让自己提前为成功做好准备。

我的一位教授得知我有份安排紧密的课程表,对了解我如何做成此事表现出兴趣。我们针对时间管理技巧进行了一场非常美妙的交谈。我当时选修了这位教授的多门编程课,而且全都成绩优秀。我刚好也认为他是一位出色老师,对他非常尊敬,很喜欢上他的课。当我需要请他写推荐信时,他写出了我能想象到的最热情洋溢的内容(比如我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棒学生等)。

另一方面,我也遇到些无比糟糕的老师。自己经常不上他们的课,全是从教材上学会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显而易见,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没寻求他们的协助。

有时你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时你没法实现。即使尽了个人最大努力,你也许仍会功亏一篑。你可能遭遇那些不公、懒惰、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缺乏能力的老师。我妻子就遇到过一位明显性别歧视的教授,此人从未给女生高过B类的分数,无论妻子那时的表现有多出色。他会说出像这样的话:若你是个男生,就必须在这门课上努力学习。若你是个女生,只用在课后来我的办公室。最终这个教授被指控性骚扰。你必须有选择地去战斗。有些事情值得一战;另一些则最好忽视。拥有清晰目标将帮你决定哪些事情值得一战。

5. 冷酷无情地分类处理。

你无需在每门课上付出同样多的努力。请在重要课程上投入额外努力,但对那些低优先级的课程,可以自由自在地减轻学习负担。对我来说,这是节省精力的重要做法。我没法在每门课上都竭尽全力,否则自己将精疲力尽,所以我把个人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在每个学生的课程表上,有些课程至关重要,其他课程则几乎微不足道。在大学生活的典型一周里,我常会放弃大概40%的课程,因为自己根本不需要待在课堂上。参加某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很有必要,但对其他课程而言,上不上课没什么太大差别。如果需要,我可以直接借阅其他学生的课堂笔记,或者可以从课本上学习知识内容。如果参加特定课程对我来说并非必要(基于我学那门课的目标),我通常就会放弃课堂教学。这种做法节省了我大量时间,使自己不必整天坐在课堂上。有时我会直接和朋友们一起去吃些东西,让自己额外休息一会儿。

我还会对个人作业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感觉某份作业无聊又没意义,或者毫无必要地枯燥乏味,只要它不会对我的学业分数有太负面的影响,我就会拒绝去做。有次我被安排写篇枯燥乏味的论文,而且它要占自己分数的10%。我确实不想写这篇论文,它要花掉远多于自身价值的时间。我在那门课上希望得到A类分数,如果不完成这份作业,自己的分数会下降到A-。于是我抱着尊敬态度,告诉教授自己不打算完成它,而且认为用得到A-分数来省下那些时间,重新投入到其他地方,是个公平交易。这位教授已经认识我,理解我给出的理由。他给了我A-分数,我对此也毫无问题。这个交易确实很公平。事实上,回首过去,我还希望当初能更频繁地这样做。

有时老师们太喜欢布置课外作业,给出的作业并不值得学生努力完成。但你才是自己学习生活的掌控者,而非你的老师们。不要只是因为老师觉得布置那些作业是好主意,你就必须完成每份作业。你要根据自己的理由来判定是否该完成作业。只是请一定考虑这些决定会有的实际后果。

通过从低优先级作业上偷取时间,我能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有些充满创意的作业能教给我很多东西。自己通常讨厌那些一时热情的团队作业,但有一个特别的团队作业我很喜欢,其中的成员都非常团结。我十分享受那种合作体验,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我采用的一个挺酷的分类处理技巧,叫做框时工作。我事先决定好一份作业要花的时间,然后在那段限定时间内,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若我必须针对欧洲历史写篇10页的研究论文,自己可能决定总共要花8个小时。我会把8个小时切分,分别用于话题选择、规划设计、图书馆研究、列提纲、写作,和编辑,然后尽最大努力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分配的任务。对于防止自己在某份作业上过度消耗时间,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

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我平衡学业负担的方法。你的某些作业会有不平衡问题,与它们对应的学业分数,或你期待从完成它们获得的好处相比,这些作业需要付出并不合理的大量努力。有时我决定写出一份A类论文要付出的努力并不值得。可能我估算把作业做到A类分数要花20个小时,但做到B类分数只用10个小时。如果那份作业只占自己分数的10%,我可能就会接受B类成绩。我那时常用这种狡猾的方式思考问题,而且经常令自己感到吃惊的是,我发现那些自以为是B类质量的论文,最终却得到了A类分数。

