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纳 vs. 个人成长

在自我接纳,与追求成长和提升自己的欲望之间,你如何实现平衡?一方面,接纳真实自我包括个人缺点等所有方面是挺好想法,对不?但另一方面,设定目标并追求比当前生活更好的结果,难道不也是挺好想法吗?你该如何解决这种冲突?

妥协真的是最佳解决方案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直接妥协。他们既不能完全接受自己的真实样子,也不能彻底承诺一生追求成长。但我认为这是种蹩脚解决方案。我们为何不能同时拥有两者?你为何不能完全接纳自己,并承诺一生追求成长?你难道不能同时享受两种状态吗?我们有没有绕过这种明显冲突的途径?

我常会公开和私下地收到他人反馈,对方觉得我如此开放地承诺追求个人成长,肯定是不喜欢,也不能接纳当前真实的自我。他们推想由于我不断迫使自己以全新方式成长,肯定牺牲了自我接纳的一面。

线性思维模式

在自我接纳和追求成长之间,看起来到底为何存在冲突?我认为出现冲突其实是特定思维模式的结果。我把它称作线性思维模式。

线性思维模式认为你的生活就像沿着一条线段向前移动的点。人生就是随着时间前进的一趟旅程。出生和死亡代表了线段的两个端点。位于你后方的点组成了过去的生活。位于你前方的点构成了未来的生活。当下时刻的生活就是那个时间线上的一个小点,慢慢朝着你的死亡挪动它的位置。

你人生时间线上的每个点也可以说具有特定品质。你可以审视时间线上的任何点,并衡量这个点上的即时状态。在你人生的任何特定一天(过去、现在,或未来),你都可以提出像这样的问题:我住在哪里?我的工作是什么?我的资产净值是多少?谁是我的朋友?我的感情关系状态怎样?我的体重如何?

自我接纳 vs. 个人成长

在这种思维范式下,自我接纳和追求成长间出现冲突,便是自然结果。一旦你开始将自己人生的某些时间点,贴上比其他时间点品质更高更低的标签,就有了比较任意时间点的手段。你今天的生活与五年前的生活相比如何?你是更富有了?更幸福了?还是更健康了?

现在你必须决定自己想在多大程度上提升生活品质。你可以接受自己当前的生活位置,感到已经足够并选择保持这种状态,或者可以奋力实现某种更美好的生活。你还可以抱有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个人掌控的信念,在此种情况下,你能选择的最好做法,就是学会接受经历的一切体验,不管你可能给那些体验做出何种评级。

你越多接纳当前的生活位置,自己想要成长的动力就越少。你越多迫使自己追求成长,源于当前生活位置的满足感也越少。你最终可能会在这个变化范围内来回摆动,有时感到非常满足,其他时候则充满欲望。

线性思维模式的局限

线性思维模式十分常见,尤其是在西方世界。我们很爱衡量各种事情,给他们评出分数和等级。今年最省油的是哪款车型?这家公司比去年更盈利吗?我有多么健康和苗条?

在商业生意上,这种思维模式确实有其价值。我并未暗示它天然是种不受欢迎的思维范式。

不过,这种思维模式有其管用的生活领域,也有其失效的生活领域。而它不太管用的领域之一,就是你的自我形象。

试图将线性思维模式应用在自我形象上,便会在自我接纳和追求成长间制造冲突。与只是衡量自己生活的不同方面,留意它们会随着时间发生何种变化不同,你把自我也识别成了这些变化。我比去年更加富有。我比以前更加沮丧。我从一个电话销售员变成了一个销售经理。

当你用不同生活位置来识别自己时,就把个人自尊也牵扯其中。你的自我感将变得依赖于自己特定的生活位置。

若你主要用达到新高度来看待生活发展,比如更佳健康状态,更大资产净值,或更高工作职位,那么当自己经历生活位置上的挫折,甚至遇到像被起诉重罪这样的重大挫折时,又会发生什么?

我们都会经历挫折。出现这种事情只是时间问题。若你的自尊是基于个人生活位置,那么当位置下降时,你将遭受巨大痛苦。若你失去所有金钱,个人自尊会受到什么影响?若你体重增加50磅,伴侣弃你而去,又会发生什么结果?若你失去当前生活位置,也会失去现在的自我感吗?

比真正经历损失更大的问题,就是预先对可能发生的损失担忧不已。由于害怕自己变得对特定生活位置变得过于依赖,你可能会畏缩不前。如果你保持较低生活位置,当事情变糟时,你就不会从高处跌落。当你已经超重50磅,放假时又多了几磅体重便没那么痛苦。与成为百万富翁相比,当你名下只有1000美元时,变得破产就没那么可怕。如果你的感情关系已经很差(或根本不存在),那么感情状态又能更糟到哪里?

也许通过在平庸之地安营扎寨,保持远离超级成就者的状态,你就能保护个人自尊,免受不可避免的挫败影响。你知道即使世上最成功的人士,也会经历各种挫败,那自己为何还要冒险追求那些戏剧性的高峰低谷体验?潮起必有潮落,对不?

将自我感根植于某种会波动摇摆的事物,比如个人生活任何可衡量部分的当前位置,你无论怎样都会遭受痛苦。你要么会迫使自己不断争取更好生活,然后在事情变糟时遭遇情感上的痛苦,要么就会依附某种外在结果到不健康的水平,以至于可能为了保持那种生活位置而牺牲个人道德。或者与你能实现的成就相比,自己安于非常低的生活位置,并且很可能因为过于懒惰和过度拖延而经常自责你将始终由于知道自己本可做得更好而深受困扰。或者最后你可能决定彻底脱离社会,以便逃脱/超越整个惩罚体验;但你所做的人生贡献,依然远低于自己的真实潜能。

超越线性思维模式

线性思维的整个情形就是你赢我输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你不得不在某个地方进行妥协。你无法全力追求与生活位置绑定的个人成长,同时仍能接纳并享受成长途中的每时每刻,对不?

或者你可以做到此事?

请让我给出替代它的一种思维范式。

与把自我感根植于可变化的生活位置不同,若将自我感根植于某种永恒不变的事物,结果将会怎样?请停止将自己识别为任何形式的位置状态,相反请挑选某种坚不可摧的事物比如世上没有东西可以触碰的一种概念。这些例子包括无条件的爱,为整个人类服务的精神,对更高形态力量的信仰,同情心,非暴力主义等。

我肯定不是建议这种做法的第一个人。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便写过此事。他将这种永恒不变的事物称作真北true north)。

当你将自我根植于不可改变的真北原则,也许仍会衡量个人生活的各种指标,注意到它们随着时间发生的变化,但你不会把它们识别为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你将自尊意识和特定生活状况分离了开来。

做到此事并不容易。柯维自己便承认,这件事对他个人来说有多难。但你不必在这种思维范式上追求完美结果。即使在此方向上前进一小步,你也会减少自我接纳和追求成长之间的冲突。从本质上讲,你将从两个世界都收获最佳结果。

将生活位置与身份认知分离开来

通过把自我根植于永恒事物,你的生活位置便与身份认知脱离开来。这种状态让你有可能无条件接纳自己的真实样子,同时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仍能勇敢追求与生活位置绑定的个人成长。自我接纳和实现成长将不再彼此冲突,因为此时它们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你把自我身份认知(自我接纳),与个人生活位置(成长结果)分离了开来。

柯维的真北原则是基于生活效能。我的是基于自我实现和人生满足感,所以两者间稍有些不同,但它们肯定有许多重叠领域。例如,我的生活原则之一就是服务于全人类的最高福祉。不论你是无家可归和被人遗忘,还是富有无比与声明显赫,仍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服务于全人类的最高福祉,并以共赢方式去思考。这些原则并不依赖于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只会影响你实践它们的具体方式。

让自尊意识与生活结果相脱离

若我审视自己此刻的生活状态,从其生活位置方面(即与成长相关)来讲,我会把它评价为十分优秀。上周我的网站有32万访客和664千的页面访问量,个人单日Adsense广告收入也创下新高(在412日赚得330.69美元)。本周四我接受了一个杂志专访,周五则接受了一个全国性的电台专访,周六加入拉斯维加斯全国演讲者协会组织,并参加了第一次聚会。今天晚些时候,我和家人会跟一些朋友在公园举办复活节野餐活动,剩下的时间将用来享受乐趣和彻底放松。从生活位置角度上看,一切都无比精彩。我的生活不断抵达新的高度。