6. 每天早起。

我以前针对成为早起者的好处,写过相关文章。自己上大学时并未每天清晨5点起床,但我通常是在早晨6-7点起床。我发现每天尽早开始工作,能帮自己完成更多事情,这种影响不只是在早上,而是贯穿全天。我每天都是从25分钟的跑步开始当天生活,随后去淋浴和吃早餐。这种简单的早晨常规,能让我在出门时感到思维敏锐和精力充沛。

如果我说早起是因为自己想要如此,那就是在撒谎。早起的确是出于必要。我有很多早间课程,有一个学期还包括早晨7:30开始的课程。但我很高兴自己那样做了,因为如果没有那些早间课程,我肯定会睡得比自己实际需要的更多。即使你讨厌早晨课程,假如自己仍然选择去上,也许就会像我发现的那样,自己全天都会高效得多。

7. 收回课堂上浪费的时间。

让我们面对事实,并非每堂课都需要你全神贯注。有时老师们会唠唠叨叨。有时他们会重复你已经知道的知识。一堂课有多大比例的时间需要你完全专注?有些课是90%,其他课则只有20%。若你在课堂上没有积极主动地学习,就是在浪费时间。倘若课程内容很有挑战,请坐在前排,吸收老师说的每句话。但若某堂课对你来说毫无挑战,那就坐到后排,做些其他课程的作业,偶尔抬头看看是否有值得记录的内容。请永远打开一本书,这样当你的教授又跑题进入60年代的怀旧之旅,你还有些富有成效的事情可做。

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做法还是治疗无聊乏味的良方。如果教授不停唠叨,令所有人昏昏欲睡,我就去做编程作业。我曾经会把程序写在纸上,然后在课间休息时前往计算机实验室,再将程序打出来。这样我不用在实验室花太多时间,有时若程序首次运行便成功,我就只用在实验室待上10-15分钟。

你会惊叹于用这种方法能省出多少时间。我可以在课上完成一堆作业(但通常并非在作业被布置下来的那些课上)。若你现在上着学,我便想挑战你去看看,在今天的正常上课时间里,你可以额外完成多少作业任务。然后估算用这种方法,你每周能省出多少小时。它的确能积少成多。

你不可能以尖峰高效状态持续集中精力,所以一定要适当休息。不过当你休息时,请真正去休息。我曾经会在草地上用冥想或小睡方式完成课间休息,给自己重新充电。我用手表闹铃来提醒自己起身重回教室。那些休息时间很有恢复效果,我能再次精力充沛地上完下一节课。我从来不会用全力状态工作一整天。我是在完全专注和完全放松的状态间起伏工作,每天循环往复许多次。

8. 在知识内容第一次呈现时就学会它们。

上学时最浪费时间的方式之一,就是重新学习你首次未能恰当学会的知识。当有些学生说自己在学习研究时,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弥补之前没能学会的知识内容。

在软件开发工作上,众所周知,一出现漏洞就应尽快修复。等到开发项目快结束时再修复漏洞,与首次发现时便修复相比,要多付出50倍的努力。未能学会你本该当天掌握的知识内容,就是个严重漏洞。不要试图在不够稳固的基础上堆叠新知识,因为日后重新建立那些知识,甚至要花更多时间。

若你不理解当天课堂上教授的某些内容,请把它当做必须尽快修复的一个漏洞。不要推迟。不要在其上堆叠新的知识内容。若你不理解某个单词,某个概念,或某节课,就放下手头所有事情,在继续学习新知识前,尽一切努力先将它学会。你可以在课上提问,找位同学帮你解释说明,重新反复阅读教材,以及/或者在办公时间拜访教授,但请无论如何把它学会。

我的数学成绩一般都很拔尖,或许是因为我的母亲是大学数学教授,怀着我时还上着微积分课。此外我的父亲是航空工程师,所以我肯定有这方面的基因。但有两个概念,我在首次学习时并不太理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我是高度视觉化的学习者,这在学习方面通常是个优势,但我发现这些抽象概念很难视觉化想象。我的许多同学也对它们感到困惑。我额外投入了努力来掌握这些概念,并在这门课上取得A类成绩,因为自己把个人困惑当做必须立刻修复的一个漏洞。那些允许自身困惑徘徊不前的学生,会发现随着课程不断深入,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迷失,最终只能在没法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如同程序漏洞一样,学业上的困惑点若不及时解决,也会成倍制造麻烦,所以请尽早消灭那些问题。若你对老师教的任何内容感到困惑,便有需要修复的一个漏洞。在你能诚实对自己说出:没错,我搞懂了这个问题… 下个问题是什么?之前,请不要继续前进。

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无需到课外再学习课堂内容,至少不用再重新学习你没能首次就学会的内容。你可以复习旧内容来巩固记忆,但不应再投入时间重新学习一两个月前教过的内容。

在期末考试时,我很可能是压力最少的学生。我不必再专门去学习,因为在我看来,那时课程已经结束。考试只是走个形式。当其他人都忙着死记硬背时,我却在游戏厅玩着视频游戏。我已经学会了知识内容,完成了所有作业任务(至少是我愿意完成的那些)。我最多会在考试前夜,花些时间复习个人笔记,重温一下学习内容。这难道不是学习本来该有的样子吗?不然大家整个学期现身课堂是为了什么?

在每个学期,都请自问这个问题:我此刻准备好对教过的所有内容进行考试吗?只要你做出了否定回答,便知道已经落后,自己需要立刻跟上进度。理想情况下,你应该能在这个问题上,对每门课至少每周做出一次肯定回答。

即使落后一点也会成为巨大的压力来源和浪费时间的因素。首先,当其余学生已继续前进时,你还必须回头重新学习旧知识。其次,由于缺少扎实基础,如果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上,你可能就学不会新知识,结果只会越来越落后。然后到了学期末,你还得把本该学会的东西重新再学一遍。但由于你在最后关头是靠死记硬背,考试过后你便忘了所有知识。这种荒唐做法到底有什么意义?它就像过度消费一张利息高达25%的信用卡。你最终必须全部付清,而且长远来看还要花费多得多的时间。

请在你的所有课程上努力学到A类成绩。这样做终有回报。你所学大部分知识都是建立在早前所学知识之上。若你的一年级课程全得到A类成绩,就为第二年学习新知识打好了基础。但若你头一年只有C类成绩,进入第二学年时便基础不牢,使自己更难提升成绩并精通学习内容。请每个学期都把取得A类成绩当做自己的目标。长远来看,这样做会更轻松容易。我发现C类成绩的学生倾向于比我学得更辛苦,尤其是在他们的大三和大四学年,因为这些学生总在落后追赶的状态。尽管自己的课程表排得挺满,我并未感到压力重重,因为自己在每门课上都保持着优秀成绩。因此,我在其他学生充满压力的时候,却有大量时间享受乐趣,而那些学生总感觉没有做好准备。

9. 掌握高级记忆技巧。

首次学习便能掌握所教知识的关键之一,就是用高级记忆技巧训练自己。对于要求死记硬背某些内容的课程,我常会使用那些记忆技巧,包括记忆名称、日期和数学公式。如果有老师在黑板上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写了些必须逐字逐句记下的内容,我就会当场记住。之后我便不用再回头重新学习。

我肯定你遇到过一些简单的记忆技巧,比如用“Every Good Boy Does Fine”(每个好男孩都挺棒)这句话,来帮助记忆EGBDF五个音符。这类技巧在某些情形下非常管用,但它们属于太初级的方法。其实还有远为高效的视觉记忆技巧。我上学时最依赖的两种技巧就是链接法(chaining)和挂钩法(pegging)。

详细解释这些技巧超出了这篇文章的范围,但你可以找到许多关于提升记忆能力的书籍,比如Harry Lorayne所写的The Memory Book(《记忆书》)。我推荐大家从书中学习,是因为这样你可以逐步建立起牢固基础。

这些技巧能帮你非常迅速地记住各种信息。例如,通过挂钩法,我一般用大概90秒钟,便可一连串记住20来件物品,甚至数周后还能完美回忆起来。那些记忆专家还能记得更快。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此事 — 你只是需要接受些训练。