但若让自尊意识与身份认知过度包裹在那些外部结果里,我便是在自找终极失败。当人生的钟摆晃向另一侧,它当然终将如此,我便会对自己不够出色的生活表现感到沮丧失望。从那里开始,我将面对一条湿滑的斜坡,进入由自尊意识驱使,依附外部生活结果的王国领域。当我的网站流量或收入在未来某个时刻急转直下,将会发生什么结果?我要么会抵制接纳当下情形,要么会抽身躲进封闭躯壳,安于平庸一段时间,要么就会戴上虚假面具,像安然公司那样欺诈造假。这些没有一个是正确解决方案。

真正的解决方案是逆流而上尽可能让身份认知与生活位置分离开来。我发现有两种练习方法对此事很有帮助:写日记和冥想。我做这两件事已有很多年,这些练习帮我让内在指针始终与真北原则保持一致,而那些原则在我一生之内都不会发生变化。我始终让自我感根植于像服务、意识与平和之类的永恒性概念。那些概念不会改变,所以个人最深层的自我感也能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这让我在每时每刻都全然接受自己的真实样子变得更轻松容易。但在追求生活位置那一侧,我仍能享受追求更好成长结果的过程,并能全然发挥潜能,不必安于低成就的生活状态。

若我偏离这些练习太长时间(多于几周),自己便会逐渐脱离和真北原则的一致状态。我最终将被吸回喜欢用生活位置识别他人的社会主流氛围。例如,当我进行多相睡眠试验时,有些人便开始把我等同于多相睡眠者。这种做法并无问题,直到他们开始对那种与生活位置绑定的身份认知变得太过依附。生活位置总是暂时现象,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对其过于依附无论这些生活位置对应的是你,还是其他人。若让自我意识变得对身为多相睡眠者的生活位置变得过于依附,我便会面对许多问题。自我意识会抵制被其视为负面的生活位置变化它不喜欢犯错。所以即使多相睡眠不像单相睡眠那样有益于我时,自己仍可能对它紧抓不放。

你是否曾在自己生活中有过任何与生活位置绑定的身份认知问题?你的自我感是否源于会发生变化和脆弱易损的事物,比如你的收入、工作职位、感情关系,或其他任何生活状态形式?你在出于恐惧而守卫那些生活位置上,投入了多少个人能量?

当松开对生活位置的依附时,你便不必再守卫它们。我并不喜欢人们给我贴上像互联网上的多相睡眠之王(这并非我的说法)的标签因为若你成了国王,也就有了一个要守卫的王国。人们喜欢攻击国王,仅仅是因为国王的那个身份位置。我不愿被人看作有任何身份位置的国王,因为自己不想花费个人时间,去守卫那些反正终将崩溃的临时生活位置。试图把你的生活位置当成真实的自己去守卫,是一场必输的战争。人生里的任何生活位置都无法持久存在,所以你最好不要对它们变得过于依附。请当其持续存在时学会享受,但不要在其中寻找真实自我。

当把自我根植于某种永恒事物时,你的自我感便能有效地实现不可撼动。你的生活位置可能受到攻击,若你喜欢仍可以守卫它,但你不会感到是出于恐惧而去守卫它。当生活位置变得脆弱易损时,你也不会感觉受到个人攻击。

享受内在平和

我真正从这种做法得到的收获,便是内在平和。当让自我感远离三维世界的生活位置时,你的生活位置尽可以像过山车般上下翻腾,而且不管发生什么,你都能在内部保持平和。你不必抽身远离社会,变得完全消极被动。你可以享受做名富有野心的超级成就者,像个疯子那样设定并实现目标并在行动过程中痛快玩耍。但与此同时,你不会在那些波动变化的外部结果中寻找真实自我的身份认知。

若你发现自己落入将身份认知与生活位置绑定的人生陷阱,请在生活里添加些像冥想、写日记、与孩子共处、身处自然等实践练习。这些做法会帮你和自己最神圣的部分重新建立联系(你自己版本的真北原则),并让你的身份认知与生活位置分离开来。之后你就能体验到没有依附感的奋斗欲望,没有自负心理的雄心壮志,以及没有消极态度的内在平和。🙂

查看原文:

Self-Acceptance vs. Personal Growth