我如今仍会运用这些技巧。链接法使我能通过视觉画面来记忆演讲内容。在做演讲时,我会在脑中想象播放自己事先创作的视觉影片,同时现场选择符合图像画面的文字语言。那种状态就像在叙述一场电影。我的演讲并非逐字记忆,所以听起来非常自然,即兴而发,能符合现场情境的变化。与试图逐字记忆相比,用视觉方式记忆要快速牢固得多。若你逐字记忆了一场演讲,中间却忘掉一句话,自己便可能方寸大乱。但使用一系列图像去记忆,即使犯了错误,你也更容易跳跃到下一个画面上。我们的大脑更适应视觉化记忆,而非语音式记忆。

我不推荐用重复背诵的方法去记忆,因为这样做太慢。挂钩法和链接法并不需要重复记忆 — 通常只需几秒,你便可一次嵌入牢固的记忆内容,。挂钩法和链接法的不利之处在于,掌握它们需要预先进行大量练习,不过一旦学会,你就能终生拥有这些极具价值的技能。我还发现学习这些技巧,似乎能整体提升我的记忆能力,即便在自己并未主动记忆事情时也是如此。我认为这类练习能训练个人潜意识,更加高效地存储和回忆各种信息。

很遗憾学校通常不会教授这些记忆技巧。它们其实能节省学生大量时间。请帮自己个忙,在你还年青时学会它们。这些技巧有许多实际用处,包括记住人们的名字。

10. 享受些真正乐趣!

请在学业上挑战自我,但也给自己大量时间好好享受乐趣。不要浪费你的休闲时间,到处晃荡无所事事。请出门做些积极活动,好好释放压力,提升个人能量。

我大学时代最喜爱的休闲活动之一,就是飞盘高尔夫。我曾会和几位朋友在晚上一连玩数小时,有时一直玩到手指都起了水泡… 或者直到校园保安因为飞盘打到太多无辜学生而驱赶我们。🙂

在玩飞盘高尔夫时,为了捡回偏离路线的飞盘,我们经常不得不穿过灌木丛,趟过喷泉,攀过各种障碍物。这种经历好玩极了,我们还常常围绕那些障碍物玩飞盘。在度过充满挑战的一周后,玩上几小时的飞盘高尔夫,就是让自己非常高兴的奖赏措施。我仍记得那次难以置信的一杆进洞杰作,自己从宿舍二楼阳台扔出的飞盘,一直打到足球场边缘的一根灯柱上。

我在上大学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交位女朋友。如果能从头再来一次,我很可能会额外多呆一个学期,少修几门课程,以便给那位特别的姑娘留出时间。我其实有机会交女友,但自己不得不放弃此事,因为我当时的日程安排确实太满了。交女友会有很多乐趣,但大部分体验都不会非常高效。😉

这篇文章给出的建议,是以大学生活尽可能丰富和值得回忆为中心。请快速高效地完成学校功课,这样你就有充足时间体验大学提供的各种活动。去参加各种社团。尽情玩飞盘高尔夫。找位男友或女友。你能做的最糟糕事情,就是由于各种坏习惯而造成学业落后,一直感到压力重重和缺乏准备,然后总是处于追赶状态。请从大学生活中挤榨出尽可能多的甜蜜体验,让它成为你圆满人生的一块跳板。

人们常以为我雄心十足的日程安排,肯定让自己充满压力和精疲力尽,但挺讽刺的是,事实恰恰相反。我似乎比同龄人拥有更加容易,非常享受的生活体验。那些日程安排更松散的学生,之所以懈怠落后,是因为他们说服了自己,相信晚点可以再做补偿。但我没法承受这种结果,因为自己不可能以后追赶着去学十几门各不相同的课程… 甚至想想此事都让人感到压力太大。即使只落后一周时间,我也会陷入巨大麻烦。所以自己被迫拓展出各种好习惯,以便始终保持放松、专注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上面谈论的各种习惯,有很多只是设定了用三个学期从大学毕业这个目标产生的自然结果。那个目标决定了我的体验过程。我很感恩这段经历,因为它向我展示了当迫使自己超越个人舒适区时,我们其实能变得有多高效。它教会我要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超出自己感觉肯定能实现的程度。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只是以为它无法实现。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